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秋  
MIT OCW,即 MIT 开放式课程,它是由 MIT 基于“抵抗商业化知识”的信念,把其所开设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教育者免费无偿地享用的计划和行动。无论是从其产生,还是从它使用的方式以及影响来看,开放与共享都是其最本质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向荣  李蔚  陈刚  
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开放式课程网页计划”的运行机制,揭示了其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即以精品课建设为先导,促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逐步推动全部课程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文澜  聂风华  
随着创新范式转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大学的功能、概念与内涵也随之演进和拓展。在过去的40年间,美国高校逐步发展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的重要抓手,成功实现大学资源与政府、产业、资本界的高效互动。本文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梳理其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协同组织模式、创新资助模式、产业联合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从中探析美国大学的产学研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大学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爱华  姜海标  
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主要从创新的属性(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和可观察性)和传播渠道两个方面来考虑MIT为促进OCW在教师内部扩散所做的努力。研究发现,为了让教师了解、接受并最终参与OCW项目,MIT一方面努力增强或强调OCW的相对优势、相容性、可观察性和降低复杂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传播渠道来增强OCW的影响力。有些措施是自始至终都采用的,另外一些措施只是在项目发展的特定阶段采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可春  
分析和比较中美不同模式的公开课,发现和总结其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可以为我国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提供支持。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MIT网络公开课两种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有利于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为此,应以统分结合的模式设计和规划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的科学发展;汲取MIT模式在甄选、评价、传播机制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形成完善机制体系,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凸显课程的互动功能,推进课堂组织的丰富化和真实化建设,保证课程的生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