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5)
2023(2118)
2022(1828)
2021(1793)
2020(1485)
2019(3334)
2018(3260)
2017(6085)
2016(3291)
2015(3590)
2014(3504)
2013(3243)
2012(3075)
2011(2688)
2010(2972)
2009(2667)
2008(2622)
2007(2403)
2006(2099)
2005(1883)
作者
(8643)
(7188)
(6982)
(6547)
(4689)
(3467)
(3251)
(2699)
(2595)
(2500)
(2459)
(2452)
(2293)
(2246)
(2125)
(2055)
(2050)
(2049)
(1980)
(1921)
(1746)
(1732)
(1729)
(1682)
(1641)
(1589)
(1582)
(1483)
(1422)
(1399)
学科
(9840)
经济(9807)
(7902)
管理(6161)
(5930)
企业(5930)
(4153)
中国(3819)
(2982)
金融(2982)
农业(2853)
方法(2643)
世界(2548)
业经(2526)
(2417)
(2407)
银行(2401)
(2378)
(2340)
(2250)
(2250)
贸易(2248)
(2216)
(2193)
数学(1997)
(1995)
数学方法(1955)
关系(1857)
(1797)
理论(1616)
机构
大学(43852)
学院(42177)
(17705)
经济(17334)
研究(16884)
管理(15406)
理学(12907)
中国(12903)
理学院(12709)
管理学(12527)
管理学院(12435)
(9758)
科学(9455)
(8729)
(8502)
研究所(7717)
中心(7631)
(7057)
(6994)
师范(6958)
财经(6721)
北京(6502)
(6411)
(6186)
(5975)
师范大学(5879)
经济学(5564)
业大(5458)
农业(5390)
财经大学(5060)
基金
项目(27814)
科学(21906)
研究(21801)
基金(20343)
(18800)
国家(18129)
科学基金(14554)
社会(13999)
社会科(13144)
社会科学(13138)
基金项目(10309)
教育(9852)
(9810)
编号(8835)
(8794)
自然(8470)
自然科(8253)
自然科学(8250)
成果(8201)
资助(8127)
自然科学基金(8123)
(6585)
重点(6186)
(6136)
国家社会(6040)
课题(6021)
(5843)
(5796)
教育部(5686)
(5656)
期刊
(20620)
经济(20620)
研究(13710)
中国(10378)
(7332)
教育(6652)
学报(6288)
(6246)
科学(6167)
管理(6097)
农业(5298)
大学(5019)
(4772)
金融(4772)
学学(4520)
世界(4003)
(3707)
财经(2990)
国际(2914)
图书(2899)
经济研究(2887)
业经(2857)
技术(2667)
(2626)
问题(2603)
(2584)
(2486)
论坛(2486)
书馆(2224)
图书馆(2224)
共检索到6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波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已进入国家议事日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延迟退休方案和养老保障体系。研究和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的做法,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的延迟退休方案,对于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亚军  张亮  
延迟退休与青年就业政策目标可能存在冲突,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OECD国家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老年就业对青年就业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可以通过调整劳动保护、失业福利待遇、社保缴费水平和缴费分担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或抵消这种挤出效应,同时通过政策调整还可以减少青年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有效提高青年的劳动参与率;进一步对各项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措施对促进青年就业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支出结构,即适当降低消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针对所有人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支出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满小欧  张艺佳  
延迟退休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普遍政策选择,延退年龄效应受到具体政策设计与配套政策的叠加影响。为探究何种政策组合有助于达成预期延退年龄目标,促进有效延退,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fsQCA),分析了OECD 36个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的年龄效应,即对实际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差额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了高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低养老缴费—高就业保障、低年龄约束—高就业保障和低年龄约束—低养老缴费四种有效路径。在借鉴OECD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组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文章建议通过灵活设计弹性退休制度、发挥养老金激励杠杆作用以及优化积极老龄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环境,注重政策配套组合,形成渐进式弹性延迟退休政策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伟  张元萍  
文章基于2013年CHARLS微观数据,选取已经领取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事业编制退休金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退休收入与延迟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退休收入与农业户口、退休工人身份显著负相关,与退休前政府事业单位性质、退休前收入、退休后继续工作显著正相关;女性退休人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倾向退休后停止工作,身体健康、正常退休、收入较高的人员倾向于退休后继续工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万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两截面宏观数据分次估计了中国城镇劳动者15-59岁分年龄组的产出弹性,所获得的"产出效率-年龄"特征曲线呈倒U型。总样本显示,200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45-49岁,尽管曲线右端下沉,但显示高龄组依然有较高效率;2010年产出效率最高年龄组为30-34岁,曲线右端进一步"下沉",反映高龄组的相对效率有所下降。东部地区最有效率者越来越集中于年轻组,中西部地区最有效率群组的年龄有所提高。鉴于工资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效率,根据CGSS(2002-2012)各年份数据所刻画的"工资-年龄"特征曲线变化,恰好反映十年间高龄组相对工资水平在下降,这应能说明上述总样本结论的可信。未来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可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临近退休的劳动者产出效率的持续变化,尽量使延迟节奏与他们的产出效率改善状况相一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宏兵  高娜娜  
预期寿命的延长使我国居民的养老风险增加,居民个体福利改善受到制约。本文基于脆弱性测度方法构建包含不确定寿命和延迟退休的福利测度框架,研究预期寿命增加造成的个体福利损失,分析延迟退休的福利改善效果,并分性别测算最佳退休延迟年数。结果显示,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福利损失程度较高个体比例逐渐增多。引入延迟退休因素后,个体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且女性和教育水平较高个体的福利改善更为明显。以福利损失小于5%、10%或15%临界值进行估计,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最佳退休延迟年数存在差异,男性延迟年数普遍长于女性。本研究为合理制定延迟退休政策以应对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予熙   罗仁福   杜语  
在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中,老年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隔,各职业间的流动性不足,退休对于不同职业和职位群体的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是否因职而异,从而为延迟退休时代的到来提供有益的经验证据。利用2011、2013、2014、2015和2018年的CHARLS数据,本文采取两阶段模糊断点设计来检验退休对健康因职而异的差异化影响,并以是否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作为个体退休状态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方向以负面为主,影响的指标以主观健康指标为主。从不同职工群体上来说,退休对于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负面影响最大,尤其是其中的管理层。非正规部门职工也有一定负面表现,不过程度较小。对于企业职工来说,退休并没有造成消极影响。潜在机制可能是退休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不同群体泛社交行为的概率。综上,延迟退休政策应考虑针对不同职业、职位的职工进行因“职”而异的推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瑞仙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聚焦,延迟退休的议题加剧了"谁为我养老"的集体焦虑。草根阶层与知识精英对此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网络民调一边倒反映出民众对社会公平的强烈诉求;人口大国严峻的养老形势使得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思路在于:整合责任,顺应责任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开源节流,弥补养老金缺口;底线公平,建立基础养老金;统筹兼顾,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分类实施,渐进实现延迟退休;在改革的过程中,对社会公平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鹏  
与延迟退休和生育率关系相互割裂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延迟退休通过削弱祖辈对孙辈的照料支持而降低生育率的路径,将生育率视为内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同时考虑死亡、偏好的影响。本文认为,推迟退休年限和生育率的关系并非线性;生育率随推迟退休年限的提高而递减但递减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收敛。在托幼服务尚不完善的当下,延迟退休政策将可能进一步加剧低生育率危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帆  王子洲  李苑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于退休行为决策因素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养老金收支平衡定量研究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影响,确定在延迟退休政策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确定延迟退休政策在不同职业中的体现,选取大学教师、外科医师、体力劳动者、公司白领和普通司机五个职业作为Topsis法的评级对象,将各职业者的工作环境、工作经验、体质要求、教育资源投入作为评级依据,并以此结果作为制定延迟退休政策的参考。如果在必须延迟退休1—5年的情况下重体力劳动者延迟1年、客车司机延迟2年、教师和公司职员延迟3—4年,医生延迟4—5年。本文认为,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需整体、缓慢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