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5)
2023(2311)
2022(1949)
2021(1985)
2020(1713)
2019(3625)
2018(3732)
2017(6612)
2016(3884)
2015(4613)
2014(4712)
2013(4531)
2012(4543)
2011(4175)
2010(4471)
2009(4143)
2008(4320)
2007(4136)
2006(3743)
2005(3379)
作者
(13951)
(11815)
(11624)
(11057)
(7706)
(5898)
(5285)
(4723)
(4506)
(4335)
(4067)
(4017)
(3864)
(3860)
(3817)
(3788)
(3671)
(3572)
(3459)
(3387)
(3087)
(2991)
(2911)
(2896)
(2649)
(2638)
(2629)
(2622)
(2596)
(2451)
学科
(13664)
经济(13642)
管理(12349)
(10624)
(9430)
企业(9430)
方法(5605)
(5165)
数学(4324)
数学方法(4178)
中国(4116)
(4055)
(3773)
(3674)
理论(3105)
业经(2955)
(2875)
贸易(2871)
(2762)
银行(2746)
(2725)
(2649)
金融(2648)
(2613)
(2606)
(2563)
(2546)
财务(2546)
财务管理(2536)
地方(2522)
机构
大学(62353)
学院(60603)
研究(23164)
管理(19577)
(19419)
经济(18841)
中国(17562)
科学(16856)
理学(16452)
理学院(16150)
管理学(15568)
管理学院(15452)
(15263)
(14188)
(13482)
农业(12268)
研究所(12172)
业大(11699)
中心(10440)
(10328)
(9928)
(8952)
北京(8921)
(8608)
师范(8429)
(8192)
(8098)
技术(8095)
农业大学(7982)
财经(7453)
基金
项目(37640)
科学(28064)
基金(26486)
(24519)
国家(24296)
研究(23569)
科学基金(19651)
(15033)
自然(14448)
自然科(14156)
自然科学(14151)
自然科学基金(13888)
基金项目(13793)
社会(13533)
(12918)
社会科(12597)
社会科学(12592)
资助(11601)
教育(11393)
编号(8942)
重点(8787)
计划(8309)
成果(8300)
科技(7922)
(7875)
(7434)
科研(7429)
(7424)
创新(6988)
大学(6930)
期刊
(25828)
经济(25828)
研究(17619)
学报(16175)
中国(15504)
(14712)
科学(12714)
大学(11459)
学学(10792)
农业(9625)
管理(8694)
(8546)
教育(8307)
(5858)
金融(5858)
(5219)
技术(4925)
业大(4802)
(4558)
财经(4130)
农业大学(4100)
图书(3693)
(3599)
经济研究(3587)
业经(3582)
科技(3491)
国际(3257)
(3235)
问题(3076)
林业(2964)
共检索到100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龚家建  苏新国  张昭其  
【目的】研究香蕉Ca M在温度胁迫及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了解Ca M在增强香蕉果实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作用,解释Ca M参与调控香蕉果实褪绿转黄的机制。【方法】通过比对NCBI数据库中已有物种的Ca M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热硼酸法,从香蕉果皮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与RACE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利用DNAMAN软件和NCBI网站对Ca M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比对和同源树分析。利用地高辛探针合成试剂盒(PCR DIG Probe Synthesis Kit)合成特异基因带有DIG标记的探针,使用Northern杂交法对Ma Ca M在采后香蕉果实温度胁迫及后熟中的表达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德球  刘海  刘海林  杨勇贤  赵昆山  蒋跃明  
【目的】研究高氧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腺苷酸库、能荷的影响及探讨高氧对其成熟、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在100%、60%、40%和21%O24种不同氧浓度条件下,检测香蕉果实采后色泽、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细胞膜透性、腺苷酸库和能荷的变化。【结果】高氧促进了采后香蕉果皮的转黄、果实的软化、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提前出现、呼吸作用的增强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大。另外,采后香蕉在贮藏过程中,ATP、ADP的含量和能荷出现最高峰值,而AMP含量则出现最低峰值。经100%、60%O2处理后果实的ATP含量和能荷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值(分别约25、15nmol·g-1FW和0.48、0.35),在第8天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全光  邝健飞  陈建业  陆旺金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LOX)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 000μL.L-1丙烯处理采后不同时间(采后10 h和48 h)的香蕉果实,并分析果皮中MaLOX、MaACS和MaACO等基因表达,LOX活性变化、乙烯释放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结果】采后48 h的香蕉果实,经丙烯处理后果皮中LOX活性及基因表达在成熟前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先于乙烯高峰、MaACS和MaACO基因表达峰出现。丙烯处理虽能诱导采后10 h的香蕉果实果皮中MaACS和MaACO基因的表达,但不能提高果皮中LOX活性和促进果实成熟。【结论】推测香蕉果实在成熟进程中,果皮中LOX和ACO、ACS协同调控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明   龙芳   武鹏   黄相   莫天利   何海旺   邹瑜  
【目的】明确低温对不同香蕉品种采后生理和后熟期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越冬挂果香蕉果实品质及提升商品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饱满度7成的宝岛蕉和桂蕉6号香蕉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经低温((6±0.5)℃)处理48 h(T1、T2),以常温((22±0.5) ℃)处理为对照(CK1、CK2),在相同催熟条件下,比较分析低温处理对2个香蕉品种后熟过程中果皮外观色泽、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果实内在品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后熟第3、5、7天,T1处理果皮亮度(L值)均显著高于T2处理(P<0.05,下同),分别高19.7%、22.6%和67.7%,并且T1和T2处理果皮L值显著低于CK1和CK2处理。后熟第3天,T2处理果皮色度(H值)比T1处理显著低9.4%,此时T2处理果皮开始褪绿,2种处理条件下宝岛蕉(T1、CK1)果皮转色均较桂蕉6号(T2、CK2)晚2 d左右。后熟过程中,T1和T2处理果皮PPO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后熟第3和第5天,T2处理果皮POD活性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22.6%和13.1%。后熟第3天,T1处理果肉硬度比T2处理显著高30.1%;后熟第1和第3天,CK1果肉硬度比CK2分别显著高37.4%和30.0%,T2处理和CK2果肉硬度比T1处理和CK1下降快;随着成熟进程的推移,各处理香蕉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T1和T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长速度及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速度均比CK1和CK2显著减慢,T1处理与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后熟进程中,T2处理细胞膜透性显著高于T1处理、CK1和CK2。【结论】低温对桂蕉6号果皮颜色褐化程度及细胞膜透性增加的影响比宝岛蕉更显著。在2种处理条件下,宝岛蕉果皮褪绿转黄、果肉硬度下降均比桂蕉6号晚2 d左右,宝岛蕉贮运品质更佳。低温对2个香蕉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涛  高艳丽  黄永辉  杨媚  周而勋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表现炭疽病症状的采后香蕉果实中分离到4个炭疽病菌菌株。通过观察这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致病性,发现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株X4的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和致病力明显高于其他3个菌株。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并结合ITS序列分析技术,鉴定菌株X4为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菌株X4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生长温度是28℃,其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分生孢子在28℃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形成无显著影响;适宜菌丝生长和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麻宝成  朱世江  
目的探讨BTH(苯并噻重氮)和MeJA(茉莉酸甲酯)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诱导的效果及其对几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TH和MeJA溶液对香蕉果实作喷雾处理后,将香蕉贮藏于22℃,观测发病情况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果实相比,经BTH和MeJA处理后的香蕉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另外,处理后的果实接种炭疽菌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也显著降低。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无论对于接种还是未接种炭疽菌的香蕉,BTH和MeJA处理均提高了该6种酶的活性。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黄椿颖  庞学群  徐兰英  张昭其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对采后香蕉果实耐冷诱导的效果及其对活性氧代谢、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香蕉果皮用10μmol·L-1MeJA处理1min,在20℃恒温培养1d(取样作第0天),然后置于7℃下离体培养10d,测定果皮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NADPH氧化酶以及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香蕉果皮相比,10μmol·L-1MeJA处理的冷害指数较低、细胞膜透性增加缓慢;MeJA处理诱导了果皮H2O2含量和产生速率的提高,并维持了前4d的高水平,而MeJA处理降低了C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川  盛鸥  窦同心  李斌  胡春华  杨乔松  邓贵明  董涛  李春雨  易干军  毕方铖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香蕉果实后熟关键调控因子MaMADS2的互作蛋白,深入解析MaMADS2影响香蕉果实后熟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以MaMADS2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获得候选互作蛋白,通过克隆候选互作基因编码区进行点对点酵母双杂交试验来验证互作情况;利用转录组学分析互作蛋白相关基因在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鉴定重要互作蛋白与MaMADS2的互作;最后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MaMADS2蛋白在香蕉后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果实在乙烯利催熟下的cDNA文库,初级和次级文库的库容分别为2.9×10~6和3.2×10~6 CFU·mL~(-1),平均插入片段大小在1 200 bp以上,可满足后续酵母双杂交筛选的要求。最终共鉴定出7个互作蛋白,其中有2个MADS-box转录因子,3个E3泛素连接酶,2个具有转录抑制作用的蛋白。转录组数据表明,乙烯利可抑制2个MADS-box基因的表达,而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表达起诱导作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表明,MaMADS2与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存在互作关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MaMADS2在后熟过程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这与其可以和E3泛素连接酶互作是一致的。[结论]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果实cDNA文库与酵母双杂交筛库技术,鉴定出多个与MaMADS2互作的蛋白,并明确了MaMADS2与另一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强  肖梦暄  安琪  郑芳玲  肖明霁  戴前颖  
分别设置了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3种胁迫处理方式以及鲜叶、无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提取、检测茶叶香气,通过感官审评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比较各处理组采后茶叶香气的差异,同时对不同香型以及不同代谢途径的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胁迫处理对于采后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处理组茶叶的花果香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胁迫处理组,且单一胁迫处理组的花果香物质含量高于复合胁迫处理组;光胁迫和机械损伤胁迫处理组的萜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光胁迫+机械损伤胁迫处理组;不同胁迫处理间的脂肪酸源香气物质含量并未呈现出明显的高低规律,但胁迫处理组高于均值的脂肪酸源香气物质含量普遍低于非胁迫处理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平  倪志婧  任贤  任玉峰  
【目的】研究1-MCP处理对甜瓜贮藏期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为甜瓜采后通过生物技术调控其果实的软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以"玉金香"甜瓜为材料,采用1μL/L的1-MCP,在室温(21±1)℃状态下,对生理成熟期甜瓜果实处理24h后,转入(10±1)℃、相对湿度70%~8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在贮藏的不同时间分别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纤维素酶(EGase)、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结果】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甜瓜果实硬度在贮藏期间的下降趋势;PG活性在果实贮藏中后期有显著增加,PME活性在贮藏初期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丽艳  田爱梅  陶贵荣  李蒙  
为解析苹果钙调蛋白基因MdCaM在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秦冠苹果为材料,克隆了苹果MdCaM基因,并利用MEGA 5.0软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利用qPCR分析了MdCaM在釆后损伤、低氧、高温等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钙调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MdCaM与拟南芥的钙调蛋白Ca M1基因关系较近;qPCR结果表明,MdCaM在损伤、低氧胁迫(0 O_2或3%O_2)后均呈先升高后恢复正常水平的表达模式,损伤后6 h达到峰值,低氧(0 O_2)处理1 h后达到峰值;高温(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黎  韩涛  李丽萍  孙宇婧  张微娜  张海英  
【目的】研究外源乙醛处理对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中熟品种‘久保’和晚熟品种‘绿化9号’桃为试材,用0、0.25、0.50和1.00ml·L-1乙醛处理果实12h,研究桃果实在(20±1)℃与(0±1)℃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在2种贮藏温度下,1.00ml·L-1乙醛处理提高了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了超氧负离子游离基()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0.50ml·L-1处理在室温下降低了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但对CAT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在0℃下,0.50ml·L-1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李璐  苏新国  张昭其  庞学群  
【目的】探讨CBF/DREB(C-REpEa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DE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冷应答途径在热处理诱导香蕉抗冷性中的作用,为研究香蕉果实中CBF冷应答途径的信号转导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http://Banana-huB.southgREEn.FR/)中挑选CBF冷应答途径的7个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这7个基因在热处理诱导的香蕉抗冷性中的表达模式。【结果】香蕉果实maiCE在7℃处理1 h时,表达迅速升高并达到最大值,DRE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庞学群  黄雪梅  张昭其  
【目的】探讨活性氧在热处理诱导果实耐冷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0μmol.L-1的活性氧合成酶NADPH氧化酶的专一性抑制剂二苯基碘(diphenylene iodonium,DPI)预处理香蕉果实,然后于52℃热水处理3 min,之后置于7℃低温贮藏,测定冷害指数、叶绿素光化学效率Fv/Fm、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与单独热水处理香蕉果实相比,热处理前预先用DPI处理的香蕉果实具有较高的冷害指数和较低的Fv/Fm值;在冷藏前3 d减少了由热处理导致的H2O2含量和产生速率的快速积累;降低了CAT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来  杜哲  郝敬虹  阚素娥  
研究了硝酸钙+IAA处理对成熟期不同夜间低温下设施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选择浓度为0.5%硝酸钙和20×10-6IAA喷施甜瓜植株。结果表明:硝酸钙+IAA处理明显提高了12℃和9℃夜温下薄皮甜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喷施硝酸钙+IAA处理的总糖含量在12℃和9℃低夜温处理后分别比未喷施硝酸钙+IAA提高了12.63mg·g-1和9.877 mg·g-1,蔗糖也分别提高了7.403 mg·g-1和5.768 mg·g-1。12℃低夜温处理喷施硝酸钙+IAA比未喷施硝酸钙+IAA的苹果酸和酒石酸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