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7)
- 2023(13737)
- 2022(11464)
- 2021(10754)
- 2020(8964)
- 2019(20556)
- 2018(20142)
- 2017(39726)
- 2016(20745)
- 2015(22581)
- 2014(22207)
- 2013(21401)
- 2012(19363)
- 2011(17083)
- 2010(16815)
- 2009(15102)
- 2008(14370)
- 2007(12307)
- 2006(10393)
- 2005(8837)
- 学科
- 济(80830)
- 经济(80764)
- 管理(65423)
- 业(63999)
- 企(54733)
- 企业(54733)
- 方法(38377)
- 数学(34189)
- 数学方法(33753)
- 财(22627)
- 农(21653)
- 中国(21405)
- 业经(19041)
- 技术(18854)
- 贸(17171)
- 贸易(17160)
- 易(16806)
- 制(15582)
- 地方(15360)
- 务(14305)
- 财务(14262)
- 财务管理(14236)
- 农业(13977)
- 企业财务(13507)
- 策(13276)
- 技术管理(13178)
- 银(13078)
- 银行(13065)
- 理论(12863)
- 学(12696)
- 机构
- 学院(276061)
- 大学(272659)
- 济(120302)
- 经济(118150)
- 管理(115428)
- 理学(100664)
- 理学院(99763)
- 管理学(98252)
- 管理学院(97716)
- 研究(84831)
- 中国(66139)
- 财(55110)
- 京(53883)
- 科学(47902)
- 财经(44202)
- 中心(41205)
- 经(40369)
- 江(40132)
- 所(38568)
- 经济学(37561)
- 业大(36720)
- 农(36594)
- 研究所(34997)
- 经济学院(34045)
- 范(33609)
- 师范(33282)
- 财经大学(33113)
- 北京(32619)
- 院(31710)
- 州(31431)
- 基金
- 项目(193104)
- 科学(156514)
- 研究(145020)
- 基金(143206)
- 家(122543)
- 国家(121543)
- 科学基金(108095)
- 社会(95313)
- 社会科(90760)
- 社会科学(90745)
- 省(76125)
- 基金项目(75730)
- 自然(68860)
- 教育(67673)
- 自然科(67412)
- 自然科学(67400)
- 自然科学基金(66253)
- 划(63339)
- 编号(57696)
- 资助(57344)
- 创(45755)
- 成果(45244)
- 部(43627)
- 重点(43123)
- 发(42000)
- 创新(41941)
- 国家社会(39969)
- 课题(39511)
- 教育部(38689)
- 人文(38248)
- 期刊
- 济(123662)
- 经济(123662)
- 研究(79670)
- 中国(49204)
- 管理(44971)
- 财(42314)
- 科学(34973)
- 学报(33728)
- 农(31860)
- 融(28967)
- 金融(28967)
- 教育(28547)
- 大学(27845)
- 技术(26869)
- 学学(26403)
- 农业(21656)
- 业经(21358)
- 财经(21345)
- 经济研究(21313)
- 经(18457)
- 问题(15817)
- 技术经济(14686)
- 科技(14123)
- 贸(13562)
- 策(13490)
- 统计(13226)
- 商业(13140)
- 理论(12660)
- 现代(12540)
- 业(11741)
共检索到394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长春 李晓
M2指标失效的本质是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金融发展持续深化和金融创新大量涌现的背景下,货币创造渠道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基于结构性分解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各项贷款、债券净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已经成为货币创造的三大主要渠道。现阶段M2指标失效是信贷平稳增长、外汇占款下降、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迅速膨胀以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2016年底以来M2增速的持续下降主要是以影子银行业务收缩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的结果,是监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的合理反映。本文认为,应当弱化对M2指标的
关键词:
M2 货币政策 货币创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过去近10年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但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人们过去多年习惯了外汇流入的情形,近期这种局面反而引起各界对货币政策操作以及中央银行实现货币增长目标的担忧。本文通过考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在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货币创造渠道的扩展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元化,货币创造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贷款创造货币外,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债券等业务也会创造货币。在分析各种货币创造机制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加关注非外汇渠道对货币创造及货币总量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应更注重"逆向思维",强化数量型调控、价格型调控和宏观...
关键词:
货币 货币创造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宣布取消信贷规模限额控制以来,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方差分解法比较各金融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解释能力,发现货币供应量M2对经济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M2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反应关系及其M2的外生性,并用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VAR模型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中元 惠晓峰
M1、M2均符合可测性要求。稳定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M1比M2更具可控性。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和基于M1、M2相对增长速度的分析结果表明,M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好于M2。因此,我国仍应将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并要加强对M1的相对增长速度的调控。
关键词:
M1 M2 中介目标 相对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本文以VAR模型比较了M2、信贷规模、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的可控性最高,而M2的相关性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并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M2仍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社会融资规模可作为重要的宏观监测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振信 许宁
建立了GARCH-M(1,1)模型,以研究利率、货币供应量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波动与股价的关系和持续性影响都较弱,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对股价则表现出很强的联系和持续性,从而验证了我国股市的“资金市”特征。
关键词:
股价指数 货币政策 GARCH-M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雯霞
我国影子银行结构日趋复杂化,不确定影响因素随之增加,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当中的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在有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基于IS-LM模型和CC-LM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货币供给量以及居民物价生活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把经济运行系统作为货币动力学系统来研究,研究货币在人类社会制度框架中的运动规律,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运动的数学物理模型。据此提出货币政策主张,那就是控制货币总量,确保货币供给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一国经济的稳定高能运行,达到国家输出价值观的目标。要确保币值不变,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造更多符合新的价值观的财富,并在世界或区际之间构建新的财富及财富生产体系。
关键词:
货币动力学 货币政策 文化 财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辜岚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如果说日本80年代中后期推出的货币政策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一张温床,那么90年代以后实行的货币政策则旨在"医治"泡沫崩溃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顽疾"。但是,90年代至今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能否使日本的经济"起死回生"呢?尽管国内已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失效,但本文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运用最新的数据,分阶段详细讨论,得出日本的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甚微的结论,并从货币传导机制的表象引发出日本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等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宪 夏仕龙
M2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它的有效性备受质疑。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指标出现以前,探讨修正的M2是学术界的热点。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都是基于流动性总量的测度来修正简单加总法测度下的M2。本文通过更为简洁的模型推导,首次在构建原理上论证,在测度M2的流动性总量时,现金等价法的精确性明显优于迪维西亚法。本文还基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原则,对简单加总法、迪维西亚法和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的合理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现金等价法测度下的M2在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及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性、相关性上都明显优于简单加总法和迪维西亚法测度下的M2。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用现金等价法来修正传统M2,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流动性总量的变化,提升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沈悠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也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施效果。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还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结构效应,主要是因为产业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本文据此提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关注各产业内资本等要素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频度和力度,兼顾发展宏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波 叶龙生
不纠结于M2与社会融资规模两者是否相竞争地适用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相反,基于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历史演进的系统梳理,以及金融创新背景下增加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实践的理论溯源及对比分析,本文实证评价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产出和通货膨胀有效性、金融创新因素的可能影响,进而探讨货币政策转型的客观必要性。研究发现:与分别单独作用相比,M2和社会融资规模共同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更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创新冲击因素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创新冲击后,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呈现趋同趋势,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产出、通货膨胀有效性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利率关系渐行渐远。这意味着,我国亟需在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