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9)
- 2023(5753)
- 2022(4161)
- 2021(3856)
- 2020(2974)
- 2019(7002)
- 2018(7285)
- 2017(13641)
- 2016(7535)
- 2015(8254)
- 2014(8543)
- 2013(7876)
- 2012(6818)
- 2011(6135)
- 2010(6337)
- 2009(6180)
- 2008(6217)
- 2007(5504)
- 2006(5290)
- 2005(5188)
- 学科
- 济(32756)
- 经济(32714)
- 管理(19932)
- 业(19317)
- 企(15855)
- 企业(15855)
- 中国(12158)
- 方法(10445)
- 制(10372)
- 农(10146)
- 数学(9040)
- 数学方法(8971)
- 业经(8910)
- 体(8206)
- 财(7551)
- 融(7243)
- 金融(7243)
- 体制(6807)
- 银(6771)
- 银行(6766)
- 行(6562)
- 地方(6128)
- 农业(6033)
- 发(5793)
- 发展(5122)
- 展(5113)
- 贸(5057)
- 贸易(5051)
- 理论(5017)
- 学(4995)
- 机构
- 大学(104156)
- 学院(103109)
- 济(46465)
- 经济(45562)
- 研究(39133)
- 管理(37652)
- 中国(32041)
- 理学(31187)
- 理学院(30872)
- 管理学(30307)
- 管理学院(30095)
- 财(24403)
- 京(22730)
- 科学(20514)
- 所(19696)
- 财经(18055)
- 中心(17221)
- 研究所(17219)
- 江(16881)
- 经(16452)
- 农(15845)
- 北京(15026)
- 经济学(14914)
- 范(14254)
- 师范(14128)
- 院(13896)
- 财经大学(13397)
- 经济学院(13176)
- 州(13057)
- 业大(12393)
- 基金
- 项目(61183)
- 科学(48896)
- 研究(47322)
- 基金(44776)
- 家(38578)
- 国家(38230)
- 科学基金(33068)
- 社会(30966)
- 社会科(29281)
- 社会科学(29271)
- 省(22674)
- 基金项目(22618)
- 教育(22261)
- 自然(19895)
- 自然科(19469)
- 自然科学(19465)
- 编号(19436)
- 划(19167)
- 自然科学基金(19148)
- 资助(18010)
- 成果(16714)
- 课题(13927)
- 重点(13926)
- 部(13889)
- 发(13405)
- 国家社会(13215)
- 性(12563)
- 创(12479)
- 制(12461)
- 教育部(12370)
共检索到17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朱律
自2019年8月17日推出LPR形成新机制,已经完成6次公开报价,并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回溯LPR改革的历史进程,剖析了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功能定位的调整。同时,通过与国际经验的对照,提出未来LPR进一步完善深化的对策,逐步改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和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两个"双轨制"并存的现状,完成最终并轨,并实现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LPR 政策利率 信贷市场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栋
人民银行着力推进LPR改革,正是针对打通政策传导梗阻而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是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的实践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于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Funds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堂 吕秀丽
鉴于30年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制度活力与效率的损伤,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于1979年走向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改革之路。经过15年的艰苦甚而痛苦的探索,一方面党和政府正式确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一个基本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系已初见框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30年来,极大地改变了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即从以往供给严重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不少品种的农产品还出现供大于求。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市场风险更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遵循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市场化 农业比较利益 政府特殊扶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琦
从理论上梳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探索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是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核心,90年代是以城镇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为核心,而到21世纪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则已转入以城乡土地制度公平化创新为核心的新阶段,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市场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涛 鄢琼伟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政府放松存、贷款利率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保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金价格的过程,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标志,已经走过了十八年历程。目前除人民币存款利率外,绝大部分利率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美国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其核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78年年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市场化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主线,历程波澜壮阔:在改革初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深化改革阶段,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才使中国经济迅速起飞,目前正在从世界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阔步迈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30年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即从以往供给严重短缺到供求平衡,不少品种的农产品还出现供大于求。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与非农产业相比较,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市场风险机率更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遵循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形成有利干科举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 市场化 回顾 前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经历近三十年的改革后,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利率体系,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同时各类主体利率敏感度持续提升,市场间的藩篱也逐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演进及最新进展,并就未来的改革重点进行总结。考虑到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明显变化,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传导模式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在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仍有优化空间,同时控制短中期利率存在一定难度,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其他如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待推进,部分主体利率敏感度有待提升、信贷资源过度占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时闰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了解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脉络,分析其阶段成果与最新进展,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参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梳理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从金融从业者角度对未来改革方向做出展望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改革回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在后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尽快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完善MLF利率形成机制、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惩戒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推进一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一段时期,中国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利率,而且,那时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中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利率体系。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万君 李艳军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后,农村市场化改革具备了物质、制度、社会和认知条件。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经历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五个阶段。通过改革,中国农村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品牌格局初步显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是重视农民、依法实施,尊重市场、适时调控,找准症结、平稳推进;教训是不当干预、徘徊反复和局部照搬等。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以后农民和政府为解决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剩余问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使“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实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关主体基于客观需要和利益诉求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博弈互动的过程,核心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农村市场尚存在市场发育缓慢、一体化程度低、政府越位缺位、市场运行不畅和交易费用高昂等问题,原因在于改革难度加大、制度障碍突出、公权缺乏监督、市场环境欠佳和小农户经营的约束较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峥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划分四个阶段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得出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明显。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基本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市场化的机制和基本框架,劳动力流动和择业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各种体制性的壁垒不断消除,基础条件日益完善。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还比较滞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需要理论界不断推动改革理论新突破,不断推动改革实践新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虔 王欢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第15号公告,宣布将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形成机制。随后,8月20日9点30分,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其中,新的1年期LPR为4.25%,低于此前4.31%的水平,符合市场降息的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