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8)
- 2023(8557)
- 2022(7056)
- 2021(6431)
- 2020(4882)
- 2019(10771)
- 2018(10785)
- 2017(19820)
- 2016(10527)
- 2015(11386)
- 2014(10620)
- 2013(10297)
- 2012(9167)
- 2011(8529)
- 2010(8659)
- 2009(8110)
- 2008(7364)
- 2007(6375)
- 2006(5845)
- 2005(4548)
- 学科
- 济(37432)
- 经济(37391)
- 管理(27192)
- 农(26795)
- 业(26237)
- 农业(17985)
- 企(15937)
- 企业(15937)
- 环境(13105)
- 业经(12828)
- 地方(12420)
- 中国(11620)
- 方法(10139)
- 发(9420)
- 财(8980)
- 学(8834)
- 数学(8552)
- 数学方法(8394)
- 制(8031)
- 农业经济(7970)
- 划(7599)
- 发展(7165)
- 展(7154)
- 生态(6846)
- 资源(6681)
- 和(6348)
- 收入(6225)
- 村(5752)
- 农村(5728)
- 贸(5710)
- 机构
- 学院(138655)
- 大学(130960)
- 管理(50524)
- 济(49867)
- 经济(48428)
- 研究(45833)
- 理学(43359)
- 理学院(42819)
- 管理学(41935)
- 管理学院(41687)
- 中国(34821)
- 科学(29692)
- 农(28974)
- 京(27725)
- 中心(22658)
- 业大(22655)
- 江(22116)
- 财(21871)
- 所(21759)
- 范(21285)
- 农业(21206)
- 师范(21142)
- 研究所(19777)
- 州(18050)
- 院(17291)
- 财经(16939)
- 北京(16706)
- 师范大学(16496)
- 省(16050)
- 技术(15436)
- 基金
- 项目(97584)
- 科学(76516)
- 研究(75611)
- 基金(67843)
- 家(58470)
- 国家(57853)
- 科学基金(49921)
- 社会(47978)
- 社会科(45018)
- 社会科学(45008)
- 省(41774)
- 基金项目(36920)
- 划(33724)
- 编号(32881)
- 教育(32814)
- 自然(30151)
- 自然科(29277)
- 自然科学(29268)
- 自然科学基金(28667)
- 成果(25384)
- 资助(25050)
- 发(23518)
- 课题(22456)
- 重点(21815)
- 创(20564)
- 年(19598)
- 国家社会(19425)
- 部(19317)
- 发展(19178)
- 创新(19041)
共检索到204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纪越 丁金华 纪然
文章分析现阶段苏南近郊乡村水绿生态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LID指导下的水绿生态规划的流程。以黎星村为例,在对其现状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黎星村80%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控制一年一遇的0.5小时降雨量的雨洪调蓄目标。相应提出水绿生态规划构建策略,即构建乡村雨洪生态安全格局、营造复合型弹性海绵空间和LID规划管控措施支持,并对比分析LID实施前后黎星村雨洪调蓄效绩的变化,验证方案目标达成情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奇 卢俊
在对城市近郊区乡村发展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了传统城镇化建设思路下近郊区乡村发展存在的悖论。进而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回归乡村主体、乡村多元增长、重构乡村价值的城市近郊区乡村复兴之路,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近郊区乡村复兴的空间转型规划策略。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关系 城市近郊区 乡村复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奇 卢俊
在对城市近郊区乡村发展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了传统城镇化建设思路下近郊区乡村发展存在的悖论。进而探讨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回归乡村主体、乡村多元增长、重构乡村价值的城市近郊区乡村复兴之路,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近郊区乡村复兴的空间转型规划策略。
关键词:
新型城乡关系 城市近郊区 乡村复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笪玲 张述林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策略应该依据地区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探究,选取都市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都市近郊 乡村旅游 社区 PRS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欣然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辰晔
近郊乡村发展一般呈现3种模式,分别为城市拓展模式、生态旅游模式和在地城镇化模式。河北省乡村"半城镇化"特征明显,近郊地区存在大量城乡双栖人口,是在地城镇化模式的典型地区。基于对正定县铁西片区乡村发展特征和问题的剖析,文章从生态修复、村庄修补、产业振兴、文化复兴4个方面提出在地城镇化实施路径,以期在乡村地域实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文章对于河北省近郊地区的乡村健康长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全国类似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
哈维 资本 三级循环 乡村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纪越
低影响开发模式是一种与自然最大程度协调适应的过程中,维持或重现场地开发前的原始水文状态,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冲击的新型土地利用开发策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低影响开发模式为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将更有效地解决目前乡村面临的高建设问题。在充分了解苏南水网乡村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避免影响、缩小影响和控制影响为目标,以低干预、低建造、低维护为导向的水网乡村景观规划框架,并以苏州思古甸村为研究对象,从方案设计、运行措施、后期管理三个层面,提出水网乡村低影响开发模式的规划方法,为协调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钟磊 杨文平 赖奕锟 文兴华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历程中,城市一直是规划重点,乡村统筹规划往往是盲区。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国家层面对乡村建设愈发重视,但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发展模式导致乡村的建设严重滞后,这种滞后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上。在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下,以汉源县乡村建设规划为例,通过规划强调乡村建设的落地性和实用性,是对未来我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创新探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规划 统筹 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军 郭雨露 何微丹 何豫
随着"城乡等值"逐步成为新时期城乡发展的新导向,大都市地区村庄的内涵发生改变。传统的"单村独建"出现了产业同质、设施低效、建设破碎等诸多困境,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打造。广州从化米埗乡村群规划从产业共荣、设施共享、空间共建、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探索大都市地区村庄"群落化"规划策略,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创新模式,为广州乡村振兴提供一种长效机制和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费伟 刘祖云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导农村土地利用的直接调控手段,也是实现和推动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步骤。在实地调研浙北D村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基础上,研究发现浙北D村的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注重提升村民参与的层次、增加参与的人员以及拓展参与的方式,通过组织支持、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保障来实现参与规划编制的绩效。尽管如此,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也面临着村民规划知识理解程度不高、村民参与方式不够完善、村民自利性威胁村庄公共利益、规划编制程序繁琐低效等问题。未来需要从提高村民对于规划知识的理解、健全村民参与规划的方式、规划的制定秉承公共利益的理念和缩减并优化规划编制流程四方面来完善村民参与型土地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更为迫切,旅游产业成为蓬勃发展的服务产业的典型代表,出现了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郊区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城市近郊乡村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因特殊的区位和资源,让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与一般乡村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分析如何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的合理建构,发展完善的产业链,均衡各种旅游形式的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以期最终有利于实现城市近郊乡村复兴的总目标。
关键词:
郊区 乡村旅游 转型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亚越 许蕾
生态文化作为以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为出发点的文化形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宁波滕头村以生态文化为指导,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滕头村的发展路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滕头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琪龙 郭旭 李广斌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关键词:
乡村空间转型 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