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9)
- 2023(8948)
- 2022(8138)
- 2021(7880)
- 2020(6611)
- 2019(15495)
- 2018(15570)
- 2017(30419)
- 2016(16759)
- 2015(19042)
- 2014(19174)
- 2013(18985)
- 2012(17370)
- 2011(15460)
- 2010(15432)
- 2009(14030)
- 2008(13658)
- 2007(11845)
- 2006(10421)
- 2005(9137)
- 学科
- 济(64377)
- 经济(64295)
- 管理(48968)
- 业(46002)
- 企(38929)
- 企业(38929)
- 方法(30887)
- 数学(26462)
- 数学方法(26090)
- 农(17395)
- 财(16558)
- 中国(16500)
- 学(14968)
- 业经(14412)
- 地方(13367)
- 理论(11633)
- 制(11573)
- 农业(11508)
- 和(11388)
- 贸(11332)
- 贸易(11328)
- 易(10980)
- 务(10930)
- 财务(10865)
- 财务管理(10840)
- 技术(10353)
- 环境(10279)
- 企业财务(10253)
- 教育(10016)
- 银(9398)
- 机构
- 大学(235925)
- 学院(233908)
- 管理(97130)
- 济(87889)
- 经济(85709)
- 理学(84168)
- 理学院(83254)
- 管理学(81811)
- 管理学院(81397)
- 研究(75932)
- 中国(56018)
- 京(51068)
- 科学(48889)
- 财(40360)
- 所(38215)
- 农(36101)
- 业大(35573)
- 研究所(34737)
- 中心(34424)
- 江(33477)
- 北京(32720)
- 财经(32500)
- 范(31767)
- 师范(31519)
- 经(29386)
- 农业(28140)
- 州(27901)
- 院(27688)
- 师范大学(25504)
- 技术(24811)
- 基金
- 项目(161775)
- 科学(126190)
- 研究(119749)
- 基金(115745)
- 家(100002)
- 国家(99132)
- 科学基金(85181)
- 社会(72520)
- 社会科(68543)
- 社会科学(68522)
- 省(63632)
- 基金项目(62471)
- 自然(56446)
- 自然科(55075)
- 自然科学(55064)
- 教育(54753)
- 自然科学基金(54029)
- 划(53484)
- 编号(50280)
- 资助(48117)
- 成果(41111)
- 重点(35625)
- 部(35213)
- 课题(34165)
- 发(33815)
- 创(33392)
- 项目编号(31195)
- 创新(30997)
- 科研(30957)
- 大学(30174)
共检索到33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多勇 王瑞
针对MPA学位论文评审中的标准不够明晰等问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参考国内外MPA试点院校论文评审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清楚明晰的MPA论文评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MPA 论文评审 指标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颜昌武 吴远星
如何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是实现MPA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选题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恰当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不当则事倍功半。对G校187份被判定为"不合格"学位论文的评阅书的分析表明:选题不当是不合格论文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选题切入点不当""选题不属于公共管理专业范畴""选题的支撑资料无法获取"和"选题非真问题"四大方面问题。要走出MPA论文选题的误区,就要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遵循专业性、可行性、适度性和实践性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学位论文 选题 公共管理硕士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巍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对学位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作风、弃权票的运用、学位论文评审中的纠错、回避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避免学位论文评审中不公正现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评审 公正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海峰 高枫岚 罗长富 李思经
介绍了基于web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远程评审系统设计思路与途径,阐述了使用该系统如何对论文评审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该系统的使用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小聪
认为指导MPA学位论文有三个关键环节:选题环节、研究环节和写作环节。选题环节重在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环节主要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技能,写作环节主要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则温 赵张耀
通过对博士论文的双向隐名复审结果和相同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的同行专家评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的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质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评审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正>从2023年开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由此前的三年一评改为一年一评。202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范围是2023年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的146篇文章。经过论文初筛、编辑部评议和专家评议三轮评审,王战军、李旖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博士生教育发展新定位新策略》,廖湘阳、刘梦瑶《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政策效应研究》,刘宝存、张金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研究》,洪大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张炜《大学与学院有何不同?——基于美国研究生、学科及科研分层定位的视角》,杨卫《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体系重塑与高质量发展》,曾剑雄、张国栋《博士生退学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基于博士生访谈的扎根理论研究》,刘小强、郑围尹、蒋喜锋《强国建设视野下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思考——兼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范式转变》,许丹东、翟月、陈洪捷《博士毕业生区域流动就业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分析》,别敦荣《谁有资格“读博”?——基于个人经历的认知》等10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艳慧 李博 张瑾 李勇
学位论文评审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全面分析当前论文评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的研发与实践进行深入阐述,提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论文 网络评审系统 Java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敏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是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所采取的措施,旨在排除各种干扰,公平、公正地评审论文,加强论文评审的力度,从而严格监控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问卷调查显示:全日制博士生99%完全赞成匿名评审。虽然这项举措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担心评审专家的研究重点与自己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一致,担心评审专家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担心评审通不过,但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念又让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炘 高虹 刘颖 赵伟 陈皓明
在分析现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的实践,从分析和总结隐名评审的形式、程序等入手,对如何科学、合理、公正地进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普遍公认的博士学位论文标准并促使博士生指导教师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红军 邱厌庆
学位论文是评价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获得相应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以传统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单一学科组织模式下,学科交叉学位论文在评审中面临学科知识体系认知差异和评审准则解释差异的挑战。借鉴刻板印象心理学理论,在现有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送审,采用自评表和评审表信息交互策略,搭建评阅专家与论文作者之间的隐性沟通桥梁,协调二者在论文评审中的潜在冲突,以体现评审过程的多元化和适应性,实现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评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莎莎 王国华
对我国9所高校MPA学位论文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列举了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小勇 吴用
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做出准确、恰当的界定是保护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先决条件。通过适用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并不能实现以上界定要求,而实践中学位授予单位和有关司法机关做出的界定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界定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应当建立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学位论文的属性和不同创作来源的基础之上,相应地,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将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学位论文 著作权归属 职务作品 委托作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磊 李芳
根据多属性群决策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学术论文同行评议的共识度方法——同行专家相互评判的评审方法。即在每位同行评议专家单独评审的基础上,由编辑部将每位同行评议的评审意见和结果反馈到其他同行评议专家的手中,并进行相互逆判,以此得到同行评议专家的群体认可度(据此,可以计算专家权重)。本文将同行评议专家的评判偏好以区间数形式表示,并将其映射成二维坐标平面上的点集,通过引入Weber点对同行评议专家的评判偏好点进行加权集结。本文采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求取集结点,并将其作为评判的依据。最后,本文通过学术论文评审的实例分析以及与其他方法精度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祝琳琳 杜杏叶 李贺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未发表学术论文质量的自动评审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的问题,探索并建立一套具有引导性、科学性、客观性的论文质量自动评审指标体系,以提高评审效率。[方法/过程]在知识生产视角下,结合科学知识生产要素,分别从论文作者、参考文献、资金项目支持、选题、创新性、科学性、表达形式7个方面,构建论文质量自动评审指标体系,对其量化方法和技术进行简要说明,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项自动评审指标项权重及排序。[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论文科学性、创新性权重值均较高,论文表达形式中的摘要可读性、长度和参考文献所在期刊质量、新度同样是重要的自动评审因素,该结果能够为后续自动评审指标的量化处理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