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1)
2023(6536)
2022(5565)
2021(5100)
2020(4414)
2019(9587)
2018(9642)
2017(17690)
2016(10111)
2015(11364)
2014(11533)
2013(11019)
2012(10298)
2011(9243)
2010(9499)
2009(8988)
2008(9173)
2007(8602)
2006(7609)
2005(7068)
作者
(30256)
(25316)
(25078)
(24042)
(15996)
(12018)
(11479)
(9614)
(9554)
(9254)
(8745)
(8564)
(8325)
(8273)
(8218)
(7725)
(7508)
(7444)
(7374)
(7269)
(6504)
(6306)
(6250)
(5835)
(5755)
(5707)
(5694)
(5674)
(5186)
(5044)
学科
管理(34720)
(33641)
经济(33565)
(29075)
(25295)
企业(25295)
(14164)
(13204)
方法(12906)
(11023)
数学(10720)
数学方法(10482)
税收(10399)
(10352)
中国(9812)
(9246)
(9047)
业经(8780)
(8642)
(8262)
财务(8226)
财务管理(8204)
(8001)
银行(7976)
企业财务(7708)
体制(7626)
(7572)
(7184)
金融(7182)
理论(6799)
机构
学院(143748)
大学(142944)
(54877)
经济(53481)
管理(50775)
研究(49498)
理学(42512)
理学院(42047)
管理学(41119)
管理学院(40858)
中国(38776)
(32346)
(31440)
科学(30653)
(25656)
(24886)
财经(23962)
(23667)
研究所(22840)
中心(22570)
业大(21778)
(21465)
北京(20083)
农业(19337)
(18549)
(18322)
(17621)
财经大学(17571)
经济学(17081)
技术(16847)
基金
项目(92736)
科学(71476)
研究(67488)
基金(65408)
(57740)
国家(57269)
科学基金(48265)
社会(41446)
社会科(39215)
社会科学(39210)
(36829)
基金项目(33542)
教育(31650)
自然(30875)
(30864)
自然科(30105)
自然科学(30094)
自然科学基金(29553)
资助(27640)
编号(27138)
成果(23742)
(22343)
重点(21469)
课题(20352)
(20303)
(19160)
(19110)
(18126)
创新(18107)
科研(17583)
期刊
(64257)
经济(64257)
研究(44939)
中国(33151)
(27480)
学报(25619)
(23313)
科学(21152)
管理(20728)
大学(19679)
学学(18702)
教育(17325)
农业(15250)
(14120)
金融(14120)
技术(13917)
财经(12094)
(10324)
经济研究(9963)
业经(9427)
(9405)
(8371)
(7935)
问题(7922)
(7692)
财会(7502)
税务(7386)
科技(7100)
会计(7046)
业大(7022)
共检索到227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青  柳建华  邬志敏  张良  高文忠  
以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吸湿性LiCl盐溶液和待处理空气组成的吸收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等温及绝热吸收过程中吸收系统的相平衡关系并绘制相平衡线,以便作为设计填料吸收塔的基础。结果表明等温吸收相平衡线仅受进塔溶液温度的影响,绝热过程受浓度的影响更大。绝热吸收过程中水蒸气的凝结潜热和溶液的微分溶解热等热效应导致气液传质势差迅速降低,因而无须使用过高的填料高度。在利用绝热吸收相平衡线确定所需吸收溶液流量时,仅由全塔物料衡算得出的溶液流量偏小,应同时考虑热平衡关系才可得出较为合理的溶液流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欣  王百田  
【目的】探索保水剂对硫酸铜溶液的吸收性能,明确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吸水时间为3 h时不同保水剂用量(0,2.5,5.0,7.5,10.0 g/kg)对20 mmol/L CuSO4溶液、吸水时间为3 h时5.0 g/kg保水剂对不同浓度(0,10,15,20,25 mmol/L)CuSO4溶液以及不同吸水时间(1,3,6,16,22 h)下5.0 g/kg保水剂对20 mmol/L CuSO4溶液的吸水倍率、铜离子去除率和二次吸水倍率3个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吸水时间为3 h、CuSO4溶液浓度为20 mmol/L的条件下,保水剂用量的增加使其吸水倍率和二次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寅  徐卓  李博凝  高强  冯国忠  李翠兰  焉莉  王少杰  
【目的】尿素硝铵溶液(urea ammonium nitrate solution,UAN)是集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于一身的液体氮肥品种,兼有3种氮源优势。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黑土区春玉米施用UAN的肥效和氮素利用效率,为进一步科学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5和2016年在吉林省黑土区设置大田试验,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N0)、尿素一次性基施200 kg N·hm(-2)(U200)、UAN一次性基施200 kg N·hm(-2)(UAN200)、尿素基施80 kg N·hm(-2)+追施12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春华  吴扬  
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研究竹炭对Ni(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介质pH、粒径大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存有影响,在298K、pH=3.0、初始浓度C0=0.113mg·mL-1、反应时间为24h、竹炭粒径为0.2~0.4mm等条件下,每克竹炭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5.57mg;与一级动力学相比,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100min;竹炭对Ni(Ⅱ)的吸附更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竹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吸附热力学参数为:ΔH=8.19kJ·mol-1,ΔS=78.12J·mol-1K-1,ΔG298K=-15.08kJ·mo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春芳  唐琴  段鸣鸣  谢从新  
磷是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养殖水体磷污染主要来源于饲料。提高饲料磷的利用效率是降低水产养殖过程磷排放的最重要的措施,但其前提条件是需要摸清鱼类对磷的吸收代谢规律。本文综合现有文献,阐述了鱼类对饲料磷的吸收特点、转运机理和代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旨在为国内低磷饲料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  叶长燊  卢泽湘  陈礼辉  
为进一步获得制革废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萃取回收工艺所需的基础数据,采用液液相平衡釜对DMFH2O-CHCl3三元体系在常压、293 K下的液液相平衡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对各物质平衡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分别采用NRTL和UNIQUAC模型关联了三元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通过单纯形法获取了相关模型参数,同时结合其他各温度的相平衡数据回归获得了相平衡方程.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都吻合较好,平均偏差分别为0.0079和0.0076,相平衡方程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8.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新锋  王萌  蔡少坤  
由于中西方城市组织方式的差异,空间句法轴线地图的现有方法在分析中国一般城市时,出现了计算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基于对中西方城市人的行为方式的比较,本文提出在轴线地图绘制中加入街区出入口的方式能够使空间句法轴线模型对于中国一般城市更为精确。文章通过若干方格路网城市原型的模拟比较以及随后的结合实际城市地块的实例验证表明,加入街区出入口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中国一般城市道路的人车流量及其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张经廷  董志强  姚艳荣  梁双波  贾秀领  
当前在作物生产中氮磷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威胁环境,为了探讨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的氮磷配合措施,在几年水氮(水磷)定位试验基础上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试验为小麦-玉米周年轮作种植,设水氮和水磷试验,水分为主区,施氮(磷)量为副区,裂区试验设计。水分设置限水和适水2个处理,周年设置6个施氮水平,小麦+玉米氮肥用量分别为0+0,60+60,120+120,180+180,240+240,300+300 kg/hm2;3个施磷水平,小麦季磷肥用量分别为75,150,225 kg/hm2,玉米季不施磷。结果表明,施氮(磷)可提高作物地上部分吸氮(磷)量,小麦和玉米全年施氮量2...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博  马晶  谢振红  刘祥  
研究目的:运用Excel VBA自动完成地籍测量中宗地图的绘制及进行界址点成果表的显示输出。研究方法:运用Excel电子表格作为开发平台,以附置其中的VBA语言作为编程工具进行程序编制。研究结果:VBA可完成宗地图的图面绘制及相应的界址点号、界址边长等信息的标注,并可生成包含界址边长、方位角及宗地面积的界址点成果表。研究结论:编写的程序摆脱了现有宗地图绘制程序中需要安装相应软件并熟悉软件操作的不便之处,本程序在测试中使用方便,运行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玲  乔玉辉  李花粉  
为探究在废水处理中针对不同重金属吸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物炭修复方案,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和500℃下热裂解得到2种生物炭,通过试验模拟研究生物炭在单组分溶液体系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500℃下得到的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更强;2)对于同种吸附材料,单组分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饱和吸附量的顺序均为:Ni ~(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20.0g平均粒径为0.106~0.090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L初始浓度为50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启伟  王桂仙  
研究不同竹炭对溶液中Hg2 +的吸附能力,包括接触时间、pH值、投料量、吸附温度和溶液中汞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汞;在pH值3·2 ~6·2的范围内,竹炭对溶液中的汞均有较大的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酸度为pH=5·9 ;吸附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小,说明吸附是放热过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水和微波加热的方法对吸附后的竹炭进行再生试验,竹炭的吸附能力可恢复到原来的97 %以上。竹炭可作为理想的除汞吸附材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简富临  
学习地图能清晰地告诉员工,在能力发展的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晋级和轮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员工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一、学习地图发展历史学习地图(Learning Maps)起源于学习路径图(Learning Paths),其主要意义是在一定的目标下,以员工职业技能发展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1993年由美国通用公司全球学习顾问史蒂夫·罗森伯姆和印度区学习顾问吉姆·威廉姆斯联手创立学习路径,完成系统概念并开始执行咨询项目。其项目主要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毕莹  
我国海港民营化虽已具备合法性,但仍缺乏配套法律规范,而明确其法律规制方向可谓首要问题。参考国际理论与实践,我国应根据重要性对海港进行分类与集中管理,进而有层次、有阶段地逐步推进民营化,并在港口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中确立"公—民港"为海港公与民伙伴关系的基准模式。日本海港改革中的特例港口运营公司制度、民间事业者提案制度等议题值得借鉴。在具体方式上,除"独资、控股、参股"所有权转移型民营化外,还应积极推进PPP型民营化的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子睿   石凌峰   孙瑞   田华   王轩   舒歌群  
由于良好的性能和环保性,CO_2+HFC二元混合物被认为是冷电联合循环系统中良好的替代工作流体。气液相平衡特性是计算混合物焓和熵的关键,这冷电联合循环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至关重要。为了准确预测CO_2和HFC (R23,R32,R41,R125,R134a,R143a,R152a,R161,R227ea)二元混合物的气液平衡性质,本文建立了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混合规则的群贡献模型(PR+MHV1+UNIFAC和PR+LCVM+UNIFAC)。通过CO_2和HFC制冷剂的气液相平衡实验获得了-CO_2、-烷烃、-CHF和-CHF3等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这些基团参数对于预测其气液相平衡性质(压力和气相摩尔分数)至关重要。PR+LCVM+UNIFAC模型计算的AARDp值为5.53%,AADy1值为0.0132,PR+MHV1+UNIFAC模型的AARDp值和AADy1值分别为7.40%和0.0229。然而,对于CO_2+R32系统,PR+MHV+UNIFAC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AARDp和AADy1的值分别为1.53%和0.0045。综上所述,对于CO_2+HFC二元混合物,PR+LCVM+UNIFAC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对于CO_2+R32二元混合物,PR+MHV1+UNIFAC模型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基团贡献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之前系统使用的PR+MHV1+UNIFAC模型相比,PR+LCVM+UNIFAC模型的计算进度显著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