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1)
- 2023(8921)
- 2022(6714)
- 2021(5849)
- 2020(4812)
- 2019(10165)
- 2018(10427)
- 2017(18669)
- 2016(10820)
- 2015(12219)
- 2014(12473)
- 2013(11663)
- 2012(10725)
- 2011(9611)
- 2010(9632)
- 2009(8983)
- 2008(8801)
- 2007(8191)
- 2006(7470)
- 2005(6989)
- 学科
- 济(36758)
- 经济(36705)
- 管理(28084)
- 业(23933)
- 企(18502)
- 企业(18502)
- 中国(14568)
- 农(13438)
- 学(12700)
- 方法(11075)
- 制(10361)
- 业经(10303)
- 财(9190)
- 数学(8860)
- 体(8823)
- 数学方法(8712)
- 农业(8652)
- 银(8328)
- 银行(8255)
- 地方(8229)
- 环境(8123)
- 行(7952)
- 发(7852)
- 融(7779)
- 金融(7772)
- 理论(7635)
- 教育(6866)
- 划(6254)
- 发展(6183)
- 展(6080)
- 机构
- 学院(154070)
- 大学(153864)
- 研究(63185)
- 济(53719)
- 经济(52267)
- 管理(47974)
- 中国(46067)
- 科学(44267)
- 农(42737)
- 理学(40114)
- 理学院(39518)
- 管理学(38265)
- 管理学院(38043)
- 所(35531)
- 京(35339)
- 农业(34409)
- 研究所(32628)
- 业大(31923)
- 中心(27767)
- 江(26293)
- 财(25516)
- 省(23907)
- 院(23131)
- 北京(22324)
- 农业大学(21740)
- 技术(21685)
- 范(20822)
- 州(20521)
- 师范(20407)
- 科学院(20081)
- 基金
- 项目(106354)
- 科学(80103)
- 基金(73566)
- 研究(70668)
- 家(69341)
- 国家(68785)
- 科学基金(55186)
- 省(44168)
- 社会(41882)
- 社会科(39389)
- 社会科学(39375)
- 基金项目(37747)
- 自然(37660)
- 划(37550)
- 自然科(36741)
- 自然科学(36721)
- 自然科学基金(36023)
- 教育(32162)
- 资助(29671)
- 编号(27663)
- 重点(25440)
- 发(24061)
- 成果(23428)
- 计划(23415)
- 科技(22151)
- 课题(21766)
- 创(21748)
- 部(21073)
- 科研(20746)
- 创新(20533)
共检索到245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可飞 蒋明义 谭明谱
用硝普钠(SNP,NO供体)和ABA处理玉米幼苗,结果显示,ABA和SNP均增强了玉米叶片中抗氧化酶SOD、CAT、GR和APX的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检测显示,ABA能够诱导叶片中NO的合成;NO清除剂PTIO和合成抑制剂L-NAME预处理阻断了ABA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及NO的合成。对不同亚细胞区室的研究显示,ABA和NO对质外体和叶绿体中的抗氧化酶系统均表现出诱导效应,而PTIO和L-NAME阻断了这种诱导。上述结果表明,在玉米叶片中,NO介导了ABA的信号转导,诱导叶绿体和质外体中的抗氧化酶系统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叶片的抗氧化防护能力。
关键词:
ABA NO 抗氧化防护 叶绿体 质外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秋萍 季锷 蒋明义
[目的]本文通过对水稻甘氨酸富集基因OsGRP1的研究,从分子角度及生理遗传角度分析其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中的作用,并探究OsGRP1是否影响植物抗氧化防护与植物细胞壁发育。[方法]克隆基因分别构建相应重组质粒,用酵母双杂交试验(yeast two-hybrid, Y2H)研究转录因子ZFP36是否与OsGRP1蛋白水平互作,并通过GST pull-down(glutamine-S-transferase pull-down)、免疫共沉淀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molr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辅证互作的真实性。观察ABA和H_2O_2条件下不同时间处理野生型水稻幼苗后OsGRP1转录水平表达的变化情况,鉴定OsGRP1转基因材料并测定突变体中与抗氧化防护相关的CAT和SOD活性及OsCatB基因和OsSodCc2基因的表达量,利用遗传材料分析在干旱和氧化胁迫下的耐逆性。[结果]OsGRP1基因的CDS序列为642 bp,编码214个氨基酸。通过Y2H、GST pull-down、Co-IP、BiFC证实OsGRP1与ZFP36互作的真实性。ABA和H_2O_2等处理均可诱导OsGRP1基因的表达上调。超表达OsGRP1基因可以提高抗氧化防护酶CAT和SOD活性及诱导OsCatB和OsSodCc2基因上调表达,并且OsGRP1-OE水稻在干旱和氧化胁迫下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水稻,而OsGRP1-KO水稻在干旱和氧化胁迫下的存活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水稻,证明超表达OsGRP1基因增强了水稻对干旱胁迫和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结论]OsGRP1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途径并增强了水稻对干旱和氧化胁迫的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金龙 王同燕 徐立华 徐相波 周柱华 邱登林 阴卫军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随铅胁迫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铅处理对糯玉米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铅处理对糯玉米幼苗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关键词:
糯玉米 铅胁迫 抗氧化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华 丁海东 张阿英 林凡 蒋明义
以玉米为材料,运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APKK)抑制剂,研究了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在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抗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引起玉米叶片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程度加重,质膜相对透性增加,并且其诱导的羰基化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7×103~94×103之间。利用MAPKK抑制剂PD98059(100、200μmol.L-1)和U0126(10、25μmol.L-1)预处理加重了上述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的氧化损伤。上述结果表...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 氧化损伤 MAPK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琴 蒋明义 林凡 王金香
以玉米(Zea maysL.)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下玉米钙调素(CaM)基因CaM1、CaM2和CaM3在叶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并对水分胁迫下脱落酸(ABA)积累和H2O2产生与CaM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PEG 6000模拟的水分胁迫能够诱导上述玉米CaM基因在叶中的表达,其中对CaM1和CaM3的影响较为显著,3个基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模式。外源ABA处理也能显著诱导这3个基因的表达,施用ABA合成抑制剂FLU明显抑制了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暗示水分胁迫下CaM基因表达增强依赖于ABA的积累。外源H2O2处理下3个CaM基因均出现2次表达增强的情况,ROS抑制剂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开跃 李晓储 樊亚苏 张双全 毕慧敏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树成 丁海东 鲁锐 石犇 马芳芳
水分胁迫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调节植物对水分胁迫响应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BA不仅可以通过诱导气孔关闭来调节植物水分代谢,而且可以通过诱导脱水耐性蛋白的表达来增强植株对水分胁迫的抗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BA增强水分胁迫耐性的作用与其诱导的抗氧化防护系统有关。本文综述了ABA诱导活性氧产生、抗氧化防护酶基因表达、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增强方面的新进展,进一步分析了NADPH氧化酶、激酶磷酸化反应、Ca2+与活性氧之间的"交谈"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反应中的作用,认为:ABA诱导的抗氧化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是网络,而不是直线通路,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忠庆 李韶山 刘金华 杨靖民
【目的】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镍(Ni)共同作用下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镍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吉农669"为供试玉米品种,以NO供体SNP和镍处理玉米幼苗,共设6个处理(1.Ni 0mmol/L+SNP 0mmol/L,对照;2.Ni 0mmol/L+SNP 0.05mmol/L;3.Ni 0mmol/L+SNP 0.1mmol/L;4.Ni 1.0mmol/L+SNP 0mmol/L;5.Ni 1.0mmol/L+SNP 0.05mmol/L;6.Ni 1.0mmol/L+SNP 0.1mmol/L),分析各处理下玉米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忠 李建坤 王志霞 江宗立
研究了夏玉米单交种苏玉1号及其亲本自交系叶片内活性氧酶性清除系统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玉米抗涝性的关系。淹水过程中,耐涝的母本苏80-1叶片中两种酶活性均比不耐涝的父本黄早四较少地受抑制,雨二醛(MDA)的积累量也较少。表明两亲本自交系间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毒害能力的强弱有关。杂交种(F1)则显示体内清除系统对涝渍的耐受性与其母本相仿,由于兼具生长的优势,因而表现为淹水条件下单株生产力受损最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聪 刘艳华 董永义 杨恒山 马玉露 贾俊英 包金花 郑毅
本文采用蛭石栽培,选用菜用大豆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LX)和耐盐品种‘绿领特早'(LL)为试材,设对照和NaCl胁迫2个处理,对照根部浇灌营养液,NaCl胁迫处理根部浇灌溶有NaCl的营养液。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2品种菜用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_n),降低了2品种菜用大豆的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显著提高了H_2O_2含量;耐盐品种LL维持了相对较高的P_n及APX、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柯世省 金则新
以盆栽2年生夏腊梅实生苗为材料,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和深度胁迫5组,研究土壤干旱对夏腊梅叶片脂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夏腊梅抗氧化能力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几乎不变;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含量和CAT活性下降,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升高,导致丙二醛含量升高,膜透性增大,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表观量子效率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引起膜脂严重过氧化,对夏腊梅造成一定伤害。
关键词:
夏腊梅 干旱胁迫 脂质过氧化 保护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桂意云 贤武 梁强 苏树权 杨荣仲
应用正交试验优选甘蔗叶片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并进行叶片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为浸提温度80℃,料液比1∶40,提取4次,每次浸提3 h;在11月甘蔗生长后期,甘蔗叶片有较高的多糖含量;甘蔗叶片多糖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对.OH致DNA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甘蔗多糖 提取 羟基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涛 陈学森 张艳敏 张春雨 张小燕 吴传金
【目的】为探讨新疆野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揭示新疆野苹果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5株野生新疆野苹果的叶片为试材,DPPH、FRAP和TEAC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并测定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能力,Folin-Ciocalteau法测总酚,HPLC测多酚组分,相关系数法分析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参试的新疆野苹果单株之间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5种方法抗氧化能力变异系数为16%~35%,极值比为1.61~7.33;HPLC鉴定出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酚、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根皮苷、杨梅黄酮、槲皮素和肉桂酸等10种成分,其中根皮苷和杨梅黄酮含量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建涛 杨开鑫 王旭哲 马春晖 张前兵
【目的】探究连续3年施用磷肥后对紫花苜蓿叶片养分吸收量、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开度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紫花苜蓿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法。【方法】2019—2021年,以‘WL366HQ’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牧草试验站连续开展为期3年的田间试验。试验设置磷肥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CK)、50 kg·hm~(-2)(低磷,LP)、100 kg·hm~(-2)(中磷,MP)和150 kg·hm~(-2)(高磷,HP),共4个磷肥处理。于苜蓿初花期进行取样,测定干草产量、叶片氮磷含量、色素含量、气孔开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氧化物质等指标。【结果】连续施加磷肥3年后,叶片的氮磷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及气孔开度显著增加(P<0.05)。因此,磷肥对苜蓿叶片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有不同的影响,且中磷处理显著影响苜蓿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P<0.05);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和脯氨酸(Pro)含量均在中磷处理下最低,分别为2.38和1.04μmol·g~(-1)以及56.85μg·g~(-1)。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苜蓿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开度、SOD和POD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和H_2O_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高磷>低磷>对照。【结论】合理施加磷肥增加苜蓿叶片的营养特性及光合生理特性,从而避免其他环境因子带来的胁迫作用,增强苜蓿的适应能力,使苜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综合考虑紫花苜蓿的叶片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和氧化物质等因素,本试验施磷量为100 kg·hm~(-2)较为适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