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2)
2023(10576)
2022(8928)
2021(8105)
2020(6847)
2019(15044)
2018(14538)
2017(28502)
2016(15581)
2015(16828)
2014(16339)
2013(15843)
2012(14352)
2011(12784)
2010(12733)
2009(11982)
2008(12155)
2007(10765)
2006(9443)
2005(8676)
作者
(44455)
(37327)
(37192)
(35206)
(23547)
(17956)
(16660)
(14333)
(14134)
(13159)
(12731)
(12321)
(11952)
(11831)
(11747)
(11312)
(11206)
(11107)
(10754)
(10727)
(9326)
(9136)
(8986)
(8432)
(8366)
(8343)
(8295)
(8039)
(7388)
(7206)
学科
(58826)
经济(58716)
管理(57305)
(52966)
(46675)
企业(46675)
方法(26036)
(25748)
数学(22857)
数学方法(22705)
(19171)
(18164)
财务(18145)
财务管理(18113)
企业财务(17432)
(15977)
业经(14668)
中国(14413)
(14089)
体制(12263)
(11149)
(11077)
贸易(11071)
(10887)
银行(10848)
(10828)
(10156)
(10127)
金融(10125)
农业(10025)
机构
大学(220357)
学院(218819)
(92080)
经济(90445)
管理(85792)
理学(74896)
理学院(74142)
管理学(73138)
管理学院(72742)
研究(71591)
中国(55704)
(47803)
(44670)
科学(42388)
(39640)
财经(37636)
(35734)
业大(34415)
(34286)
中心(32538)
研究所(32132)
(32062)
农业(31199)
经济学(28921)
财经大学(28267)
北京(27352)
经济学院(26207)
(26089)
商学(24774)
(24584)
基金
项目(149972)
科学(119176)
基金(112997)
研究(104570)
(100214)
国家(99421)
科学基金(85663)
社会(71007)
社会科(67494)
社会科学(67475)
基金项目(60425)
(57338)
自然(56101)
自然科(54823)
自然科学(54805)
自然科学基金(53928)
(48683)
教育(47521)
资助(44741)
编号(39023)
(34208)
重点(34108)
(33173)
(31895)
成果(31440)
国家社会(30513)
(30398)
创新(30042)
教育部(29647)
科研(29260)
期刊
(98304)
经济(98304)
研究(61871)
(40929)
中国(40823)
学报(38995)
(35718)
科学(34348)
管理(32201)
大学(29809)
学学(28870)
农业(23165)
(22070)
金融(22070)
财经(19652)
(16674)
经济研究(16335)
业经(15788)
技术(14899)
教育(14839)
问题(13288)
(12099)
(11997)
财会(11691)
会计(10597)
(10424)
业大(10302)
科技(10260)
理论(9637)
技术经济(9628)
共检索到317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  李学伟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健明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原因,控制权收益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发生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丽  钟田丽  
本文以2005-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作用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越能减弱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抑制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却加重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负相关的关系,增强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对终极控制股东规避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世平  吴敬学  
本文以2004—2005年A股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金字塔结构对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金字塔结构对涉农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所有权和控制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链条金字塔结构,涉农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通过多链条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拥有较高的控制权和较低的所有权,并且两权分离程度较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以包含2004-2008年间可获得连续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应用一系列GLS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政府干预如何影响资本结构选择,以及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资本结构选择之间关系如何受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2)政府干预与债务水平显著正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而变弱,政府的干预使得债务资本供给方(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间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本文将控股股东的类型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和个人持股,分别测算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研究发现:(1)国有法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高,私人控股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次之。(2)在国有股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控股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在职消费等隐蔽方式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3)在私有股份中,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控制权私人收益成反比但作用有限,这种现象在个人控股公司中更为普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天阳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为所有权少数控制性结构,在控制方式上大多采用"金字塔"型的控制模式。所有权少数控制结构使得最终控制人对外部股东的侵害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导致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及完善公司治理是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入手,就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鹏  周黎安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根据2001-2004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即所有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有负的“侵占效应”,现金流权则有正的“激励效应”;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强于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随着两者分离程度的增加,公司绩效将下降,并体现出递增的边际效应。本文进一步从资金占用的角度验证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这两种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本文对公司所有权、管理控制权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公司所有权性质、前三大股东所有权集中度与高管报酬显著负相关,外资股、两职合一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内部董事比例对高管报酬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卜金涛  
公司股权日益社会化、分散化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所有的股东不可能都进入董事会参加各项决策,从而导致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本文从公司所有权、控制权两个维度将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分为四个类型,对各类公司控制的实现工具、途径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倪中新  武凯文  周亚虹  边思凯  
文章基于终极所有权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理论上,文章通过引入股权融资决策拓展了LLSV模型,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与股权融资规模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需求呈现分离现象——高回报时实施投资型融资,低回报时实施圈钱型融资。实证上,文章采用因变量受限的Tobit模型对2007-2013年我国1 803家A股上市公司的1 118次公开增发新股的规模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融资需求分离假说。文章为融资过程中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华  张俊喜  宋敏  
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上市企业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二者的分离对企业的影响。我们发现,民营上市企业的最终控制人大多采用金字塔方式从而以用较少的投资控制较多的股份。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严重的东亚地区的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两权分离更大。两权的分离造成了企业价值的下降。我们的结论指出,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应该尽量保持相若,且应避免所有者和管理者合一这一经营管理方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瑞龙  
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杨瑞龙把国有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国家仍保持出资人所有权的前提下,由企业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在国家与企业法人之间形成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以达到在不改变国有制前提下把企业改造成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志强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战略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终极控制人对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控制人比其他类型控制人有更强的战略委员会治理需求,地方政府、民营、特殊法人控股股东有更多的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诉求;除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外,终极所有权的提高一般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两权分离度的增加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除了有提高管理水平的动机之外,设立战略委员会亦有缓解代理冲突、获取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