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1)
2023(6966)
2022(5862)
2021(5209)
2020(4337)
2019(9524)
2018(9030)
2017(16799)
2016(9336)
2015(10028)
2014(9443)
2013(9297)
2012(8691)
2011(7741)
2010(7637)
2009(6912)
2008(6684)
2007(5834)
2006(5221)
2005(4497)
作者
(31019)
(25840)
(25703)
(24034)
(16344)
(12670)
(11342)
(10108)
(9921)
(8971)
(8914)
(8576)
(8467)
(8302)
(8117)
(8078)
(7966)
(7794)
(7562)
(7348)
(6849)
(6411)
(6129)
(5951)
(5942)
(5647)
(5551)
(5525)
(5343)
(5254)
学科
(34488)
经济(34435)
管理(25594)
(25484)
(19587)
企业(19587)
方法(16423)
数学(14779)
数学方法(14625)
(10928)
(10422)
(9861)
(9248)
中国(9077)
税收(8696)
(8556)
(8296)
贸易(8295)
(8098)
业经(7673)
农业(7416)
(6354)
(6126)
财务(6124)
财务管理(6112)
技术(6056)
企业财务(5837)
环境(5816)
地方(5436)
(5212)
机构
大学(134475)
学院(132286)
(53087)
经济(52173)
研究(50622)
管理(47883)
理学(42433)
理学院(41905)
管理学(40956)
管理学院(40766)
中国(36612)
科学(35696)
(35103)
(28871)
农业(28313)
业大(28035)
(27783)
研究所(25884)
(24642)
中心(21994)
财经(19601)
(19510)
农业大学(18829)
(18826)
(18061)
北京(17868)
(17788)
经济学(16557)
(16176)
科学院(15958)
基金
项目(98634)
科学(76317)
基金(73502)
(69607)
国家(69086)
研究(61001)
科学基金(56894)
自然(40783)
自然科(39853)
自然科学(39835)
社会(39700)
自然科学基金(39191)
基金项目(39134)
(37751)
社会科(37686)
社会科学(37674)
(33480)
资助(29626)
教育(26939)
重点(22986)
计划(22160)
编号(21190)
(21045)
(20782)
(20627)
科研(20377)
科技(19943)
创新(19546)
(18841)
国家社会(17277)
期刊
(51852)
经济(51852)
研究(36682)
学报(34276)
(30255)
科学(27858)
中国(24637)
大学(24351)
学学(23651)
农业(20335)
(17518)
管理(16384)
(11212)
业大(10448)
(9991)
金融(9991)
经济研究(9969)
财经(9337)
农业大学(8546)
业经(8428)
(8397)
教育(8291)
林业(8291)
技术(8162)
(7967)
科技(7697)
问题(7093)
(6488)
国际(6392)
(6308)
共检索到18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敏  孙会敏  王少杰  郎涛  马旭君  李妮亚  陈少良  
为研究Na Cl对红树植物Cd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本文以非泌盐红树秋茄和泌盐红树桐花树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 Cl和Cd Cl2处理下地上和地下各器官中Na+、Ca2+、Cd~(2+)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植物根尖在不同处理下对Cd~(2+)和Ca2+的动态吸收。结果表明,随着Cd Cl2处理浓度的增加,2种红树的根、胚轴、茎和叶4器官中的Cd~(2+)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泌盐红树桐花树各器官中Cd~(2+)含量均高于非泌盐红树秋茄,分别达到65%(根)、19%(胚轴)、203%(茎)和96%(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Cd~(2+)流,发现Cd~(2+)内流能被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阔  王雪梅  陈波浪  柴仲平  魏雪峰  
以6年树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在香梨园科学施肥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挖掘和分器官解剖的方法对香梨进行氮素吸收、积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单株树体在年生长周期内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总量为96.11 g,其中开花期吸收氮素占20.86%,坐果期吸收氮素占27.93%,膨果期吸收氮素占41.62%,开花期、坐果期和膨果期是库尔勒香梨树体氮素营养的3个关键时期。年生长期内库尔勒香梨树体叶片携带走的氮量为38.74 g,占总吸收量的40.31%。果实携带走的氮量为24.45 g,占总吸收量的25.44%。库尔勒香梨树体各器官中以当年新生器官叶和果实为主要的氮吸收、积累和分配部位。6年树龄库尔勒香梨以产量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永庆  王开良  任华东  林萍  龙伟  姚小华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中量矿质元素钙、镁、硫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钙、镁元素的含量较高,硫元素在根系中的含量较高;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钙、镁、硫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3.98g株-1、6.01 g株-1和3.9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2︰3︰2。从休眠期(1月15日)至抽梢期(4月15日),油茶植株新梢生长所需的钙镁硫元素全部由枝干和根系中贮存的营养供给;抽梢期(4月15日)至果实发育期(7月15日)是吸收矿质元素的活跃时期,植株对钙元素的吸收几乎全部集中在该段时期内,对镁、硫元素的吸收量超过了年吸收量的50%,且吸收的钙、镁、硫元素中分别有8.83%、20.56%和5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龙伟  汪开兴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大量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44.05、5.50、23.3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8∶1∶4。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是油茶吸收氮、钾元素的活跃时期,该段时期内的积累量超过了年积累量的50.00%,其中的氮、钾元素分别有43.64%和26.97%被根系所利用;植株对磷元素的积累量在4月至10月没有明显的起伏,从果实发育期(7月)至成熟期(10月)这段时间内,植株磷元素的积累量达到2.63 g,其中35.36%保留在根系中。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圆圆  窦春英  姚芳  叶正钱  
以重金属锌、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为研究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氮素营养对东南景天生长及对重金属锌、镉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素营养能够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在供氮2.50~5.00mmol·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积累最佳,锌和镉质量分数分别达12.00g·kg-1和2.00g·kg-1。在应用东南景天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时需要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运河  纪雄辉  刘昭兵  黄涓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物料、钝化剂及其配施对南方典型酸性低环境容量土壤黑麦草生长与吸收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比施化肥处理增产35.76%(p<0.05),其他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增施石灰处理使土壤pH值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0.79,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19.34%;增施赤泥可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酸性,施用有机肥则可缓解土壤酸化进程;有机肥和钝化剂都可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降低黑麦草植株Cd含量;有机肥处理黑麦草植株Cd含量比化肥处理低42.71%(p<0.05)。采用有机-中性化技术可实现饲草安全生产与土壤酸性改良的双重目的,但应控制有机物料的Cd含量(<0.2m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段玉  妥德宝  李焕春  刘梅  靳存旺  李瑛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甜菜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吸肥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甜菜产量,制约甜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依次为N>P>K。干物质日积累规律为:苗期增长缓慢,叶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80,125 d达到最大值,在60~80 d时,块根的日积累量超过叶。氮的吸收速率,全株表现为慢-快-慢的规律,叶片和块根分别在出苗后100,160 d达到最大值,氮的累积总量在叶中较多。磷的吸收速率,叶片表现为出苗后40~80 d最快,块根在40~120 d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磷在叶和根中的累积量分别在出苗后80,120 d达到最大,80d之后根的累积量超过叶。对于钾,叶在出苗后40~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党红凯  李瑞奇  张馨文  孙亚辉  李雁鸣  
【目的】明确超高产冬小麦(≥9000kg·hm-2)的铜素营养特点,为确定铜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度种植4个冬小麦品种,于各生育时期在田间取植株样品,分器官测定铜的含量。【结果】小麦地上部不同器官中的铜素含量为5.5—18.8mg·kg-1(DW),器官间比较,叶片含铜量始终较高,但含铜量最高的器官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更替。生育前、中期各器官中以叶片的铜积累量最高,孕穗期以前叶片中铜的分配率几乎均占全株总积累量的55%以上;接近成熟时籽粒中铜的积累量最高,成熟时籽粒中铜的分配率达到全株的33.7%—37.7%。全生育期的吸收强度以生育中期(起身至开花)最高,生育后期(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继培  赵同科  安志装  张成军  刘宝存  
了解不同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条件下甘蓝生物量变化和不同生育期硝酸盐累积规律,为甘蓝生产中氮素的高效利用和提供硝酸盐安全蔬菜产品生产中合理灌水和施肥提供依据。以北京市种植的甘蓝品种为对象,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方法,设置1800,3000,4800 m3/hm23个水平灌水量主处理和0,150,300,450 kg/hm24个水平氮素用量副处理,测定收获期产量,分析甘蓝莲座期、结球期、收获期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1800,4800 m3/hm2灌水量在不同氮肥用量交互作用下甘蓝产量都显著低于3 000 m3/hm2灌水量处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50 kg/hm2较高施氮量处理下,产量下降,甚至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云  郑德璋  廖宝文  郑松发  宋湘豫  
采用培养皿-培养箱法和花盆育苗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与温度梯度对无瓣海桑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和温度梯度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极显著。有利于种子发芽的温度为25~35℃,盐度为10g/L以下。当盐度为2.5~5.0g/L时,发芽率及胚根长度与淡水对照相一致,但生长粗壮,发芽条件最好;盐度为10.0~15.0g/L时,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胚根长度(幼苗高度)显著降低;盐度15g/L以上时,种子虽能部分发芽,但胚根生长慢,后期坏死,在大田育苗时表现为不能出土萌发。以淡水浇苗床可以降低盐度,促进种子萌发。在低盐度条件下,胚根对Na+、Cl-的吸收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后趋向动态平衡状态,具主动富集的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菲  杨帆  张国武  李玉平  杜天真  
将1年生构树幼苗置于不同NaCl浓度的土壤下,就其叶片水势、光合特性、Na+、K+在不同器官的吸收和分配对盐胁迫响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土壤NaCl浓度大于3 g.kg-1,构树幼苗叶片的水势显著降低。构树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在盐胁迫下构树选择Na+而排斥K+,叶片中积累的Na+大于根系,这与多数非盐生植物所具有的排钠特性不同。盐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水势呈显著的正相关,叶片中Na+、K+含量与叶片的水势分别成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鹏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周兴兵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以渝香糯1号为材料,设0、120、180 kg/hm~2 3个施氮水平(分别记为N_0、N_(120)、N_(180)),2种氮肥运筹模式(基肥与蘖肥的质量比为70%∶30%(A)和基肥、蘖肥与穗肥的质量比为50%∶20%∶30%(B)),于2014年在四川德阳进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糯稻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显著;采用B种模式,糯稻的氮、磷、钾吸收量均较A种模式的小;与A种模式相比,采用B种模式每生产1 000 kg稻谷,氮、磷、钾需要量分别降低14.1%、10.2%、7.8%;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但氮肥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载鸣  
为提升台湾科技产业,争取高科技及精密工业投资,因而位于台湾台南沿海过去为传统引海水制盐的基地被规划成为科技工业区,希望藉由便捷之交通网及整体景观设计,开创南台湾工业区之新形象。基地原为南部重要之制盐场区,引进海水之渠道沿岸着生茂密之红树林植物,除保护坡岸外,更孕育多样化之河口生态体系;现虽因制盐工业式微,然既有滩地仍有大量水鸟聚集,开发单位希望复育当地堤岸既有之榄李及五梨跤等红树林植物,塑造地方特色,并达成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之双赢目的。红树林生育于河海交会之感朝河段,环境较为特殊,因而适生植物之器官、生理及繁殖均经演化以适应环境特质,因此红树林育苗及栽植工作需考量生存之环境特质为,有别于一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  郝海坤  庞世龙  姜英  
以3个月苗龄的海芒果和黄槿实生苗为试材,进行不同盐分浓度胁迫试验,通过对苗高、地径和根、茎、叶干重进行测定,并分析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综合评价分析了两种半红树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海芒果可以在盐分浓度(盐质量/土壤质量)低于0.8%时维持生长,黄槿可在盐分浓度低于0.4%时生长,海芒果耐盐性优于黄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凤英  李志辉  廖宝文  
温室内对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幼苗进行7个盐度(5、8、11、14、17、20、23 g.kg-1)的胁迫处理,对各处理下水黄皮生长量、生物量、生理指标和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合10项生长信息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黄皮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片数增量、根、径、叶干重及总生物量随着盐度的上升均呈下降趋势,在盐度为5和8 g.kg-1的处理下保持较高值,盐度超过11 g.kg-1后骤降;光合速率在盐度为5、8、11 g.kg-1处理下保持较高值,最大值出现在盐度为8 g.kg-1的处理下;SOD活性、游离脯氨酸、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均有随盐度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在盐度为5、8 g.kg-1处理下主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