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4)
2023(5785)
2022(4353)
2021(3898)
2020(3191)
2019(7062)
2018(7319)
2017(13905)
2016(8081)
2015(9128)
2014(9495)
2013(9099)
2012(8225)
2011(7469)
2010(7701)
2009(6992)
2008(7187)
2007(6399)
2006(5864)
2005(5356)
作者
(25168)
(21255)
(21002)
(20066)
(13428)
(10098)
(9382)
(8187)
(8100)
(7696)
(7521)
(7106)
(7006)
(6923)
(6872)
(6413)
(6281)
(6272)
(6168)
(6042)
(5546)
(5433)
(5368)
(4964)
(4815)
(4794)
(4714)
(4694)
(4370)
(4362)
学科
(34605)
经济(34564)
(22571)
管理(22406)
(18185)
企业(18185)
方法(13483)
数学(11234)
中国(11119)
数学方法(11092)
(10502)
(8788)
业经(8766)
(8576)
地方(7371)
农业(7108)
(6650)
(5920)
(5669)
银行(5636)
理论(5555)
(5525)
贸易(5523)
(5519)
财务(5497)
(5492)
金融(5491)
财务管理(5489)
(5334)
(5281)
机构
大学(121739)
学院(120063)
(45852)
经济(44888)
研究(44460)
管理(41521)
理学(35884)
理学院(35360)
管理学(34404)
管理学院(34205)
中国(32248)
科学(29534)
(26446)
(24888)
(24251)
研究所(22176)
(21610)
业大(20098)
农业(19577)
(19359)
中心(18864)
(17471)
财经(17280)
师范(17251)
北京(16358)
(15790)
(15687)
(15125)
经济学(14401)
师范大学(14020)
基金
项目(79896)
科学(62592)
基金(58276)
研究(54960)
(52655)
国家(52229)
科学基金(43472)
社会(35185)
社会科(33184)
社会科学(33172)
(30876)
基金项目(30553)
自然(28920)
自然科(28322)
自然科学(28309)
自然科学基金(27828)
(26718)
教育(25539)
资助(23489)
编号(21310)
重点(18620)
成果(18346)
(17378)
(17338)
(16045)
课题(15518)
科研(15476)
计划(15397)
创新(15064)
国家社会(14725)
期刊
(52718)
经济(52718)
研究(34514)
中国(24530)
学报(24501)
(23818)
科学(21722)
大学(18055)
(17201)
学学(17053)
农业(15933)
管理(15806)
教育(13264)
(10794)
金融(10794)
技术(8840)
财经(8645)
业经(8564)
经济研究(8329)
(8303)
(7549)
问题(7490)
(7444)
业大(6948)
世界(5816)
农业大学(5779)
(5721)
现代(5645)
国际(5610)
科技(5570)
共检索到18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发河  张美姿  吴光斌  
【目的】枇杷果实采后生命活动旺盛,衰老速度快,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低温贮藏虽然可以有效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但会出现果皮难以剥离、果肉木质化并褐变、质地糙硬少汁等品质劣变现象,这是造成冷藏枇杷商品性丧失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其市场拓展的限制因素,是当前枇杷果实在冷链集散和流通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外源NO处理对冷藏枇杷果肉木质化劣变进程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木质化劣变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采后枇杷果实低温品质劣变进程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和贮运保鲜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果实在密闭容器中用0(对照组)、15和2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颖  田维娜  郝长敏  饶雷  曹建康  姜微波  
以菜豆豆荚为供试材料,探讨1、5和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菜豆豆荚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减缓采后菜豆豆荚切割力的增加速度,抑制粗纤维的合成进程。贮藏至第8天,经10g/L壳聚糖处理的菜豆豆荚其切割力比对照组低12.5%,粗纤维质量分数比对照组低7.4%,这是因为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抑制豆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豆荚纤维化进程。贮藏至第8天,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豆荚POD、PPO和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21.8%、80.0%和31.8%。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比较表明,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延缓纤维化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锦程  陈伟健  卢海霞  谭莉  林德贵  
【目的】探讨外源赤霉素(GA3)对减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采用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 mg/L)外源GA3处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cv.Jiefang-zhong)果实,于6℃下冷藏,研究GA3对采后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枇杷果实木质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7~35 d时,GA3处理枇杷果实中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GA3处理枇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GA3处理后,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蔺凯丽  黄琦  黄琦辉  靳祯亮  姜天甲  郑小林  
【目的】控制和降低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是目前双孢蘑菇保鲜的重点。研究麦角硫因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分析褐变与能量代谢关系,为控制褐变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双孢蘑菇品种AS2796喷涂浓度为0.12 mmol·L-1的麦角硫因溶液,对照组采用超纯水处理,于4℃低温下贮藏17 d,贮藏时定期测定其褐变度、菌盖白度、丙二醛含量(MDA)和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菌盖白度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菌盖白度的下降,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抑制了双孢蘑菇菌盖表面及内部组织的褐变。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ATP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点(贮藏第17天)也高于0.6 mg·g-1。整个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ADP和AMP含量逐渐上升,处理组的AT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P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能荷值不断下降,但处理组双孢蘑菇的能荷值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表明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采后AT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ATP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麦角硫因处理的双孢蘑菇SDH、H+-ATPase和Ca2+-AT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CO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第5天)和贮藏末期(第17天)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所提升,从而维持了更好的线粒体功能,保证了ATP的高效合成。【结论】麦角硫因处理明显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且其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小林  田世平  李博强  徐勇  
【目的】研究外源草酸对采后芒果(Mangifera indica L.)的保鲜效应,为芒果贮藏保鲜提供新方法。【方法】芒果栽培种'圣心'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果10min后在常温(25℃)下贮藏,研究草酸处理对果实的成熟进程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草酸处理后在贮藏期间果实的软化、可溶性固形物(SSC)增加、可滴定酸(TA)降低和果皮细胞的电解质渗漏量增加的速率都显著低于未处理的果实;处理果实果皮的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在采后6~15d提高,脂氧合酶(LOX)活性在6、9d时降低,同时,超氧阴离子(O2-·)在采后贮藏的前12d和过氧化氢(H2O2)在9、12d时含量分别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永华  席玙芳  应铁进  严珏敏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莲  陈梦茵  林河通  陈艺晖  林艺芬  陈绍军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mmol·L-1的DNP浸泡0.5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国强  董双林  王芳  穆迎春  董少帅  刘相义  
采用能量收支推算方法,计算了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量消耗,并计算了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饵料后其生长的呼吸能消耗。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与增重的关系都可以用线性方程Re=r×G+k很好地描述,所有规格对虾的呼吸能(Re)与增重(G)和体重(W)的复合关系可用方程Re=r×G+b×Wc很好地拟合。不同大小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饲料时每增长1g湿重、1g干重、1g蛋白质、1kJ能量的呼吸能消耗相应范围分别为12.660~17.785kJ、21.600~31.292kJ、31.572~45.537kJ、1.089~1.453kJ。但中国明对虾摄食不同饵料后,单位体重增长的能耗在不同饵料投喂的对虾间存在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丹  宋方圆  朱文嫱  梁丽雅  闫师杰  
以河北鸭梨为试材,通过鸭梨果实褐变指数和果肉LOX同工酶变化的测定,研究缓慢和急速2种降温处理对不同成熟度鸭梨果肉褐变情况和LOX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褐变严重程度为:晚采果>早采果>中采果,急速降温>缓慢降温,因此,鸭梨的最佳储藏方法为中采鸭梨(9月中旬)采用缓慢降温处理。鸭梨果肉中LOX同工酶有9条,急降温和缓降温处理对不同成熟度鸭梨果实LOX同工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急速降温处理比缓慢降温的LOX同工酶活性高,不同成熟度LOX酶活性大小顺序为:晚采果>中采果>早采果,这与褐变指数测定的结果相一致,暗示了脂肪氧合酶与鸭梨果肉的褐变有密切的联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萍  韩涛  李丽萍  王忠民  
采用强度为50kHz、输出功率为200W的超声波结合3%的CaCl2溶液处理桃果实,处理时间为3min,分别做4个处理:对照(用清水浸泡果实3min)、超声波处理、浸钙处理、超声波结合钙处理,分析桃果实在(10±2)℃与(0±2)℃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下,超声波结合钙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效果优于超声波处理或浸钙处理;在不同时期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负离子游离基(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货架期间,不同处理间这些变化的差异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苗  罗安伟  李琳  李圆圆  白俊青  李锐  方沂蒙  宋俊奇  蔺志颖  刘占德  
【目的】探究臭氧(ozone,O_3)是否能有效减轻膨大剂(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对猕猴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市场上使用CPPU猕猴桃的贮藏提供信息。【方法】以采前盛花期28d使用20 mg·L~(-1) CPPU处理和对照用清水蘸果处理的秦美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O_3处理(0、10、40、70 mg·m~(-3))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过程中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C synthase,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C oxidase,ACO)活性的影响。【结果】CK组(未使用CPPU也未使用O_3处理的为CPPU对照组CK)在贮藏过程中Met、SAM含量以及SAM合成酶、ACS、ACO活性的下降速率均低于CK1组(使用CPPU但未使用O_3处理的为臭氧处理对照组CK1);贮藏60 d时,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Met含量分别为1.36、2.62、4.41和2.60 mg·(100 g)~(-1),O_3处理显著高于CK1(P0.05);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ACC含量分别为0.068、0.059、0.038和0.055 nmol·g~(-1),40、70 mg·m~(-3 )O_3处理与CK1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红  郑永华  杨震峰  马素娟  冯磊  王薛修  
草莓“丰香”果实在 5℃贮藏 15d期间用 60%和 100% O2 及空气 (对照) 气流连续处理, 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用 60%和 100% O2 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 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的积累; 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 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 60%和 100% O2 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海生  孙慧先  李润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窦世娟  
试验结果表明,在2℃~4℃贮藏温度下,与对照(不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PE)包装相比,聚氯乙烯塑料薄膜(PVC)包装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及其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褐变度、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较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在贮藏前期,不同包装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对照,而贮藏后期却高于对照。总体看来,PVC包装处理有利于桃果实的低温贮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素燕  王金叶  李加琦  丁敬坤  李阳  徐涵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能量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对不同温度水平(20、23、26和29°C)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魁蚶摄食率,而对排粪率的影响不显著。魁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显著受温度影响。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温度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20°C魁蚶呼吸能占13.71%、排泄能占1.89%、排粪能占22.94%、生长能占61.47%,但是超过20°C,摄食能显著减少,生长余力甚至出现负值。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魁蚶的摄食能和生长余力均具有显著影响。魁蚶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性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0、4、8、12、24、48和72 h取样检测,在20~29°C,魁蚶体内的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9°C温度下的T-AOC均低于其他温度组。短期内的高温刺激能够促使SOD和CAT活性升高,但超过24 h其组织中的SOD和CAT活性降低,其中鳃和肝胰腺的SOD和CAT活性受温度影响显著,而外套膜受温度影响不显著。GST活性在4~12 h内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而在24 h后,尤其当温度升至29°C时,GST活性显著下降。本研究推测,高温对魁蚶的能量代谢及免疫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夏季魁蚶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魁蚶的适宜温度狭窄,建议在魁蚶养殖生产中,水温应低于23°C,超过26°C会导致机体大量的能量消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