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0)
2023(6618)
2022(5297)
2021(5204)
2020(4233)
2019(9850)
2018(9558)
2017(18699)
2016(9673)
2015(10981)
2014(10832)
2013(10116)
2012(8816)
2011(7849)
2010(7994)
2009(7280)
2008(6858)
2007(5763)
2006(4852)
2005(4256)
作者
(24849)
(20569)
(20485)
(19665)
(13013)
(9674)
(9323)
(8041)
(7867)
(7219)
(7123)
(6813)
(6534)
(6443)
(6309)
(6230)
(6226)
(6041)
(5833)
(5818)
(4978)
(4948)
(4903)
(4784)
(4639)
(4562)
(4553)
(4292)
(4066)
(4039)
学科
(37717)
经济(37682)
管理(29484)
(26650)
(23608)
企业(23608)
方法(20472)
数学(18251)
数学方法(17746)
中国(10284)
(9660)
(9140)
业经(8673)
理论(8035)
(7003)
(6381)
贸易(6376)
(6349)
(6209)
(6103)
财务(6070)
财务管理(6058)
技术(5998)
农业(5945)
企业财务(5717)
(5679)
(5511)
(5394)
地方(5333)
环境(5254)
机构
学院(130882)
大学(130844)
管理(54085)
(51256)
经济(50207)
理学(47807)
理学院(47344)
管理学(46242)
管理学院(45991)
研究(39036)
中国(29245)
(26559)
(23712)
科学(22439)
财经(19398)
中心(18601)
(18188)
师范(18066)
(17794)
(17792)
(17565)
业大(17040)
北京(16560)
研究所(15981)
经济学(15774)
(15586)
财经大学(14838)
师范大学(14631)
(14621)
(14598)
基金
项目(92121)
科学(74606)
研究(69683)
基金(67816)
(58302)
国家(57816)
科学基金(51206)
社会(45168)
社会科(42872)
社会科学(42861)
(35665)
基金项目(34902)
教育(34457)
自然(32745)
自然科(32078)
自然科学(32074)
自然科学基金(31477)
(30561)
编号(28591)
资助(27797)
成果(22977)
重点(20986)
(20904)
课题(19963)
(19914)
(18936)
教育部(18832)
国家社会(18755)
创新(18460)
人文(18222)
期刊
(52012)
经济(52012)
研究(37151)
中国(24390)
教育(20923)
管理(20707)
(18332)
科学(17022)
学报(16756)
(14391)
大学(14112)
技术(13863)
学学(12971)
农业(10024)
(9943)
金融(9943)
业经(9310)
财经(9230)
经济研究(9029)
统计(7998)
(7918)
(7522)
决策(6533)
技术经济(6463)
职业(6390)
问题(6296)
商业(6107)
(6083)
科技(5831)
现代(5694)
共检索到18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华  
本研究是一次把中国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最前沿的MOOCs相结合的尝试。我们研究发现,孔夫子式的独立教师模式非常适合利用MOOCs来改造今天的学校。今天的微课程本质上与MOOCs无关,但可以以MOOCs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名义来获得社会的热烈响应。这次技术和创新驱动的教育变革,碰巧是从MOOCs开始,人们开始用技术和创新来重新审视教育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出现必然导致主流教育市场出现课程市场,大规模地蚕食现有学校课程供给的地位和能力。可汗学院的微课程创新提供了中国先知先觉者又一个撬动体制对课程市场封闭的武器。微课程是一个可以打入目前教育体制这个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行者。未来千千万万的微课程可以组合成成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美德  杨彦捷  李军  
本文旨在反思基于沟通中国与欧洲不同思维方式的一个学术生命的信仰基础。借助思考两位伟大的导师——圣保罗和孔夫子的生命及其智慧,探索了两个不同文明的根源。文章反思了他们如何准备其生命的终点,也就是一种他们的使命似乎未能最终实现,自己也无从预料会留下长远遗产的境遇。文章并进一步比较了两位先哲核心理念之异同,作者认为,正是这些核心理念激发了他们各自富于社会责任和进步的学术追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敏  符平  
网约车虽以一种创新的市场实践面貌兴起,但后来并未带来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治理机制变革,反而复制了巡游车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治理机制。发源于不同技术环境的网约车与巡游车,其经营模式和治理结构由"殊途"走向"同归",是政府基于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的逻辑参与市场治理从而塑造市场的结果,其中的关键力量是具有风险可预见性、成本可控性等特征并受政府支配的传统市场控制观。传统的市场控制观本身构成了应对当前市场治理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其制度化的规制政策和治理逻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形塑力,且网约车平台企业在建构新型控制观失利的背景下,回归传统模式降低了其市场风险,进而使出租车市场治理体现出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都平平  李雨珂  陈越  
技术发展及疫情和后疫情环境使图书馆空间设置、资源利用与学习场景发生了变化,下一代图书馆将与时俱进地进行适应性的演变,向未来学习中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要实现人、物理空间、图书信息资源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愿景;从以人为本、泛在空间、模因学习、技术支撑的视角阐述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从应用视角理解和设计未来学习中心功能,实现多元维度的类型和属性的实施模态,实现未来方式的知识管理、学习保障、空间发展功能;设计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模式、技术模式、阅读模式、兴趣模式等多元模式,实现圈层文化、衍生阅读、虚实支持、教学互动类型和功能模式及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鹤  
为了满足我国四化建设和安排人民生活的需要,要求及时提供准确的农产量资料。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农产量多阶段等距随机抽样调查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个措施。但是这个调查只能提供农作物实割实测时的产量资料,还不能满足早期国家决策和各级政府指导生产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已有抽样点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农产量进行早期预测。回归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种预测方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武晋  
"独角兽"公司回归我国境内上市是当前资本市场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相较于其他上市模式,换股并购模式凭借独特优势而受到"独角兽"公司青睐并有望成为回归境内上市的一个途径。但是,现行制度规范仍存在诸多空白、或不能适应"独角兽"公司的实际需求,包括隐含交易风险、投资者保护漏洞等。为了在"独角兽"公司回归境内上市的背景下改进投资者保护安排,一是要完善上市公司表决程序和规则,合理设置特殊表决权股东的表决规则,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改进股东大会表决基数的设定,针对"独角兽"公司特殊治理结构或股权结构设置类别股股东表决权基数规则;二是要完善上市公司外部信息披露规范,扩充基于"独角兽"公司回归境内上市特点的信息披露内容,加强对信息披露监管规则的动态调整与综合评估;三是要完善上市公司股东退出机制,明确与扩展现金选择权的适用范围,引入价格协商机制与第三方价格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现金选择权定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回顾"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的演进,进而从知识论、学力论的角度,检视课程思潮的变化所带来的课程发展模式的演进,使我们借以认识新课程的思想背景。经过探讨两种回归现象: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探讨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转向;探讨非线性模式的特征;我们认识到,"课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生成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我们需要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越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志勇  
本研究运用Denison组织文化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学校文化对学校效能的影响效应,发现:1、学校文化的4个特质、12个维度与学校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2、学校文化的4个特质都对学校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效应;3、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工作目标、创新变革、授权、一致意见、学校愿景、能力发展对学校效能有显著影响效应,而团队导向、发展战略、协调整合、组织学习和家校关系5个维度的影响效应则不显著。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欣忆  许玲  苑大勇  
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和方向。终身学习资源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当前终身学习资源供给存在因供给驱动导致教育服务与学习需求脱节、学习资源的知识产权界限模糊、动态生成性学习资源被忽视等诸多问题。元宇宙中区块链技术的“确权”,让这个新空间有着更为有效、优质、公平的发展机遇。在新的规则下,数字资源贡献者被高度重视,会产生新的资源供给模式,现阶段学习资源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可能在新空间得到破解。从供给形式、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三个层面对元宇宙中学习资源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进行探讨,期待通过分析元宇宙中的新机制和新规则来破解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模式的问题,从而推动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模式改革,满足社会大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枬  
未来学校是在对现实学校变革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全球学校时空变革的已有案例来看,"未来学校"已经出现,而且正在成为现实的存在。了解未来学校的变革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赢得未来。该文通过文献梳理和资料查询,对目前全球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探索、趋势、原则等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是: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趋势可概括为,从"区隔时空"走向"互联时空",从"同一时空"走向"个性时空",从"单一时空"走向"多元时空"。未来学校时空变革应基于儿童的立场,本着生活的宗旨,秉持开放的心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宗阳  孙洪涛  张亨国  郑勤华  陈丽  
目前,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MOOCs学习质量和高辍学率等现象的质疑。现有MOOCs平台大都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如何对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解读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逻辑回归方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建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模型。本研究总结了在线学习领域逻辑回归研究的流程,在此基础上,从MOOCs在线学习过程出发构建了学习行为指标,并应用逻辑回归对MOOCs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就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展开了探索。研究检验了逻辑回归对于在线学习效果研究的价值,发现了课程注册时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待讨论澄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外贸才能形成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机制?从外贸起源和其"增长引擎"本质作用的终端视角看,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不仅可发挥大国国内需求这一"国家特定优势",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也可通过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的强有力关联,更好地发挥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本质作用。因此,在相同发展阶段,大国比小国更加偏向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明显背离大国经验,深层原因在于,致使"国内需求——本土供给——出口结构"不能有效衔接的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毅  冯健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各地开始陆续出现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就业的现象,即所谓的"回归工程"。这一现象与"民工潮"所造成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发展滞后正好相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结合湖北省通城县的实例,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角度对"回归工程"进行梳理,通过对其概念、背景、原因、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迁入地、迁出地以及自身三个方面。"回归工程"的意义在于,对于中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初资本积累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动当地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进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产生回归的原因,通过分析分众传媒、暴风科技、巨人网络三大企业的协议控制模式搭建、回归的动机及其回归模式,归纳出协议控制企业回归上市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等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广林  王甜甜  谭程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人力资本"价格"与"价值"脱节,背离价值规律,致使高校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影响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基于价格回归机制的动态人力资本配置模式,通过人力资本价格坐标构建、人力资本价格分类初始回归、人力资本价格个别具体回归和人力资本价格分类再回归机制实现人力资本"价格"向"价值"的动态回归,充分利用价格引导机制将教师人力资本配置到最适合的岗位,实现高校人力资本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