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0)
2023(10319)
2022(9265)
2021(8806)
2020(7443)
2019(17352)
2018(17233)
2017(32838)
2016(18238)
2015(20525)
2014(20625)
2013(20405)
2012(18504)
2011(16697)
2010(16447)
2009(15028)
2008(14507)
2007(12435)
2006(10740)
2005(9412)
作者
(54130)
(44765)
(44565)
(42374)
(28538)
(21520)
(20108)
(17648)
(17083)
(16034)
(15292)
(15079)
(14279)
(14104)
(13842)
(13822)
(13693)
(13439)
(12777)
(12684)
(11340)
(10906)
(10885)
(10176)
(10075)
(9978)
(9922)
(9808)
(9122)
(8928)
学科
(67051)
经济(66937)
管理(50662)
(47208)
(40062)
企业(40062)
方法(32406)
数学(27884)
数学方法(27523)
(17520)
(17301)
中国(17126)
(17082)
业经(14880)
地方(13911)
(13242)
理论(11736)
(11606)
贸易(11600)
(11587)
农业(11478)
(11256)
技术(10731)
(10690)
财务(10628)
财务管理(10610)
环境(10583)
企业财务(10071)
(9770)
银行(9698)
机构
大学(257204)
学院(253510)
管理(101094)
(93474)
经济(91267)
理学(88226)
理学院(87179)
研究(86274)
管理学(85569)
管理学院(85112)
中国(61199)
科学(57306)
(55192)
(45281)
(44405)
业大(42835)
(42818)
研究所(40969)
中心(38226)
(36023)
农业(35826)
北京(34924)
财经(34569)
(33593)
师范(33203)
(31882)
(31439)
(29589)
技术(27736)
经济学(27056)
基金
项目(181817)
科学(140207)
基金(130099)
研究(129225)
(115380)
国家(114418)
科学基金(96487)
社会(78475)
社会科(74086)
社会科学(74067)
(71521)
基金项目(69916)
自然(65021)
自然科(63414)
自然科学(63398)
自然科学基金(62253)
(60847)
教育(58533)
资助(53728)
编号(52471)
成果(42795)
重点(40735)
(39096)
(38077)
(37666)
课题(36339)
科研(35347)
创新(35144)
计划(34606)
大学(33299)
期刊
(100114)
经济(100114)
研究(72130)
学报(47330)
中国(45829)
科学(41530)
(40750)
管理(35991)
大学(34787)
学学(32874)
(31148)
农业(28451)
教育(27891)
技术(20362)
(18262)
金融(18262)
业经(16423)
财经(16163)
经济研究(15155)
(14287)
图书(14225)
科技(13847)
(13529)
问题(13097)
理论(13019)
业大(12813)
林业(12808)
(12618)
实践(12182)
(12182)
共检索到359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海水  曾杰  翁启杰  何克军  杨曾奖  
自1987年以来,在贫瘠立地上开展了大叶相思Nelder(放射型)密度试验,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相思的胸径、树高以及断面积×树高与初始单株面积的对数呈现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在贫瘠立地上营造大叶相思,适当密植可促进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以1m×2m或1.5m×2m等较小株行距为宜。对于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林木生长差异最终呈现递减趋势。林分密度越大,其轮伐期亦越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翁启杰  黄世能  
运用Nelder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大叶相思林分的树冠生长以及多干现象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生时各种密度林分均未郁闭,3年生、5年生、7年生时郁闭林分的单株面积上限分别为3.15 m 2·株- 1、6.20 m 2·株- 1、7.00 m 2·株- 1。5年生以后,树冠趋于稳定,1~3年生时树冠生长最大的单株面积为5.64~6.88 m 2·株- 1,5~7年生时树冠最大的单株面积为15.50~18.68 m 2·株- 1。林分平均树干数与密度则呈现幂函数关系,林分单株面积小于1 m 2·株- 1时,多干木比例在10% 以下;林分密度超过12.53 m 2·株- 1以后,多干木比例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是一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速生固氮树种,60年代初引进我国,被认为是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及薪炭材树种。 薪材树种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要具有较强的萌芽或萌蘖能力。据报道,早在50年代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烈健  易敏  
通过对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过程中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率、根数、根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每hm2获得穗条量、扦插苗木数,提出了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的最佳模式为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30 cm的修剪高度。为大叶相思通过采穗圃营建技术获得大量扦插苗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宝灵  吕成群  蒙钰钗  张连芬  
在桂中象州县,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造林密度(833 、1111 、1250 、1429 、1666 、2000 、2500 株/hm2) 对6a 生尾叶桉( Eucalyptus urophylla) 生长、产量及木材材性的影响。经过一个轮伐期的定位观测,探讨种群密度与胸径、树高、立木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木材气干密度、木材纤维形态、冠幅、枝下高、林分保存率等的作用规律和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密度对胸径、立木单株材积、冠幅及枝下高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蓄积量、木材纤维宽度、导管分子长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树高、木材气干密度、木纤维长度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尾叶桉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民权  张方秋  Suzete Searle  林新  曾松泉  李伟雄  
大叶相思是我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的重要荒山造林树种之一,全分布区种源在生长量与形质指标上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种源选择十分必要,同时选择优良环境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也十分有效;种源的地理递变中,经度是主要影响因子,142°56′E(即大分水岭)以西,随经度的增加群体的优良性连续递增,跨过此经度向东,群体优良性显著提高,纬度仅对干形、枝下高呈中度相关,海拔对各性状不相关;25个天然种源按其优良性可划分为五大类群,昆士兰的东南沿海部为优良的种源区;考虑性状遗传力及其经济相对重要性的多性状指数选择,可以使遗传改良在多个性状上获得良好的期望遗传进展,以30%入选率选出的8个优良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上,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宗然  李芳东  王保平  周道顺  文瑞均  张春味  
通过对403块兰考泡桐外业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兰考泡桐的直径分布可用L-PRM进行预测;林分平均直径、任意高处的直径、单位面积胶合板材、檩材、椽材出材量可用建立的平均直径预估模型、干曲线方程、出材量预估模型进行预测。经检验其预测的精度能满足生产上的实际需要。用胶合板材出材量和内部收益率综合评价得出:40立地指数级林地培育大中径级、中径级胶合板材的最适造林密度分别为每公顷200株和250株,主伐年龄为13a,每公顷胶合板材出材量分别为76.37、81.39m3,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6.14%、34.66%;36立地指数级林地培育中径级胶合板材的最适密度为200株/hm2,主伐年龄为13a,每公顷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颖  冯健  于世河  卜鹏图  王月婵  黄夏  郑璐  
【目的】探究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土壤特性与初植密度的关系,为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清原大孤家林场内3种初植密度(1 600、2 500、3 300株/hm~2)的1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木生长指标和土壤养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随初植密度增大而减小,而蓄积量和高径比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影响很小。低密度林分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比高密度分别高出了17.6%、17.6%、32.1%,而蓄积量则表现为高密度比低密度高出39.3%。在不同土层间,除了全钾外,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规律,而pH值则相反;在不同初植密度间,不同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3 300株/hm~2)或低密度(1 600株/hm~2)林分达到最大。在0~20 cm土层中,铵态氮、含水率和pH值以初植密度为1 600株/hm~2最高,当株数密度为2 500株/hm~2时pH值最低,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当密度增加到3 300株/hm~2时,硝态氮、全磷、速效钾、全钾、全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在20~40 cm土层中,硝态氮、pH值、全钾、有效磷以1 600株/hm~2最高,铵态氮、含水率以2 500株/hm~2最高,当密度增加到3 300株/hm~2时,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从不同土层看,在0~20 cm土层的全磷、有效磷、铵态氮与林木生长指标关系更为密切,而在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与林木生长指标关系更为密切。从不同初植密度看,密度为2 500株/hm~2时,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与氮、磷含量关系密切;密度为3 300株/hm~2时,林木树高、单株材积与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蓄积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植密度与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特性密切相关,同其他初植密度相比,当林分初植密度为3 300株/hm~2时,0~40 cm土层中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且蓄积量最大,适宜培育长周期工业用材林,随着林龄的增大,根据不同培育目标采取适宜的抚育间伐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勤  王百田  王斌瑞  高海平  
在黄土高原 ,集水造林与常规造林相比 ,林木的生长规律和林分的生产力水平有显著的差异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对 4种密度 (84 0、1110、2 2 2 0和 3330株·hm- 2 )自然坡面集水造林的 15a生刺槐林及拍光坡面集水造林和常规造林 (密度同为 10 0 0株·hm- 2 )的 9a生刺槐林进行研究 ,表明林分密度越小 (集水面积越大 ) ,微型集水区产流率越高 ,则植树带汇流量越大。以密度为 84 0株·hm- 2 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为 10 0 %计 ,则从小到大其余 3种密度的林分植树带汇流量分别占 93 6 0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为  张堂林  段明  
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研究转基因鲤(Cyprinus carpio)放流试验的人工湖中鲫(Carassius auratus)的年龄组成、大小与生长特性。结果显示:鲫种群由4个年龄组(1 a~4 a)构成。体重(W,g)与体长(L,mm)的关系式为:W=2.597×10-5L3.0133;体长与鳞径(R,mm)的关系式为:L=7.4+29.8R。生长模式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Lt=28.8[1-e-0.254(t+0.307)],Wt=668.9[1-e-0.254(t+0.307)]3.0133,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i=4.04 a。还对转基因鲤放流人工湖泊中鲫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连友钦  宋久旺  杨光斗  
苗期合理播种密度是改善苗木质量的关键。育苗密度是直接调节因子,它是控制群体生长及苗木生长对微环境要求的标志。1981~1984年在黑龙江省绥棱县苗圃,研究和分析了兴安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长白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的一年生播种苗生长的密度效应与苗期群体的受光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蓉  翟明普  王文全  贺润平  
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密度效应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种群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小叶锦鸡儿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方面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大,播种苗侧枝萌发的时间向后推移,侧枝数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多数生长指标各密度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种苗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播种苗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0%、35%和25%,单株根和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伟  耿龙武  姜海峰  佟广香  李晨宇  
分别进行水温和密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的生长影响实验,旨在探索大鳞鲃适宜的放养密度和生长温度。水温实验设计为6个梯度值15℃、18℃、21℃、24℃、27℃、30℃,幼鱼初始体重为9~12 g,投喂75 d后,结果得出:在水温1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末体重会逐渐增加,27℃时最大值为(44.47±9.54)g,水温达到30℃时,终末体重开始下降。24℃、27℃和30℃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温度达到30℃时,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9.82±11.36)%。密度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值20 ind/m3、15 ind/m3、10 ind/m3、5 ind/m3,幼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华锐  张家波  常毅  
以绰斯甲河流域大渡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chengi)的微耳石和脊椎骨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进行了年龄鉴定,并比较了两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微耳石更适合于年龄鉴定。同时,以微耳石磨片为年龄鉴定和生长推算材料,对大渡裸裂尻鱼种群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年龄组内雌鱼个体显著大于雄鱼。雌、雄鱼体重与体长表现为异速生长:W♂=0.024 5×L2.793 4,W♀=0.021 3×L2.859 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鱼Lt=32.319×[1-e-0.087×(t+4.024)],Wt=439.165×[1-e-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明生  
本文对黄鳝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用基舌骨和上舌骨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包括年轮特征和形成时间,年龄结构,生长指数,全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全长与体重的关系,指数方程为W=0.001487L~(3.086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