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2)
2023(2479)
2022(2039)
2021(1809)
2020(1602)
2019(3362)
2018(3312)
2017(5147)
2016(2882)
2015(3257)
2014(2992)
2013(3048)
2012(2938)
2011(2541)
2010(2508)
2009(2095)
2008(2117)
2007(1768)
2006(1602)
2005(1307)
作者
(11852)
(10159)
(10091)
(9463)
(6274)
(5066)
(4390)
(4019)
(3690)
(3480)
(3434)
(3427)
(3391)
(3300)
(3211)
(3171)
(3082)
(2946)
(2944)
(2793)
(2718)
(2510)
(2369)
(2342)
(2240)
(2210)
(2198)
(2150)
(2135)
(2126)
学科
(6825)
经济(6805)
(5722)
管理(5480)
(4962)
(3934)
企业(3934)
(2676)
方法(2656)
税收(2485)
(2457)
(2368)
(2237)
数学(2118)
数学方法(2066)
中国(2011)
(1898)
环境(1753)
业经(1687)
地方(1676)
理论(1660)
水产(1640)
(1630)
财务(1629)
财务管理(1627)
企业财务(1580)
农业(1531)
(1494)
动物(1459)
(1450)
机构
大学(42714)
学院(42070)
研究(19089)
科学(16854)
(15492)
中国(13295)
农业(12698)
(11644)
研究所(11051)
业大(10981)
管理(10675)
(10655)
经济(10319)
实验(9976)
(9933)
(9431)
实验室(9344)
理学(9113)
中心(8930)
理学院(8888)
重点(8593)
管理学(8342)
管理学院(8294)
(8173)
农业大学(7996)
(7427)
科学院(6871)
(6790)
(6758)
技术(6603)
基金
项目(34117)
科学(25508)
(24802)
国家(24649)
基金(24634)
科学基金(19488)
研究(18389)
自然(15995)
自然科(15580)
自然科学(15573)
自然科学基金(15283)
(13940)
基金项目(13455)
(12680)
计划(9618)
资助(9197)
科技(9125)
社会(9109)
重点(8873)
社会科(8543)
社会科学(8541)
教育(8464)
专项(7772)
科研(7486)
(7289)
(6914)
创新(6662)
(6551)
大学(6416)
(6397)
期刊
学报(15256)
(13591)
科学(11895)
(9986)
经济(9986)
大学(9861)
学学(9661)
研究(9463)
农业(9236)
中国(9132)
(5987)
管理(5581)
业大(4848)
(4461)
技术(4326)
农业大学(3949)
(3617)
自然(3310)
中国农业(3298)
林业(3230)
资源(3199)
教育(3124)
科技(2833)
实验(2614)
自然科(2585)
自然科学(2585)
农林(2171)
(2171)
(2128)
金融(2128)
共检索到6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余军霞  周如意  池汝安  
该实验以FeCl_3·6H_2O为铁源,以对苯二甲酸(H2BDC)为有机配体,通过原位水热法合成了MIL-101-(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将其用于水体中草甘膦的吸附。在MIL-101-(Fe)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吸附剂的干燥温度,制备了不同的吸附剂,并用SEM、XRD、FTIR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曲线以及模拟废水实验,评价了该吸附剂对草甘膦的吸附性能。该实验设计将课程思政融于其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通过硝酸+微波加热和氨水吸附的方法对普通竹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运用红外图谱和元素分析对改性前后的竹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的含量明显增加。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其中,汞(Ⅱ)的吸附量提高25%以上,钯(Ⅱ)的吸附量提高32%以上,且吸附过程从以物理吸附为主转化为以化学吸附为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解维伟   周玲妹   卓启明   孙美洁  
该实验以低阶多孔煤为实验材料,首先采用工业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孔隙测试等方法分析煤样基础性质,然后使用复配药剂W-1对其进行吸附改性,再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对改性机理进行表征,并借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方法计算药剂在煤样表面的吸附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煤样表面极性基团丰富、孔隙结构发达、亲水性强、不易分选;药剂吸附改性后的煤样疏水性得到大幅优化。该实验设计遵循逐步深化原则,帮助学生强化思维训练,提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冠烽  黄彪  陈学榕  廖益强  唐丽荣  曾巧玲  
以木炭和黏土为原料,采用物理法制备炭陶复合吸附材料,讨论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其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提出原位活化的思路。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木炭的收缩在木炭和陶土之间形成发达的孔隙;黏土在烧结之后并没堵塞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块状炭陶的吸附性能比粉状的高;炭陶在制备过程中受原位活化作用。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炭陶复合吸附材料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127.5和543.6 mg·g-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苌姗姗  胡进波  Clair Bruno  Quignard Francoise  
在常规解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氮气吸附法对杨木应拉木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孔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并通过解析氮气吸附等温线判断孔隙的形状。结果表明:杨木应拉木BET比表面积为21.9m2.g-1,是对应木的13倍;杨木应拉木试样具有完好的介孔特征(孔径2~50nm),并具有一定量的微孔和大孔;内部存在"墨水瓶"状和狭缝状孔隙,孔径为5nm的孔体积分布密度最大,孔径在4~7nm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74.4%,孔径超过15nm的孔体积占总体积的10.8%。杨木应拉木中大量存在的中孔孔隙可归因于应拉木木纤维中的厚壁胶质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挺  吴银良  李存  赵健  陈国  吕燕  
【目的】制备莱克多巴胺硅胶表面分子印迹材料。【方法】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媒介,将聚甲基丙烯酸(PMAA)偶合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形成接枝微粒PMAA/SiO2;以莱克多巴胺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对接枝在硅胶表面的PMAA大分子链进行分子印迹,制备莱克多巴胺表面分子印迹材料(MIP-PMAA/SiO2)。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子印迹材料表面,用红外光谱对分子印迹材料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静态法研究分子印迹材料对莱克多巴胺的结合性能与分子识别特性。【结果】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对莱克多巴胺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克仑特罗和沙丁胺醇,吸附量为11.08 mg.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波  张亚东  徐江艳  陈敏  施瑛  蒋红梅  
[目的]采用水热法制备磁性水滑石材料(MNP-LDH),并以该材料作为吸附剂来吸附水体中的刚果红染料,探究其脱附和循环利用性,同时制备磁纳米四氧化三铁(MNP)和水滑石(LDH)作为对照。[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上述材料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考察了pH、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对上述材料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以氢氧化钠为洗脱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子曦  崔晓蕾  范黎黎  丰阳  
在该研究型实验中,要求学生首先在室温下快速合成多种具有不同结构和水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其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组成,并结合软件模拟示意图,对其孔道结构建立初步认识;最后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分光光度计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比较不同金属有机框架的染料吸附能力,深入理解孔结构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该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面对材料化学复杂科学问题时,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正杰   刘苗   刘忆贤   房春霞   马喜龙   张志昆   韩继龙  
该文设计了[Emim]NTF2/MIL-53(Al)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硫酸羟基氯喹(HCQ)吸附性能探索型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和浸渍法制备了[Emim]NTF2/MIL-53(Al)复合材料,通过静态吸附法考察了p H值、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HCQ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Emim]NTF2的负载量为20%时,复合材料在20min的吸附容量可达230.95mg/g。高吸附容量可归因于材料骨架原子和离子液体与HCQ分子之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该探索型实验涉及配位化学、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等专业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前沿相链接,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扩展学生视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  陈祖义  洪良平  
应用平衡法测定了4种浓度~(14)C-苄嘧磺隆溶液在10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安徽红壤和江西红壤性水稻土吸附率为73.24%和50.95%;江苏黄潮土B和A吸咐率分别为10.74%和21.12%。根据Fruendlich方程计算:10种土壤的吸附方程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经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附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其中pH值与吸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吸附于土壤的苄嘧磺隆经水作用可被解吸,解吸率与其吸附率呈负相关.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强吸附性表明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难以淋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爱民  张宇  刘伟  兰叶青  蒋红梅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化磁纳米Fe3O4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化磁纳米Fe3O4在不同pH、反应时间、添加量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下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 8.5、分析时间为10 min时对Pb2+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随着氨基化磁纳米Fe3O4添加量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能力也增强;随着Pb2+初始浓度的增加,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率降低。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浓度盐酸对保留在氨基化磁纳米Fe3O4上的Pb2+的脱附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晓莉  江晓玲  梁萍  张颖  杨红健  
该文设计了将草酸还原-改性粉煤灰吸附两步法用于含铬废水处理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实验通过优化草酸还原Cr(Ⅵ)反应条件,以及对改性粉煤灰对铬吸附性能的测试,使学生熟悉了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绿色环保意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亚提  张一平  
为了探讨土壤粘粒表面Pb2+吸附-解吸的不可逆性特征,采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陕西4种土壤粘粒对Pb2+的吸附和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恒定pH条件下,残留吸附常数Kd与吸附常数Ka的比值称为吸附-解吸的不可逆性特征参数,Kd/Ka=1,表示吸附-解吸过程是可逆的;Kd/Ka≠1,表示该过程不可逆;在不同解吸溶液中,供试土壤粘粒表面Pb2+Kd/Ka值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N aNO3、草酸、柠檬酸,不可逆程度大小与此相同。在不同pH条件下,供试土壤粘粒表面Pb2+络合常数log Kiant与解吸常数log Kidnt的比值也可作为过程不可逆性特征参数;在不同介质中,其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 aNO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新周  林惠昆  郝志云  董毅  
【目的】研究甘蔗滤泥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考察溶液pH、不同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法探究甘蔗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应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扩散方程模拟甘蔗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动力学行为。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模拟其吸附过程热力学行为。【结果】最佳条件:甘蔗滤泥投加量为14 g/L、pH为5、温度为303 K、时间为40 min,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98%。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描述此吸附过程。【结论】甘蔗滤泥吸附亚甲基蓝是可行的,该过程很容易进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宝勇  任秀珍  张秀玲  李春辉  宋玉兰  
介绍了一个由科研实验"一种Co(Ⅱ)MOF材料的合成及表征"转化而来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内容包含配体合成与分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溶剂热合成、晶体数据采集、结构解析与表达、产物物相分析、热重分析及气体吸附性能研究等,涵盖了本科生所学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等多方面知识。实验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结果可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