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86)
- 2023(20365)
- 2022(17223)
- 2021(16072)
- 2020(13687)
- 2019(30890)
- 2018(30370)
- 2017(57738)
- 2016(31497)
- 2015(35255)
- 2014(34499)
- 2013(34348)
- 2012(31475)
- 2011(28456)
- 2010(28338)
- 2009(26551)
- 2008(26423)
- 2007(23517)
- 2006(20852)
- 2005(18915)
- 学科
- 济(127503)
- 经济(127324)
- 业(107679)
- 管理(102929)
- 企(94286)
- 企业(94286)
- 方法(56292)
- 数学(45841)
- 数学方法(45400)
- 财(39935)
- 农(38236)
- 中国(35999)
- 业经(35611)
- 制(28935)
- 贸(26631)
- 贸易(26614)
- 务(26105)
- 农业(26082)
- 财务(26029)
- 财务管理(25988)
- 易(25958)
- 技术(25310)
- 学(25181)
- 企业财务(24639)
- 理论(22424)
- 地方(22411)
- 和(21944)
- 银(20884)
- 银行(20811)
- 体(20581)
- 机构
- 大学(450735)
- 学院(449827)
- 济(186257)
- 经济(182580)
- 管理(176994)
- 研究(153949)
- 理学(152181)
- 理学院(150524)
- 管理学(148195)
- 管理学院(147370)
- 中国(118709)
- 京(97108)
- 科学(94162)
- 财(87354)
- 农(79998)
- 所(77962)
- 研究所(70657)
- 业大(69180)
- 财经(68917)
- 中心(68836)
- 江(67060)
- 农业(62939)
- 经(62874)
- 北京(61579)
- 经济学(56397)
- 范(55660)
- 院(55303)
- 师范(55026)
- 州(53096)
- 财经大学(51109)
- 基金
- 项目(301091)
- 科学(236768)
- 基金(219580)
- 研究(218088)
- 家(193112)
- 国家(191485)
- 科学基金(163816)
- 社会(139316)
- 社会科(132137)
- 社会科学(132104)
- 省(116431)
- 基金项目(115834)
- 自然(106284)
- 自然科(103823)
- 自然科学(103793)
- 自然科学基金(102013)
- 教育(98777)
- 划(97978)
- 资助(89918)
- 编号(86723)
- 成果(70113)
- 重点(67583)
- 部(66597)
- 创(65649)
- 发(64032)
- 创新(60845)
- 课题(59899)
- 国家社会(58169)
- 科研(57234)
- 教育部(56966)
- 期刊
- 济(207655)
- 经济(207655)
- 研究(135277)
- 中国(91079)
- 学报(74434)
- 农(73871)
- 财(69968)
- 管理(69797)
- 科学(67674)
- 大学(56383)
- 学学(53252)
- 农业(50524)
- 教育(46674)
- 融(41072)
- 金融(41072)
- 技术(39625)
- 财经(34871)
- 业经(34023)
- 经济研究(33442)
- 经(29993)
- 业(29236)
- 问题(27008)
- 技术经济(23811)
- 贸(23253)
- 科技(23123)
- 版(21882)
- 现代(20872)
- 世界(20778)
- 图书(20494)
- 理论(20318)
共检索到67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文海 孙扬帆 吴静玲 魏伶倩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迁,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当制造业高度集聚时,该省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提升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对中国制造业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不仅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制造业创新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而且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陶爱萍 盛蔚
现有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考察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鲜有文献将效应的研究延伸到产业高端化。本文作者基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在加入技术势差后,用门槛模型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在一定程度的OFDI规模和技术势差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高端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跨越"拐点"后,这些作用会变为负向且不显著;FDI技术溢出有助于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水平,但国内R&D资本存量和进口技术溢出的影响并不理想。这表明,合理控制OFDI规模和技术势差有利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正向效应的发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亚峰 冯雅倩
以G20国家为样本,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模型,通过动态面板估计(GMM)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不同类型国家和我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G7、欧盟和金砖国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有显著影响;流向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的OFDI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价值链升级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李莹
文章基于200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从综合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细分维度,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和区域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OFDI逆向技术效应存在,但只有在达到吸收门槛之后才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推动作用;区域知识管理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层面;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知识管理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建华 陈阳阳 彭建娟
文章参照CH模型与LP模型构建OFDI逆向技术溢出回归模型,运用协整理论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会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推动作用。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微弱的消极作用,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研发存量低,人力资本的限制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晓红
文章首先介绍辽宁省O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获取数据,整理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政府应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政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经 黄凯
基于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门槛回归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且存在市场分割的门槛效应;产品市场分割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适度的资本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进一步检验显示,样本期间内产品市场分割与资本市场分割均有所缓解,处于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国内扩散的阈值,而劳动力市场分割依旧处于高位,妨碍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文章从技术溢出的角度阐释了市场分割对OFDI引致创新的驱动机制,为集聚优化国内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勃昕 韩先锋 李宁
本文系统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的内在机制,并基于中国省际层面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做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新时代下中国OFDI存在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只有高水平的OFDI才能有效激发正向创新溢出。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调节OFDI逆向创新溢出,并呈现出"U"型非线性影响,即低强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引发OFDI创新溢出负向调节效应,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到一定强度时才会激发OFDI正向创新溢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的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区域显现出差异化和动态化的异质调节影响。本研究为新时代下建设时空分异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提升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汝劼 李玲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研究其能否促进本国制造业技术提升对于回答制造业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制上,本文从技术互动、技术传递和技术扩散三个步骤研究逆向技术溢出产生机制,并分析技术差距对制造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在实证上,本文先计算制造业序列Malmquist指数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拆分为技术水平(TC)和技术效率(EC),利用中国2006—2017年制造业省级数据,从总体和分区域层面上检验制造业OFDI是否能显著地影响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OFDI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东部地区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可以显著地提升地区技术水平(TC),中部地区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可以显著地提升地区技术效率(EC)和技术水平(TC),西部地区制造业OFDI获得的国际研发资本可以显著提升技术效率(EC);技术差距对制造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具有单一的门槛影响,技术差距越小,制造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越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瑛 杨露 王亚飞
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FDI)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路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现有文献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GTFP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OFDI可以通过利用东道国的创新资源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自身的GTFP提升,并进一步通过本地技术溢出效应以及经济关联带动其他企业的GTFP提升,最终产生地区制造业GTFP增进效应,该效应受到东道国要素禀赋、母国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和技术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30个省份为样本地区、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东道国,采用2008—202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GTFP(包括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对具有技术优势的技术型东道国比对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资源型东道国OFDI能够产生更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具有市场优势的市场型东道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地区制造业GTFP负相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依次增强的趋势,表明技术差距的缩小会减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高新技术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显著,而传统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技术差异的扩大会增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增加促进制造业GTFP增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本地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增强技术吸收能力,进而可以强化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比于以往文献,本文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并从技术差距、技术差异和技术吸收能力角度探讨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异质性表现。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OFDI逆向技术溢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有利于采取差异化的国际投资策略,以更好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丽 韩玉军
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研发成果反馈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人员流动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公共效应获得了国外技术溢出,通过知识、人才与技术资源跨国流动将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后,逆向技术溢出再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质量效应促进国内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上升。运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的海关6位编码的出口数据与ISIC REV.4行业代码进行匹配,得到各个行业编码下的2位出口数据,基于行业角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行业出口技术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小花 徐英杰 聂名华
文章运用2003—2015年数据,采用修正的国际技术溢出模型,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进口贸易路径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FDI和OFDI路径并未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人力资本、研发强度、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跨越各影响因素的门槛值之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 专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秦蕾
本文利用1990—2010年OFDI存量数据,参照CH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结果发现,OFDI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0%,全要素生产率就会增长1‰,但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即国外先进技术逆向溢出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