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1)
2023(11083)
2022(9270)
2021(8813)
2020(7007)
2019(16184)
2018(16320)
2017(30390)
2016(17605)
2015(20177)
2014(20382)
2013(19472)
2012(18735)
2011(17384)
2010(18248)
2009(16958)
2008(16773)
2007(15699)
2006(14534)
2005(13583)
作者
(48266)
(39683)
(39609)
(37992)
(25637)
(18823)
(18353)
(15297)
(15254)
(14765)
(13434)
(13181)
(12820)
(12751)
(12532)
(12330)
(11860)
(11817)
(11574)
(11497)
(10427)
(9902)
(9668)
(9456)
(9137)
(9084)
(9025)
(8961)
(8033)
(7990)
学科
(67353)
经济(67276)
管理(43999)
(41802)
(31442)
企业(31442)
中国(29485)
教育(22122)
(21973)
地方(20344)
方法(20287)
数学(17295)
数学方法(17051)
业经(15937)
(15927)
(15489)
(14934)
银行(14920)
(14583)
农业(14486)
(13797)
(13695)
金融(13695)
(13614)
贸易(13597)
(13595)
(13185)
(13043)
理论(12905)
技术(11441)
机构
大学(248089)
学院(244741)
(98521)
经济(95971)
研究(90828)
管理(84941)
理学(70096)
理学院(69177)
管理学(68052)
中国(67584)
管理学院(67531)
(55601)
(50430)
科学(50287)
(45836)
(44052)
师范(43803)
(41193)
研究所(40570)
中心(39885)
北京(37412)
财经(37322)
教育(37043)
师范大学(34934)
(34839)
(33529)
(33416)
(32373)
经济学(29228)
业大(28969)
基金
项目(140304)
研究(117023)
科学(110518)
基金(94371)
(78555)
国家(77640)
社会(70321)
社会科(66369)
社会科学(66356)
科学基金(65277)
教育(60479)
(56904)
编号(52296)
(48856)
成果(48240)
基金项目(47774)
课题(40405)
资助(39232)
自然(36835)
(36627)
自然科(35868)
自然科学(35860)
自然科学基金(35184)
(34337)
(32635)
重点(32500)
项目编号(31384)
(31373)
发展(30717)
规划(30373)
期刊
(123784)
经济(123784)
研究(93211)
中国(64840)
教育(63837)
(36433)
管理(34659)
(33747)
(30787)
金融(30787)
学报(28550)
科学(27897)
技术(24216)
大学(23871)
农业(23198)
业经(21407)
学学(19784)
经济研究(19427)
财经(18470)
问题(16258)
(16008)
图书(15957)
职业(15746)
(14594)
论坛(14594)
(14455)
国际(13197)
(12558)
(12036)
书馆(11915)
共检索到416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洁  
通识教育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强调"有用知识"等理念,一直影响着MIT的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发展越发需要大量综合应用型人才,众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纷纷将通识教育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看来,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课程内容偏专业化等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改善外部条件、完善课程设置、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我们从MIT通识教育的百年发展中可以努力借鉴的法宝。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燕飞  石云里  陈长荣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博大精深并且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精深”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在接受全面的通识教育之后,才能“博大”,才能更具有创新思维,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多种职业的需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其通识教育能否顺利的实施与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入手,来探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仿  裴旭  万洪英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培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作为一种全新且具有革命性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政策,通识教育日益受到各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笔者着重介绍创造力战略下台湾通识教育在内容、途径、组织制度等方面所呈现的特色,以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通识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和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亚群  向亚雯  
加强通识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民族院校办学使命的重要路径。民族院校通识教育的变革具有三重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育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立足民族文化之根,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其实施特点包括实行通专结合的培养制度,采用分布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重视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实行大班授课,发展在线教学,彰显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其改革举措推动了民族学等相关学科建设,提升了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理念、教育评价方式等因素影响,民族院校通识教育也存在课程模式单一、轻隐性课程等问题。调整通识教育教育发展策略,需树立全面的通识教育发展观,改革课程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拓展育人路径,促进教育交流和经验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是美国通识教育改革中反复出现的问题。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一致性问题经历了从课程的高度统一到课程的分裂、进而在通识教育改革中强调加强课程的一致性,再到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加剧的过程。美国大学课程一致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深受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日趋复杂化和多样性的影响,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应充分考虑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这一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锐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分别解读"通专"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并从素质培养与技能培养、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博雅育人与专业育人三个方面对两者的实践博弈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须从深化、优化、细化、强化四个层面予以加强,力促"通专"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红  马昭  
"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战略规划带动我国各方面全面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教育领域更是受到不小的影响。随着通识教育的提出,各学科纷纷开始进行创新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未来发展趋势。首先阐述通识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具体分析目前国内通识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镜人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在其发展进程中显现出三个特征:一是目的的多元性,即要求通识教育培养现代公民,帮助学生养成理性,使学生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二是课程内容文理交融;三是实行核心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未来通识教育发展趋势主要有五点表现:其一,受科学技术发展、就业形势的影响以及个人文化修养提升的需要,通识教育将会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其二,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全人"的培养;其三,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在专业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其四,研读经典依然是通识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五,通识教育会对任课教师的品德、学问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伟  
职业性与教育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属性。当前,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呼声日益高涨,部分院校在转型过程中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训练,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弱化甚至忽视了通识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职业教育的教育性。本文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以及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指出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困境,并从通识教育定位、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彦捷  刘秋颖  
为解决学生在通识课程、主修专业和职业选择中面临的问题,从激发动机、设置跨学科课程、丰富教学设计及培养能力方面,可探明本科通识教育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通识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应形成整合教学(含实践教学)过程、教育和职业辅导过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的模式及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静  钟海青  
民族院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特殊性内涵,对保证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求同存异"的通识教育理念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普遍性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协同。在民族院校探讨文化自觉发展脉络中通识教育"求同存异"理念的适切性,可作为推动民族院校通识教育本土化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并体现通识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指向。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识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理论关系,调和通识教育与民族教育的"求同"理念与"存异"诉求,把握多元共生的通识课程发展边界,寻求文化自觉意义下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淑秀  周万春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历经沧桑却一直不变的坚守。21世纪,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实施了许多新举措,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珺  
中美高校课程体系差异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的实践证明,通识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维思维模式和研究能力方面都有着诸多裨益。文章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与我国著名高校进行对比,认为我国一些著名高校虽然进行了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但还远不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