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8)
- 2023(15388)
- 2022(13224)
- 2021(12076)
- 2020(10033)
- 2019(22507)
- 2018(22191)
- 2017(42384)
- 2016(23243)
- 2015(25745)
- 2014(25493)
- 2013(25362)
- 2012(23090)
- 2011(20883)
- 2010(20461)
- 2009(18069)
- 2008(17364)
- 2007(15040)
- 2006(12980)
- 2005(11191)
- 学科
- 济(94562)
- 经济(94471)
- 管理(68167)
- 业(64003)
- 企(51935)
- 企业(51935)
- 方法(44332)
- 数学(39060)
- 数学方法(38693)
- 农(25036)
- 中国(23419)
- 财(22147)
- 学(22074)
- 贸(21110)
- 贸易(21106)
- 地方(20681)
- 易(20591)
- 业经(20229)
- 技术(19157)
- 环境(18407)
- 农业(17276)
- 和(14965)
- 理论(14002)
- 制(13943)
- 划(13662)
- 出(13467)
- 务(13319)
- 财务(13252)
- 财务管理(13230)
- 企业财务(12490)
- 机构
- 大学(330779)
- 学院(329194)
- 管理(131359)
- 济(130981)
- 经济(128325)
- 理学(115389)
- 理学院(114090)
- 研究(112166)
- 管理学(112075)
- 管理学院(111503)
- 中国(80228)
- 科学(73702)
- 京(70120)
- 农(61245)
- 所(57042)
- 业大(56122)
- 财(54723)
- 研究所(52875)
- 中心(50316)
- 农业(48677)
- 江(46053)
- 财经(45337)
- 北京(43490)
- 范(42414)
- 师范(41876)
- 经(41511)
- 院(40951)
- 经济学(39464)
- 州(37314)
- 经济学院(36008)
- 基金
- 项目(239839)
- 科学(187786)
- 基金(174524)
- 研究(168455)
- 家(155704)
- 国家(154485)
- 科学基金(131407)
- 社会(106608)
- 社会科(101208)
- 社会科学(101182)
- 省(94008)
- 基金项目(93365)
- 自然(87901)
- 自然科(85850)
- 自然科学(85826)
- 自然科学基金(84295)
- 划(79934)
- 教育(76242)
- 资助(71190)
- 编号(66748)
- 重点(54243)
- 部(52035)
- 发(51796)
- 成果(51107)
- 创(50501)
- 创新(47257)
- 科研(46509)
- 计划(45644)
- 课题(45607)
- 国家社会(44362)
- 期刊
- 济(133164)
- 经济(133164)
- 研究(90263)
- 学报(60273)
- 中国(57557)
- 农(54059)
- 科学(53293)
- 管理(45362)
- 大学(44249)
- 学学(42043)
- 财(38904)
- 农业(37993)
- 教育(32743)
- 技术(29349)
- 融(22720)
- 金融(22720)
- 业经(22241)
- 经济研究(21986)
- 财经(21015)
- 业(20156)
- 科技(18943)
- 经(17928)
- 问题(17782)
- 技术经济(17383)
- 图书(16460)
- 业大(16378)
- 版(16301)
- 资源(15606)
- 理论(15155)
- 贸(14629)
共检索到459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53%。最后,文章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提出加大对技术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促进OFDI行业优化的建议,以充分发挥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如银 周颖
技术进步是促进碳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OFDI逆向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中国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会导致碳生产率提高0.37%;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值每增加10%将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分别增加0.87%、0.26%和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宏 张蕾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能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可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本文运用Var模型,针对我国1987-200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等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7个单位的结论。本文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及技术进步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李莹
文章基于200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从综合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细分维度,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OFDI逆向技术效应存在,但只有在达到吸收门槛之后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推动作用;区域知识管理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晓红
文章首先介绍辽宁省O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获取数据,整理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应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叶建平 申俊喜 胡潇
本文利用2003~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吸收能力,并从人力资本、市场化指数、研发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和研发强度5个指标出发,研究了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及其吸收能力的门限效应,并具体测算出这5个指标的门限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并表现出动态特征;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较强,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相关指标越过门限之后,两者均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潇博 王璐雯 孔群喜
首先从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出发,测算了在环境约束下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19个行业2004~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的Malmquist指数,然后基于我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门槛效应"的存在性进行考察与验证,并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溢出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在区域层面,对外开放度、人力资本和市场规模这3个因素均构成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变量,只有当这3个影响因素都处于适度值区间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表现为积极而显著;当不处于适度值区间时,上述3个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的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或者不显著。在行业层面,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行业发展水平、行业人力资本和行业研发投入这3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丽 韩玉军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研发成果反馈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公共效应获得了国外技术溢出,通过知识、人才与技术资源跨国流动将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后,逆向技术溢出再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促进国内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运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的海关6位编码的出口数据与ISIC REV.4行业代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行业编码下的2位出口数据,基于行业角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行业出口技术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晓红
文章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门槛变量的最优规制区间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其余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均为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经 黄凯
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技术开发阶段,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处于技术转化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也可以通过相邻区域OFDI空间溢出方式实现,且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间接效应优于直接效应,但OFDI空间技术溢出不利于技术开发阶段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引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性含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揭水晶 吉生保 温晓慧
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OFDI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议题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由于在技术和研发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如何通过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命题。文章从我国企业OFDI动机探讨等五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最新动态进行述评,并基于此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史亚茹
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成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路径,母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利用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呈"倒U型"关系,总体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进一步地,门槛检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和吸收能力跨过相应的门槛值,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作用会先上升后下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