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0)
- 2023(15841)
- 2022(13751)
- 2021(12904)
- 2020(10735)
- 2019(24375)
- 2018(24298)
- 2017(46710)
- 2016(25476)
- 2015(28707)
- 2014(28131)
- 2013(27716)
- 2012(25545)
- 2011(23172)
- 2010(23240)
- 2009(21512)
- 2008(20719)
- 2007(18264)
- 2006(16117)
- 2005(13934)
- 学科
- 济(100759)
- 经济(100644)
- 业(71742)
- 管理(66333)
- 企(49931)
- 企业(49931)
- 农(49449)
- 方法(41629)
- 数学(35746)
- 数学方法(35288)
- 农业(32991)
- 业经(25660)
- 中国(25655)
- 学(24693)
- 财(23088)
- 地方(21847)
- 制(18852)
- 贸(17817)
- 贸易(17809)
- 易(17264)
- 理论(16307)
- 环境(15604)
- 和(15241)
- 技术(15097)
- 银(14830)
- 银行(14766)
- 发(14235)
- 行(14137)
- 融(14087)
- 金融(14083)
- 机构
- 学院(360631)
- 大学(358367)
- 管理(139095)
- 济(138937)
- 经济(135916)
- 研究(124808)
- 理学(121212)
- 理学院(119798)
- 管理学(117501)
- 管理学院(116876)
- 中国(92277)
- 科学(81486)
- 农(78585)
- 京(76507)
- 所(64141)
- 业大(61810)
- 财(60912)
- 农业(60733)
- 研究所(58995)
- 中心(56992)
- 江(52895)
- 范(50191)
- 师范(49734)
- 财经(49253)
- 北京(47547)
- 经(44943)
- 院(44860)
- 州(42785)
- 经济学(40120)
- 师范大学(40004)
- 基金
- 项目(253257)
- 科学(198311)
- 研究(184531)
- 基金(182528)
- 家(160915)
- 国家(159539)
- 科学基金(135318)
- 社会(114244)
- 社会科(107614)
- 社会科学(107586)
- 省(99403)
- 基金项目(97775)
- 自然(89145)
- 自然科(86972)
- 自然科学(86949)
- 自然科学基金(85351)
- 划(84094)
- 教育(83593)
- 编号(77073)
- 资助(73607)
- 成果(62036)
- 重点(57429)
- 部(55329)
- 发(55097)
- 课题(52198)
- 创(52120)
- 创新(48591)
- 科研(48526)
- 教育部(46392)
- 国家社会(46372)
- 期刊
- 济(156332)
- 经济(156332)
- 研究(102618)
- 农(78048)
- 中国(66335)
- 学报(63107)
- 科学(57776)
- 农业(53096)
- 大学(47274)
- 管理(45811)
- 学学(44876)
- 财(43332)
- 教育(40174)
- 融(30958)
- 金融(30958)
- 业经(30729)
- 技术(28672)
- 业(25640)
- 经济研究(22934)
- 财经(22598)
- 问题(21344)
- 版(19835)
- 经(19228)
- 资源(18302)
- 科技(18179)
- 图书(18071)
- 业大(17718)
- 理论(16438)
- 技术经济(16265)
- 现代(16211)
共检索到519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华丽 张毅
分析研究不同LUCC景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生态学指数,探讨了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统计学特征、多样性特征、异构性特征、复杂性特征.在LUCC理论方法指导下,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特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总体上稳定性非常强;林地类植被景观、草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稳定向好状态;耕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缩减紧凑状态,是退耕还林的结果;湿地类植被景观变化表明神农架地区湿地保护还有待加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 刘勇
【目的】研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把握景观变化发展趋势,有利于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0、2015、2019年四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借助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法和人为干扰度指数等方法,【结果】1)2005—2019年,草地与水体面积增加,耕地与林地面积波动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后减。2)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增加,结合度降低;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强。空间上东南部破碎度最高,呈带状往西北部蔓延;内部斑块形状复杂,东南—西北沿线景观多样性最高;外围地带形状简单,景观多样性低。3)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干扰程度先减后增再减。空间上东南部和西北部干扰较严重,2015年后干扰程度减弱。【结论】人为干扰对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是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旅游活动和经济发展造成湿地公园景观破碎度和分离度增加,连通性下降,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需关注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活动发展对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影响,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合理调控游客流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修复破碎景观,增强景观连通性;加强湿地公园管理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璟 王学雷 吴宜进 尹发能
大九湖湿地是我国较为稀少的亚高山湿地,其泥炭沼泽湿地类型更具有独特性、典型性、代表性。然而近年来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了2001~2006年大九湖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变化程度。结果表明:沼泽、草甸剧减,优势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加,菜地增长显著,分布趋于集中,原因主要是受人类开垦挖渠等活动的强烈干扰。根据格局与过程相互作用的原理,为保护和恢复大九湖独特的沼泽湿地提出了退耕还泽还草、平沟填渠、居民地重新规划等湿地生态恢复建议。
关键词:
大九湖湿地 景观格局分析 生态恢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 文威
【目的】促进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公园景观建设成效,助力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提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方法】基于神农架国家公园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聚集度、分维数倒数、斑块密度、植被覆盖指数、生态适宜度、生态环境类型敏感度为关键指标,利用指数模型和景观分布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及景观分布现状。【结果】1)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排序由大至小依次为:人类活动、植被景观、地形条件、地表水系、综合生态环境、风景资源。2)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整体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敏感等级以轻度为主。3)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景观分布格局变化显著,其中斑块数量及Shannon’s多样性均出现显著缩小趋势,聚合度指数则呈上升态势。【结论】现阶段,我国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度虽略有提升,但整体仍保持在轻度敏感状态。地势相对平坦、人类活动频繁是造成神农架国家公园风景资源生态环境敏感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注重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创新生态产品体系,发挥要素引擎力量,持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赋能区域生态优化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助力我国经济因绿而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鸿侠 唐万鹏 潘磊 胡文杰 王晓荣 戴薛
以神农架华山松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探针法对树干液流进行连续1 a的测定,结合同步观测的环境因子,分析华山松树干液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华山松树干液流具有明显的昼夜与季节变化规律。全年夜间树干液流量占整日液流量的10.37%,树干液流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不同天气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晴天和阴天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而雨天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不明显。(3)空气相对湿度和蒸汽压亏缺为影响华山松树干液流月通量的主要因子。不同季节影响树干液流日通量的主要因子存在差异,春季主要影响因子是太阳总辐射和蒸汽压亏缺;夏季主要影响因子是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和太阳总辐射;秋季主要影响因子是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太阳总辐射和蒸汽压亏缺;冬季主要影响因子是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蒸汽压亏缺。
关键词:
华山松 树干液流 变化规律 影响因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东 刘湘南 赵志鹏 马彦云 张勇 王红
【目的】分析宁夏盐池县植被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植被与降水的相关性,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1989-2014年(25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在ArcGIS和Fragstats的支持下,对盐池县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989-2014年,研究区植被平均覆盖度总体较低,呈增加-减小-增加的特征,植被表现为恢复-退化-恢复的反复过程,总体处于恢复趋势,且呈现出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西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特点。景观水平上植被斑块破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丛静 尹华群 卢慧 宿秀江 杨敬元 李迪强 张于光
研究神农架保护区亚高山灌丛、亚高山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4种典型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区系分化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E.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单峰分布格局;DCA二维排序图第1排序轴表达了植被以海拔梯度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布格局;CCA协变量矩阵偏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总体上可以对50.35%的植物多样性变异格局进行解释;CCA排序图表明第一轴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水平为0.936),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相关水平分别-0.714和-0.752),而CCA第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以不同植被类型作为景观单元( 斑块) ,测度景观斑块大小、景观破碎度、景观斑块的频度、密度、比例、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分析了“温性针阔混交林植被区域”的黄泥河、汪清、柴河等地植被景观样区、大兴安岭“寒温性针叶林区域”的新林植被景观样区含有白桦( Betula pulatyphylla) 林植被的景观特征.景观特征的形成,受历史上的人为干扰、自然干扰因素影响,必须重视景观水平上的植被管理与规划.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白桦林 植被景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垚垚 葛继稳 斯南雍茜 蒋浩 袁梦媛 冯亮 张志麒
2018年12月~2019年11月,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湿地为研究对象,对甲烷(CH_4)通量以及产甲烷菌群落组成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及分析表明:大九湖泥炭湿地研究期间表现为CH_4的源,CH_4总排放量为9 333.26 mg·m~(-2),CH_4日平均排放通量为18.50 nmol·m~(-2)·s~(-1),冬、春、夏、秋四季的CH_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46、4.62、36.81、25.92 nmol·m~(-2)·s~(-1),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研究区产甲烷菌优势菌群为Methanoregula(66.73%)和Methanocella(21.99%);对样本中产甲烷菌的Shannon指数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同一季节不同深度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同一深度不同季节的样本中产甲烷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夏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正相关关系,春季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与CH_4排放通量为强负相关关系,Methanothermus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正相关关系,Methanolinea与CH_4排放通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岩 张宇清 秦树高 张举涛 刘振
【目的】植物固沙作为重要的防沙治沙手段,在中国北方沙区生态重建与恢复工作中应用已60余年。了解不同固沙植被的景观格局动态及影响因子,可以为沙区的植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通过中国植被图数据,选取了以蒿属(褐沙蒿和黑沙蒿为主)、锦鸡儿属(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为主)、榆树和樟子松为优势种的典型植被,在四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沙地)内的分布区域,采用景观脆弱度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在1990—2015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蒿属和锦鸡儿属灌丛总体呈扩张趋势且逐渐稳定,景观格局主要受年降水量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0.31、0.41),榆树疏林和人工樟子松林表现出衰退趋势,其主要影响因子分别是土地覆盖(贡献率为0.34)和生长季气温(贡献率为0.24)。【结论】在未来可能的气候条件下,蒿属灌丛和锦鸡儿属灌丛能够稳定存在并继续发挥其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榆树疏林和人工樟子松林可能会发生进一步退化,在植被建设工程中需要根据沙区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并加强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肖文发 蒋有绪
利用GIS工具 ,基于 1∶5 0万海南岛植被图 ,研究了海南岛植被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总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极差、偏度、峰度、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被用于描述海南岛植被景观的斑块大小特征 ;正态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指数分布等概率分布类型被用于检验各类植被景观斑块大小的分布特征。同时 ,还检验了海南岛各类型植被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用Krum mel等和李哈滨及Klinkengerg等提出的公式可获得海南岛植被斑块分维数的可靠估计。对于数量较多的基本类型斑块 ,斑块分维数与斑块大小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分...
关键词:
海南岛 植被景观 斑块特征 分维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东香 张一鸣 王锐诚 赵炳炎 张志麒 黄咸雨
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泥炭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北方泥炭地,而对亚热带季风区泥炭地DOC动力学的认识十分有限。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研究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孔隙水的DOC浓度与化学组成及其影响因素。EEM-PARAFAC的结果表明:大九湖泥炭地孔隙水DOC主要包含3种类腐殖质组分。紫外可见光和荧光指标表明,泥炭孔隙水DOC表观分子较小,而芳香度较高。深度剖面数据表明,泥炭孔隙水DOC浓度随深度降低,0~10 cm深度浓度最高为24. 16 mg/L,150~160 cm深度浓度最低为9. 72 mg/L,并且深层DOC以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新鲜有机物为主,具有较低的腐殖化度。此外,氧化还原电位(ORP)与DOC浓度及化学性质关系密切。以上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泥炭地中,微生物来源或受微生物改造的有机物是泥炭孔隙水DOC的重要组成部分;垂向输送或选择性保存是影响该亚热带亚高山泥炭地DOC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鸿侠 肖文发 潘磊 黄志霖 王晓荣 庞宏东
国内外学者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Eswaran et al.,1993;Scottetal.,2002;王绍强等,2000;解宪丽等,2004),但由于土壤有机碳库组成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储量、分布等研究仍显不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昌 张曼胤 郭子良 史玉虎 庞宏东 杨佳伟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磷(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已成为当前探索群落生态动态过程的热点.然而,人类活动对沼泽湿地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以神农架大九湖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索植被—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湿地保护恢复提供决策支撑.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泥炭沼泽比较,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碳磷比、氮磷比显著降低(50%~90%),对碳氮比无显著影响.旅游干扰区沼泽除了显著降低土壤氮磷比外,其它无显著变化.放牧区沼泽草甸、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磷含量较泥炭沼泽和旅游区沼泽明显增加(40%~130%),植被碳、氮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泥炭沼泽比较,旅游区沼泽、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碳磷比显著降低(30%~50%),但植被碳氮比和氮磷比数据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植被—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比数值均小于阈值14,表明了该区域泥炭沼泽、草甸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发育受到氮元素的限制,可能导致沼泽趋向富磷植被生长,为该区域沼泽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氮沉降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梦莹 胡勇 王征禹
我国神农架林区海拔高、气候复杂,森林类型多样,结构破碎,森林遥感分类难度较大。将2013年时间序列HJ-1A/B CCD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计算出植被指数(NDVI、DVI、RVI)和主成分第一分量(PC1),使用DEM数据生成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构建植被分类时序因子集。运用C5.0决策树分类法将神农架林区植被细分为七类: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精度为72.7%,KAPPA系数为0.67;在6~8月,针叶林、草甸和灌丛的植被指数明显低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分类的贡献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