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3)
2023(6631)
2022(5869)
2021(5426)
2020(4942)
2019(11491)
2018(11645)
2017(23847)
2016(12904)
2015(15116)
2014(15550)
2013(15763)
2012(15126)
2011(13855)
2010(14155)
2009(13520)
2008(13669)
2007(12692)
2006(11119)
2005(10135)
作者
(40633)
(34144)
(33787)
(32544)
(21460)
(16191)
(15627)
(13356)
(12515)
(12149)
(11400)
(11230)
(10782)
(10776)
(10708)
(10697)
(10476)
(10067)
(9923)
(9824)
(8596)
(8541)
(8435)
(7727)
(7723)
(7660)
(7574)
(7556)
(6910)
(6876)
学科
(58686)
经济(58634)
(39875)
管理(38773)
(30825)
企业(30825)
方法(29690)
数学(26742)
数学方法(26566)
(17115)
中国(16685)
(14553)
技术(14077)
(12936)
贸易(12931)
(12626)
(12155)
(11302)
业经(11100)
农业(11078)
(10418)
银行(10389)
(9930)
地方(9658)
(9047)
金融(9045)
(8760)
(8421)
财务(8398)
财务管理(8370)
机构
大学(204556)
学院(203683)
(87669)
经济(85816)
管理(77792)
研究(68032)
理学(66359)
理学院(65660)
管理学(64711)
管理学院(64325)
中国(52198)
(43501)
科学(41369)
(40839)
(35924)
(35739)
财经(32567)
研究所(32388)
中心(31370)
(30894)
业大(30739)
(29302)
农业(28575)
北京(27963)
经济学(27431)
(25711)
师范(25455)
经济学院(25145)
(24626)
财经大学(23855)
基金
项目(126170)
科学(97715)
研究(92729)
基金(89876)
(78029)
国家(77402)
科学基金(64589)
社会(57686)
社会科(54698)
社会科学(54678)
(49655)
基金项目(47923)
教育(42900)
(41907)
自然(40697)
自然科(39661)
自然科学(39647)
编号(38934)
自然科学基金(38922)
资助(37231)
成果(32041)
(29041)
重点(28565)
(27810)
(26577)
课题(26365)
创新(24957)
教育部(24512)
科研(24232)
人文(23745)
期刊
(95866)
经济(95866)
研究(60262)
中国(36663)
(31989)
学报(31269)
(31080)
科学(28678)
管理(26740)
大学(23048)
学学(21722)
农业(21625)
技术(20244)
教育(19419)
(19203)
金融(19203)
财经(16392)
业经(15967)
经济研究(15705)
(14064)
问题(13873)
技术经济(12930)
(12016)
(11424)
理论(11372)
商业(10704)
统计(10353)
实践(10304)
(10304)
科技(9957)
共检索到30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莹  
O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ODI与母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海外研发反馈机制、跨国并购适用技术企业机制、收益反馈机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效应。充分利用ODI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建军  
笔者从东道国的视角,研究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相关因子并构建理论模型,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以及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选取相关数据分析比较东道国的相关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首要因素,但东道国通过专利溢出的研发资本存量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祥荣   李有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互为因果,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也构成了我国技术进步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化尧  
学术界对中国进出口技术外溢问题给出了多种解释,却少有文献关注到技术外溢时滞和成熟度差异对外溢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外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造了全要素创新效率指标(TFI),与TFP进行对照来检验不同外溢机制的这两方面影响,并结合特定时期的进出口特征事实进行了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但由于不同外溢机制的时滞不同,且在分析期存在明显的模型结构转型,应结合现实给出不同阶段和不同外溢机制的特定解释。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验证多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对照性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3~2008年的生产者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流量还是存量,生产者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生产者服务业FDI存量与技术进步互为格兰杰原因,生产者服务业FDI流量是技术进步的格兰杰原因,但技术进步不是生产者服务业FDI流量的格兰杰原因;VECM显示,从短期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生产者服务业FDI的短期波动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非常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肖竞成  艾洪山  
为了检验FDI是否通过三种关联渠道对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通过对它进行分解来测度行业的技术进步值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值。然后运用1999-2005年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产业的关联效应是存在的,通过进一步对关联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业内厂商间的联系是FDI与本土产业关联的主要方面,其中后向关联效应明显强于前向关联效应;而水平关联效应则不如垂直效应明显,外资企业的参与对本土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锐  杜珉  陈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棉花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缓解耕地资源矛盾和促进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通过非线性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棉花生产率和科技进步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棉花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在棉花技术进步中要重视关键技术的攻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优势区域的规划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建勋  仪姗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不高,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低。本文基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的推测,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应是要素市场扭曲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变量。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发现,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在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收入份额间起完全中介效应。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可以促进与资本相融合的技术进步,即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进而降低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帅  宋维明  
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2000年-2011年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FDI与我国造纸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进步有正向促进作用;并认为FDI对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溢出在短期内存在时滞,更多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技术累积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果  伍江  
本文在综述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以Spengler纵向一体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拓展的技术圈定模型,分析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间技术扩散的条件,提出,如果通过模仿创新更新产业的技术基础,容易导致技术引进国长期的技术锁定,陷入重复引进的循环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伟  古广东  何元庆  
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总览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外向FDI之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命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鉴别出了外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几个机理,进而针对中国外向FDI分布现实做了必要的修正,由此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正在涌动的外向FDI浪潮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经验性检验。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企业的外向FDI历史不长,但规模已经不小,这种FDI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已开始显现。通过对FDI流量与要素生产率变化之间相关性的考察,能够较清晰地捕捉到这种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元刚  蒙大斌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宏伟  冀朝旭  于焕杰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动态关系。构建了投资与技术进步动态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切入点。从微观层面看,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技术进步对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集聚效应和负向的挤出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微观上投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双重正向和负向影响的耦合,推动形成了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导入阶段、加速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结合上述基于对投资与技术进步动态关系的机理分析以及对旧金山湾区的典型案例分析,从持续强化投资对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钟棣  刘凯敏  
根据Dunning的对外投资五阶段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理论),比较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ODI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两国1984年到2006年间对外投资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方面的数据,检验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和印度的ODI是本土技术进步的原因、但是在作用程度和时滞方面却存在差别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凤祥  李景元  李文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