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9)
- 2023(15878)
- 2022(13149)
- 2021(12408)
- 2020(10268)
- 2019(23259)
- 2018(23261)
- 2017(43109)
- 2016(24558)
- 2015(28085)
- 2014(28214)
- 2013(26738)
- 2012(24835)
- 2011(22327)
- 2010(23017)
- 2009(21321)
- 2008(21366)
- 2007(20015)
- 2006(17628)
- 2005(15821)
- 学科
- 济(87692)
- 经济(87524)
- 管理(69867)
- 业(66878)
- 企(56337)
- 企业(56337)
- 方法(36557)
- 中国(30200)
- 数学(29622)
- 数学方法(29117)
- 农(28292)
- 财(23756)
- 业经(22765)
- 理论(21698)
- 技术(20275)
- 学(19088)
- 教育(18883)
- 地方(18715)
- 制(18501)
- 农业(18227)
- 贸(16083)
- 贸易(16070)
- 和(16045)
- 策(15700)
- 易(15592)
- 银(15141)
- 银行(15098)
- 教学(14861)
- 行(14409)
- 务(13908)
- 机构
- 大学(339557)
- 学院(336871)
- 济(130712)
- 经济(127487)
- 管理(123999)
- 研究(113999)
- 理学(105277)
- 理学院(104034)
- 管理学(101900)
- 管理学院(101264)
- 中国(84142)
- 京(71850)
- 科学(68698)
- 财(63234)
- 所(57408)
- 江(55664)
- 农(55171)
- 中心(52572)
- 研究所(51675)
- 范(51383)
- 师范(50926)
- 财经(48567)
- 业大(47745)
- 北京(45870)
- 州(44030)
- 经(43857)
- 农业(42986)
- 院(40859)
- 技术(40349)
- 师范大学(40200)
- 基金
- 项目(214185)
- 科学(167693)
- 研究(165706)
- 基金(148308)
- 家(126967)
- 国家(125721)
- 科学基金(107756)
- 社会(101568)
- 社会科(95197)
- 社会科学(95168)
- 省(87991)
- 教育(82139)
- 基金项目(77432)
- 划(73153)
- 编号(71401)
- 自然(66766)
- 自然科(65252)
- 自然科学(65233)
- 自然科学基金(64078)
- 成果(61652)
- 资助(59796)
- 课题(52239)
- 重点(48939)
- 创(48391)
- 部(47487)
- 发(46635)
- 创新(44298)
- 项目编号(43146)
- 年(43071)
- 大学(42488)
- 期刊
- 济(151194)
- 经济(151194)
- 研究(107277)
- 中国(82370)
- 教育(67532)
- 农(51215)
- 财(50970)
- 学报(50570)
- 管理(48818)
- 科学(45354)
- 大学(39964)
- 学学(35163)
- 农业(34448)
- 技术(34100)
- 融(31650)
- 金融(31650)
- 业经(25058)
- 财经(24478)
- 经济研究(23649)
- 图书(21639)
- 经(21234)
- 问题(19364)
- 业(19210)
- 职业(18776)
- 坛(17102)
- 论坛(17102)
- 科技(16955)
- 技术经济(16795)
- 版(16260)
- 贸(15923)
共检索到52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荆伟伟 顾宁 王彩萍
<正>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将重心设置在“实施过程”层面,即通过社会实践范围界定、资源供应、项目设计及方法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将大学生引入到特定的社会实践场景,按部就班地执行社会实践任务。在这种因果思维模式下,行动过程与目标结果往往发生不对称现象,换言之,即便完整、严格地执行社会实践过程,大学生也未必能达到社会实践预设培育效果。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强调通过“逆向思维”分析教学活动,也就是“成果导向”或“目标导向”,教师应将要达到的教育顶峰成果作为教学设计起点,逆向反推整个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再有的放矢地提供资源、调整手段、安排步骤等,这有助于教师洞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掌握全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军 任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提出,高校要正确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体制,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力构建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程,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羽枫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与其他教育方式一起,共同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基本方式 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新来 栗雪
本文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总体要求、原则和目标,并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活动领域、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同温玉 王莉娜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多流于形式且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层出不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出发,深入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实"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和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 王雪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方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认识程度不高、参与率低、实践内容与专业脱离、时效性差和持久性较低等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提升教师队伍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媒介舆论作用等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践基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继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要克服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形式化、随意化和理论化"的弱点,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特别应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扩展和深化;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价值,特别是提升社会实践的品质责任和公民责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化品牌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小丽 尹辉
理解和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职业能力的涵义,以及社会实践实现的路径,社会实践对职业能力产生影响,分析其成因,并从思想意识、制度安排、教师素质、教学环节、学生创业以及评价机制上提出举措,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达到提升职业能力的目的,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职业能力 影响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志兵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就业率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公益活动、见习实习、暑期实践、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优势。高校、政府、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常态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就业能力 提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道才 林志强
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实践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它既是社会实践规范化的前提,又是社会实践科学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社会化的媒介。社会实践基地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才起着课堂教学难以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大学生 基地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建国 王琳
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社会实践教学融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形式较多,但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教学 大学生 综合素质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彩姣 林寒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实施体系尚不健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岗位见习为重点,积极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以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体系;坚持以就业储备为核心,切实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永永
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实践领域窄、实践能力不强和对实践本身认识浅显等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实施大学生"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从分析就业能力视角出发,培养就业过程中的全程性就业意识、建立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依托企业和行业形成就业互补极,通过实施"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逆向探索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出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能力解决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乐生
当前,大学生存在自我责任感缺乏、家庭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感淡化等种种问题。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因此,可通过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开展社会实践、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创建科学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等措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曦 石新明 潘小俪 刘丹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各高校努力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始了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