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5)
- 2023(6278)
- 2022(5175)
- 2021(4492)
- 2020(3601)
- 2019(7867)
- 2018(7422)
- 2017(13909)
- 2016(7538)
- 2015(7722)
- 2014(7232)
- 2013(7042)
- 2012(6350)
- 2011(5513)
- 2010(5196)
- 2009(4747)
- 2008(4569)
- 2007(3829)
- 2006(3158)
- 2005(2592)
- 学科
- 济(27097)
- 经济(27068)
- 管理(23911)
- 业(22004)
- 企(17061)
- 企业(17061)
- 方法(13275)
- 数学(12088)
- 数学方法(11993)
- 环境(8816)
- 财(8611)
- 农(8526)
- 学(7030)
- 贸(6911)
- 贸易(6911)
- 易(6761)
- 中国(6695)
- 业经(6307)
- 农业(5875)
- 务(5807)
- 财务(5805)
- 划(5801)
- 财务管理(5801)
- 企业财务(5534)
- 技术(5390)
- 地方(4356)
- 制(4347)
- 产业(4341)
- 银(4239)
- 银行(4202)
- 机构
- 学院(105788)
- 大学(105397)
- 济(42861)
- 经济(42209)
- 管理(40500)
- 理学(36618)
- 研究(36315)
- 理学院(36218)
- 管理学(35460)
- 管理学院(35305)
- 农(28818)
- 科学(26053)
- 中国(25600)
- 业大(23491)
- 农业(23332)
- 京(20972)
- 所(19369)
- 研究所(18192)
- 财(17153)
- 中心(16511)
- 农业大学(15961)
- 财经(14604)
- 江(14336)
- 经(13477)
- 经济学(13201)
- 院(13085)
- 省(12359)
- 北京(12298)
- 经济学院(12252)
- 经济管理(12219)
- 基金
- 项目(82559)
- 科学(64132)
- 基金(61626)
- 家(57755)
- 国家(57286)
- 研究(50859)
- 科学基金(48122)
- 社会(34616)
- 自然(33880)
- 基金项目(33631)
- 自然科(33140)
- 自然科学(33126)
- 社会科(32999)
- 社会科学(32987)
- 省(32977)
- 自然科学基金(32559)
- 划(27994)
- 资助(23852)
- 教育(22070)
- 重点(18780)
- 计划(18515)
- 创(17995)
- 发(17607)
- 部(17166)
- 编号(17161)
- 科研(16982)
- 创新(16947)
- 科技(16870)
- 业(16641)
- 国家社会(15326)
共检索到136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杨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因素法研究了浴比、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及NaOH溶液浓度4个预处理工艺参数对活性染料在预处理后杨木中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且用SEM表征了预处理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aOH可以溶解杨木导管中大量的抽提物,大幅度地改善木材的纹孔结构;随着浴比、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NaOH溶液浓度的增大,活性染料在杨木中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当杨木经过浴比为1:40,预处理温度为80℃,预处理时间为8 H,NaOH溶液浓度为2 g/L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后,杨木对其的上染率(简称E)和固色率(简称F)均达到最大值,E为60.43%,F为59.36%,与活性染料上染...
关键词:
预处理 杨木 上染率 活性染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嘉裕 刘元 喻胜飞 李贤军 苏耿 钟杨
以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因素法研究了杨木初含水率,微波辐射时间及微波辐射功率对杨木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较优的杨木微波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1)微波预处理可以破坏木材内部微观结构,改善木材渗透性;(2)随着杨木初含水率的升高,上染率逐渐下降。当初含水率为25%时,其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为39.44%和38.31%;(3)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上升趋势,当辐射时间为90 s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15%,固色率可提高21.44%;(4)随着微波辐射功率的增大,染色效果也更佳;当辐射功率为18 k W时,与未处理木材相比上染率可提高21.38%,固色率...
关键词:
杨木 活性染料 微波预处理 上染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纯 李贤军 王燕 贺霞 刘元 程曦依 李芸
以碱处理后的碾压疏解竹束为原材料,对其进行染色处理,系统研究了染色浴比、促染剂浓度及染色时间对竹材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竹材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浴比、促染剂及染色时间均对染色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促染剂浓度对其影响最大。2)随着浴比升高,竹材上染率及固色率呈下降趋势,最大下降幅度超过20%;随着促染剂浓度的增加,竹束上染率及固色率逐渐上升,其中上染率最大提高38.6%,固色率最大提高29.2%,到达60 g/L时基本趋于稳定;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均呈增加趋势,当染色时间超过2 h后,竹材上染率和固色率基本保持恒定。3)较优的竹材活性染料染色处理工艺条件...
关键词:
竹材 活性染料 染色工艺 上染率 固色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活性红X-3B、活性红K-3B、活性红KN-3B、活性红M-2B、活性红M-3BE、活性红EF-3B染料的结构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杨木单板中的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红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其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活性红染料的分子大小、亲水基团和活性基的不同改变杨木单板染色特性参数S、E、R、F值;染料结构中不同的活性基对上染率曲线的影响也不同:活性红X-3B和活性红K-3B等仅含有均三嗪活性基的染料上染率先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加碱后10 min内立即降低,随后又增大,而其它4种含有β-羟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飞 刘元 李贤军 罗武生
本研究以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KN-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染料为原料,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它们的结构跟颜色、在杨木单板染色中的特征参数S、E、R、F值、上染率和固色率曲线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发色体共轭体系的长度越长,供、吸电子基团协调作用越大,空间位阻越小,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越大,产生深色位移。染料对木材纤维亲和力S值的大小排序为:活性蓝KN-R>活性蓝X-BR>活性蓝K-3R>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R、E和F值的大小比较:活性蓝M-BE>活性蓝M-2GE>活性蓝EF-3G>活性蓝X-BR>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 王成美 谢建军 喻胜飞 胡进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存 池玉杰
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及明确一色齿毛菌CB1(Cerena unicolor CB1)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在对该菌株ITS序列克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对活性黑和活性红2种活性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C.unicolor CB1与17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3%~99%,说明试验菌株为一色齿毛菌。染料脱色结果表明,250 mg/L的活性黑对C.unicolor CB1的脱色产生明显的抑制,而500 mg/L的活性红对该菌株的脱色抑制不明显。C.unicolor CB1对活性黑和活性红的脱色最适碳源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和硝酸铵;最适Cu2+和Mn2+添加浓度都为0...
关键词:
一色齿毛菌 ITS序列 活性染料 脱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倩 于志明 张扬
为提高木材的渗透性,对杨木单板进行了水热和Na OH溶液预处理,用酸性染料和BL-阻燃剂对处理后的单板进行染色和阻燃同步处理,考察预处理工艺对单板上染率、氧指数、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均提高了单板的渗透性,上染率和氧指数都增大;水热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和耐水洗牢度均提高;Na OH溶液处理的单板耐日晒牢度变差,单板表面局部甚至变黑;8 g·L-1Na OH处理40 miN的单板耐水洗牢度最差,色差值最大为16.172NBS.综合分析得出的较优预处理工艺为80℃热水处理5 H.
关键词:
预处理 杨木单板 染色 阻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云 王金林 周宇 李国英
选用活性艳红KD-8B和活性黄K-RN染料浸染大青杨单板,试验研究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染因素中染液浓度对上染率的影响较大,活性黄K-RN染料的上染率明显高于活性艳红KD-8B染色单板。
关键词:
杨木单板 染色 活性染料 上染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晓巧 赵莹 文瑞芝 余泽华 刘伟
用6种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下对苄基化改性杉木粉进行染色,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染色苄基化杉木粉的色光与相应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色光较为接近,比染色原杉木粉的色光更鲜艳,色差更小,染料上染百分率高于在原杉木粉上染色的上染百分率。分散染料在苄基化杉木粉上的染色表现为物理吸附,染料分子被吸附在苄基化杉木粉表面和微孔中,并赋予苄基化杉木粉平滑的表面,使染色苄基化杉木粉呈现鲜艳的色彩和高上染百分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慧 朱林峰
针对当前采用杨木单板为基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过程中单板破损率高,后续加工复杂的现状,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染料:酸性大红GR,活性黄K-RN,直接深棕B-NM,对杨木厚木(30 mm)进行染色处理。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Na2SO4添加量和改性剂胺溶铜季铵盐添加量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染料在木材内部的分布状态。用90℃的皂液处理染色后试件30 min后,测皂洗前后色差值,利用色差值变化评价其皂洗牢度。试验结果确定最优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80℃,时间9 h,促染剂Na2SO440 g/L,改性剂5 g/L。其中改性剂添加量对试件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染色温...
关键词:
速生杨木 染色处理 染透率 色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春蕾 田菲 张月颖 孙鹤敏 李启育 张凯鑫
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白桦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结合经典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9BS。菌株9BS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值为7.0,并具有很好的耐盐性,在7%Na Cl溶液中生长良好。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以芽孢干重计量,其芽孢漆酶的活性高达47.1 U/g。菌株9BS的芽孢漆酶在不含介体的情况下,对靛红(IC)和结晶紫(CV)的脱色效果较为显著,6 h脱色率分别为73.3%和82.2%。
关键词:
细菌漆酶 芽孢杆菌属 染料脱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春蕾 田菲 张月颖 孙鹤敏 李启育 张凯鑫
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白桦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结合经典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9BS。菌株9BS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值为7.0,并具有很好的耐盐性,在7%NA cl溶液中生长良好。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以芽孢干重计量,其芽孢漆酶的活性高达47.1 u/g。菌株9BS的芽孢漆酶在不含介体的情况下,对靛红(ic)和结晶紫(cV)的脱色效果较为显著,6 H脱色率分别为73.3%和82.2%。
关键词:
细菌漆酶 芽孢杆菌属 染料脱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林 刘文金 郝景新 姚文亮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对慈竹片进行染色,探讨了微波功率、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慈竹片染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染色工艺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微波辅助染色能够提高染色效果;当微波功率250 W、染色时间9 min、染液质量分数0.7%、染液pH值5.5时,染色后色慈竹片的色差值可达到71.12 NBS,比采用常规加热染色的方法提高了18.46 NBS。
关键词:
竹片染色 微波加热 工艺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卿硕 杨雨桐 符韵林 孙静
【目的】从巴里黄檀心材中提取色素制得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染色,在充分利用巴里黄檀加工剩余物的同时提高桉木的附加值。【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EXCTIVEMS)对巴里黄檀心材内含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桉木单板最佳上染工艺,测定染色单板的水洗色牢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巴里黄檀染料与木材的结合方式,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染料在桉木单板内的分布特征,从而探究巴里黄檀染料对桉木单板的染色机理。【结果】采用UPLC-Q-EXCTIVE-MS法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中鉴定出9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锦葵色素、鼠李黄素、紫铆查尔酮、樱花素、茜草素、木犀草素、苏木素、乔松素和花旗松素。桉木单板的最佳上染工艺为: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12 h,色素质量分数4%,NaCl质量分数2%。染色试验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色素质量分数>染色时间> NaCl质量分数,水洗对染色单板色牢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色素质量分数>染色时间> NaCl质量分数。通过成分分析结合FTIR与FESEM对染色机理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巴里黄檀染料结合桉木单板的机理为物理吸附和分子间氢键结合。【结论】利用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制成天然染料对桉木单板进行仿珍染色,为珍贵红木的充分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速生材高附加值利用作出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