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6)
- 2023(6067)
- 2022(5065)
- 2021(4932)
- 2020(4038)
- 2019(9369)
- 2018(9320)
- 2017(15311)
- 2016(9590)
- 2015(11031)
- 2014(10909)
- 2013(9947)
- 2012(9465)
- 2011(8714)
- 2010(9042)
- 2009(7974)
- 2008(7705)
- 2007(7008)
- 2006(6480)
- 2005(6006)
- 学科
- 济(24094)
- 经济(24044)
- 教育(20026)
- 业(15730)
- 管理(15563)
- 中国(14968)
- 企(12343)
- 企业(12343)
- 学(10123)
- 理论(9521)
- 方法(9080)
- 教学(8479)
- 农(7711)
- 数学(7192)
- 融(7034)
- 金融(7033)
- 数学方法(6983)
- 贸(6884)
- 贸易(6880)
- 易(6772)
- 财(6409)
- 发(5769)
- 技术(5362)
- 银(5332)
- 银行(5308)
- 行(5195)
- 发展(5134)
- 制(5122)
- 世界(5091)
- 展(5009)
- 机构
- 大学(128120)
- 学院(119328)
- 研究(52823)
- 济(40609)
- 经济(39465)
- 管理(34834)
- 中国(33456)
- 教育(32387)
- 科学(32093)
- 京(30966)
- 理学(29137)
- 理学院(28589)
- 范(28239)
- 师范(27993)
- 管理学(27756)
- 所(27744)
- 管理学院(27528)
- 研究所(25434)
- 师范大学(23488)
- 中心(22242)
- 农(22144)
- 北京(21183)
- 江(20359)
- 院(19356)
- 财(19275)
- 技术(18217)
- 业大(18187)
- 农业(17455)
- 州(15623)
- 研究院(15574)
- 基金
- 项目(76582)
- 研究(61304)
- 科学(60744)
- 基金(51567)
- 家(47395)
- 国家(46452)
- 教育(37139)
- 科学基金(36599)
- 社会(34523)
- 社会科(32254)
- 社会科学(32242)
- 省(30236)
- 划(29416)
- 编号(26737)
- 成果(25711)
- 基金项目(25273)
- 课题(23276)
- 自然(23219)
- 自然科(22651)
- 自然科学(22638)
- 自然科学基金(22233)
- 资助(21765)
- 重点(19800)
- 部(18957)
- 年(18866)
- 发(17980)
- 规划(16880)
- 性(16617)
- 教育部(16519)
- 创(16073)
共检索到207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苏珊
MOOCs一词提出至今已有十年。从2007年的小范围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研究与实践,到国际MOOCs元年(2012年)后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研究,MOOCs让在线教育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过去五年中,因MOOCs引发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批判和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同时,对MOOCs变革教育的高度期待,与MOOCs不足一提的深刻批判也一直相伴相生,各种学术名词不断涌现。今日,人们对MOOCs的热情似乎已经退却。那么,当前MOOCs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究竟什么是MOOCs,其快速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曾访谈过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教授。该访谈以融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教育技术为主题,从宏观视野对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以及安德森教授本人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过去十年,国内外远程教育飞速发展,作为这一领域先行者的安德森教授又提出了交互等效原理,用以指导MOOCs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迄今,他已出版(包括合作出版)11本专著,其中《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译成中文)2009年获远程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查尔斯·E·魏德曼奖;他与乔恩·德龙(Jon Dron)提出的三代远程教育学理论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传播;他还提出基于社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隆威 冯园园 顾小清
随着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分析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期高端访谈,我们有幸邀请了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戴维·吉布森(DaviD Gibson)教授分享其对学习分析技术应用的经验和见解。吉布森教授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学与学习系副教授,未来学习中心(LearninG Futures)主任。他曾经作为助理研究员任职于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后作为技术支持任职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参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科廷大学合作的"全球挑战奖"(GLobaL ChaLLenGe awarD)项目。他不仅是横跨教育、音乐、数学、计算机和心理认知等多领域的学者,还是一位独立顾问、项目主管、企业家和技术革新者,是...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冷静 徐小娟
克里斯多夫·迪德(Christopher Dede)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蒂莫西·沃斯(Timothy E.Wirth)教授,也是学习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2001至2004年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生院)教学主任;2007年被授予哈佛大学杰出教师称号;2011年获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颁发的卓越发展奖。迪德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新兴学习技术、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创新中的领导力等。迪德教授多次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资助,项目包括沉浸式模拟、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互...
关键词:
学习技术 教育创新 创新推广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柴少明
卡尔·波瑞特(Carl Bereiter)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教授、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当代五位教育思想家之一(与布鲁纳、皮亚杰和布鲁姆等齐名)。20世纪80年代,他与马琳·斯卡德玛利亚(Marlene Scardamalia)教授一起提出了知识建构理论,创建了知识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成为促进知识建构研究与实践的世界性研究机构。他与研究团队开发的第一个协作学习网络系统——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学习(CSILE)已经演化为知识论坛(KF),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中。他还出版了大量论文和著
关键词:
知识建构 教育创新 社区 教育改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雪峰 张永和 魏志慧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泛在学习,并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到底什么是泛在学习,如何使泛在学习的理念成为现实,即如何根据学习者所处情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具体情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让不同的学习者有着相适应的学习体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重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让更多的民众更容易、更有趣、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作为未来终身学习的理想模式之一,泛在学习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随意获取信息、开展交流和进行学习的理想环境。本期,金书轲(Kinshuk)教授以泛在学习在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泛在学习 自适应 个性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 任友群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终身教育理念和创新举措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越来越多的政府、大学和企业接受并采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数字化学习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育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当前适逢国内开放大学建设热潮,到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体系,如何办好开放大学,也是需要在了解已有教育资源和本土需求的基础上,在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本期访谈嘉宾,泰国网络大学(Thailand Cyber University,简称...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高等教育 泰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危怡 胡梦华 胡艺龄 顾小清
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兴起,学习者的画像变得更加精准、全面。如何从丰富的数据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信息,使其价值最大化是构建学习者模型的核心。传统的学习者模型虽然能为学习系统提供各类信息,但未赋予用户访问权限,用户无法参与模型的构建与控制。为更好地支持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透明化,需要将学习者模型向用户开放。其开放的对象广泛,且意义不仅局限于基本的可视化。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到国际知名教育人工智能专家朱迪·凯(Judy Kay)教授分享开放学习者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的经验和见解。朱迪·凯教授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教育人工智能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联合主编,研究领域为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和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重点是创建个性化终身全方位学习的基础设施、工具和界面,核心是开放学习者模型的界面设计,使用户能通过界面参与学习者模型构建。她在《教育人工智能国际期刊》《用户建模与用户自适应交互》(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个人与普适计算》(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计算机科学教育》(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并在界面研究方面创建了自然用户交互(Natural User Interaction)软件框架,为人们使用桌面、墙面等大型交互平面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在华东师范大学 5 0周年校庆之际 ,我们有幸邀请到德国著名教育家柏林洪堡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本纳教授以及图宾根大学教育系系主任蔡德勒教授。在两位专家开设校庆学术报告之余 ,我们就国际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 ,尤其围绕着新一轮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 (PISA)发表各自的观点。征得两位教授的同意 ,将交谈的部分内容在此发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艺龄 祝嘉钰 顾小清
随着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成为推动知识生产与创新的动因。如何观察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如何感受学习者的社会参与特征?如何评价在线讨论中的行为?这些都是在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本期高阶访谈有幸邀请国际知名教育心理学家凡妮莎·登嫩(Vanessa Dennen)博士分享她关于在线教育实践共同体与话语分析的经验。登嫩博士是国际教育心理学与学习技术领域知名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目前担任《互联网与高等教育》(The Internet and H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阳 林秀华
终身学习运动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文首先简要阐明了重新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然后讨论了终身学习的定义。接着分析了终身学习对高等教育的改造。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终身学习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对于在中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看法。
关键词:
发达国家 终身学习 高等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凯 胡静
胡祥恩教授是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系、电子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智能系统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先进分布式学习孟菲斯实验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心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智能导学系统。本文系2018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教育大科学前沿论坛(第三期)——中国通用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会议期间对胡祥恩教授访谈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作为一种新技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教育学界讨论的焦点。然而,技术面对的不仅是理论,更关键的是应用问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使之真正融入教育,避免因过度包装而产生的空洞陷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胡祥恩教授认为,我们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根本性革新。他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新理论框架:学习者与教育资源对称性假设,即学习者能够在与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学习环境、互动机制和学习过程)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结构的最优化,同时教育资源也能够在这一互动中得以改进。该理论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学习者和教育资源的关系,认为教育资源并非被动、僵化、静态地参与教学过程,而是在动态、适应性地进行自我改进。在这一理论框架的支撑下,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资源有机结合,"个性化"与"拟人化"合为一体,令呆板、枯燥的在线学习系统被有效激活,从而极大地改善系统的教学效果。因此,该框架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彩真
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和提高质量,但是由于科学性不足、单一化与重点偏离,所以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否搞得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陆素菊
牧野笃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终身学习研究室主任教授,日本知名的终身教育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他长期潜心于终身教育和学习理论的重构,还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基于区域发展的终身学习与教育实践模式探索。本访谈重点围绕终身学习时代的教育重构主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ESD)切入,阐述了如何客观地看待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挑战。牧野教授分享了他参与和推进的区域开发与终身学习实践案例,并与国际终身学习论的国际趋势相衔接,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重构给出了基于日本实践的理性思考。他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多样化——访加拿大高等教育知名学者格兰·琼斯教授
全纳教育之研究 访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托尼·布思教授
简论“教授治校”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
如何促进教育研究迈向世界一流——访知名科学教育专家蔡今中教授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访著名国际金融专家陈彪如教授
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如何影响世界高等教育?——访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柯蒂斯·邦克教授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对策与展望——潘懋元教授访谈录
教育腾飞从精神开始——专访我国著名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专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
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史研究——访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莫纳·格里森教授
变革型教学: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访教育技术学专家阿兰·凯灵顿和焦建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