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9)
- 2023(11130)
- 2022(9941)
- 2021(9424)
- 2020(7956)
- 2019(18805)
- 2018(18937)
- 2017(36994)
- 2016(20126)
- 2015(22719)
- 2014(22794)
- 2013(22439)
- 2012(20122)
- 2011(18086)
- 2010(18201)
- 2009(16426)
- 2008(15834)
- 2007(13563)
- 2006(11695)
- 2005(10081)
- 学科
- 济(79716)
- 经济(79632)
- 管理(56428)
- 业(54459)
- 企(45422)
- 企业(45422)
- 方法(41117)
- 数学(36075)
- 数学方法(35394)
- 农(20925)
- 中国(20002)
- 学(17686)
- 财(17587)
- 业经(17262)
- 地方(15626)
- 理论(15370)
- 农业(14464)
- 贸(13078)
- 贸易(13071)
- 和(13047)
- 易(12675)
- 技术(12630)
- 制(12110)
- 环境(12069)
- 务(11577)
- 财务(11501)
- 财务管理(11482)
- 划(11038)
- 企业财务(10843)
- 教育(10621)
- 机构
- 大学(280604)
- 学院(279578)
- 管理(115428)
- 济(106445)
- 经济(104048)
- 理学(101376)
- 理学院(100291)
- 管理学(98120)
- 管理学院(97640)
- 研究(89409)
- 中国(64325)
- 京(59804)
- 科学(57888)
- 财(46148)
- 所(44581)
- 农(43371)
- 业大(43204)
- 研究所(41014)
- 中心(40224)
- 江(38853)
- 财经(37971)
- 北京(37744)
- 范(37287)
- 师范(36952)
- 经(34527)
- 农业(33965)
- 院(32616)
- 州(32071)
- 经济学(30813)
- 技术(30472)
- 基金
- 项目(197850)
- 科学(155331)
- 研究(143531)
- 基金(142684)
- 家(124220)
- 国家(123198)
- 科学基金(106546)
- 社会(87829)
- 社会科(83229)
- 社会科学(83204)
- 省(78297)
- 基金项目(76084)
- 自然(71575)
- 自然科(69960)
- 自然科学(69946)
- 自然科学基金(68623)
- 教育(67095)
- 划(65835)
- 资助(60151)
- 编号(59477)
- 成果(47204)
- 重点(44066)
- 部(42916)
- 发(41402)
- 创(41284)
- 课题(40717)
- 创新(38343)
- 科研(37984)
- 大学(37026)
- 教育部(36811)
- 期刊
- 济(111039)
- 经济(111039)
- 研究(78465)
- 中国(49521)
- 学报(43965)
- 管理(41721)
- 科学(41001)
- 农(38753)
- 教育(34293)
- 大学(33182)
- 财(33097)
- 学学(31063)
- 农业(27588)
- 技术(26717)
- 融(18840)
- 金融(18840)
- 业经(18781)
- 经济研究(17708)
- 财经(17111)
- 图书(16019)
- 经(14451)
- 科技(14250)
- 业(14237)
- 问题(14079)
- 技术经济(14055)
- 理论(13770)
- 统计(13280)
- 实践(12730)
- 践(12730)
- 资源(12569)
共检索到38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卿,罗格平,陈曦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和结果的有力工具.模型通过情景分析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决策提供依据。基于不同理论的驱动力研究方法很多.论文选取了几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LUCC驱动力模型进行综述,分析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更适于研究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2)基于经验的统计模型能弥补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的不足。3)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模型进一步集成将是LUCC驱动力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涌 蔡运龙 蒙吉军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加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准确找出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与质量退化的驱动因子并了解各因子内部关系及动态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用地结构、保护耕地、维护耕地质与量的动态平衡、制定调控政策与措施、合理进行经济发展布局、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了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现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现今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时空尺度、不同口径的数据、不同的研究方法,所选取的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所得出的结论相去较远,存在着统一性、连续性和可对比性较差等问题。如何进一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建 程久苗 范树平 陈丹丹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驱动力方面,在研究区域的选取、内容、尺度和方法上都有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认为,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将注重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类型和方式间流动的诱导因素,借助3S技术,研究更加定量化;与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相结合,推进农村居民点生态环境的改善;考虑土地利用政策和政策的跨区域相互作用。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用地变化 驱动力 综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屈韬 向航
以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健康医药产业为例,基于波特模型和Likert量表,就国家级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及创新驱动力展开ANOVA分析和配比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关产业支持是集群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其次为公司战略与竞争因素、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其中"需求条件"尤其是"风险基金支持"和"海外消费需求"对内资企业的影响更大,其他驱动力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我国创新驱动型集群处于发展初期,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是重要的引资诱因;基于人才、知识存量、内需拉动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尚未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丽敏 龙腾
驱动力是任何事物发生、发展、前进的动力,职业教育是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同于本科高等教育,其发展对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产教双方的发展有种相互脱节的趋势。文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驱动力的含义,产教要想达到相互依存发展,需要核心驱动力、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三种驱动力形成合力,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依存发展,共同受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依存 驱动力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关劲峤 黄贤金 朱德明 夏太寿 张玉赋
高科技产生的污染包括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及废弃时产生的污染。这些特点又加重了高科技的污染程度。高科技污染的各种特点,包括扩散快、产品回收难、污染类型多及隐蔽性强等。以江苏省高科技企业为例,研究企业隶属、资产组成以及经营能力和科技水平等企业性质指标与企业有毒有害原辅料消耗量的相关性,并做出高科技企业污染的驱动模型。根据所得研究结果,分析总结影响高科技企业有毒有害原辅料消耗量的主要因素,认为企业的性质间接作用于企业,最终形成了高科技污染。并据此提出治理高科技污染的建议,即完善污染治理法律体系、探索废旧产品回收途径、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探索针对高科技企业的环境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科技污染 污染驱动力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芳 崔文田 王哲
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消费主导地位的实现依托于政府运用其创造力、领导力和沟通力,建立具有明晰导向的政策体系;各项政策既精准定向发力,又在不断契合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促。文章基于Timmons创业模式,构架了包含收入政策、财税政策、城乡统筹政策、社保政策和信贷政策在内的消费政策驱动力模型,探讨了各项政策间的联动互促及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各项政策的具体发力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芳 崔文田 王哲
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消费主导地位的实现依托于政府运用其创造力、领导力和沟通力,建立具有明晰导向的政策体系;各项政策既精准定向发力,又在不断契合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促。文章基于Timmons创业模式,构架了包含收入政策、财税政策、城乡统筹政策、社保政策和信贷政策在内的消费政策驱动力模型,探讨了各项政策间的联动互促及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各项政策的具体发力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芳 崔文田 王哲
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消费主导地位的实现依托于政府运用其创造力、领导力和沟通力,建立具有明晰导向的政策体系;各项政策既精准定向发力,又在不断契合的动态平衡中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促。文章基于Timmons创业模式,构架了包含收入政策、财税政策、城乡统筹政策、社保政策和信贷政策在内的消费政策驱动力模型,探讨了各项政策间的联动互促及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各项政策的具体发力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晓雯 张宇 高和平 王利民
通过尝试多种数学方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期望获得较为统一的运算结果,以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从回顾前人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入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力问题进行研究,经实证分析发现,运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因素基本吻合,证明了两种方法可以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方法间的劣势,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也为这两种方法在其他领域的综合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潇 李海奎 张逸如 黄金金
【目的】针对采伐干扰后天然恢复的次生林,建立其碳储量生长模型及对应的碳汇模型,分析不同因子对固碳能力的驱动作用,为固碳能力量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第9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筛选出的111个采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样地数据,采用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以样地平均木的碳储量为因变量,以样地平均年龄为自变量,通过对年龄分组和迭代算法建立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通过对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中的年龄求导得到碳汇分级生长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价模型拟合效果。以地理因子、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为自变量,基于一般线性模型,引入定性和定量因子交互作用,分析固碳能力的驱动力。【结果】(1)天然次生林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的R~2为0.965 6,RMSE为2.61 kg,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2)各个分级碳汇量最大的年龄分别为8、10、13、17和29年,以1 000株/hm~2的密度计算,5年时间的阈值为1.84 t/hm~2,到30年时增加到10.78 t/hm~2,各级间的阈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一阶定性和一、二阶定量交互的模型对平均木碳储量的解释最高,R~2为0.919 2,与不含交互项的主效应模型相比,R~2提高了0.088 5。(4)对于平均木碳储量,地理因子(经度和纬度)、地形因子(海拔、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气候因子(年均气温、极端最低温度、湿度指数、无霜期天数)、土壤因子(土壤厚度)和林分因子(年龄和优势树种)等因子有显著性影响;对于不同立地分级20年时碳密度,地理因子(纬度)、地形因子(地貌、坡度和坡向)、气候因子(极端最高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湿度指数)、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和砾石含量)和林分因子(优势树种)等因子有显著性影响,而海拔和腐殖质厚度等变量存在于交互项中,其主效应并不显著。【结论】天然次生林不同等级的碳密度在不同的时间段,等级间的阈值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级间的阈值不断增加,但不同等级间碳储量的相对差距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引入交互作用可以提高模型对森林固碳的解释程度。纬度等地理因子,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湿度指数等气候因子和优势树种等林分因子是影响天然次生林固碳能力因素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生长模型 固碳分级 影响因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洁 林新奇
本研究对组织的创新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从组织创新战略到激发个体创新行为以及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组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两次自上而下(分)和两次自下而上(合)的四个过程。并基于该过程提炼出三元融合动态目标的概念,探索个体如何通过建立新的三元融合动态目标,有效的将组织战略转化为个体创新行为,再转化为组织创新绩效,对组织层面的创新战略和员工个体层面的创新行为进行了跨层次的理论构建。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目标融合 知识型员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吴丰祥 朱文伶
本论文通过直接选取成长模型以估计影响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决定因素及预测其未来成长趋势。鉴于成长模型的选取具有随机性,故本研究比较了3种移动电话扩散通用模型的配适度和预测力,然后以按拟合度最高的扩散模型来确定因子及对未来成长的预测。根据1986-2007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信息采集研究显示,Gompertz模型为最适模型,扩散速率的决定因子有:与移动电话具有互补性的固定电话及其它3项与市场需求相关的因素。本研究预测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及小灵通用户总计普及率为51.9%,与实际数值的误差很低。本研究丰富了对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驱动力估计,提高了成长预测的准确性,并指出了低价市场对中国移动电话扩散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原野 师学义 牛姝烨 张琛 闫帅
依托晋城市空心村调查数据,在分析晋城市村庄空心化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等角度选取10个因子,运用GWR模型与OLS模型分析晋城市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并借助Arc GIS软件将因子空间驱动模式可视化。结果发现:①相比于传统的OLS方法,GWR模型可以更深刻地揭示空心村形成驱动力因子的空间分异性。②距县城距离和人口密度是空心村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因子。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公路密度、农村道路密度与空心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距县城距离、非农业人口比重、户口年均增长率、地形地貌、地均生产值、聚耕比与空心化率呈正相关关系。③因子对不同行政区的驱动力大小不同,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④晋城市空心村防治要在鉴别区域空心化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广忠 刘涛
在对城镇化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灰色关联分析基础上,从经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城镇化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建立了省区城镇化核心驱动力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协调;服务业的驱动作用已超过第二产业,但工业仍是中西部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乡村工业化短期内对城镇化有延滞作用,但对城镇化的平稳推进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长期效应;笔者更倾向于用内生的观点看待中国城镇化。文章建立了基于驱动力演变的城镇化四阶段模型,并提出应以科学的区域定位为基础培育区域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