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7)
- 2023(7590)
- 2022(6232)
- 2021(5733)
- 2020(4628)
- 2019(10232)
- 2018(10067)
- 2017(18713)
- 2016(10436)
- 2015(11822)
- 2014(12043)
- 2013(11757)
- 2012(11003)
- 2011(9847)
- 2010(10175)
- 2009(9800)
- 2008(10034)
- 2007(9425)
- 2006(8640)
- 2005(8102)
- 学科
- 济(38977)
- 经济(38895)
- 管理(37527)
- 业(30921)
- 企(26498)
- 企业(26498)
- 制(15067)
- 财(14715)
- 中国(13750)
- 农(13222)
- 业经(11431)
- 方法(11154)
- 体(9870)
- 地方(9821)
- 银(8844)
- 银行(8837)
- 数学(8791)
- 数学方法(8582)
- 务(8440)
- 行(8423)
- 财务(8400)
- 财务管理(8372)
- 体制(8280)
- 农业(8152)
- 融(7923)
- 金融(7921)
- 企业财务(7886)
- 环境(7698)
- 学(7562)
- 划(7120)
- 机构
- 学院(149128)
- 大学(148907)
- 济(59968)
- 经济(58397)
- 管理(53941)
- 研究(52014)
- 理学(44179)
- 理学院(43665)
- 管理学(42953)
- 管理学院(42654)
- 中国(42086)
- 财(34249)
- 京(32339)
- 科学(28848)
- 江(26237)
- 所(25868)
- 财经(24713)
- 中心(24440)
- 研究所(22351)
- 经(22070)
- 农(21806)
- 北京(20770)
- 州(20474)
- 范(20270)
- 师范(20110)
- 院(19123)
- 业大(18578)
- 经济学(18368)
- 省(18291)
- 财经大学(17971)
- 基金
- 项目(90310)
- 研究(71689)
- 科学(71018)
- 基金(63578)
- 家(53992)
- 国家(53471)
- 科学基金(45854)
- 社会(45418)
- 社会科(42794)
- 社会科学(42785)
- 省(35935)
- 教育(33784)
- 基金项目(32572)
- 编号(30060)
- 划(29696)
- 自然(26976)
- 成果(26912)
- 自然科(26269)
- 自然科学(26264)
- 自然科学基金(25777)
- 资助(25319)
- 制(23746)
- 课题(22610)
- 重点(20948)
- 部(20370)
- 发(19519)
- 性(19376)
- 创(19024)
- 年(18780)
- 国家社会(18540)
共检索到254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MBA教育的价值特征是职业性和应用性,由此催生并匹配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数量、质量及融合度上还存在着不适应和不平衡的问题。为打造一支符合MBA教育特点的双导师师资队伍,提高MBA的含金量,政府、高校、企业协同三螺旋是其内在的必然逻辑。
关键词:
MBA双导师 师资建设 培养模式 三螺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瑶 王铭
知识生产模式Ⅱ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是国际流行的国家创新战略和模式。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内部利益失衡,角色转换趋同,耦合能力缺乏,三螺旋产生了自然、社会问题,影响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发挥。为此,四螺旋与知识生产模式Ⅲ应运而生,四螺旋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了"公民社会",将"大学"扩展为"学术界",形成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平衡。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演变原因包括知识经济化向知识社会公益化转移,知识的弥散由国际化向全球化改变,利益相关群体从多极化向扁平化发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挥创新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动力机制 三螺旋 四螺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望
常态的利益表达是农民维护和增进自己利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囿于自身条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民出现非常态的利益表达——冷漠与过于热忱。非常态的利益表达不仅影响着农民利益的获取,也影响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以新的理论视角探讨非常态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是解决农民利益表达困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 困境 沉默的螺旋理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书全 朱孔国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实现精益思想、工程建设项目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精益建设实施的关键。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分析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和精益思想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精益建设实施的"三螺旋"模型,指出精益建设各螺旋只有协同才能确保项目成功。
关键词:
工程建设项目 三螺旋理论 精益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雪芹 周怀营 蔡翔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变高校的传统职能,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集成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战略。它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扩展了原有的教学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加强调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依据"三螺旋"理论和国际上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先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在建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陈忠卫 许理存
直面中国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乏力的情形,为响应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诉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三重螺旋条件下自主创新中所涉及到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各自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并给出了它们未来尽可能调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方面的一些引领性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京
产学研有效合作是支撑云制造产业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对Cnki数据库中云制造文献数据进行筛选,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网和个体网视角刻画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的时间演进特征。利用空间分析法刻画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的空间演进特征,采用三螺旋算法测度云制造产业创新合作能力,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云制造产业创新合作演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云制造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三螺旋创新合作网络呈现小世界性,企业参与程度有待提高。(2)北京是云制造产业创新合作的中心城市,其空间演进呈现从中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辐射趋势。(3)云制造产业三螺旋主体间的创新合作以大学-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两两为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4)云制造产业创新合作沿横向扩张、纵向演进两维度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云制造 三螺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分析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来武 郝淑君
结合国际上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与实践,对中国有关研究与实践进行回顾和评价,审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独特贡献,分析我国三重螺旋政策与实践的状况,找出与国际研究、实践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求,提出针对我国特点的三重螺旋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方向和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磊
高职院校"三创"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有效途径。然而,高职院校"三创"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观念偏差、专业性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为保障高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实施,文章根据"三创"教育主体及要素流动分析,提出了动力、分工、风险管控、服务保障等协同机制,并在协同理论指导下,提出高职院校"三创"教育的实现路径:政府、产业、大学树立共同的教育目标,构建"三创"教育的顶层设计方案,建立主体多维评价。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高职院校 “三创”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王文平 李远远
三螺旋创新理论是继三元理论、国家创新系统之后新出现的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三螺旋模型的理论贡献,即三螺旋理论较好地把握了知识和知识创新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新趋势,诠释了研究型大学的新使命和大学变革的新方向以及丰富和发展了三元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后,探讨了三螺旋理论在大学使命、政府作用以及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三螺旋理论对中国的政府角色和大学的有关启示。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创新 创新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辉
陕西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有上千所高校,但受地域和生产基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在三重螺旋模型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美、日、英等国政、校、企合作经验以及广东、江苏、安徽等省的实践,并围绕本省公办本科、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所存在的认识不足、环境欠佳以及深度不够等问题,研究推动三者之间的合作方案,并提出诸如完善政策和制度、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三重螺旋模型 政校企合作 经验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都国雄 何万一 苗睿岚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从管理到治理"路径依赖"的解锁问题;利益相关方关系的规范与重构问题;制度的缺失和有效执行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类型教育视角下"双高"院校制度建设的对策:突出多元共治,完善多元治理体系;建立高效运行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多维监督机制,拓展监督渠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小玺 权琨
三螺旋理论认为政府、高校、企业的关联系统性是教育发展创新的核心,三方主体共同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动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不仅涉及学校内部,而且与政府和企业也有密切关系。运用三螺旋理论模型,可更加明晰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系统地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因此,本文在理清三螺旋模型特质的基础上,将该理论模型切入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机理的视角,以期为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建构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高等教育 运行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秀萍 卢小君 黄晓颖
基于对三螺旋理论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大学、产业、政府和由三螺旋产生的混合组织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剖析各类主体在知识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和制度协同创新方面的非线性协同互动机制。
关键词:
三螺旋 区域创新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