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7)
- 2023(12293)
- 2022(10328)
- 2021(9247)
- 2020(7421)
- 2019(16583)
- 2018(16111)
- 2017(30104)
- 2016(16003)
- 2015(17441)
- 2014(17114)
- 2013(16960)
- 2012(16123)
- 2011(14892)
- 2010(15236)
- 2009(13984)
- 2008(13516)
- 2007(12072)
- 2006(11162)
- 2005(10299)
- 学科
- 济(89109)
- 经济(89020)
- 业(41813)
- 管理(41781)
- 企(30547)
- 企业(30547)
- 方法(26793)
- 中国(25959)
- 地方(25413)
- 数学(23440)
- 数学方法(23310)
- 农(22187)
- 业经(18280)
- 学(16731)
- 地方经济(15771)
- 农业(15730)
- 财(14790)
- 贸(14600)
- 贸易(14589)
- 易(14053)
- 制(13477)
- 融(13185)
- 金融(13185)
- 环境(12990)
- 发(12847)
- 银(12722)
- 银行(12682)
- 行(12341)
- 技术(11025)
- 产业(10595)
- 机构
- 学院(236730)
- 大学(236394)
- 济(110725)
- 经济(108785)
- 研究(93058)
- 管理(85875)
- 理学(73074)
- 理学院(72141)
- 管理学(71099)
- 管理学院(70661)
- 中国(69312)
- 科学(55334)
- 京(50836)
- 所(48523)
- 财(46735)
- 农(45704)
- 研究所(43969)
- 中心(40853)
- 财经(36877)
- 业大(36411)
- 江(36121)
- 农业(35706)
- 经济学(35151)
- 经(33519)
- 北京(32778)
- 院(32597)
- 范(31698)
- 经济学院(31442)
- 师范(31294)
- 科学院(28865)
- 基金
- 项目(155213)
- 科学(122045)
- 基金(112963)
- 研究(110047)
- 家(101396)
- 国家(100146)
- 科学基金(83880)
- 社会(73946)
- 社会科(70203)
- 社会科学(70184)
- 省(60633)
- 基金项目(59425)
- 自然(52605)
- 自然科(51346)
- 自然科学(51328)
- 划(51146)
- 自然科学基金(50431)
- 教育(48390)
- 资助(44893)
- 编号(41558)
- 发(40152)
- 重点(35565)
- 部(33643)
- 成果(33320)
- 创(32293)
- 发展(32063)
- 国家社会(31588)
- 展(31578)
- 创新(30301)
- 课题(30060)
- 期刊
- 济(132790)
- 经济(132790)
- 研究(76990)
- 中国(51916)
- 农(42665)
- 学报(40364)
- 科学(37747)
- 财(33641)
- 管理(33249)
- 大学(30138)
- 农业(28959)
- 学学(28807)
- 融(24324)
- 金融(24324)
- 经济研究(22815)
- 教育(21598)
- 业经(21037)
- 技术(19256)
- 财经(19034)
- 问题(17225)
- 经(16640)
- 业(15441)
- 贸(13451)
- 世界(13317)
- 技术经济(13203)
- 国际(12538)
- 商业(12230)
- 科技(11375)
- 版(11039)
- 统计(10805)
共检索到375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李天然
文章以OECD中17个国家1960~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人口规模、质量、年龄结构和迁移分布等方面刻画OECD国家的人口变动轨迹,继而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CSE)估计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索检验了这些国家人口变动各因素和综合因素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等转变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规模和密度的人口环境下,总人口的过快增长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人口迁移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抑制作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改变经济结构;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口的集聚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有正向作用;预期寿命的提高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和动力,人口老龄化则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颖 倪超
研究西方国家人口转变过程、分析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世界人口变迁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思考和评价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更深层次的人口问题。论文基于经济收敛理论构建了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型,选取1950-2009年26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模型间与变量间的比较来考察人口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与总人口增长率之差与人均GDP增长率是显著的正向关系;少儿抚养比与人均GDP增长率的关系是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人均GDP的关系是不显著的。总体而言,人口转变因素解释了人均GDP增长中的18.7%;论文同时考察了OEC...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佳颖
与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一样,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金砖国家正经历着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转变中期的人口机会窗口和末期的人口老龄化会对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金砖国家近年来取得的经济增长引人注目,在看到有效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可能取得的光明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要关注由人口转变末期人口老龄化引发的金砖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风险。认为在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推动下新兴市场国家必然引领更繁荣的新时代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四国转变速度不同,立体式展现了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文章分析了金砖国家的人口转变过程,总结了人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人口转变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玉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包含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迫切要求,又发挥着巩固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功能。因此,从政治安全的角度审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和实现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国家政治安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洪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走上一条不断追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之路。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任何一个时代和时期的经济模式总是对应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旦生产力的发展超出该经济模式所蕴含的发展潜能,便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此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飞速提升,我国经济模式和发展方式便不可避免要不断得到改革和更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如此,由于经济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之综合能力的核心基础,因此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能力的提升,我国综合能力也在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一虹 张金辉 周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市场、社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多个层次和方面,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实现这一重大调整,除了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外,也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有力调控。在这场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过程中,国家审计要更加自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和途径,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思路,在更高层面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基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及国家治理职能相关理论,对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机制及实现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金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确定,国家审计在这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部署中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国家治理角度发挥其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从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执行、制度建设和腐败治理、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绩效管理五个方面论述了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从人口转变理论出发,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阶段的分析,得出人口红利变化会呈现倒U型曲线的一般规律,并依次经历三个关键转折点。采用增长贡献分解法对中国人口红利变化的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人口红利区间,在2010年越过人口红利拐点,此后人口红利贡献率持续降低,并将在2030年转向人口负债。人口红利变化通过资本形成、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配置效率等四个维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基本路径、劳动要素、资源要素、政策调控和根本目标等方面进行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一是通过知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传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意味着,大学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还是在社会和谐中都起着重大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大元 王昶 姚海琳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其对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胜强
人类发展历史表明,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制约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借鉴经验,积极实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社会综合变革,是适应新形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趋势视角,探索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手段和立足点。
关键词:
发展方式 转变 趋势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