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2)
- 2023(11296)
- 2022(9936)
- 2021(9374)
- 2020(7757)
- 2019(17937)
- 2018(17851)
- 2017(34842)
- 2016(18855)
- 2015(20876)
- 2014(20814)
- 2013(20563)
- 2012(18663)
- 2011(16818)
- 2010(16480)
- 2009(14787)
- 2008(14260)
- 2007(12265)
- 2006(10453)
- 2005(8910)
- 学科
- 济(72221)
- 经济(72141)
- 管理(55829)
- 业(52215)
- 企(43935)
- 企业(43935)
- 方法(36507)
- 数学(31777)
- 数学方法(31430)
- 财(18524)
- 农(18198)
- 中国(17676)
- 学(17056)
- 业经(15981)
- 地方(14041)
- 理论(12565)
- 贸(12536)
- 贸易(12532)
- 技术(12488)
- 农业(12333)
- 务(12273)
- 财务(12214)
- 财务管理(12196)
- 易(12159)
- 制(12143)
- 和(11725)
- 企业财务(11644)
- 环境(11506)
- 划(10739)
- 银(10541)
- 机构
- 大学(265618)
- 学院(263127)
- 管理(108685)
- 济(101360)
- 经济(99145)
- 理学(96039)
- 理学院(94910)
- 管理学(93201)
- 管理学院(92732)
- 研究(84843)
- 中国(60366)
- 京(55459)
- 科学(54929)
- 财(45531)
- 所(42060)
- 农(42002)
- 业大(41124)
- 研究所(38951)
- 中心(38220)
- 财经(37887)
- 江(35912)
- 范(34735)
- 经(34694)
- 北京(34456)
- 师范(34400)
- 农业(33150)
- 院(31032)
- 经济学(30190)
- 州(29607)
- 财经大学(28694)
- 基金
- 项目(190630)
- 科学(150471)
- 基金(139794)
- 研究(137026)
- 家(122287)
- 国家(121278)
- 科学基金(104785)
- 社会(86295)
- 社会科(81828)
- 社会科学(81808)
- 基金项目(75422)
- 省(74131)
- 自然(70016)
- 自然科(68444)
- 自然科学(68429)
- 自然科学基金(67199)
- 教育(62881)
- 划(62697)
- 资助(57211)
- 编号(54980)
- 成果(43499)
- 重点(42098)
- 部(42061)
- 创(39782)
- 发(39465)
- 课题(37216)
- 创新(36996)
- 科研(36804)
- 教育部(36124)
- 大学(35509)
- 期刊
- 济(102812)
- 经济(102812)
- 研究(74063)
- 学报(44297)
- 中国(44182)
- 科学(40341)
- 管理(38490)
- 农(37224)
- 大学(33056)
- 财(32911)
- 学学(31231)
- 教育(28455)
- 农业(26445)
- 技术(21309)
- 融(19182)
- 金融(19182)
- 财经(17853)
- 业经(17296)
- 经济研究(16736)
- 经(15111)
- 图书(14003)
- 科技(13732)
- 业(13590)
- 问题(13415)
- 理论(13206)
- 技术经济(12322)
- 实践(12302)
- 践(12302)
- 版(12085)
- 现代(11646)
共检索到36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庆飞 李厚锐 高清 田新民
文章通过对14家企业的508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LMX对员工的主动性有着显著的正效应,而员工的心理安全在两者之间起到完全的中介效应,从而为我们从员工心理过程视角探讨领导-成员交换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LMX 员工主动性 心理安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斌 马红宇 殷华敏 郭永玉 李爱梅
心理资本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它对许多组织后果变量都有积极影响,但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研究较为缺乏。文章从员工主动性人格这一视角切入,探讨了员工主动性人格对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整体心理资本及其乐观、希望、韧性、自我效能等四个维度。理论上丰富了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实践上为企业员工的人才选拔与素质培训提供了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巨钦 宗博强
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存在影响,其中组织自尊和主动性人格可能起到中介及调节作用。针对242份对上下级匹配问卷的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组织自尊在职场排斥与员工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拓展职场排斥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研究,为处理员工排斥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职场排斥 员工建言 组织自尊 主动性人格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华 孙春玲 安珣 宋红
本文探索了授权氛围、心理授权与知识员工个人主动性的关系,为知识员工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28家企业308名知识员工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授权氛围和心理授权对知识员工主动性的三个维度:自发性、克服困难和前瞻性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授权氛围对知识员工的心理授权有正向预测,并且心理授权是授权氛围与个人主动性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这一中介效用主要是通过胜任力和工作意义两个维度来实现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进
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是企业家追求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学的绩效管理之上的。本文认为,只有科学的绩效管理才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对人性利己性的认同,绩效考核并不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步骤。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八个步骤,贯穿绩效管理的两条红线和两大支撑。
关键词: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主动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焕荣 洪美霞
本研究检验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主观职业生涯成功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而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客观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未获得支持。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职业弹性 职业生涯成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庆宏 王双龙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企业中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心理授权和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主动性人格对于心理授权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检验了当员工感受到充分授权后,其感知到的意义、效能感以及自主性会促使员工形成创新行为。
关键词:
心理授权 主动性人格 个体创新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詹小慧 杨东涛 栾贞增 安彦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振刚 余传鹏 李云健
基于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视角,对199名员工调查,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考察主动性人格、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特征激活理论,整合以上两个视角,检验创新氛围对主动性人格与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创新行为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2)主动性人格通过知识分享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员工创新行为;(3)创新氛围在主动性人格与知识分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当创新氛围较高时,主动性人格与知识分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均较弱。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特征激活理论的基本观点,给企业管理提供了指导,即以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亚硕 杨春江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具体探讨主动性人格与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的关系,以及此关系中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的中介作用和仁慈领导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开展了两个调查研究:研究一通过网络调研平台收集了200名来自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员工样本;研究二通过多源、多时点的现场调查,获得了来自44名主管和206名员工的配对数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的主动性人格对其任务绩效和OCB具有正向影响,LMX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2)仁慈领导负向调节LMX与任务绩效和OCB的关系,即领导越仁慈,LMX与任务绩效和OCB的正向关系越弱。研究结论为更全面和辩证地认识仁慈型领导提供了新思路和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乔坤 刘赛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引入内外部工作动机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对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主动性行为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关怀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主动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内部动机起中介作用。规则型组织伦理氛围对主动性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而工具型不显著,外部和内部动机均起链式中介作用。
关键词:
组织伦理氛围 主动性行为 工作动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蓉 黎鸿雁 张静 辛金星
本研究对全国29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可正向预测生涯适应力;大学生职业探索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亲子关系质量不仅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探索之间起调节作用,还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调节作用。基于该研究结果,针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升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叶伟娇 赵慧军 宋潇潇
激发资质过剩员工的创新行为能够帮助企业与资质过剩员工实现双赢。但是,如何激发资质过剩员工的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仍有待探讨。基于自我验证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员工资质过剩感与主动性—被动性创新行为双路径整合模型,并探索权变奖励领导行为的调节作用。利用438份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正向影响主动性创新行为和被动性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质过剩感与主动性创新行为间关系;组织压力作为中介变量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质过剩感与被动性创新行为间关系;在高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情境下,资质过剩感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组织压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均得到加强;在高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情境下,资质过剩感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主动性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得到加强;在高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情境下,资质过剩感通过组织压力对被动性创新行为的间接作用得到加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振芳 陈庆文 朱瑜 曾柏森
以383名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精神型领导与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与组织自尊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与主动性行为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