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1)
- 2023(11921)
- 2022(10664)
- 2021(10314)
- 2020(8584)
- 2019(20118)
- 2018(20352)
- 2017(40772)
- 2016(22241)
- 2015(25051)
- 2014(25350)
- 2013(25169)
- 2012(23402)
- 2011(21429)
- 2010(21576)
- 2009(20014)
- 2008(19585)
- 2007(17241)
- 2006(15342)
- 2005(13861)
- 学科
- 济(85713)
- 经济(85602)
- 管理(63183)
- 业(59840)
- 企(48797)
- 企业(48797)
- 方法(39539)
- 数学(34454)
- 数学方法(34038)
- 中国(24778)
- 农(24359)
- 财(22655)
- 业经(18673)
- 贸(18008)
- 贸易(18000)
- 制(17964)
- 学(17670)
- 易(17561)
- 地方(16645)
- 银(15876)
- 银行(15841)
- 农业(15765)
- 行(15163)
- 理论(14576)
- 融(14466)
- 金融(14465)
- 策(14131)
- 和(13963)
- 务(13561)
- 财务(13493)
- 机构
- 大学(318278)
- 学院(316009)
- 济(128541)
- 管理(126913)
- 经济(125565)
- 理学(109088)
- 理学院(107919)
- 管理学(106280)
- 研究(105728)
- 管理学院(105698)
- 中国(81449)
- 京(68063)
- 科学(62748)
- 财(62017)
- 所(53041)
- 财经(48988)
- 研究所(47732)
- 中心(47515)
- 农(46079)
- 江(45611)
- 经(44390)
- 北京(44060)
- 业大(43665)
- 范(42443)
- 师范(42161)
- 院(38108)
- 经济学(37807)
- 州(37564)
- 财经大学(36285)
- 农业(35964)
- 基金
- 项目(205690)
- 科学(161032)
- 研究(155604)
- 基金(147866)
- 家(126567)
- 国家(125478)
- 科学基金(107417)
- 社会(95610)
- 社会科(90507)
- 社会科学(90486)
- 省(78897)
- 基金项目(78399)
- 教育(71583)
- 自然(68949)
- 自然科(67238)
- 自然科学(67223)
- 划(66880)
- 自然科学基金(66005)
- 编号(65839)
- 资助(62093)
- 成果(55363)
- 部(46436)
- 重点(45154)
- 课题(44804)
- 发(43655)
- 创(42207)
- 项目编号(40829)
- 教育部(40018)
- 人文(39227)
- 创新(39225)
- 期刊
- 济(143046)
- 经济(143046)
- 研究(100447)
- 中国(56957)
- 管理(46608)
- 财(44161)
- 学报(44104)
- 农(42230)
- 科学(41634)
- 教育(37823)
- 融(34194)
- 金融(34194)
- 大学(33849)
- 学学(31377)
- 农业(29629)
- 技术(26771)
- 业经(23513)
- 财经(23070)
- 经济研究(22792)
- 经(19535)
- 问题(18886)
- 图书(18149)
- 理论(17492)
- 实践(16024)
- 践(16024)
- 贸(15992)
- 现代(15093)
- 技术经济(15090)
- 业(14412)
- 商业(14351)
共检索到471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永刚
汇率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凸显,推动了学术界对货币状况指数(MCIs)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功能研究、缺陷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对MCIs的研究脉络作了系统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对MCIs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货币状况指数 货币政策 货币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晔
关于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不同的文献分别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的选取、约束条件的设立和货币政策决策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了模型上的新扩展,形成了多种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方案。然而实践证明,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使得已有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包容性均不强,于是,最新的趋势表现为运用鲁棒控制和贝叶斯等方法消减建模过程中的模型不确定性和冲击不确定性。鉴于此,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设计可以考虑选择其中的一种模式——多目标的损失函数、混合型的约束条件和相机抉择的决策方式,在此框架下运用鲁棒控制求解最优货币政策。
关键词:
最优货币政策 最新趋势 鲁棒控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本.伯南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元堂
作为欧元区的中央银行,欧洲央行通过不同优化调控工具和调控方式,有效促进了欧元区经济稳健发展。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欧元区金融体系与我国存在一定相似性,欧洲央行的部分政策操作对我国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介绍了欧洲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新货币政策框架的特征,分析了欧洲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新冠疫情中的主要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最后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欧洲央行 货币政策 非常规操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区域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震
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和流动性扩张,加大了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这是近2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逻辑起点。本文系统研究了外汇占款问题对于国内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随着外汇储备下降,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得到增强,同时也为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更加主动的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值得指出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利辉
2015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化解金融风险、引导利率走势和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央行连续出台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频次和规模,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应在利率方面致力于打造有效的收益率曲线,维持当前较低的利率水平,慎重使用降息工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改革 经济运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新平 贾炳汉 梅淳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工具 ,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操作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深入分析了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操作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
关键词: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 前瞻性指引 公信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针对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的联合运行而具有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首次建立双阈值变量的麦克勒姆规则,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应随着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联合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转换,转换时机发生在经济增长率为8.8%和通胀率为3.17%处。(2)基于8.8%的通胀率和3.17%的增长率的基准,样本期内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划分为3种机制。央行在经济萧条机制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以经济增长和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在经济过热机制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以高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央行偏好高增长、低通胀机制,该机制中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
关键词:
麦克勒姆规则 机制转换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