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2)
2023(5876)
2022(4798)
2021(4298)
2020(3541)
2019(7699)
2018(7247)
2017(13396)
2016(7566)
2015(7975)
2014(7527)
2013(7321)
2012(6679)
2011(5996)
2010(5660)
2009(5176)
2008(4972)
2007(4092)
2006(3507)
2005(2779)
作者
(25612)
(21788)
(21636)
(20187)
(13588)
(10847)
(9496)
(8729)
(8257)
(7577)
(7463)
(7235)
(7118)
(6946)
(6929)
(6788)
(6516)
(6515)
(6335)
(6172)
(5814)
(5312)
(5117)
(4866)
(4829)
(4783)
(4709)
(4661)
(4592)
(4551)
学科
(26090)
经济(26053)
管理(19567)
(19528)
(14627)
企业(14627)
方法(12863)
数学(11749)
数学方法(11644)
(8574)
(8477)
(8417)
(6711)
贸易(6711)
(6561)
中国(6239)
农业(5953)
业经(5870)
环境(5177)
技术(4795)
土地(4584)
收入(4542)
(4522)
财务(4519)
财务管理(4514)
企业财务(4309)
(4220)
地方(3923)
产业(3904)
(3866)
机构
大学(107744)
学院(107223)
研究(40775)
(40729)
经济(40112)
管理(39184)
理学(35141)
理学院(34713)
管理学(33919)
管理学院(33770)
(32460)
科学(30968)
中国(28310)
业大(27015)
农业(26215)
(22972)
(22920)
研究所(21903)
农业大学(18270)
中心(17282)
(16334)
(15646)
(15217)
(15066)
(14590)
实验(14069)
财经(13898)
北京(13790)
科学院(13434)
实验室(13425)
基金
项目(86082)
科学(65584)
基金(63652)
(61579)
国家(61115)
研究(50688)
科学基金(49733)
自然(36308)
自然科(35463)
自然科学(35445)
自然科学基金(34850)
基金项目(34685)
(33552)
社会(33058)
社会科(31391)
社会科学(31382)
(29149)
资助(25106)
教育(21978)
计划(20071)
重点(19944)
科技(19028)
(17936)
科研(17878)
(17776)
(17636)
编号(16975)
创新(16916)
(16351)
(15818)
期刊
(36959)
经济(36959)
学报(31342)
(27730)
科学(26077)
研究(23958)
大学(22097)
学学(21793)
农业(18416)
中国(17403)
管理(11589)
(11508)
业大(10243)
(10133)
林业(10102)
农业大学(7983)
(7700)
科技(7328)
经济研究(6964)
业经(6947)
财经(6479)
(6254)
金融(6254)
资源(6151)
自然(5778)
中国农业(5487)
(5484)
技术(5440)
问题(5396)
商业(5104)
共检索到14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李贻铨  万细瑞  
对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P营养亏缺的解除,尾叶桉苗叶片、根系干物质的累积随之下降,光合产物向茎部转移;湿地松根、茎干物质积累随NP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光合产物的累积向叶片转移;杉木根系干物质随NP营养亏缺的解除而下降,光合产物向叶片和茎部转移。3个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营养亏缺状态下,苗木根冠比(R/S)的提高实际上反应了苗木对土壤NP营养亏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NP营养与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可以应用异速生长模型、Thornley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来表示,3种模型均能良好反应出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应用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原则,探索了1年生杉木、湿地松苗木的新型施肥技术。依“S”型曲线及有关计算公式,参照Ingestad确定的针叶树幼苗最适营养物重量比例配制液体肥料,随浇水多次施入。每种苗木均设高、中、低、对照4种处理,施肥量比例为1:1/2:1/4:0,整个生长季中,以N元素计高处理杉苗每株(盆)施11.9g,松苗施10.0g。结果表明,按稳态营养原则改进施肥,能明显促进两种针叶树苗木当年新梢、地径的生长及于物质生产,其中杉木为突出,分析苗体营养状况和盆土养分含量变化,总结两种苗木营养特性,初步得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N元素计杉木和湿地松施肥量分别约为6.0g和4.0g,元素间的比例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罗红艳  熊有强  
详细研究了不同营养 (N、P、NP)条件下杉木苗木干物质在根冠的分配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的营养条件可导致苗木光合产物在根冠发生明显再分配 ,苗木的营养状态和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规律可应用异速生长模型y =axk 来描述和刻划。基于营养与光合产物在根冠的再分配规律及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值对营养胁迫反应的敏感性变化规律 ,提出了新的营养平衡理论和营养诊断方法 (称之为苗木群体营养诊断法 )。营养诊断法则为 :(1)在某一营养条件下 ,如果苗木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 1时 ,表明苗木冠层相对生长速率高于根系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罗红艳  熊有强  
对NP营养亏缺条件下施N、P和P营养亏缺条件下施NP对苗木生长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 )在土壤NP营养亏缺状态下 ,施N对不同苗龄杉木苗木的影响不同。施N对 2a生苗木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而对 1a生苗木反而有抑制作用 ,说明 2a生苗木对N营养的需求高于 1a生苗木。 (2 )在NP亏缺状态下 ,增加N素的供应 ,使得 2a生苗木光合产物的累积由根部向冠部转移 ;而施P使得 2a生苗木的光合产物的累积则由冠部向根部转移 ,1a生苗木的光合产物累积则由根部向冠部转移。由此可见 ,苗龄不同 ,其对营养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3 )在N素营养充足、P素亏缺状态下 ,N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文  
通过营养袋栽培试验,研究了污泥营养基质对尾巨桉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营养基质能 够显著促进尾巨桉苗木的生长,显著增加尾巨桉苗木树冠、地径和总生物量,其中以80%赤红壤+20%污泥和 70%赤红壤+30%污泥2种营养基质的效果最好。污泥营养基质能够显著提高尾巨桉苗木叶片的叶绿素和N、P、K 含量,但对尾巨桉苗木叶片的Cu、Zn含量没有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文红  沈应柏  李镇宇  蒋湘宁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酚酸含量除虫害后的系统下枝略有降低外,其他均明显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的报警信号,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健  何宗明  郜士垒  林宇  赵文东  董强  
【目的】研究地上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在土壤碳氮循环中的作用,为提高滨海沙地人工林土壤碳氮保留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沿海地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启示。【方法】以福建长乐滨海沙地2种典型人工林(湿地松和尾巨桉)为研究对象,设置去除根系、去除枯落物以及对照3种处理,1 a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结果】滨海沙地湿地松林和尾巨桉林碳氮储量差异不明显,去除地上枯落物使尾巨桉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去除地下根系使湿地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上升,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处理均降低了2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和微生物有机氮含量,湿地松人工林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后土壤矿质氮含量均有所升高,尾巨桉人工林则与之相反。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碳输入下土壤D_(OC)与D_(ON)、M_(BC)、M_(BN)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NO_3~--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M_(BC)与土壤NH_4~+-N、NO_3~--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去除根系或枯落物处理对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调控地上、地下有机物输入会影响土壤碳氮及其组分,进而影响土壤碳氮库,表明根系和枯落物是土壤碳氮库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作用会因树种类型而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韩宁林  
以10种培养基质,对马尾松和杉木两树种进行容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基本材料配制基质,比纯黄心土基质培育的马尾松和杉木百日苗,干物质重分别增加93.2%和53.9%;与蛭石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43.9%和104.0%;与松树皮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25.0%和42.9%。以松针为基本材料配制的基质效果近似于竹叶。两者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与各处理相比较,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培养基质理化性质与苗木生物量相关的矩阵分析,容器基质的容重和孔隙度对苗木生长影响最大;基质内有效养分含量,特别是磷含量的多少很重要。两树种对各种理化因子反映基本一致,但对具体营养元素的要求有所不同。马尾松要求含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张志兰  李志辉  吴际友  
为了摸清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以湘北7年生833株·hm-2和6年生2 500株·hm-2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修枝后4 a的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修枝对2种密度6个干形指标的影响均随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修枝时间的推移而变小,对低密度干形的影响比高密度更大;不同强度修枝使湿地松中龄林自然整枝推迟,促进冠长的生长,总体使胸高形数生长量低于对照,使冠高比生长量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低密度中高强度修枝、高密度各强度修枝均使高径比生长量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修枝总体使湿地松中龄林的干形更为饱满;对7年生低密度采用1/2的中度修枝、6年生高密度采用1/3的低强度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虞沫奎  胡世才  罗训志  唐金娣  曹志荣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所育苗木有差异,但在生长后期已基本消失,混系种子分级未能达到改进苗木质量和一致性的目的。在育苗时首先要考虑种批的遗传构成,其次才是按种子大小或重量分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采用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对塑料薄膜袋湿地松芽苗进行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0、53%、64%、75%4种施肥处理(简称0、53、64、75处理)。测量苗木地径、株高(茎干长度)、株干重,得到64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149%、245%、396%,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64处理苗木生长最佳。定量分析试验前、后根介质有效养分含量、苗体营养元素累积等,得到64最优处理的效果集中体现在苗体N、P、K元素累积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794%、585%、419%;系统N、P、K、Ca、Mg元素增加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323%、569%、361%、922%、253%,土壤N、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在苗圃地培育湿地松苗木 ,分别进行 4种处理 :①稳态营养 +Pt菌剂 ;②不施肥 +Pt菌剂 ;③稳态营养 +松林土 ;④常规施肥 +松林土。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的高度和地径。测定各小区标准木的叶、茎、根鲜重及干重 ,侧根条数和总长。按“十分法”目测吸收根外生菌根感染率。观测结果表明 ,湿地松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较强 ,无论是人工接种还是天然感染 ,菌根感染率均超过 85 % ,其中稳态营养下 ,人工接种Pt菌剂感染率最高 ,可达94 8%。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的苗木生长最佳 ;稳态营养下松林土处理的苗木其次 ;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的苗木再次 ;常规施肥 +松林土处理最差。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涛  赵忠  
为了系统研究干旱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特征及各部分物质分配的影响,通过人为控制土壤水分,按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0%、50%、35%设干旱处理水平(各水平均设7、14和21d),观测2年生油松、刺槐、侧柏、沙棘苗木根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细根(直径<2mm)指标(表面积、根长、根尖数)。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油松根生物量和细根指标值显著增加;刺槐根生物量总体上有增加,细根指标值保持稳定;侧柏根系生物量在中度干旱时增加,重度干旱时减少,两水平处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细根指标值仅在重度干旱(21d)明显减少;沙棘根生物量、细根指标值在中度干旱条件下明显增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振  陈智强  王讷敏  吴文景  马祥庆  吴鹏飞  
为探讨不同施磷方式对杉木光合系统的影响机理,以同一无性系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试验,以不施磷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叶面施磷、根系施磷2种处理,分析不同试验时期杉木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磷素分配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苗木培养60 d时,不施磷处理下杉木叶片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试验持续至120 d时,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不施磷处理,而根系施磷处理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随着试验持续时间的延长,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叶绿体超微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损坏,不施磷处理叶绿体较为饱满,但数量减少且向细胞中心移动.根系施磷能显著提高根部、茎部磷分配量,叶面施磷能显著提高叶部磷分配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马尾松容器育苗菌根化促进了苗木生长,苗高比非菌根化的提高109.7%,地径提高66.4%,干物重提高411.2%;改善了容器基质的理化性质,使其结构疏松良好,水分涵养能力增强,提高了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促使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比例的变化,R/S比值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