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9)
2023(5104)
2022(4213)
2021(4041)
2020(3507)
2019(7625)
2018(7538)
2017(14035)
2016(8109)
2015(8822)
2014(8983)
2013(8712)
2012(8389)
2011(7476)
2010(7615)
2009(6955)
2008(7370)
2007(6878)
2006(5794)
2005(5292)
作者
(27002)
(22490)
(22378)
(21533)
(14502)
(11124)
(10281)
(8761)
(8474)
(8328)
(7806)
(7760)
(7447)
(7416)
(7132)
(7090)
(6868)
(6626)
(6620)
(6516)
(5811)
(5800)
(5675)
(5148)
(5146)
(5112)
(5066)
(4949)
(4842)
(4724)
学科
(28198)
经济(28160)
管理(21552)
(20459)
(17102)
企业(17102)
方法(14693)
数学(12641)
数学方法(12344)
(10857)
(8318)
中国(7227)
(6698)
(6533)
理论(5860)
(5721)
财务(5704)
业经(5688)
财务管理(5684)
(5485)
银行(5454)
企业财务(5442)
(5189)
贸易(5186)
(5160)
(5095)
金融(5093)
技术(5079)
(5049)
(4462)
机构
大学(118803)
学院(117138)
研究(43412)
(39726)
经济(38602)
管理(38270)
理学(32755)
理学院(32270)
中国(32082)
科学(31719)
管理学(31189)
管理学院(30975)
(28453)
(26463)
(24602)
农业(22881)
研究所(22618)
业大(22474)
中心(20092)
(19924)
(18707)
北京(16322)
财经(15938)
(15676)
(15570)
技术(15299)
(15011)
(14859)
师范(14709)
农业大学(14688)
基金
项目(80269)
科学(60944)
基金(57776)
(53645)
国家(53237)
研究(50491)
科学基金(43886)
(31642)
自然(31545)
自然科(30902)
自然科学(30888)
自然科学基金(30322)
社会(30131)
基金项目(29668)
社会科(28541)
社会科学(28534)
(27223)
资助(25463)
教育(23903)
重点(18766)
编号(18497)
计划(17647)
(16912)
科研(16288)
科技(16064)
(15922)
(15884)
成果(15825)
创新(15060)
(14491)
期刊
(42739)
经济(42739)
学报(30797)
研究(30064)
(25675)
中国(25389)
科学(23318)
大学(22091)
学学(21071)
农业(17341)
(16777)
管理(14802)
教育(12859)
(9996)
金融(9996)
技术(9935)
(9364)
业大(9244)
财经(8341)
(8310)
农业大学(7649)
(7203)
经济研究(7014)
统计(6834)
科技(6305)
图书(6277)
(5985)
林业(5955)
业经(5784)
决策(5388)
共检索到175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乐  林茂  喻文娟  王翔凌  房文红  
MTT检测的OD值与细胞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0.96),能较好地反映活细胞密度。MTT的作用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此OD值均有较大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细胞的MTT检测中,采用0.5 mg/mL为MTT作用浓度,4 h为反应时间。细胞接种量对最终的细胞活力有一定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鱼类细胞毒性实验中,选取每孔2.0×104为最初接种量(初始密度为105cell/mL),对照SMMC7721细胞则选择每孔0.5×104细胞接种量(初始密度为2.5×104cell/mL)。通过优化的MTT比色法检测抗生素和多环芳香烃等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以Logistic模型拟合,获得实验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其伟  郝泗城  于秋红  毕平  宇克莉  夏文  
从显微水平及亚显微水平研究了锌处理对植物细胞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锌对植物根端细胞的损伤不甚显著,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结构完整,液泡呈轻至中度凝集,微核形成率很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露  朱海  郭爱珍  范放  李金峰  赵芳  杨小夏  洪小柳  马淑棉  司徒翠华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加入不同剂量的太平洋西加毒素(Pacific ciguatoxin-1,P-CTX-1)、箭毒苷和藜芦定,在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标定活细胞量,分析西加毒素剂量与细胞活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细胞与毒素作用不同时间,西加毒素剂量(x)与光密度值(y)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差异。在10 h、15 h及20 h等不同时间,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 6x+0.923 0(R2=0.978 9)、y=-0.044 3x+0.601 5(R2=0.962 1)、y=-0.020 4x+0.323 7(R2=0.928 1)。以10 h的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军  王高学  潘厚军  石存斌  吴淑勤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对分离出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在pH6.0~6.5的孵育液中37℃孵育90 m in,然后2%甲基绿37℃复染10 m in,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胞核被染成绿色而胞浆被染成红色,阴性细胞胞核和胞浆都被绿染。对正常未免疫鳜与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和鳜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免疫一周后的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计数,结果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佳  毕秀成  吴承明  
考马斯亮蓝-G250和牛血清蛋白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蛋白质浓度与产物的颜色深度存在对应关系.在误差传递规律基础上利用手机比色法,考察了光照和手机类型等影响取样的外在因素,建立了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最优测定条件下,间接测量值XB与蛋白质浓度在1~7μg/mL范围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7%(n=8),检出限为0.67μg/mL.对花生、葵花籽、南瓜子等坚果的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100.3%~107.5%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回收率好,可用于坚果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晋芳  朱玲  武秀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淑荃  万全  范文张  边家荣  吴泊君  汪永忠  
在水温20~24℃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醚沙星、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甲醛对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B leeker)鱼苗(体长7~10 m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这五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这五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3 mg/L、1.61 mg/L、3.48 mg/L、4.59 mg/、l55.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 mg/L、0.24 mg/L、0.60 mg/L、1.04 mg/L、3.65 mg/L。表明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可安全使用,硫醚沙星和甲醛需慎用,硫酸铜不适宜在花鱼骨鱼苗的防病中使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治国  杨东辉  叶新太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效敌百虫、富氯、硫酸铜、百毒威、高锰酸钾、伏碘、福尔马林、食盐等药物对黄颡鱼种 (2~ 3cm)的急性毒性试验。上述试验药物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 :0 1 5、0 2 3、0 45、0 83、1 1 1、1 78、1 5 1、1 86 3mg/L。表明硫酸铜、百毒威、伏碘、福尔马林是控制黄颡鱼病害的较理想药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世娜  简纪常  吴灶和  鲁义善  闫秀英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表明NCAMP-1和NCCRP-1两种受体蛋白均表达于NCC膜上,并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上的进化是保守的,这些膜蛋白在鱼类炎症反应期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本文就NCC的分离鉴定、形态结构、功能受体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NCC在鱼类先天性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来燕学  池树友  王亚红  张毅丰  韩正敏  
为筛选出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的药物,采用线虫悬浮液+农药的直接触杀法,选择了22种药物处理松材线虫1 h,测定了对松材线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松材线虫表现出不同的杀灭作用,供试的22种药物中,甲基阿维菌素(甲维盐)杀灭效果最好,1 h半致死浓度仅为0.3 mg.L-1;杀螟丹效果最差,1 h半致死浓度达21 053 mg.L-1。另外,苦参碱、抑太保、溴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4种药物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其1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2.5,4.2和4.5 mg.L-1。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能高效快速杀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卫民  严安生  周立国  查金苗  张志国  
本文用福尔马林、硫酸铜、敌百虫、灭虫精四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进行了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福尔马林 2 4hLC50 为 66 5 2mg L ,4 8hLC50 为 62 3 7mg L ,安全浓度为 15 4 8mg L ;硫酸铜 2 4hLC50 为 2 14mg L ,4 8hLC50 为 1 74mg L ,安全浓度为 0 2 8mg L ,敌百虫 2 4hLC50 为 7 94mg L ,4 8hLC50 为 5 0 1mg L ,安全浓度为0 3 8mg L ;灭虫精 2 4hLC50 为 0 87mg L ,4 8hLC50 为 0 63mg L ,安全浓度为 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李遵  段伟华  幸伟年  占志勇  孙颖  龚春  彭以元  
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五省的40份木通植物为试材,采用比色法建立木通属植物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其木通藤茎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甲醇超声波提取,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最后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来制备样品,可以完整提取木通总皂苷;以齐墩果酸为标准物进行木通皂苷的定量测定方法适合于大量木通试样的分析。(2)分析结果表明白木通总皂苷含量最大,江西地区适合进行选育高含量木通皂苷的木通品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西雨  王德忠  潘连德  吴建开  
采用氯氰菊酯和伊维菌素两种杀虫药物对发育不同阶段的(5、10和20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鱼苗,运用静态毒性试验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5、10和20日龄黄颡鱼鱼苗的24 h L C5 0分别为0.017 0、0.053 0、0.133 0 mg/L,48 h LC50分别为0.013 0、0.035 0、0.112 0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 3、0.004 6、0.023 8 mg/L。伊维菌素对5、10和20日龄黄颡鱼鱼苗的24 h LC50分别为0.295 0、0.339 0、0.356 0 mg/L,48 h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学中  张瑞泉  姜兰  谭爱萍  邓玉婷  李金祥  赵飞  刘付翠  何山  
本研究旨在了解水产品中携带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类型,评估水产品中细菌耐药性风险。从广州市14家超市随机购买100条鲜活的罗非鱼,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携带的优势菌群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hydrophila)和气单胞菌(Aeromonas)。采用大肠埃希菌和气单胞菌筛选培养方法,分别从鳃、肌肉和肠内容物筛选分离出182株大肠埃希菌和280株气单胞菌;运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PCR法扩增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qnr B、qnrC、qnrD、qnrS、aac(6¢)-Ib-cr、qepA、oqxAB)并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50%和2.14%;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5.82%和18.13%。肌肉中分离的气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恩诺沙星和/或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鳃和肠道的;各组织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远高于气单胞菌。分离菌株中,携带PMQR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占59.89%,且检出的耐药基因种类较多,包括qnrB、qnrD、qnrS、aac(6?)-Ib-cr和oqx AB;而携带PMQR基因的气单胞菌仅占6.79%,只检出耐药基因aac(6¢)-Ib-cr和qnrS。结论认为,罗非鱼食用部分肌肉携带的耐药菌较少,食品相对安全;肠道和鳃组织携带的耐药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而且大部分菌株携带有不同类型的PMQR基因,存在一定的耐药传播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