- 年份
- 2024(7832)
- 2023(11123)
- 2022(9312)
- 2021(8608)
- 2020(7254)
- 2019(16351)
- 2018(15797)
- 2017(30569)
- 2016(15817)
- 2015(17635)
- 2014(17296)
- 2013(16672)
- 2012(14850)
- 2011(12968)
- 2010(12382)
- 2009(10745)
- 2008(10067)
- 2007(8448)
- 2006(6833)
- 2005(5579)
- 学科
- 济(67997)
- 经济(67942)
- 管理(48278)
- 业(45867)
- 企(38023)
- 企业(38023)
- 方法(33780)
- 数学(30644)
- 数学方法(30270)
- 财(17073)
- 农(16660)
- 贸(16557)
- 贸易(16553)
- 中国(16475)
- 易(16231)
- 技术(16117)
- 地方(15002)
- 业经(13628)
- 出(12280)
- 农业(11511)
- 制(10551)
- 环境(10470)
- 学(10428)
- 务(10170)
- 财务(10130)
- 财务管理(10099)
- 银(9751)
- 银行(9739)
- 企业财务(9525)
- 技术管理(9481)
- 机构
- 学院(213638)
- 大学(212666)
- 济(93092)
- 经济(91524)
- 管理(89621)
- 理学(79058)
- 理学院(78318)
- 管理学(77036)
- 管理学院(76631)
- 研究(64766)
- 中国(49187)
- 京(42042)
- 财(39583)
- 科学(38160)
- 财经(32979)
- 中心(32033)
- 经(30430)
- 业大(30128)
- 经济学(30048)
- 江(29641)
- 所(29231)
- 农(29016)
- 经济学院(27566)
- 研究所(26869)
- 范(26595)
- 师范(26346)
- 财经大学(25074)
- 北京(24909)
- 院(24529)
- 经济管理(24465)
- 基金
- 项目(158797)
- 科学(128699)
- 基金(119055)
- 研究(117207)
- 家(103128)
- 国家(102364)
- 科学基金(90578)
- 社会(78229)
- 社会科(74625)
- 社会科学(74609)
- 基金项目(63463)
- 省(61438)
- 自然(57764)
- 自然科(56524)
- 自然科学(56513)
- 自然科学基金(55489)
- 教育(54395)
- 划(51557)
- 资助(47192)
- 编号(46149)
- 部(36228)
- 重点(35745)
- 发(34746)
- 创(34708)
- 成果(34460)
- 国家社会(33979)
- 创新(32525)
- 教育部(31959)
- 人文(31616)
- 科研(30817)
共检索到29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潇博 王璐雯 孔群喜
首先从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出发,测算了在环境约束下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19个行业2004~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的Malmquist指数,然后基于我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门槛效应"的存在性进行考察与验证,并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在区域层面,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和市场规模这3个因素均构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变量,只有当这3个影响因素都处于适度值区间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表现为积极而显著;当不处于适度值区间时,上述3个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的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或者不显著。在行业层面,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行业发展水平、行业人力资本和行业研发投入这3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李莹
文章基于200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从综合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细分维度,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OFDI逆向技术效应存在,但只有在达到吸收门槛之后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推动作用;区域知识管理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53%。最后,文章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提出加大对技术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促进OFDI行业优化的建议,以充分发挥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飞
人力资本对于OFDI的技术创新逆向溢出以及母国创新能力提升存在重要关联,目前我国OFDI存在回馈母国技术提升的人力资本水平累积、技术水平趋近的双门槛及跨越难题。在与技术势差交叉作用过程中,人力资本对母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形成了与研发创新间的替代;母国各区域与东道国的技术势差越小,人力资本逆向溢出形成的区域创新能力贡献越大,两者差距的动态趋近,推动了人力资本因素对于母国技术创新逆向溢出贡献的增进。尽快缩减我国与东道国间人力资本投资累积以及技术势差水平,有助于提升母国人力资本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能。
关键词:
人力资本 OFDI 逆向溢出 技术势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宇佳 刘文革 陈红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异象"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140个投资国的相关数据,从东道国的反馈效应视角,将国别制度距离、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OFDI区位选择纳入同一框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中国OFDI区位分布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制度异象"。研究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果越强的东道国越是吸引中国的OFDI,更关键的是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正向调节国别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也即削弱国别制度距离对OFDI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选择制度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是由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作用造成的。上述结论表明,应大力优化国内制度环境,提升制度质量,为企业的不同OFDI动机提供对应的制度优势。对外投资企业需加大内部投入,增强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冉启英 任思雨 吴海涛
基于2005—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通过OLS、DIFF-GMM、SYS-GMM3种基准线性回归方法论证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以OFDI为核心解释变量,分别构建以地区腐败、市场化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随着地区腐败程度加深,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逐渐减弱;以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跨越门槛点后OFDI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依次增强。最后,结合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地区腐败、市场化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即期冲击。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单位变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正向冲击且持续性较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拉动最为迅速但后期持续性较弱,地区腐败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向冲击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晓红
文章首先介绍辽宁省O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获取数据,整理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应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建平 申俊喜 胡潇
本文利用2003~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吸收能力,并从人力资本、市场化指数、研发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和研发强度5个指标出发,研究了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吸收能力的门限效应,并具体测算出这5个指标的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并表现出动态特征;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较强,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相关指标越过门限之后,两者均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黄凯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技术开发阶段,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处于技术转化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可以通过相邻区域OFDI空间溢出方式实现,且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效应优于直接效应,但OFDI空间技术溢出不利于技术开发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引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性含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庞磊
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横纵两向比较与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海外并购技术转移度低于绿地投资技术转移度,因而企业海外并购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包括研发资金溢出与人力资本溢出均高于绿地投资的溢出效应,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受到母国研发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本存量约束,二者分别为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设立了最低与最高"门槛值",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超过最低"门槛值"与绿地投资低于最高"门槛值"均会带动母国技术进步,反之两者都抑制母国技术进步。因此,中国应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海外并购份额,以提高技术进步程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经 黄凯
基于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门槛回归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存在市场分割的门槛效应;产品市场分割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适度的资本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进一步检验显示,样本期间内产品市场分割与资本市场分割均有所缓解,处于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国内扩散的阈值,而劳动力市场分割依旧处于高位,妨碍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文章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阐释了市场分割对OFDI引致创新的驱动机制,为集聚优化国内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衣长军 李赛 陈初昇
获取技术溢出效应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重要动因,国内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的研究主要针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影响机制等问题,研究层面主要停留在宏观视角;已有文献关于OFDI制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环境对企业OFDI投资流量和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尚未探讨东道国与母国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调节作用。文章从微观企业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数据,运用Logit回归和PSM方法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运用Huber-White稳健残差、面板回归分析制度距离和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OFDI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2)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制度距离和华人关系的调节作用;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分别存在"制度距离悖论"和"关系嵌入性悖论"现象。实证结果表明,OFDI企业应注重制度差异,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华侨华人交流,优化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为吸收OFDI逆向技术溢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