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7)
- 2023(4794)
- 2022(4009)
- 2021(3771)
- 2020(3068)
- 2019(7060)
- 2018(6707)
- 2017(13595)
- 2016(7650)
- 2015(8485)
- 2014(8484)
- 2013(8330)
- 2012(8005)
- 2011(7195)
- 2010(7406)
- 2009(6863)
- 2008(6915)
- 2007(6248)
- 2006(5829)
- 2005(5298)
- 学科
- 济(28422)
- 经济(28384)
- 管理(21983)
- 业(21669)
- 企(16199)
- 企业(16199)
- 农(11580)
- 方法(10256)
- 数学(9005)
- 数学方法(8824)
- 财(8784)
- 中国(8739)
- 策(7894)
- 贸(7311)
- 贸易(7306)
- 农业(7228)
- 易(7158)
- 制(6900)
- 地方(6811)
- 业经(6417)
- 融(5968)
- 金融(5968)
- 银(5937)
- 银行(5933)
- 及其(5885)
- 行(5763)
- 政策(5574)
- 学(5368)
- 税(4911)
- 方针(4860)
- 机构
- 学院(106855)
- 大学(105670)
- 济(48083)
- 经济(47081)
- 管理(41277)
- 研究(39755)
- 理学(35025)
- 理学院(34670)
- 管理学(34133)
- 管理学院(33917)
- 中国(31684)
- 财(23541)
- 京(22346)
- 科学(22312)
- 所(20308)
- 农(20278)
- 中心(18805)
- 研究所(18211)
- 财经(17503)
- 江(17496)
- 农业(15993)
- 经(15879)
- 业大(15185)
- 范(14398)
- 北京(14397)
- 师范(14279)
- 院(14200)
- 经济学(14122)
- 州(13321)
- 财经大学(12770)
- 基金
- 项目(67113)
- 科学(53249)
- 研究(51842)
- 基金(48115)
- 家(41568)
- 国家(41175)
- 科学基金(34819)
- 社会(32524)
- 社会科(30846)
- 社会科学(30842)
- 省(25726)
- 基金项目(24077)
- 教育(23593)
- 划(22063)
- 编号(21721)
- 自然(21602)
- 自然科(21085)
- 自然科学(21080)
- 资助(20886)
- 自然科学基金(20702)
- 成果(18735)
- 部(15569)
- 课题(15522)
- 发(15388)
- 重点(15099)
- 性(13839)
- 创(13730)
- 策(13402)
- 教育部(13216)
- 国家社会(13186)
共检索到17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玉竹 王旋 吴敬学 宗义湘 杨念
本文研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对粮食作物类农产品的支持政策,以OECD农业评估工具中单项产品支持(PSCT)为基础,以"人均耕地面积"指标为分组方式,分析和比较各国对粮食作物的支持水平,发现OECD成员国单项产品支持率普遍呈下降趋势,中国正相反,农民收入中政策支持的比重逐年增加;"人少地多"类国家对粮食作物单项农产品支持率比较低;"人多地少"类国家对粮食作物单项农产品支持率普遍较高。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以及粮食政策的演变,提出优化农业生产者支持结构、加强政府对营销促销支持和缩小对谷物的补贴范围建议。
关键词:
单项产品支持 粮食作物支持政策 政策规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勇 范远江
为定量评价我国农业政策的农业增收效果,本文以粮食作物为例,借用世界银行TRI(贸易抑制指数)和NRA(名义支持率)数据库,分别在粮食作物亩均实际收益与农产品出口贸易抑制指数和农产品进口贸易抑制指数之间建立动态计量模型,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黄箱政策"的农业增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由化程度远高于高收入国家,且存有"重调产出、轻调投入"和"重经济效益、轻粮食安全"等政策倾向;生产者的"超调"行为使得粮食生产收益成倒"N"型变化;长期内"黄箱政策"并不是粮食作物增收的主要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娟娟 路昕蕾
以2003—2022年四大主粮生产消费数据为实证基础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持续上升,从结构安全的单一支撑已经转变为供给、经济、结构和生态安全共同支撑粮食安全的格局,但是四大主粮的安全水平依次为稻谷>玉米>小麦>大豆。此外,粮食作物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在区域和作物维度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为验证相关性,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以粮食安全和四大主粮为被解释变量,在4部门范围内确定控制变量,并以数字产业化为替换变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但对四大主粮安全水平的赋能程度不同,大豆安全主要依靠有为政府保障,稻谷安全以有为政府主导带动有效市场发挥作用来保障,小麦和玉米的安全则以有效市场为主导保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安全的负相关性,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将更多地肩负粮食安全重任。通过重视粮食作物安全水平差异、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制定差异化保障措施和加大数字技术在粮食全流程中的应用,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将进入质量并进轨道。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安全 主粮 结构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丁丑 陈文梅
本文基于历年粮食统计数据,分析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对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格局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出台以来,一方面,从新一轮的粮食托收政策改革在2015-2016年的作用来看,基本实现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豆类种植面积,适当增加优质稻谷,稳定稻谷增收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主产区在体现政策改革效应明显,表现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主产区总量波动贡献率分别为-91.05%、176.96%、73.73%、30.72%和55.78%,且大于时间效应,即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增加值远大于随时间推移的增收量。这表明:粮食托收政策改革优化了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
关键词:
粮食托收政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种植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朴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诗连
该文针对粮食高产创建整乡制推进的需求,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尤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研究,得出各乡域间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差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尤溪县粮食作物优化布局与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城
本文以2000~2006年为研究区间,运用政策矩阵分析模型,对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和政策支持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三种主要粮食品种比较优势大小的排序为:小麦>稻谷>玉米,农业政策对其支持水平大小的排序为:玉米>稻谷>小麦,当前农业政策对主要粮食品种的支持与其比较优势不完全一致。据此,本文认为,应当依据比较优势原则优化农业支持政策结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比较优势 支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璐 武功文 张焱 吴春梅
利用效用理论的无差异曲线研究方法,基于云南南部山区陆稻改良技术推广的农户调查,分析陆稻改良技术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结构以及农户粮食消费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云南南部山区陆稻增产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释放了玉米作为饲料粮的生产空间,加深了粮食的市场化消费程度,经济发展步入初级小康阶段。但是,粮食消费偏好显示陆稻作为口粮消费的收入效应高于替代效应,反映出云南南部山区在与市场接轨中的政策效力不足或者发展方式滞后。因此,云南南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依托科技,更需要结合粮食消费需求加强市场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瑜 高旺盛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 ,以期为吉林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大豆 比较优势 吉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晁娜娜 崔宇彤 逯婷 杨汭华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农户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金融素养则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金融素养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结合中国农村粮食种植户的实际特征,从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两个方面构建金融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Probit、T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究金融素养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和程度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种植户的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为21.746分,且不同群体金融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受访者中83.2%购买了农业保险,其金融素养水平均值为22.552分。金融素养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和参与程度,表现为金融素养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参与粮食作物保险并提高保费支出。进一步探究金融知识和金融能力的不同影响效应表明,金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粮食作物保险参与程度;金融能力对粮食作物保险参与决策呈正向影响,而对参与程度呈负向影响。因此,为有效提高粮食种植户金融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支农作用,应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注重差异化素养提升,加强金融安全教育,丰富农业保险产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克煌 钟兆站
本文论述降水资源是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了豫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和水分盈亏规律,提出运用地理风险决策、实行适水种植的宏观对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蔡德发 陈君
碳税是针对碳排放行为,按碳排放量或当量征收的环境税或能源税的一种,个别国家征收类似的税或费。碳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减少了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芬兰、瑞典、丹麦的碳税实施效果最为明显。尽管欧盟还没有统一的碳税制度,且差异较大,但其有益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碳排放 碳税制度 碳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海庆
本文对国内研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文献做了回顾,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支持价格的福利水平,并与价格挂钩直补进行了比较。对美国和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数据分析,进行了执行成本、粮食库存、政策效果的对比,并对中国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其礼 彭秋 崔嵬 张太平 雷在雍
在1991年首次在贵州盘县发现稀有粮食作物资源草子(十字马唐)的基础上,相继考察了贵州西部、东南部、东北部和北部地区。发现草子分布在贵州西部及西南部1800m以上的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山区。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植物学、生物学及经济性状鉴定。植物学特征鉴定确定其植物学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鉴定包括各生育期、器官生长特声、观察。经济性状鉴定包括影响籽实产量性状。籽实和茎对营养成份分析测定结果,籽实粗蛋白质含量为14.8%~15.32%,较玉米、谷子、掺子等杂粮高4.39%~7.01%,有的材料赖氨酸含量超过玉米。车子茎叶公顷产量达43815(鲜重),为粮饲兼用作物。并提出保护利用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草子,稀有作物,鉴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菲 谭晓东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DEA-BCC模型,对2007-2014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可变规模下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静态评价,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0.918)和规模效率(0.948)双重作用,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效率(0.868)处于非DEA有效。粮食作物生产水平落后和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共同导致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非有效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