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7)
2023(6951)
2022(5844)
2021(5128)
2020(4236)
2019(9362)
2018(8793)
2017(16482)
2016(9072)
2015(9787)
2014(9182)
2013(9112)
2012(8471)
2011(7623)
2010(7332)
2009(6567)
2008(6328)
2007(5518)
2006(4797)
2005(4146)
作者
(30468)
(25385)
(25332)
(23759)
(16333)
(12552)
(11255)
(10034)
(9756)
(8832)
(8744)
(8493)
(8397)
(8105)
(8011)
(7987)
(7906)
(7691)
(7490)
(7400)
(6678)
(6291)
(6036)
(5881)
(5854)
(5671)
(5537)
(5524)
(5284)
(5184)
学科
(35386)
经济(35336)
管理(25738)
(24185)
(18696)
企业(18696)
方法(17564)
数学(15982)
数学方法(15854)
(10635)
(9715)
(9352)
中国(9185)
(8485)
贸易(8484)
(8244)
业经(7601)
环境(7030)
农业(6823)
(6004)
技术(5911)
(5608)
财务(5604)
财务管理(5591)
地方(5571)
(5439)
企业财务(5339)
(5160)
(5149)
金融(5146)
机构
大学(133431)
学院(130252)
(53698)
经济(52822)
研究(50800)
管理(47508)
理学(42234)
理学院(41702)
管理学(40802)
管理学院(40601)
中国(36136)
科学(35815)
(35256)
农业(28773)
(28027)
(27859)
业大(27700)
研究所(26159)
中心(22126)
(21878)
(19033)
农业大学(19022)
(18752)
财经(18149)
北京(17143)
经济学(17127)
(16823)
(16573)
(16533)
科学院(15794)
基金
项目(99096)
科学(76837)
基金(74048)
(70145)
国家(69605)
研究(60823)
科学基金(57544)
自然(41231)
自然科(40328)
自然科学(40311)
社会(40130)
自然科学基金(39637)
基金项目(39176)
社会科(38116)
社会科学(38105)
(37997)
(33777)
资助(30174)
教育(27123)
重点(23228)
计划(22497)
(21551)
(21004)
(20933)
科研(20654)
编号(20529)
科技(20148)
创新(19715)
(19515)
国家社会(17629)
期刊
(50925)
经济(50925)
学报(33987)
研究(33842)
(29712)
科学(27547)
大学(23916)
中国(23837)
学学(23222)
农业(20130)
管理(16225)
(15589)
(11072)
业大(10184)
(10011)
金融(10011)
经济研究(9920)
财经(8839)
农业大学(8672)
(8294)
技术(8278)
业经(8196)
教育(8072)
(7615)
科技(7452)
问题(6964)
林业(6795)
技术经济(6122)
(6075)
中国农业(5989)
共检索到182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徐滨  章龙珍  冯广朋  陈丽慧  
研究了麻醉剂MS-222和丁香酚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麻醉剂对中华鲟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严银龙  施永海  张海明  徐嘉波  刘永士  
研究了MS-222、丁香酚2种麻醉剂对人工繁养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幼鱼的麻醉效果,探索了2种麻醉剂在安全浓度下麻醉后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并运用该2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刀鲚幼鱼进行了运输实验。麻醉实验表明:(1)理想MS-222浓度为150 Mg/l,理想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30 Mg/l;(2)经MS-222浓度为15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郝长杰  庄平  赵峰  张涛  黄晓荣  方可菲  蒋俊  
为研究MS-222和丁香酚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幼鱼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71.37±3.24)g的幼鱼进行实验。根据暗纹东方鲀幼鱼麻醉和复苏时的主要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6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结果显示: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的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延长;MS-222和丁香酚分别在浓度60 mg·L~(-1)和30 mg·L~(-1)时,幼鱼的最终麻醉程度达到麻醉6期(延髓麻醉期);MS-222浓度在120~140 mg·L~(-1)、丁香酚浓度在60~70 mg·L~(-1)时,幼鱼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水温的上升,幼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均呈现缩短的趋势。幼鱼进入麻醉6期后,随着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幼鱼的复苏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暴露25 min时复苏时间已超过对照组(未暴露),此后复苏时间明显增加,幼鱼成活率为100%;丁香酚处理组幼鱼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延长持续上升,暴露6 min后复苏时间上升趋势加快,暴露15 min之前幼鱼成活率为100%,暴露20 min时幼鱼成活率降低到80%。研究表明,120~140 mg·L~(-1)的MS-222和60~70 mg·L~(-1)的丁香酚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麻醉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理想麻醉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飞  徐嘉波  施永海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水温对金钱鱼幼鱼呼吸和代谢活动规律的影响,为其适宜养殖水温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水密闭式方法,在盐度5条件下,以体质量(8.84±0.32) g/尾的金钱鱼幼鱼为试验对象,设置15,20,25,30和35℃不同养殖水温处理,测算并分析不同处理金钱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代谢率、排泄率、氧氮比、呼吸温度系数(Q_(10)值)、排泄Q_(10)值、窒息点及其变化规律,以明确金钱鱼幼鱼适宜的养殖水温。[结果]养殖水温为15~30℃时,金钱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代谢率和排泄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在3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46 mg/(g·h)、3.81μg/(g·h)、6.29 J/(g·h)和0.09 J/(g·h),35℃时均开始下降。在15~35℃养殖水温内,金钱鱼幼鱼窒息点随着水温上升而升高,氧氮比为71.76~261.04;呼吸Q_(10)值平均为2.50,20~25℃的呼吸Q_(10)值为1.22;排泄Q_(10)平均为2.23,25~30℃养殖水温的排泄Q_(10)值为1.10。[结论]盐度5条件下,金钱鱼幼鱼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15~30℃为其适宜养殖水温,其中最适养殖水温为20~3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单乐州  闫茂仓  吴洪喜  邵鑫斌  谢起浪  
在水温(12±1)℃和盐度24.3±0.61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及恢复投喂对鱼免幼鱼生长、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设置饥饿5、10、15 d及连续饥饿4个水平,并设正常投饵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马上恢复正常投饵,整个实验历时30 d,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鱼免幼鱼全长、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鱼免幼鱼在饥饿状况下存活时间23 d。实验结束时,饥饿5 d和10 d处理组鱼免幼鱼全长和体重明显高于投喂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鑫  崔爱君  徐永江  李海宁  柳学周  王滨  姜燕  刘新富  
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是一种全球水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长距离洄游特性的大型大洋性鱼类,其生性凶猛、游泳速度快,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强烈。为开发适宜黄条(鱼师)实验和生产操作的低应激处理技术,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手段,首次研究了 2种温度条件下(20℃和24℃)、2种麻醉剂(MS-222和丁香油)对1龄黄条(鱼师)的麻醉效果,通过行为判别与生理指标分析(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葡萄糖的水平),确定了 2种麻醉剂对黄条(鱼师)的最适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剂量。根据黄条(鱼师)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7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为20℃和24℃时,MS-222麻醉黄条(鱼师)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120和100 mg/L,而丁香油的最佳浓度均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实验鱼均可在3 min之内入麻,5min之内复苏。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增加,黄条(鱼师)入麻时间呈缩短趋势,复苏时间呈延长趋势。水温的升高降低了入麻时间,而对复苏时间无明显影响。在水温20℃和24℃条件下,40 mg/L的丁香油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于6 h和12 h达峰值;在水温24℃条件下,100 mg/L的MS-222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于12 h达峰值,其他各实验组血清肾上腺素、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均在24 h达峰值。2种温度条件下,实验鱼血清中3种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复苏72 h后均显著降低至初始水平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规范化的黄条(鱼师)实验与养殖生产操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细华  朱永久  刘鉴毅  杨德国  杜浩  危起伟  
以20~100 mg/L的MS-222(Tricaine M ethanesu lphonate)在水温15~25℃条件下对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和施氏鲟(A.schrenckii)的麻醉效果进行试验,中华鲟或施氏鲟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甚至出现死亡。30~40 mg/L的MS-222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鱼的活动量明显下降,可保持镇静并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体位,麻醉48 h后,在清水中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游动状态,适合于长途运输。50~100 mg/L的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适合于进行短时间的操作,如捉拿、称重、测量、外科手术、体外标记等。中华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加儿  曹守花  区又君  刘汝建  张建生  吴水清  
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2、16、20、24、28、32℃)、盐度(5、10、15、20、25、30)和pH(7.2、7.7、8.2、8.7、9.2、9.7)对体质量(0.21±0.03)g的鲻(Mugil cephal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鲻幼鱼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的影响显著,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6X2+0.2191X-0.1054(P<0.01)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鲻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波  卢华  徐飞  陈先均  叶华  
关键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健  官曙光  郑永允  慕伟  刘洪军  
研究了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两个规格许氏平鲉幼鱼的效果。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明  田甜  姜伟  
【目的】为研究丁香酚对长薄鳅幼鱼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水温(22±1)℃条件下,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对长薄鳅幼鱼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0~12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长薄鳅进入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呈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在20~40 mg/L时,长薄鳅的呼吸频率在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之后,呼吸频率趋于稳定,当增加至60~120 mg/L时,其呼吸频率经历小幅上升之后,均呈现直线下降趋势,并进入休克期;以60 mg/L丁香酚将长薄鳅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负相关,暴露时间在2~24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72 h存活率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26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70%,72 h存活率仅为40%;采用10 mg/L丁香酚麻醉液或经60 mg/L的丁香酚麻醉后立即转入10 mg/L丁香酚麻醉液连续浸泡10 h,可使长薄鳅进入镇静期,且对试验鱼影响较小,推荐作为长薄鳅幼鱼长途运输模式。【结论】40~60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长薄鳅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兴伟  闻海波  马学艳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采用静水呼吸室法研究了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了被寄生状态下黄颡鱼的成活率和钩介幼虫最适寄生量。结果显示:对照组、正常寄生组和重度寄生组的黄颡鱼在钩介幼虫完全脱落后的成活率分别为100%、93.3%和50%;寄生胁迫对黄颡鱼耗氧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钩介幼虫寄生胁迫使寄主鱼排氨率显著增加(P<0.05),钩介幼虫寄生数量与排氨率的增加存在正相关性,与寄主鱼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呼吸代谢O∶N显著降低,寄生组(B、C组)分别为29.64、27.22,接近以蛋白质和脂肪功能的比值24,未寄生组(A组)O∶N未出现明显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永久  姚志平  吴兴兵  何勇凤  杨德国  詹会祥  
采用流水呼吸室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14℃、18℃、22℃和26℃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分别为0.232 4 mg/(g·h)、0.247 9 mg/(g·h)、0.303 8 mg/(g·h)和0.421 2 mg/(g·h),且耗氧率(y)随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增加,y=0.016 t-0.1,(R2=0.764,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本研究检查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 ℃、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 (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 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 mg/L时,8 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 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 mg/L、29.94~50 mg/L、40.39~6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本研究检查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 ℃、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 (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 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 mg/L时,8 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 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 mg/L、29.94~50 mg/L、40.39~6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