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4)
- 2023(9757)
- 2022(8062)
- 2021(7972)
- 2020(6495)
- 2019(14974)
- 2018(14829)
- 2017(25679)
- 2016(15295)
- 2015(17603)
- 2014(17833)
- 2013(16927)
- 2012(16106)
- 2011(15038)
- 2010(15174)
- 2009(13758)
- 2008(13810)
- 2007(12418)
- 2006(11143)
- 2005(10277)
- 学科
- 济(61612)
- 经济(61564)
- 管理(35414)
- 业(27668)
- 方法(26414)
- 中国(24400)
- 数学(23789)
- 数学方法(23393)
- 企(21435)
- 企业(21435)
- 教育(20036)
- 学(15691)
- 农(14170)
- 地方(13510)
- 理论(11912)
- 贸(11871)
- 贸易(11863)
- 易(11590)
- 财(11215)
- 发(10749)
- 环境(10486)
- 业经(10227)
- 和(10223)
- 制(10007)
- 农业(9288)
- 教学(8919)
- 资源(8677)
- 地方经济(8464)
- 银(8442)
- 银行(8421)
- 机构
- 大学(220845)
- 学院(213371)
- 研究(85713)
- 济(84371)
- 经济(82495)
- 管理(71880)
- 理学(61035)
- 中国(60981)
- 理学院(60106)
- 管理学(58703)
- 管理学院(58282)
- 科学(52989)
- 京(51542)
- 所(44577)
- 研究所(40942)
- 范(39589)
- 师范(39347)
- 中心(37078)
- 财(36553)
- 北京(34324)
- 教育(33473)
- 农(33287)
- 师范大学(32624)
- 江(32197)
- 院(31091)
- 财经(29295)
- 业大(29032)
- 经济学(26933)
- 经(26848)
- 农业(26199)
- 基金
- 项目(140632)
- 科学(111642)
- 研究(106804)
- 基金(99604)
- 家(88192)
- 国家(87437)
- 科学基金(72512)
- 社会(65910)
- 社会科(62292)
- 社会科学(62274)
- 教育(55737)
- 省(53018)
- 基金项目(50645)
- 划(48257)
- 自然(44986)
- 编号(43926)
- 自然科(43818)
- 自然科学(43802)
- 自然科学基金(42955)
- 资助(42212)
- 成果(38487)
- 重点(34168)
- 课题(34144)
- 部(33672)
- 发(32283)
- 教育部(28684)
- 中国(28043)
- 创(27891)
- 国家社会(27589)
- 年(27295)
共检索到336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毓维 邵争艳
本文运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了1997—2002年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该指数的分解,详细考察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动态变化的具体原因,旨在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英 李树超 周蕾 孙巍
提高生活水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保证这一主题实现的必要手段。文章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将资源配置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要素可处置度,分析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以来,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其时空特征、变化态势以及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其三大流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平均水平是上升和改善的;中国及其三大流域制约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是产出规模效率。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以提高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消除制约中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规模效益;同时还应根据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适时做出进一步激励粮食生产、最大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安排,同时这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稳定粮价、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鲍威 刘艳辉
本研究利用1993至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尝试对扩招前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变化,以及不均衡格局形成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性分析。研究发现: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配置的区域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预算内生均支出差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部的经费差距是导致差异上升的主因;各地高校生均支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财力的牵制。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地区财政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均预算内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则对生均预算内支出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史静寰 王鹏 王文 许甜
本文使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1"数据,将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五大可比指标)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将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知识、能力、价值观收获)和在校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果性指标,综合而实证地考察在区域与院校类型的交互作用下我国本科教育的质量现状,并围绕教育过程性指标和学生先赋因素对教育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和院校类型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与人才培养质量格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资源条件优势并不等同于学生的高学习性投入和高教育收获,不同区域和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各具优势。研究还发现,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配均衡问题。本文以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分析样本,从高校数量、教师人员、教育投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各地区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差异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域差异 教育资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公平和效率作为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有突出的表现。公平本属于伦理学术语,它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评价和判断。这里的人既可以指作为个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曹琳俐 黄波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7年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然后从全国、西部、直辖市三个层面分析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于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位于直辖市末位;而且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下跌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重庆市技术进步改善不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卓瑶 马浚锋
人口是贯穿于社会底层逻辑的一个慢变量,其流动态势不仅加快了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重塑,而且是影响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200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人口流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人口密度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识别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当人口净流入态势加快时,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将重塑其空间格局,且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更强的人口集聚效应,强化人力资本外部性;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高能够间接增加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并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空间溢出效应将带动弱势地区向高值地区收敛。在高等教育规模效应未达到拐点时,通过户籍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口等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并根据人口流动方向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的持续改善,助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蕾 杨欣
定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职教育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全国各省市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测评。研究发现:我国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效率整体较高,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技术效率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中职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降幅最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陶蕾 杨欣
定量评价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职教育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全国各省市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测评。研究发现:我国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效率整体较高,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技术效率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中职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降幅最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阎凤桥 闵维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过程是学术、市场、政府三种配置力量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三种配置力量制衡”模型可用来描述在三种配置力量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资源相对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换过程的考察表明,确立在法律框架下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制度,确立政府在新的市场经济与法制框架下的行为“重构”,是实现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条件。大学组织治理模式深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我们应该研究它的不同组织治理模式与市场、政府、学术三种力量制衡背后的制度关系,从中把握某种规律和变迁趋势。
关键词:
学术 市场 政府 资源配置 约束条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姚文建 姜玉莲
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及其实施中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决定了其资源配置的走向和效果。本研究以学生的认识与评价作为检验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主要依据,对远程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对潜变量影响比较有效的Mplus工具,对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测量结构模型构建,得出能反映资源配置政策影响因素关系的因果结构模型及其影响效应,力求从本质上解析中国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闵维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