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3)
- 2023(9208)
- 2022(8196)
- 2021(7886)
- 2020(6575)
- 2019(15271)
- 2018(15323)
- 2017(29657)
- 2016(16201)
- 2015(18309)
- 2014(18186)
- 2013(18002)
- 2012(16422)
- 2011(14679)
- 2010(14432)
- 2009(13017)
- 2008(12391)
- 2007(10579)
- 2006(9112)
- 2005(7688)
- 学科
- 济(60929)
- 经济(60860)
- 管理(47480)
- 业(43616)
- 企(37046)
- 企业(37046)
- 方法(30310)
- 数学(26085)
- 数学方法(25798)
- 农(15839)
- 学(15325)
- 中国(14884)
- 财(14652)
- 业经(13804)
- 地方(12619)
- 理论(10958)
- 技术(10805)
- 和(10802)
- 贸(10697)
- 贸易(10692)
- 农业(10664)
- 环境(10637)
- 易(10366)
- 制(9700)
- 务(9680)
- 财务(9622)
- 财务管理(9604)
- 划(9279)
- 企业财务(9101)
- 教育(8939)
- 机构
- 大学(228004)
- 学院(225394)
- 管理(94018)
- 济(83374)
- 理学(82627)
- 理学院(81701)
- 经济(81382)
- 管理学(80251)
- 管理学院(79867)
- 研究(72987)
- 中国(52089)
- 京(48601)
- 科学(48534)
- 农(36748)
- 所(36557)
- 财(36516)
- 业大(36357)
- 研究所(33801)
- 中心(32714)
- 江(31041)
- 北京(30571)
- 财经(30164)
- 范(30128)
- 师范(29785)
- 农业(28912)
- 经(27502)
- 院(27098)
- 州(25773)
- 师范大学(24199)
- 技术(24044)
- 基金
- 项目(163392)
- 科学(127530)
- 研究(118087)
- 基金(117966)
- 家(103040)
- 国家(102159)
- 科学基金(87770)
- 社会(72130)
- 社会科(68185)
- 社会科学(68166)
- 省(64161)
- 基金项目(63926)
- 自然(59227)
- 自然科(57782)
- 自然科学(57768)
- 自然科学基金(56720)
- 划(54125)
- 教育(53744)
- 编号(48586)
- 资助(48500)
- 成果(38710)
- 重点(36053)
- 部(35402)
- 发(34071)
- 创(34048)
- 课题(32837)
- 创新(31623)
- 科研(31620)
- 大学(30312)
- 项目编号(30298)
共检索到312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洁 丁玉娟 徐士桢 陈文仁 蒙兴华 王世隆 陈发容 王世平
将幼蟹在10ppm或100ppm的MS──222药液中浸浴10-15分钟后,再置于同样药液湿润的环境中,可以明显延长幼蟹的存活时间,减少幼蟹发生批量死亡,经240小时后,幼蟹存活率比对照组高出80%以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本研究检查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 ℃、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 (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 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 mg/L时,8 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 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 mg/L、29.94~50 mg/L、40.39~6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许氏平鲉 MS-222 麻醉 镇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林 张邦胤 孟振 孙晓璇 宋楚儿 张正 徐荣静 孙鹏
本研究检查了不同浓度MS-222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的麻醉效果,确定了3种规格幼鱼在不同浓度MS-222作用下达到深度镇静期(A2)、麻醉期(A4)的效应时间,最佳镇静、麻醉浓度和适宜运输浓度。结果显示,在水温为(14.5±0.5) ℃、pH为7.85、盐度为30、溶解氧浓度大于7.5 mg/L条件下,平均体质量为(10.11±2.13) g (W10)、(42.38±5.19) g (W40)和(80.79±6.65) g (W80)的3种规格幼鱼达到A2期和A4期的效应时间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缩短,同一麻醉浓度下效应时间随体质量增加逐渐延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各规格幼鱼达A2期、A4期的效应时间与MS-222浓度的关系,效应时间为180 s时,W10、W40和W80组达A2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27.38、29.94和40.39 mg/L,达A4期对应的MS-222浓度分别为95.32、107.32和116.58 mg/L;A2期不同规格幼鱼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4期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升高逐渐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S-222浓度为30~50 mg/L时,8 h模拟运输中W10、W40和W80幼鱼存活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 mg/L时,幼鱼运输存活率分别为60%、80%和100%,W10、W40和W80适宜运输浓度范围建议为27.38~50 mg/L、29.94~50 mg/L、40.39~60 mg/L。相关结果可为许氏平鲉不同规格幼鱼的安全转运、生物学实验的抗应激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许氏平鲉 MS-222 麻醉 镇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洁
在活鱼运输中使用麻醉剂以提高被运鱼的存活率,增加运输密度和延长运输时间,已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已在鱼体试用的麻醉剂达十多种,其中性能最好的是 MS—222。一、MS—222的有关性质MS—222的化学名称为3—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烷磺酸盐,其它商品名称还有 Fingu-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郝长杰 庄平 赵峰 张涛 黄晓荣 方可菲 蒋俊
为研究MS-222和丁香酚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幼鱼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71.37±3.24)g的幼鱼进行实验。根据暗纹东方鲀幼鱼麻醉和复苏时的主要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6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结果显示: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的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延长;MS-222和丁香酚分别在浓度60 mg·L~(-1)和30 mg·L~(-1)时,幼鱼的最终麻醉程度达到麻醉6期(延髓麻醉期);MS-222浓度在120~140 mg·L~(-1)、丁香酚浓度在60~70 mg·L~(-1)时,幼鱼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水温的上升,幼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均呈现缩短的趋势。幼鱼进入麻醉6期后,随着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幼鱼的复苏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暴露25 min时复苏时间已超过对照组(未暴露),此后复苏时间明显增加,幼鱼成活率为100%;丁香酚处理组幼鱼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延长持续上升,暴露6 min后复苏时间上升趋势加快,暴露15 min之前幼鱼成活率为100%,暴露20 min时幼鱼成活率降低到80%。研究表明,120~140 mg·L~(-1)的MS-222和60~70 mg·L~(-1)的丁香酚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麻醉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理想麻醉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姜维 王启军 赵虎 张红星 Andy Kouba 张璐 Ruth Marcec
观测MS-222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麻醉效果。12~15℃水温下,使用0.6 g/L MS-222对16尾4.7龄宁陕县东河的大鲵和16尾2.7龄周至县黑河的大鲵进行浸浴麻醉,每间隔5 min,观测个体的逃匿反应、翻正反射及痛感反应,记录个体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0.6 g/L MS-222对大鲵进行浸浴处理,32尾个体均达到深度麻醉,所需时间为11~30 min,苏醒时间为30~180 min;体重与麻醉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20),水温与麻醉时间呈显著的强负相关关系(r=-0.698)。试验过程中没有个体死亡。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严银龙 施永海 张海明 徐嘉波 刘永士
研究了MS-222、丁香酚2种麻醉剂对人工繁养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幼鱼的麻醉效果,探索了2种麻醉剂在安全浓度下麻醉后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并运用该2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刀鲚幼鱼进行了运输实验。麻醉实验表明:(1)理想MS-222浓度为150 Mg/l,理想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30 Mg/l;(2)经MS-222浓度为15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长琳 陈四清 何力 庄志猛 宋宗诚
在(23±0.2)℃海水温度下,测定了MS-222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成鱼的麻醉效果。实验用半滑舌鳎成鱼体长25~40cm,体质量300~1500g。实验设计的MS-222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0~120mg/L和90~240mg/L。结果显示,鱼体在最终麻醉程度不超过3期时呼吸频率增加,最终麻醉程度达到4期以上呼吸频率开始下降。MS-222麻醉半滑舌鳎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210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3min之内达到4期麻醉状态,5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MS-222溶液中浸浴15min后成活率为100%。鱼体在180m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洁 崔冶建 付亚平 胡建民 罗俊
彭泽鲫在浓度为20ppm的MS-222溶液中浸浴48小时后,鱼体内所吸收的MS-222平均量为16.47微克/克鱼组织。其中每克鱼肉中所含的MS-222量仅为12.93微克。将彭泽鲫转入清水中贮养12小时后,鱼肉中所含的MS-222基本排出。鱼体内MS-222基本排完约需30小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庄平 徐滨 章龙珍 冯广朋 陈丽慧
研究了麻醉剂MS-222和丁香酚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麻醉剂对中华鲟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中华鲟 麻醉 麻醉剂浓度 温度 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朝曙 李少菁
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25—30℃。在该范围内,随着幼体发育,其生存最适温度逐渐上升。各期溞状幼体的发育均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从孵化至第一次变态,30℃时平均发育时间比 25℃时短 6天。温度对溞状幼体的变态过程亦有明显影响,水温大于或达到 30℃时不利于变态的进行,但变态后的大眼幼体对高温适应力增强,35℃时仍可正常生长发育。不同批孵化的幼体在相同温度下存活与发育有明显差异。在对后期溞状幼体相对不适的 25℃下,溞状幼体发育期数变异的出现率较高。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 温度 存活与发育 变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鑫 崔爱君 徐永江 李海宁 柳学周 王滨 姜燕 刘新富
黄条(鱼师)(Seriola aureovittata)是一种全球水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长距离洄游特性的大型大洋性鱼类,其生性凶猛、游泳速度快,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强烈。为开发适宜黄条(鱼师)实验和生产操作的低应激处理技术,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手段,首次研究了 2种温度条件下(20℃和24℃)、2种麻醉剂(MS-222和丁香油)对1龄黄条(鱼师)的麻醉效果,通过行为判别与生理指标分析(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葡萄糖的水平),确定了 2种麻醉剂对黄条(鱼师)的最适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剂量。根据黄条(鱼师)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7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为20℃和24℃时,MS-222麻醉黄条(鱼师)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120和100 mg/L,而丁香油的最佳浓度均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实验鱼均可在3 min之内入麻,5min之内复苏。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增加,黄条(鱼师)入麻时间呈缩短趋势,复苏时间呈延长趋势。水温的升高降低了入麻时间,而对复苏时间无明显影响。在水温20℃和24℃条件下,40 mg/L的丁香油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于6 h和12 h达峰值;在水温24℃条件下,100 mg/L的MS-222麻醉黄条(鱼师)后,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于12 h达峰值,其他各实验组血清肾上腺素、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均在24 h达峰值。2种温度条件下,实验鱼血清中3种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复苏72 h后均显著降低至初始水平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规范化的黄条(鱼师)实验与养殖生产操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国亮 吴旭干 成永旭 王宗凯 陆剑锋
实验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初始体质量为1.8g左右。饲料A添加6%鳕鱼肝油和4%大豆卵鳞脂(饲料含4.53%磷脂和1.08%HUFA),饲料B添加10%的猪油(饲料含0.39%磷脂和0.18%HUFA);实验蟹单个体饲养(可防止蜕壳期间蟹相互残杀而获得饲料外的营养源),雌蟹(F)、雄蟹(M)各60个,实验周期120d。结果表明:两组饲料条件下,幼蟹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平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时间及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A组幼蟹肝胰腺和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并且A组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磷脂、多不饱...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蟹 脂肪 蜕壳 生化组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洁 黄永涛 黄二春 李唐亭 毛德荣 崔冶建
MS-222用于几种活鱼运输的效果@任洁@黄永涛@黄二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李唐亭@毛德荣¥潜江市熊口镇科学技术委员会@崔冶建¥湖北医科大学MS—222用于几种活鱼运输的效果任洁黄永涛黄二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1)李唐亭毛德荣(潜江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