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
- 2022(3)
- 2021(1)
- 2020(2)
- 2019(6)
- 2018(3)
- 2017(3)
- 2016(1)
- 2015(2)
- 2014(3)
- 2013(3)
- 2012(3)
- 2011(2)
- 2007(2)
- 2006(1)
- 1998(1)
- 1996(1)
- 学科
- 学(5)
- 染(5)
- 环境(5)
- 催(4)
- 催化(4)
- 化(4)
- 污染(4)
- 米(4)
- 化学(3)
- 易(3)
- 玉(3)
- 玉米(3)
- 玉蜀黍(3)
- 电子(3)
- 管理(3)
- 网上(3)
- 网上贸易(3)
- 蜀(3)
- 蜀黍(3)
- 贸(3)
- 贸易(3)
- 黍(3)
- 业(2)
- 企(2)
- 企业(2)
- 催化剂(2)
- 光化(2)
- 光化学(2)
- 关系(2)
- 分析(2)
- 机构
- 学院(36)
- 大学(35)
- 农(20)
- 业大(17)
- 农业(17)
- 农业大学(15)
- 科学(13)
- 实验(12)
- 实验室(12)
- 室(12)
- 重点(12)
- 环境(10)
- 理学(10)
- 理学院(10)
- 研究(10)
- 所(9)
- 工程(8)
- 研究所(8)
- 业(7)
- 中国(7)
- 南(7)
- 济(7)
- 省(7)
- 管理(7)
- 资源(7)
- 部(7)
- 州(6)
- 技术(6)
- 理工(6)
- 科技(6)
共检索到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秀兰 赵可夫
在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Na+含量大量增加,Ca2+含量显著减少,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降低,导致玉米种子萌发率降低,萌发期延迟。外加Ca2+使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升高,并提高种子萌发率
关键词:
NaCl胁迫,玉米种子,萌发,α-淀粉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寇江涛
以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为材料,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添加0.01μmol·L~(-1)外源2, 4-表油菜素内酯(2, 4-epibrassinolide, EBR),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 BRs)对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萌发过程中渗透调节能力、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水平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外源BRs调控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 100 mmol·L~(-1) NaCl胁迫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utase)、APX (ascorbate peroxidase)和GPX (guaiacol peroxidase)活性显著降低,活性氧(·O_2–、·OH、H2O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受到抑制。2)添加0.01μmol·L~(-1) EBR能够显著缓解100 mmol·L~(-1) NaCl胁迫对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和NaCl胁迫相比较,NaCl+EBR处理下加燕2号和青引2号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APX、GPX和CAT (catalase)活性显著提高,活性氧(·O_2–、·OH、H_2O_2)水平和MDA含量显著下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幼苗苗高、根长、干重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说明外源BRs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燕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能力和幼苗体内抗氧化系统活性,抑制活性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促进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燕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曼 戴蓉 张顺凯 江海东
[目的]低温会延长晚直播油菜萌发时间,缩短冬前生长期,降低油菜越冬期抗寒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油菜低温萌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敏感型)和‘南农油4号’(耐寒型)为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正常对照(CK)、(10±1)℃低温处理(LT)和(10±1)℃过氧化氢(H_2O_2)浸种3个处理,研究了H_2O_2浸种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低温胁迫显著降低2个品种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延长平均发芽时间(P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浸种 过氧化氢 低温 萌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永美 王万洋 杨海林 居文军 戈应祥 高青海 贾双双
以‘日本甜宝’甜瓜为试材,叶面喷施CaCl2、水杨酸(SA)和ABA溶液后进行15℃/10℃(昼/夜)低温处理6 d,研究低温胁迫过程中Ca2+、SA和ABA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Ca2+、SA和ABA均能缓解低温对幼苗的伤害。低温胁迫下,处理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3种物质均能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尤其SA处理下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并能激活SOD、CAT、POD和APX 4种抗氧化酶的快速和长时间表达,其中5和10 mmol.L-1CaCl2、3 mmol.L-1SA和20 mg.L-1ABA处理的SOD活性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最高活...
关键词:
甜瓜 钙 水杨酸 脱落酸 低温胁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雅楠 王迎宾 任宏芳 张东升 宗毓铮 史鑫蕊 李萍 郝兴宇
为探究干旱胁迫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对谷子抗旱性的影响机理,设置2个CO_2浓度(400μmol/mol左右正常CO_2浓度和高CO_2浓度,600μmol/mol)和2个水分(正常供水和干旱处理)处理,测定孕穗期谷子光合能力、光合色素积累、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激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激酶和逆境相关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高CO_2浓度(600μmol/mol)处理显著提高谷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净光合速率(Pn)、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the ratio of carotenoids to chlorophyll);显著增加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蒸腾速率(Tr);显著增加谷子叶片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脯氨酸(Pro)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干旱胁迫下高CO_2浓度(600μmol/mol)处理可显著增加谷子叶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也显著增加。综上,高CO_2浓度(600μmol/mol)处理可通过缓解干旱胁迫下谷子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提高谷子渗透调节及信号转导能力,从而促进抗旱相关基因表达来提高谷子的抗旱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奥深 雍晓宇 韩巧霞 姚永伟 师焕婷 李鸽子 康国章
为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对冻害胁迫条件下拔节期小麦生理特性、转录水平及生长的影响,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百农207为材料,采用0.1 mg/L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浇施拔节期小麦,研究冻害胁迫下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幼穗受冻率、籽粒产量、千粒质量及干物质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冻害胁迫前,对照组与处理组的SPAD值、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无显著差异,而Pro含量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冻害胁迫后,与对照相比,外施EBR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了SPAD值和Pro含量。冻害胁迫48 h,处理组小麦植株叶片抗逆相关基因SOD、POD、CAT、P5CS和WCS120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冻害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植株幼穗受冻率显著降低,比对照降低了20.93百分点,而籽粒产量、千粒质量和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9.38,2.37,54.40 g。综上,小麦拔节期外施EBR可以通过降低叶片MDA含量,提高Pro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逆相关基因SOD、POD、CAT、P5CS和WCS120的表达量,从而提高小麦的抗冻性,减轻低温冻害对冬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守尧 吴震 吕海萌 薛灵姿 蒋芳玲
[目的]本文旨在从生理水平探究外源CaCl_2缓解番茄裂果的机制,为裂果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裂和易裂果番茄为材料,喷施10 g·L~(-1)CaCl_2溶液,统计番茄裂果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相关离子(Ca~(2+)、K~+、Mg~(2+)、B~(3+))含量、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壁关键水解酶(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结果]10 g·L~(-1)CaCl_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易裂果番茄的裂果率,降低果皮中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使易裂番茄电导率显著下降。10 g·L~(-1)CaCl_2处理下,番茄果皮Ca~(2+)、K~+、B~(3+)的含量显著升高,Mg~(2+)含量下降;果皮中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降低,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果胶的含量增加。[结论]喷施CaCl_2处理可以降低番茄果实的氧化胁迫伤害,稳定细胞膜结构,促进番茄对Ca~(2+)、K~+、B~(3+)离子的吸收,减少对Mg~(2+)的吸收,使Ca~(2+)、B~(3+)与细胞壁更易结合,从而增加细胞壁的强度,缓解裂果的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一馨 王飞 张成双 慕自新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GSH)还原亚硝酸钠(NaNO2)生成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所释放NO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用NO-2+GSH合成的不同浓度GSNO(50,250,500,800,1 000μmol/L)熏蒸处理三叶期的玉米幼苗,通过控制浇水进行干旱胁迫,以未经GSNO处理的玉米幼苗(0μmol/L GSNO)为干旱对照,通过测定干旱胁迫期间玉米的生长、生理指标,分析GSNO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植株生长、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7d后,50~1 000μmol/L GSNO处理的玉米幼苗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国昌 曹光球 林思祖 王爱萍 何明辉
利用杉木种子发芽试验,研究杉木叶中提取的化感物质——邻羟基苯甲酸、四羰基己醇对杉木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邻羟基苯甲酸对杉木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蒸馏水和酒精对照处理,发芽高峰分别出现在第7天和第9天,而质量分数为100、200、400、800 mg.kg-1邻羟基苯甲酸的处理,发芽高峰分别出现在第8天、第6天、第7天和第8天;高质量分数处理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指标都表现为抑制作用.低质量分数四羰基己醇的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质量分数为100 mg.kg-1四羰基己醇的处理,15 d后发芽总数是蒸馏水对照处理的114.34%,是酒精对照处理的114...
关键词:
杉木 邻羟基苯甲酸 四羰基己醇 化感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霍鸿浩 罗世琼 杨占南 张曲玲 韦小芳 扶蝶
【目的】探明土壤连作障碍的变化规律,为黄花蒿的友好栽培及其次生代谢组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探讨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越大;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对其幼苗叶片的POD、SOD和CAT活性具有浓度效应,而MDA含量随黄花蒿浸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黄花蒿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含有化感抑制物质,其化感效应超过小白菜和萝卜体内POD、SOD和CAT活性的调节能力,幼苗体内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开云 翁月霞 费学谦 杨婉琴 孙雪忠
将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及其它木本食油经酶解处理后,以适当比例加入MEM培养液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测定各油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细胞培养传代数、细胞生长速度变化、细胞贴壁能力和细胞外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具有与橄榄油相当的延缓细胞衰老效果,其第46代细胞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的积累显著低于普通油茶油、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三油酸甘油脂组。在加入橄榄油或长瓣短柱茶种子油酶解产物组中培养的2BS细胞比加入普通茶油酶解产物组的细胞多传2代寿命。初步认为在以油酸为主要构成的食用油中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以适当比例存在对延长细胞活力有重要意义;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川 拓昊苑 陶怡 于好强 李晚忱 付凤玲
【目的】筛选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ing protein kinase 2,SnRK2)的底物蛋白,鉴定其在玉米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中ABA介导的非生物逆境抗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通过与拟南芥SnRK2已知底物蛋白的序列比对和保守基序分析,从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ZmSnRK2作用的底物蛋白,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ZmSnRK2家族成员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玉米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从前期鉴定的玉米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出10个ZmSnRK2候选底物蛋白,实际扩增出其中8个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10个ZmSnRK2基因家族成员。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GenBank序列号为XP_008666965.1、NP_001142137.1和XP_008656995.1的候选底物蛋白,因自体磷酸化不能用酵母双杂交检测,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83680.1的候选底物蛋白可以与ZmSnRK2.1、2.2、2.4、2.5、2.7、2.8、2.10、2.11蛋白相互作用,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45831.1和NP_001167942.1的候选底物蛋白分别可以与ZmSnRK2.1和ZmSnRK2.10蛋白相互作用。【结论】NP_001183680.1和NP_001167942.1蛋白是ZmSnRK2家族部分成员的磷酸化底物,是玉米ABA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组分;NP_001183680.1蛋白与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源,NP_001167942.1蛋白为包含SAM结构域的蛋白,这2个蛋白均涉及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说明ZmSnRK2下游的ABA信号转导呈发散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高峰 周再知 赵威威 张青青 黄桂华
【目的】探究土沉香树干填充CO_2诱导结香过程与抗逆防御反应,阐明外源CO_2诱导下树体结香效应及生理防御机制。【方法】以11年生土沉香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即每隔7天(T1)和15天(T2)充气1次、树干打孔(CK1)和不作任何处理(CK2),持续处理3个月。充气开始后第30、60、90、120、150天钻取木芯,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处理结束后7和10个月取样观察木质部细胞内含物变化,测定结香范围及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结果】1)土沉香树干填充CO_2可加速木质部射线薄壁细胞和导管内淀粉的转化,侵填体随诱导时间增长而增多;T1处理结束后10个月时,射线薄壁细胞和导管被完全堵塞;2)与CK1和CK2相比,CO_2处理下木质部变色范围增大,其中T1处理变色范围最大,纵向变色长度26.45 cm、横向变色宽度4.17 cm、径向变色深度9.87 cm;3)随诱导时间增长,T1和T2处理结香区的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CK1和CK2;4) T1处理第60天POD、CAT活性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但第150天POD活性仍高于CK2,CAT活性与CK2无显著差异;第90天SOD活性下降,而后缓慢上升;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第90天达到最低值,且明显低于CK2;第150天时,SOD活性、MDA含量与CK2无显著差异。【结论】1)外源CO_2可显著促进木质部射线薄壁细胞内淀粉的转化,增大导管和射线薄壁细胞内侵填体堵塞面积;2)外源CO_2可诱导土沉香木质部变色,随诱导时间增长,树干木质部纵向、横向和径向变色长度增长,纵向变色面积增加;3)外源CO_2可诱导土沉香形成沉香块且质地细腻,最优处理10个月时的醇溶性提取物含量达21.27%,沉香四醇含量达0.29%,分别是CK1的1.42和2.11倍;4)外源CO_2可在短期内诱导POD、CAT抗氧化酶活性升高,降低MDA含量,激活土沉香树体的抗逆防御反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唤明 王雅玲 孙力军 徐徳峰 施琦 廖建萌 励建荣
为了探明纳豆菌脂肽对对虾养殖环境中的产T-2毒素镰孢菌分离株的控制效应,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镰孢菌孢子超微结构、普通显微镜观察了菌丝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了菌丝通透性。结果显示,脂肽浓度为1 mg/mL时,脂肽对镰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78.8%,镰孢菌培养到第3天的生物量为不加脂肽对照的24.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 mg/mL的脂肽可以使镰孢菌的孢子呈念珠状;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 mg/mL脂肽处理能使菌丝隔膜消失;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脂肽能增加镰孢菌菌丝细胞膜的通透性。
关键词:
镰孢菌 纳豆菌 脂肽 抑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