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3)
- 2023(11010)
- 2022(8819)
- 2021(8127)
- 2020(6643)
- 2019(15459)
- 2018(14750)
- 2017(28047)
- 2016(14777)
- 2015(16718)
- 2014(15859)
- 2013(15907)
- 2012(15118)
- 2011(13614)
- 2010(13312)
- 2009(12239)
- 2008(11774)
- 2007(10342)
- 2006(9003)
- 2005(8386)
- 学科
- 济(72747)
- 经济(72682)
- 管理(43468)
- 业(42508)
- 方法(35205)
- 数学(32682)
- 企(32609)
- 企业(32609)
- 数学方法(32521)
- 中国(22320)
- 贸(18650)
- 贸易(18641)
- 易(18327)
- 农(17826)
- 财(17594)
- 技术(15516)
- 业经(14275)
- 出(13180)
- 农业(12229)
- 环境(11831)
- 制(11802)
- 地方(11643)
- 融(11185)
- 金融(11185)
- 银(10824)
- 银行(10811)
- 行(10467)
- 学(10276)
- 产业(9574)
- 发(9204)
- 机构
- 大学(213952)
- 学院(209482)
- 济(105147)
- 经济(103747)
- 管理(82634)
- 研究(77032)
- 理学(71565)
- 理学院(70887)
- 管理学(70064)
- 管理学院(69660)
- 中国(60985)
- 财(45882)
- 京(45478)
- 科学(41183)
- 所(37035)
- 财经(36866)
- 经济学(35500)
- 中心(34986)
- 经(34168)
- 研究所(33450)
- 经济学院(32446)
- 农(30493)
- 北京(29258)
- 江(29120)
- 院(28000)
- 财经大学(27857)
- 业大(27838)
- 范(24983)
- 师范(24779)
- 农业(23739)
- 基金
- 项目(143125)
- 科学(115697)
- 基金(109368)
- 研究(106131)
- 家(95392)
- 国家(94729)
- 科学基金(81894)
- 社会(73404)
- 社会科(70224)
- 社会科学(70211)
- 基金项目(56127)
- 省(50656)
- 自然(49373)
- 自然科(48355)
- 自然科学(48346)
- 自然科学基金(47553)
- 教育(47281)
- 资助(45179)
- 划(43753)
- 编号(39397)
- 部(34327)
- 国家社会(33611)
- 重点(32286)
- 成果(31957)
- 发(31420)
- 创(30796)
- 教育部(30289)
- 中国(29592)
- 创新(29028)
- 人文(28741)
共检索到320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海波 刘忠璐
本文首先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建交互项模型,就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大小会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受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制约,存在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低于门限值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越过门限值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群喜 陈慧 倪晔惠
基于CH模型,测算2003—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但市场分割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考虑市场分割调节作用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从区域角度看,下游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中上游则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市场分割(即地方保护);且在存有区际差别市场分割程度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吸收逆向溢出技术的作用具有"倒U型"的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胜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出发,探讨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适度的逆向服务外包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高的逆向外包会诱发其抑制效应,使得发包企业被俘获在创新价值链低端,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受阻,从而逆向服务外包与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地,从细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密集型服务外包及劳动密集型服务外包均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囿于接包方对核心技术秘密的保护而使得发包企业在逆向发包时遭遇"技术瓶颈"。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宽旗 王静
本文运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结构三个维度构建门槛模型,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都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超过一定水平值后,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将大大提升;越过门槛值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还处于门槛值之下,其中中部与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尤为落后。为了更好地发挥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海外融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洁西 李俊江
构建包含6大维度33项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05—2019年中国省级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动态分析其变化趋势。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及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考察投资来源地和东道国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逆梯度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高了区域创新绩效,但对协调发展、开放稳定和安全保障产生了负面影响;顺梯度OFDI逆向技术溢出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但直接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经济发展质量二者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加大对技术寻求型OFDI的支持、结合地区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投资政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环境保护相关的OFDI有助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龙志和 蔡杰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3年间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及2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中无论从全国还是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产业发展均不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但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Porter溢出效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外生技术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起正向作用,地理因素在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知识外溢 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面板数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沈超
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成为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进程中在应对知识产权问题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通过厘清母国知识产权产出、保护等方面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并采用CIPI的知识产权指数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母国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创造潜力和试点示范都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负向影响,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为潜在正向的基本结论。此外,基于分位数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分位数提高,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因此在企业"走出去"进程中注重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将有利于企业更好开展国际化经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知识产权产出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周俭初
已有的关于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地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东道国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立广 尹灵秀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唐珮菡 万璐 庞有功
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近期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升了我国创新能力,并考察不同地区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是否具有差异性。利用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包括: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自主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仍相对较小;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但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如何促进绿色创新?——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企业家职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吗——来自中国1993-2008省级面板数据的新证据
中国OFDI逆向绿色创新的动态溢出效应——基于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互动调节
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吗?——来自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环境收费的绿色创新促进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际R&D溢出渠道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省际面板的经验证据
金融抑制如何影响了工业减排——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OFDI逆向溢出效应与我国流通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促进了绿色创新能力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吗?——来自中国28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