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0)
- 2023(8649)
- 2022(7849)
- 2021(7435)
- 2020(6295)
- 2019(14751)
- 2018(14832)
- 2017(28815)
- 2016(15783)
- 2015(17768)
- 2014(17733)
- 2013(17571)
- 2012(15883)
- 2011(14187)
- 2010(13962)
- 2009(12488)
- 2008(11896)
- 2007(10063)
- 2006(8600)
- 2005(7193)
- 学科
- 济(58277)
- 经济(58213)
- 管理(43752)
- 业(41231)
- 企(34962)
- 企业(34962)
- 方法(29580)
- 数学(25611)
- 数学方法(25323)
- 农(15007)
- 学(14502)
- 中国(13992)
- 财(13794)
- 业经(12977)
- 地方(12040)
- 贸(10794)
- 贸易(10790)
- 理论(10503)
- 易(10481)
- 和(10282)
- 农业(10086)
- 环境(9721)
- 技术(9698)
- 务(9229)
- 财务(9172)
- 财务管理(9158)
- 制(8944)
- 教育(8660)
- 企业财务(8653)
- 划(8432)
- 机构
- 大学(219330)
- 学院(217448)
- 管理(89780)
- 济(79153)
- 理学(78983)
- 理学院(78108)
- 经济(77300)
- 管理学(76688)
- 管理学院(76323)
- 研究(70482)
- 中国(49521)
- 科学(47794)
- 京(46892)
- 农(37437)
- 业大(36680)
- 所(35584)
- 财(34309)
- 研究所(33050)
- 中心(31556)
- 江(29723)
- 农业(29599)
- 北京(29365)
- 范(28545)
- 财经(28533)
- 师范(28250)
- 经(25997)
- 院(25864)
- 州(24778)
- 技术(24001)
- 师范大学(22901)
- 基金
- 项目(158850)
- 科学(123322)
- 基金(114163)
- 研究(113677)
- 家(100308)
- 国家(99488)
- 科学基金(84955)
- 社会(68508)
- 社会科(64801)
- 社会科学(64781)
- 省(63015)
- 基金项目(62031)
- 自然(57825)
- 自然科(56443)
- 自然科学(56427)
- 自然科学基金(55376)
- 划(53071)
- 教育(51732)
- 资助(46987)
- 编号(46777)
- 成果(37230)
- 重点(35171)
- 部(33975)
- 发(33205)
- 创(33161)
- 课题(31713)
- 科研(30961)
- 创新(30831)
- 计划(29875)
- 大学(29411)
共检索到297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陈礼光 邱尔发
运用LN2 ( - 196℃ )保存手段 ,结合添加和不添加防冻剂预处理 ,通过对锥栗种子LN2 保存前后种子质量特性和胚酶活性的分析 ,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含水量是影响锥栗种子和离体胚LN2 保存的重要因素 ,LN2 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当无防冻剂预处理时 ,LN2 保存宜采用 15 %~ 2 0 %含水量区间 ,冷解冻方式采用MF MT。当有防冻剂预处理时 ,各种酶活性的保存要比无预处理的要好 ,LN2 保存宜采用2 0 %~ 2 5 %含水量区间 ,冷解冻方式采用MF ST。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期和 叶万辉 张云 廖富林
该文采用常规方法对锥栗种子的形态特征、萌发和贮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锥栗种子千粒重和体积大 ,不易传播 .种子在 1 0~ 4 0℃均能萌发 ,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2 0~ 35℃和室温 (1 8~ 32℃ ) ,萌发时不需光 .种子萌发无休眠 ,不耐脱水 ,属于顽拗性种子 .在 4℃时保湿贮藏半年 ,发芽率仍可达 6 0 %以上 ,采用室温湿沙贮藏半年 ,发芽率也可达 4 0 %以上 ,零上低温保湿贮藏是种子贮藏的理想方法 .埋土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土壤表面的种子 .种子在成熟、脱落和扩散过程中 ,由于遭受鼠、虫等动物危害 ,大部分已受损伤而丧失发芽率 ,在自然...
关键词:
锥栗 种子 萌发 贮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板栗和锥栗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含量逐渐上升,达到高峰时间是板栗开花后105天、锥栗开花后100天,随后ABA含量均逐渐下降。果实成熟采收时ABA含量比高峰时小10倍。随着种子发育,种子和胚对外加ABA的敏感性也逐渐下降,10-5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开花后100天的两个树种种子的发芽,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发芽。ABA对成熟前期胚的贮藏蛋白质合成无影响,但能促进成熟中后期胚的贮藏蛋白质的积累作用,ABA维持板栗和锥栗贮藏蛋白质合成和积累作用表现在转录水平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礼光 郑郁善 邱尔发 周小华 吴擢溪
对米槠和苦槠两林木树种的保存材料进行LN2 保存 ,采用不同含水量 (MC)、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处理 ,并对保存后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 :LN2 保存的技术关健是在于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造成的脱水伤害 ,其次是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米槠种子和离体胚最适含水量均为 12 %MC ,采用MF -QT方式较为适宜 ;苦槠种子最适含水量为 15 %MC ,其离体胚保存时 ,可适当降低含水量到 12 % ,MF -QT方式较为适宜
关键词:
LN_2保存 米槠 苦槠 顽拗性种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邹双全 许劲松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对锥栗果在贮藏过程中的防霉防蛀效果、失水规律及贮藏保鲜的保存率,提出了低剂量(0.5kGy)γ射线辐照、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3℃~5℃)的物理保鲜方法。
关键词:
锥栗 果实 γ射线 辐射试验 保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 邢刚 陈雨晴 邹锋 袁德义 熊欢
【目的】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之一,不同砧木年龄影响到锥栗嫁接苗生长和光合特性。【方法】以锥栗良种‘华栗3号’的枝条做为接穗,选用普通锥栗的2年生、4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于春季进行插皮接后,测定嫁接苗新梢的生长特征、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等指标。【结果】不同年龄锥栗砧木嫁接苗新梢平均长度和粗度均是4年生大于2年生,其中2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92.41 cm,平均粗度为11.49 mm; 4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131.69 cm,平均粗度为14.55 mm。4年生砧木嫁接植株的叶片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均大于2年生砧木,其中光饱和点分别为2099.50、1678.5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2.60、10.74μmol/(m~2·s)。2组不同年龄砧木嫁接的锥栗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下午14:00出现谷值,表现出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砧木年龄越大,其嫁接苗新梢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_n)越大。【结论】砧木年龄越大,嫁接苗的新梢生长越快,光合能力越强,光能利用效率更高。
关键词:
锥栗 砧木年龄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静 袁德义 范晓明 杨斐翔 高伟 杨亚
对14个锥栗品种的雄花开花动态、花序特征田间观测及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雄花花期都集中在5月,盛花期较短,仅3-5 d.(2)锥栗的雄花序长度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品种处暑红最长达17.78 cm,圆蒂仔仅为10.51 cm,但雄花序总花簇数都比较接近;同一品种比较,两性花序的长度较雄花序长度略短,两性花序的雌雄花距与两性花序长度成正比.(3)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圆蒂仔、材榛、麦塞仔和铁榛的花粉萌发率较高(>30.00%),油榛、温洋红、白露仔、处暑红、黄榛花粉萌发率较低(
关键词:
锥栗 花序特征 花粉 萌发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晓明 袁德义 唐静 田晓明 张旭辉 王碧芳 谭晓风
通过田间调查、花粉离体萌发、石蜡切片和人工授粉等试验手段对锥栗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风媒传粉特性和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锥栗雌花群体分化时间约40天,单花分化时间约22天,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7天;雄花序4—5月开花,群体花期23~26天,群体盛花期13~15天,单花序花期10~12天,开花后6天内花粉保持较高活力。风媒传粉是锥栗传粉的主要途径,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锥栗传粉的主要气象因素,顺风方向上花粉的传播距离及花粉通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方向。锥栗在去雄套袋且不进行人工授粉的处理下未坐果,表明锥栗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交授粉坐果率均显著高于自交,表明异交能显著提高锥栗坐果率,生产上...
关键词:
锥栗 开花动态 柱头可授性 风媒传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龚榜初 陈增华
以锥栗主产区福建省建瓯市为重点,开展其农家品种资源调查,选出了乌壳长芒、温洋红、长芒仔等5个坚果达70~101粒/kg的大果型农家品种;坚果102~135粒/kg的8个中果型农家品种。首次分析了锥栗的营养成分,锥栗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糖、氨基酸,不同农家品种间其含量有较大差异,以麦塞仔、长芒仔、乌壳长芒的含量最高,其蛋白质、糖、氨基酸含量分别在9.9%、17.8%、6.1%以上。
关键词:
锥栗,资源调查,优良农家品种,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柳英
在锥栗结果母枝抽生花序前 ,用TDS生长调节剂 (质量浓度分别为 3、5、7g·L- 1)对锥栗树冠进行喷布处理 ,能明显提高坐果率。如在雄花序出现的初期再以同样的浓度喷布 1次 ,增产效果则更好 ,以抽生花序前和雄花出现的初期 2次连续喷布 5g·L- 1的TDS溶液增产效果最佳 ,其坐果率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 (喷清水 )增加 5 7.3%和 2 2 .2 %。
关键词:
TDS生长调节剂 锥栗 坐果率 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德喜 陈辉
通过对 8a生锥栗人工林叶片 5种营养元素的分析 ,运用DRIS诊断法对该树种的养分状况进行了诊断分析。根据林分现实产量的差异 ,划分 3种不同的产量类型 ,将每种类型产量和相应的叶片营养含量结合考虑 ,能够对锥栗人工林分养分的丰缺状况作出适宜的判断。以高产量类型作为最适值 ,诊断的结果是 :中产类型的N元素相对过量 ,K则相对不足 ;低产类型N、P含量明显不足 ,应予以补偿
关键词:
锥栗人工林 营养诊断 DRIS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在叶片中 5种主要养分元素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 ,首次应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了综合指标诊断判别系统 ,对不同产量类型的锥栗人工林营养进行了判别诊断分析。当将产量水平划分为 2类时 ,采用 1维判别分析进行回判 ,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得到不同的正判率 ,高产类及 (中产 +低产 )类的划分所得到的正判率均为10 0 % ;而 (高产 +中产 )类及低产类的划分所得到的正判率分别为 88 33%和 86 6 7%。将产量划分为高、中、低 3类的情况下 ,用 1维判别进行回判的结果其正判率分别是 10 0 %、86 70 %和 83 33% ;用 2维判别进行回判 ,则正判率分别为 10 0 %、10 0...
关键词:
锥栗人工林 营养 综合指标 判别诊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辉 何方
分析了分别喷施生长调节剂、稀土、二者混合喷施及喷清水4种处理对锥栗高、中、低产三种类型8年生林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同种林分增产效果表现为,喷施400mg·kg-1的稀土最好,其次是5g·kg-1的TDS,混合喷施(400mg·kg-1稀土+5g·kg-1TDS)不如各自单独施用,清水对照处理的产量最低。同一处理类型对不同产量类型林分的增产效果随着高、中、低产量类型的顺序而增加。产量增加的生理基础是提高了树体叶绿素含量,增强了光合速率。
关键词:
锥栗 生长调节剂 稀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周俊 袁德义 范晓明 张旭辉 谭露曼 刘冬明 李承想 王碧芳 刘智强 王刚
选用‘华栗3号’为材料,采用异交、自交、不授粉及自然授粉4种授粉方式探究锥栗(Castanea henryi)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锥栗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35 d,异交、自然授粉的总苞和子房及自交、不授粉的总苞的鲜重均呈"慢—快—慢—快"的增长趋势,自交、不授粉的子房鲜重呈"慢—快—慢"的增长趋势,总苞和子房纵横径呈"慢—快—慢"增长趋势,果实成熟时总苞和子房大小均表现为异交>自然授粉>自交>不授粉;不同授粉处理对锥栗座苞及落果的影响不同,异交、自然授粉经历了2次落果高峰期,自交、不授粉则经历了3次落果高峰期,落果最高峰均出现在花后90~105 d;不同授粉处理显著影响锥栗的结实率和空...
关键词:
锥栗 果实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丽 熊欢 彭小博 邹锋 袁德义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