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2)
- 2023(15353)
- 2022(13120)
- 2021(12052)
- 2020(9932)
- 2019(22549)
- 2018(21938)
- 2017(42546)
- 2016(23267)
- 2015(25716)
- 2014(25202)
- 2013(24844)
- 2012(22521)
- 2011(20354)
- 2010(19880)
- 2009(18022)
- 2008(17349)
- 2007(14979)
- 2006(12921)
- 2005(10857)
- 学科
- 济(92005)
- 经济(91907)
- 管理(65163)
- 业(63318)
- 企(51107)
- 企业(51107)
- 方法(46542)
- 数学(41292)
- 数学方法(40913)
- 农(25676)
- 中国(22930)
- 财(22618)
- 业经(20716)
- 学(20159)
- 地方(17808)
- 农业(17726)
- 贸(17711)
- 贸易(17706)
- 易(17169)
- 技术(15026)
- 环境(14730)
- 务(14672)
- 财务(14611)
- 财务管理(14587)
- 制(14511)
- 理论(14212)
- 企业财务(13877)
- 和(13448)
- 银(12509)
- 融(12470)
- 机构
- 大学(329060)
- 学院(328060)
- 管理(130416)
- 济(128819)
- 经济(126236)
- 理学(115179)
- 理学院(113920)
- 管理学(111911)
- 管理学院(111343)
- 研究(108225)
- 中国(77436)
- 科学(70530)
- 京(68705)
- 农(60923)
- 财(56032)
- 业大(55667)
- 所(54387)
- 研究所(50441)
- 中心(48800)
- 农业(48458)
- 财经(46798)
- 江(45239)
- 经(42866)
- 北京(42426)
- 范(41766)
- 师范(41233)
- 院(39277)
- 经济学(39210)
- 州(36831)
- 经济学院(35862)
- 基金
- 项目(238708)
- 科学(186858)
- 基金(173686)
- 研究(168479)
- 家(154253)
- 国家(152995)
- 科学基金(130570)
- 社会(106735)
- 社会科(101253)
- 社会科学(101228)
- 省(93546)
- 基金项目(92789)
- 自然(87089)
- 自然科(85080)
- 自然科学(85056)
- 自然科学基金(83562)
- 划(79375)
- 教育(77298)
- 资助(71065)
- 编号(67253)
- 重点(53727)
- 成果(52468)
- 部(52002)
- 发(50685)
- 创(50046)
- 创新(46653)
- 科研(46328)
- 课题(46068)
- 计划(44768)
- 教育部(44180)
- 期刊
- 济(129668)
- 经济(129668)
- 研究(89958)
- 学报(60349)
- 中国(54614)
- 农(54436)
- 科学(51952)
- 大学(44662)
- 管理(44228)
- 学学(42555)
- 财(39846)
- 农业(37866)
- 教育(33189)
- 技术(26391)
- 融(24333)
- 金融(24333)
- 业经(22497)
- 财经(22212)
- 经济研究(21932)
- 业(19240)
- 经(18854)
- 科技(17306)
- 问题(17239)
- 版(16453)
- 业大(16378)
- 技术经济(15700)
- 图书(15539)
- 理论(15337)
- 商业(14777)
- 实践(14108)
共检索到449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昊伟 周升起 蒋萍
现阶段中国OFDI对国内技术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否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这些正面效应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导,正成为我国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论题。本文利用1994~2008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影响传导途径。实证的结果表明:中国OFDI主要通过进口规模、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三种路径对TFP的提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内就业结构;而出口规模则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应武
本文对香港1980-2006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测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香港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 杨毅
中国近几十年来引进大量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我国的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并不明晰,文章从这个问题出发研究技术引进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然后通过两部门模型对于技术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推导。接着使用中国近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技术引进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志军 陈晨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研究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OFDI和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OFDI、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O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负相关;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接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我国需重视技术寻求型OFDI的建设,充分考虑O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以期达到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双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宋晓洪
文章基于2003~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粮食全要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金额的增长不仅抑制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还抑制了农户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仅实现了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直补不仅具有推动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还有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戴平生
基于Malmquist指数,本文计算1998~2006年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变动值;利用空间计量方法测算技术扩散程度和确定技术溢出的重要关联点,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省域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逐年增长,技术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纯技术效率的变动不具有显著的扩散性,上海、江苏等地是技术溢出的重要关联点;工资水平、国有资产比重、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化、工业规模、资产劳动比和资本产出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薛 李照作
流通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测算以及影响因素成为了学术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文章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流通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对流通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流通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流通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流通业TFP具有趋同现象;硬件设备以及工业化发展进程对流通业TFP的提升有着显著正相关影响作用,而市场需求条件以及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嘉雯 陈华超 徐强
文章基于总量和分类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对应的碳排放,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8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对减少碳排放逐渐产生正向影响,滞后3期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滞后4期才能对碳排放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从短期来看,生产率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碳排放的增加仍然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鑫 杜建国 金帅
目前,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存在众多争议,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都证明了各自支持观点的合理性,但很少有人考虑地区因素的影响作用。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1999~2010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工业TFP)指数及其分解项:效率变动、技术进步,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TFP、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华萍
本文计算了从1993年到2001年间中国29个省份的生产率增长数据的曼奎斯特指数,然后通过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不同教育水平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都具有有利影响,而中小学教育对于效率改善具有不利影响;而且,大学教育对效率改善的有利影响是通过具有大学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向更有效率的非国有企业再分配实现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曼奎斯特指数 教育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向阳 童馨乐
文章使用198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具体考察FDI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芳
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动态关系分析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第0期到第1期,商贸流通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脉冲响应值为0,表明商贸流通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滞后期。从效应大小来看,商贸流通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偏小。从商贸流通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来看,商贸流通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一直呈递增趋势,且在第15期之后一直持续。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贡献度同样呈递增趋势,不过在第8期之后保持稳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PVAR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金凤 李平 贺旭玲
本文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多元化指数数据的分析,运用四个相关生产函数的测算,选择了最优的利于本文问题解决的生产模型。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化指数进行分组,利用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以比较不同多元化程度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分析多元化与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系,为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做出准确定位。
关键词:
背农 多元化 农业上市公司 生产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彭海阳
本文基于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其影响程度在区域层面呈现差异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另外,本文还发现政府农业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均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