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8)
2023(18767)
2022(15625)
2021(14559)
2020(12454)
2019(28668)
2018(28045)
2017(52990)
2016(28529)
2015(32276)
2014(31566)
2013(31421)
2012(28796)
2011(25796)
2010(25731)
2009(24135)
2008(24269)
2007(21760)
2006(18718)
2005(17016)
作者
(79155)
(66190)
(66060)
(62868)
(42414)
(31643)
(30087)
(25638)
(24960)
(23575)
(22480)
(22325)
(21139)
(20716)
(20466)
(20438)
(19669)
(19626)
(19209)
(19075)
(16302)
(16105)
(15985)
(15208)
(14833)
(14820)
(14806)
(14573)
(13172)
(13152)
学科
(125960)
经济(125837)
(108387)
管理(99020)
(97017)
企业(97017)
方法(60462)
数学(50475)
数学方法(49964)
(40924)
(35342)
业经(34985)
中国(33585)
(29211)
财务(29164)
财务管理(29111)
企业财务(27724)
(25748)
贸易(25728)
(25117)
(25043)
农业(24428)
技术(24029)
理论(20815)
(20705)
地方(20677)
(19952)
(19697)
(19465)
(18778)
机构
学院(408822)
大学(407371)
(178486)
经济(175324)
管理(167906)
理学(144456)
理学院(143110)
管理学(141128)
管理学院(140361)
研究(129694)
中国(104787)
(84705)
(83707)
科学(74222)
财经(66638)
(63163)
(62332)
中心(61273)
(60856)
(60714)
研究所(56653)
业大(55420)
经济学(54880)
北京(53152)
经济学院(49677)
财经大学(49433)
农业(48873)
(48298)
(48005)
师范(47865)
基金
项目(267316)
科学(214312)
基金(198297)
研究(198121)
(170358)
国家(168952)
科学基金(148411)
社会(129621)
社会科(123294)
社会科学(123263)
基金项目(104282)
(103010)
自然(94389)
自然科(92363)
自然科学(92340)
教育(91082)
自然科学基金(90802)
(85912)
资助(81052)
编号(79582)
成果(63879)
(60623)
(59870)
重点(59251)
(56614)
创新(55287)
国家社会(54798)
课题(53172)
教育部(53078)
人文(51969)
期刊
(192102)
经济(192102)
研究(118871)
中国(78718)
(70156)
管理(66382)
(56028)
学报(54794)
科学(54312)
大学(43083)
学学(40413)
(38915)
金融(38915)
教育(38755)
技术(38575)
农业(38398)
财经(33947)
业经(31529)
经济研究(31493)
(29215)
问题(25279)
(24503)
技术经济(23461)
(23285)
统计(21674)
(20424)
财会(20317)
世界(19938)
国际(19753)
商业(19115)
共检索到611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   康茂楠   潘梓桐  
本文利用2007—2021年上市企业专利数据,研究OFDI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OFDI及非OFDI企业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OFDI企业实用新型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明显,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则逊于非OFDI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供应商集中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均显著挤占OFDI企业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群喜  陈慧  倪晔惠  
基于CH模型,测算2003—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市场分割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但市场分割通过扭曲本地市场的交易成本间接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考虑市场分割调节作用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技术吸收能力的作用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从区域角度看,下游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中上游则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市场分割(即地方保护);且在存有区际差别市场分割程度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吸收逆向溢出技术的作用具有"倒U型"的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一般认为经济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存在逆周期性。为此,对2007年持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是否存在这种逆周期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下的虚拟变量检验模型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提升;尽管金融危机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但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意愿没有产生正面影响,反而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主导的转型经济技术创新环境下,金融危机虽然能够使得外部环境更重视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但却未有效提升其自发的创新意愿与动机。因而,技术创新的逆经济周期特性在我国呈现出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瞿霞  李然  李文兴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急、过快,带来了巨大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法律制度的忽视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37个国家的113项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东道国法律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进入东道国成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入阶段,中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投资的成功率与该国法律制度健全程度呈负相关,与该国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若单纯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国有企业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限制程度高于民营企业。但如果结合国际投资经验等其他因素,两者没有明显差异。从投资行业及领域差异来看,中国企业对东道国敏感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投资受到东道国法律制度的限制严于普通行业或领域。此外,一旦投资落地进入长期经营阶段,健全、稳定的东道国制度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东道国法律制度越健全,中国企业在该国投资收购的金额更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翌  安同良  
通过拓展资产—价值模型,构建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和知识溢出的分析框架,以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研究区域内微观主体知识溢出影响产业集聚与创新的机理。研究发现:(1)专业化知识溢出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2)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专业化知识溢出使上市公司R&D绩效高于未接受知识溢出的上市公司;(3)多种距离衰减模式下的知识溢出对市场价值和R&D绩效的影响相差无几。研究结果支持了知识溢出促进创新,进而形成产业集聚的理论,拓展了对产业集聚、创新与知识溢出的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从微观视角检验了区域知识溢出对创意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企业规模、市场化水平和企业所有制身份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增加值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知识溢出滞后两期时,其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达到最大。进一步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的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由于便利的市场条件,其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要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弱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从微观视角检验了区域知识溢出对创意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企业规模、市场化水平和企业所有制身份对知识溢出与企业增加值率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知识溢出滞后两期时,其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达到最大。进一步发现,规模越大的企业的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由于便利的市场条件,其区域知识溢出对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要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知识溢出对国有企业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弱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范如国  蔡海霞  
采用2004年至200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分析FDI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可行性,揭示FDI、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3个投入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间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不等于1,因而证明了运用CES生产函数的可行性;FDI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FDI流入量每增加1%,能使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0.18%;但是通过计算1990年至2008年FDI对企业创新的产出弹性发现,该产出弹性并没有随FDI引进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下降;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资本投入是影响企业对FDI知识溢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晨  
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探索企业间创新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同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溢出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产生了负的交互作用;技术相宜度、知识产权保护、邻近区域中心城市显著地降低了上述消极影响。进一步地,对因果关系机制的考察发现,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情形下,技术创新溢出效应鼓励了企业的技术模仿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技术创新的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宏兵  刘早云  陈岩  
本文利用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PPML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投资通过双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做出创新决策,且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视角均得到较为稳健的结果。对于不同行业,双向投资的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即中等技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大,高技术、低技术行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且东部地区、外资企业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创新决策来看,双向投资的增长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对中等技术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外资企业的表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双向投资的协调效应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旭云  王笑天  石晓义  
文章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了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利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绩效受外部的知识溢出环境影响,而知识溢出途径又可以分为同地域范围内的知识溢出和同行业的知识溢出。企业所处地区内的知识溢出水平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同一行业内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月  黄玲  刘诗奕  高亮  
文章梳理了2005—2015年761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OFDI)事件,并与东道国特征数据和上市公司治理数据进行匹配,立足东道国和行业层面分别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OFDI羊群行为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在东道国和行业层面均存在羊群跟随行为。进一步分析,东道国特征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与投资羊群行为显著相关,且东道国与行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东道国选择的羊群行为主要受到诸如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等东道国特征的显著影响,而行业投资羊群行为则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等公司治理机制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冯学良  
"金融+科技"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直接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水平越高,越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但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更容易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金融科技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资金约束,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鉴于此,政府应鼓励并加大金融科技的发展力度,为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提供更多机会和窗口;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引导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灿  侯欣裕  
在企业股权网络结构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依据2003-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运用PPML回归法检验了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网络中心度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推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激进式创新模式的转变;股权网络具有显著的间接溢出效应,且被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显著大于投资网络中心度;与竞争股权网络中心度相比,互补股权网络中心度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交换、传递与融合;地理邻近性提高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增强了股权网络中心度的知识外溢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娜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