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1)
2023(6799)
2022(5698)
2021(5601)
2020(4542)
2019(10555)
2018(10269)
2017(19394)
2016(10549)
2015(11975)
2014(11671)
2013(11640)
2012(11229)
2011(10381)
2010(10440)
2009(9759)
2008(9695)
2007(8695)
2006(7872)
2005(7244)
作者
(29321)
(24623)
(24460)
(23493)
(15725)
(11563)
(11011)
(9523)
(9472)
(8878)
(8588)
(8058)
(8055)
(7940)
(7886)
(7696)
(7439)
(7146)
(7048)
(6943)
(6331)
(6036)
(5903)
(5617)
(5600)
(5525)
(5361)
(5285)
(4979)
(4953)
学科
(44984)
经济(44941)
管理(28850)
(26640)
(19927)
企业(19927)
方法(18178)
中国(16861)
数学(16757)
数学方法(16578)
(13711)
(12847)
贸易(12841)
(12666)
(11368)
(9955)
(9877)
(8618)
银行(8607)
农业(8533)
业经(8437)
(8392)
及其(7869)
(7636)
金融(7636)
政策(7163)
地方(7064)
环境(7036)
(6971)
(6956)
机构
大学(152156)
学院(151057)
(75575)
经济(74314)
研究(60271)
管理(56332)
中国(48105)
理学(47404)
理学院(46889)
管理学(46328)
管理学院(46037)
(34506)
(33107)
科学(32186)
(30274)
研究所(27298)
财经(26604)
中心(26217)
经济学(24670)
(24501)
(23596)
经济学院(22123)
北京(22056)
(21972)
(21468)
财经大学(19739)
(19439)
师范(19326)
业大(18567)
农业(18474)
基金
项目(94985)
科学(76045)
研究(72255)
基金(71431)
(62437)
国家(61981)
科学基金(52169)
社会(48134)
社会科(45824)
社会科学(45816)
基金项目(35608)
教育(32801)
(32516)
自然(31476)
资助(30961)
自然科(30765)
自然科学(30750)
自然科学基金(30253)
(29312)
编号(27863)
成果(24122)
(23463)
中国(21980)
重点(21692)
(21440)
国家社会(21163)
教育部(20335)
课题(20188)
(19158)
(19119)
期刊
(84893)
经济(84893)
研究(53205)
中国(32501)
(24712)
(22363)
管理(22155)
科学(20416)
学报(20031)
(18510)
金融(18510)
教育(16294)
大学(15714)
农业(15581)
经济研究(14980)
学学(14693)
财经(13813)
(12762)
技术(12148)
(12080)
国际(11965)
问题(11268)
业经(11253)
世界(11103)
(9034)
技术经济(7770)
现代(6945)
统计(6939)
(6793)
论坛(6793)
共检索到24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雪梅  
管理层收购(MBO)是西方常见的一种企业并购模式。一个国家的企业实施MBO收购方式,有着严格明确的条件要求,并且规范运作,才能使MBO的优势得以发挥。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其MBO收购的实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审慎进行,特别是对大型国企的MBO收购问题,如何公开、公正、公平和有序地进行方面,更必须坚持原则、严格规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栋  陈坚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产权改造的一种手段,在西方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方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实施MBO可以解决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在我国实施MBO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国情成就了我国不同的MBO,本文拟从我国实施MBO的作用、条件、难点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华靓  
MBO作为激励管理层的一种手段 ,不仅有利于实现产权结构调整 ,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而且还可以达到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效果 ,对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实施MBO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金海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状况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在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明新  
土耳其对华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是我国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而不是一个国际贸易强国所遭遇的典型尴尬,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和出口结构的直接反映。换言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它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逐步得到缓解。因此,我们的相关政策部门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两个观念,即全面的观念和中长期的观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波  
MBO在国外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工具。但是在我国由于割裂的市场,导致MBO更多体现为经营层降低经营风险的一种措施。目前,在我国实施MBO主要面临以下的几种风险:持股主体不清的风险、定价风险、MBO融资的信用风险、市场监管的风险。为此,论文认为应该加强对MBO的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建新  
本文首先对我国MBO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分析;然后剖析了我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当前我国实施MBO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超  聂丽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超  聂丽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茵茵  邢海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各地政府在处理城中村时,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改造模式多样。其中,局部改造模式是当前城中村改造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如何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这类城中村的改造对于城市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为例,分析局部改造型城中村的特点及问题,并结合规划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有机更新的建议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云鹏  张释元  
建立在对一所农村中学课程实施过程考察基础上,本文提出课程实施的条件应包括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文化基础、外部支持以及时间等。并提出多方获取资源和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校长的领导、构建革新的学校文化等推进农村学校课程实施的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鹿星南  和学新  
智慧学校作为研究学校的一种新视角,引领了信息时代学校发展与变革的国际潮流与趋势,是未来学校变革的重要走向。综观国外有关智慧学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得出政策法规、组织机构、智慧学习环境、数字教材、课程体系与教学范式以及学校基本支持服务体系是影响智慧学校建设最直接、最重要的实施条件。各国从不同层面将明晰智慧学校的内涵意蕴、重视发挥政府职能、建构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智慧学校示范基地、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智慧学校建设支持系统作为智慧学校建设的主要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广彤   舒云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杰  韩耀  
本文分析了ERP实施的现状,提出ERP实施解决的关键问题,并针对某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应用环境,分析ERP实施的原因、需求和工作流程,目的是对ERP的实施有一个充分理性的认识,即ERP的实施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现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静  刘希麟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能耗、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致使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传统会计有碍于环境成本和企业相应的价值链活动以及企业外部环境活动之间的关键性联系,导致对环境成本的认识与估计不足,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不能对环境项目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披露,把会计主体局限在生态环境之外,资源和环境的耗费无法计入成本,导致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而取得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