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
- 2023(303)
- 2022(274)
- 2021(252)
- 2020(263)
- 2019(510)
- 2018(498)
- 2017(756)
- 2016(544)
- 2015(632)
- 2014(591)
- 2013(591)
- 2012(567)
- 2011(584)
- 2010(501)
- 2009(452)
- 2008(454)
- 2007(438)
- 2006(314)
- 2005(230)
- 学科
- 学(1606)
- 水产(943)
- 动物(860)
- 动物学(764)
- 济(551)
- 经济(549)
- 物(541)
- 业(512)
- 管理(493)
- 植(469)
- 植物(468)
- 企(378)
- 企业(378)
- 工程(317)
- 基因(307)
- 及其(305)
- 虫(296)
- 方法(291)
- 生物(280)
- 防(276)
- 基因工程(275)
- 害(273)
- 防治(266)
- 治(265)
- 农(247)
- 数学(227)
- 数学方法(220)
- 传(219)
- 虫害(219)
- 其他(208)
- 机构
- 大学(8084)
- 学院(7903)
- 农(5179)
- 科学(4551)
- 农业(4352)
- 研究(4259)
- 业大(3314)
- 室(3153)
- 实验(3121)
- 实验室(3050)
- 所(2997)
- 研究所(2912)
- 重点(2892)
- 农业大学(2739)
- 中国(2669)
- 业(2531)
- 省(2153)
- 技术(2009)
- 京(1833)
- 部(1811)
- 生物(1799)
- 中心(1704)
- 科学院(1665)
- 院(1551)
- 江(1455)
- 水产(1429)
- 研究院(1428)
- 工程(1389)
- 家(1386)
- 科学研究(1367)
共检索到10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马 姜建国 余土元
考察NaCl浓度变化对杜氏盐藻细胞形态和单细胞甘油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NaCl浓度变化对杜氏盐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中1种NAD+依赖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长期培养时杜氏盐藻细胞形态和体积的变化较小,但当NaCl浓度快速变化时细胞形态和体积变化显著。杜氏盐藻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长期培养,随着NaCl浓度增长,单细胞甘油含量不断积累,且杜氏盐藻能通过快速降低或提高单细胞甘油含量来应对低渗或高渗震动。不同浓度NaCl长期培养时,杜氏盐藻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与NaCl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低渗或高渗震动处理2 h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宏 陈海涛 宋健 赵平 刘小烛 丁勇
应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和RT-PCR技术首次从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中克隆了全长1 570 bP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Vd GaPdH1,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3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Vd GaPdH1。Vd GaPdH1理论相对分子量为36.57 k d,等电点为7.06,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42个,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42个,不稳定系数为23.27,属稳定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由随机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等构件组成。Vd GaPdH1为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质,推测其为nad+-GaPdH的新成员,与已知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岳华梅 吴金平 陈细华 阮瑞 李创举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可通过逆催化谷氨酸脱氨参与氨基酸代谢,也可生产合成氨,参与氮代谢。实验克隆得到达氏鳇(Huso dauricu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达氏鳇GDH与其它脊椎动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进一步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达氏鳇GDH与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达氏鳇gdh的mRNA在各组织中都有分布,并且在肠中转录水平最高。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饲料中添加双低菜粕对达氏鳇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gdh、氨肽酶N apN、小肽转运载体pepT1)及应激反应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肝脏中,不同饲料投喂组gdh和hsp90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肠中,菜粕组gdh及apN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组;菜粕组pepT1基因的转录水平也高于基础饲料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原料菜粕添加可引起达氏鳇肠道中蛋白质代谢水平上升,而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喻文娟 俞菊华 李红霞 李建林 唐永凯 于凡 何枫 傅纯洁
为探究脂酰辅酶A脱氢酶对脂肪酸β氧化的调控机制,使用RT-PCR在鲤鱼肝脏克隆了脂酰辅酶A脱氢酶家族中的MCAD和LCAD全长c DNA序列,阅读框分别为1 275,1 326 bp,编码424,441个氨基酸,分析表明他们均具备ACADs家族的特征序列:FAD结合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等,与斑马鱼MCAD和LCAD的一致性分别为93.16%和94.56%。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MCAD和LCAD主要在肝脏和心脏表达;不同脂肪源对MCAD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鱼油对LCAD的表达有明显的刺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蔡易 苗翠苹 李绍兰 陈有为 邢来君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30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PNRAD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子叶节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H165,获得转基因植株,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获得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到转基因油菜叶片中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证明目的基因获得功能表达。同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婷 李国印 苏亚春 郭晋隆 许莉萍
从甘蔗中克隆获得1个6PGDH基因的cDNA序列,记为Sc6PGDH(登录号:KF921299).该基因序列含有1个146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推导编码488个氨基酸残基.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Sc6PGDH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为53.6561 ku,为酸性稳定的亲水蛋白,含有信号肽,可能定位于内质网膜上,具有该类蛋白典型的保守结构域6PGD,且与分离自谷子、玉米和水稻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6.11%、95.70%和93.24%,表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原核生物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甘蔗Sc6PGDH基因的表达蛋白可以显著增强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的耐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锡亮 李英 侯喜林 王枫
采用RT-PCR、巢式PCR、3′RACE和5′RACE技术,获得了不结球白菜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LDH)基因cDNA2 034 bp全长序列。以苏州青为材料,进行光及黑暗对照处理,观察GLDH活性和L-抗坏血酸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数的增加,不结球白菜L-抗坏血酸水平和GLDH活性升高,而在持续黑暗条件下植株的L-抗坏血酸含量和GLDH活性没有发现这种日变化,表明GLDH活性可能受光诱导调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亮 李英 宋玉萍 马成英 侯喜林
根据植物中hpRNA(hairpin RNA)原理,选择GLDH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较低区域设计1对携带双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GLDH基因片段。构建中间克隆载体,经过3次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GLDH基因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两种形式插入到间隔基因YYT的两端,经鉴定已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干扰GLDH基因表达的RNAi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NAi-GLDH,并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为深入研究GLDH基因功能提供有效的工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同同 刘诗琦 袁丽丽 王创
为筛选标记基因用于植物遗传转化,采用组织培养、营养液筛选和叶面喷施等手段,综合评价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亚磷酸脱氢酶基因ptxDQ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潜力。结果显示,ptxDQ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时,抗性愈伤的筛选效率为44.37%~47.28%,显著高于潮霉素和草胺磷等抗性基因的筛选效率。获得的转基因阳性幼苗,可利用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通过简单培养即可筛选出阳性转基因幼苗。此外,还建立了通过叶面喷施亚磷酸盐筛选转基因幼苗的方法。相比目前的抗生素和除草剂类筛选系统,亚磷酸盐更廉价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作为一种正向筛选系统具有较高的筛选效率,在农作物转基因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邹桂伟 郑蓓蓓 罗相忠 许映芳
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Ⅰ系、Ⅱ系、野生鲢、养殖鲢和雄鲤的肝、肾、心、眼和肌肉5种组织的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发现:(1)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Ⅰ系、Ⅱ系和野生鲢的同工酶谱基本一致,雄鲤明显区别于鲢;(2)从酯酶图谱可发现,雌核发育近交鲢F1Ⅱ系的群体内有多态现象,肝、肾、肌肉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6000、0·3333、0·5000,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7485、0·6622、0·1139;(3)肝脏的乳酸脱氢酶中出现C带,且C带表现出多态性;(4)没有发现能区别鲢各群体的遗传标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步勇 问荣荣 马玲 周天华 张萌
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模式线虫pdk–1的同源基因Bxpdk–1。结合RT–PCR技术进行Bxpdk–1基因完整蛋白编码区(CDS)扩增,得到CDS区全长2298bp。Bx PDK–1蛋白含有"STKc_PDK1""PH_PDK1"2个保守结构域,属于磷酸肌醇激酶超家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松材线虫Bx PDK–1蛋白与捻转血矛线虫PDK–1蛋白(CDJ88126.1)同源性为50%,进化树聚在同一小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原位杂交试验表明,Bxpdk–1基因主要在线虫的头部神经元及咽部神经处表达。q PCR结果分析显示,Bxpdk–1基因表达响应鱼藤酮药剂胁迫处理。RNAi试验显示,Bxpdk–1在dsRNA处理12 h时,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基因被沉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卓梅琴 谭肖英 黄超 胡伟 朱庆玲
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Sephadex G-25凝胶过滤等方法对黄颡鱼肝脏胞质中NADP依赖性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Pc)进行纯化,并研究其相关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IDPc的比活力为7.94 U/mg,亚基分子量为36.7 ku。IDPc活性最大时的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65℃,活化能为81.33 kJ/mol,底物米氏常数KmNADP和KmIC分别为0.056和0.175 mmol/L,底物最大反应速率VmNADP和VmIC分别为9.04和10.51U/mg,催化效率KcatNADP和KcatIC分别为0.16和0.06 min/...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明 吴志明 娄群峰 阮氏清云 陈劲枫
根据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EC1.1.1.49)氨基酸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G6PDH基因cDNA片段;随后基于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CR方法筛选野生种BAC文库,获得2个BAC阳性单克隆。测序后获得了G6PDH基因全序列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71576。序列分析显示:G6PDH基因全长约6.5 kb,由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序列均符合5'-gt-ag-3'结构。外显子拼接后获得了G6PD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序列全长1 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太龙 冯韬 罗海燕 彭烨 刘睿洋 官春云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中BnaPDAT1基因表达特性与油脂合成之间的关系。选用2个含油量具有显著差异的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系855(49. 72%)和868(35. 06%),以qRT-PCR方法检测BnaPDAT1各拷贝在两品系油菜中的表达规律,同时以薄层层析(TLC)和气相色谱(GC)检测两品系油菜中TAG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授粉后种子中BnaPDAT1基因及其3个拷贝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叶片中均有BnaPDAT1表达,三拷贝表达存在差异,但表现整体调控的特点。两品系油菜叶(Bna A10. PDAT1除外)和授粉后20 d的种子中BnaPDAT1及其3个拷贝表达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余各时期两品系间表达差异规律不明显,BnaPDAT1在高含油量品系855中授粉后20 d表达量为全生育期最高值(11. 100 9),是868的5. 07倍;叶中表达量8. 858 6,为868的7. 34倍,表达特性与Bna C09. PDAT1相似。两品系油菜种子TAG含量变化均呈S型,授粉20 d后油脂合成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授粉后35 d进入缓慢增长期;授粉后30 d以前TAG含量品系间差异不大,授粉后35 d开始出现差异,授粉后40 d差异进一步扩大并趋于稳定。BnaPDAT1基因表达和种子TAG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但高含油品系中BnaPDAT1基因表达值明显高于低含油品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柯伍 王琳 郭勍 吴旭干
为探究溶血磷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LPGAT)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调控特征,本研究首先克隆了中华绒螯蟹Es-lpgat1的开放阅读框序列(登录号MZ312613),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和RNA干扰分析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 Es-lpgat1的开放阅读框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为44kD,属于LPLAT超级家族,氨基酸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的LPGATl相似性最高;(2) qPCR结果表明, Es-lpgat1在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期的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鳃中表达量最低(P<0.05);(3)卵巢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和肝胰腺中Es-lpgat1表达量最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