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8)
- 2023(13101)
- 2022(11188)
- 2021(10202)
- 2020(8561)
- 2019(18743)
- 2018(18555)
- 2017(35634)
- 2016(19469)
- 2015(20745)
- 2014(20024)
- 2013(19457)
- 2012(17205)
- 2011(15440)
- 2010(15216)
- 2009(14674)
- 2008(14026)
- 2007(12286)
- 2006(10835)
- 2005(9764)
- 学科
- 济(66059)
- 经济(65944)
- 管理(57979)
- 业(54203)
- 企(43135)
- 企业(43135)
- 方法(28402)
- 财(27247)
- 数学(24932)
- 数学方法(24647)
- 农(22165)
- 税(22000)
- 税收(20547)
- 收(20379)
- 中国(19326)
- 制(18237)
- 业经(15946)
- 农业(14916)
- 学(14437)
- 务(14247)
- 财务(14204)
- 贸(14192)
- 贸易(14185)
- 财务管理(14177)
- 易(13872)
- 企业财务(13393)
- 体(12369)
- 银(12152)
- 银行(12097)
- 环境(11554)
- 机构
- 学院(260828)
- 大学(258939)
- 济(105814)
- 经济(103805)
- 管理(96819)
- 研究(87073)
- 理学(84241)
- 理学院(83307)
- 管理学(81765)
- 管理学院(81308)
- 中国(66702)
- 财(56040)
- 科学(54976)
- 京(53519)
- 农(47964)
- 所(44499)
- 财经(43035)
- 业大(41891)
- 研究所(40271)
- 中心(39316)
- 经(39081)
- 江(39047)
- 农业(37843)
- 经济学(33465)
- 北京(33015)
- 财经大学(31945)
- 院(31577)
- 范(30835)
- 师范(30361)
- 经济学院(30276)
- 基金
- 项目(180414)
- 科学(141763)
- 基金(132906)
- 研究(126387)
- 家(118695)
- 国家(117762)
- 科学基金(100279)
- 社会(82706)
- 社会科(78493)
- 社会科学(78478)
- 基金项目(70378)
- 省(69637)
- 自然(65788)
- 自然科(64296)
- 自然科学(64277)
- 自然科学基金(63140)
- 划(59416)
- 教育(57541)
- 资助(53354)
- 编号(49958)
- 重点(41089)
- 成果(39677)
- 部(39126)
- 创(38190)
- 发(37429)
- 制(37180)
- 创新(35907)
- 国家社会(35449)
- 科研(35242)
- 课题(34038)
共检索到384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生
在LES系统中,征收所得税会使家庭或个人依据是否能满足其商品需求性支出为标准,而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做出重新配置;收入维持制度下,在人们的工资性所得达到生活有保障的水平前后,提高税率引起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变化也会不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生 付俊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是整个负所得税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负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劳动供给削减论"、"劳动供给削减质疑论或增加论"、"负所得税修正论"的角度,对与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有关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作了七点评论。文章填补了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国内研究的空白,可为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负所得税 劳动供给 效应 评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芳
2006年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提高了4次。每次提高免征额都大幅降低了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即纳税面),使我国个人所得税更加边缘化,不利于提高收入的分配效应。负所得税是由政府制定最低收入保障标准和负税率,对于实际收入低于最低标准的按负税率予以补助,补助额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美国劳动所得税收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简称EITC)是负所得税理论的成功实践。为缩小贫富差距,我国应当借鉴美国EITC的经验,在对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1)中引入负所得税,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
关键词:
负所得税 EITC 免征额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帆 刘怡
美国的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不仅是一种税收政策,更是一种反贫困的福利政策。从效率角度看,劳动所得税抵免有助于促进低收入者参与劳动;从公平角度看,劳动所得税抵免有助于扶助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儿童,且实施成本较低。本文通过对美国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的制定、实施方式、发展趋势和制度影响的分析,试图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寻找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劳动所得税 抵免制度 个人所得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分析得出了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额和平均税率不仅直接影响税后收入,也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而间接影响税后收入,从而影响劳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合理的费用扣除额水平和平均税率应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父母的利他主义倾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收入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不平等 人力资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蓉 林志建
根据有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近5年以来劳动所得在个人总收入中占比约为56%,而劳动所得纳税额占个人所得税纳税总额65%左右,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收入的影响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CFPS2016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分解衡量各分项劳动收入的基尼弹性系数变化,评估个人所得税制度下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和稿酬三类劳动所得对劳动收入税负和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并按照个人特征分析影响劳动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揭示影响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的具体原因,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劳动收入 分配效应评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德勇 刘家志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借助广义熵指数和基尼系数,通过对新个人所得税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前后各指标的测算,分析了在2018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对劳动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仅有利于高收入层群体劳动收入的再分配,且拉大了高收入层群体与中低收入层群体间劳动收入的差距;(2)提高免征额会使全国人均劳动收入增加6.5%,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会使全国人均劳动收入增加0.5%。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显才
个人所得税是最为复杂的税种之一,其完善需要以充分掌握各种相关信息为条件,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纳税人税收行为的认识,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其中之一。国外的同类研究历史较长,成果较多,但国内的研究非常有限,这成了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一个阻碍。本文以大范围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以计量分析和描述统计为手段,试图达到揭示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婚姻状况、收入、收入比和单位性质等在内的自变量对税收劳动供给弹性的不同影响的目的,以为制定与国情相符的税制提供纳税人税收行为的信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是整个负所得税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负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劳动供给削减论"、"劳动供给削减质疑论或增加论"、"负所得税修正论"的角度,对与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有关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作了七点评论。文章填补了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国内研究的空白,可为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负所得税 劳动供给 效应评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聂海峰 邢春冰
利用2005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我们使用微观样本数据估计了税制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们发现税制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劳动供给存在不同影响。税改使得就业女性的工作时间显著增加,平均每周增加了3.72小时,对男性的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影响个人劳动时间的社会特征中,家庭其他收入、家庭人口对工作时间影响不显著,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党员身份、较高教育和工龄使个人工作时间更长,具有城镇户口相对工作时间较少。婚姻和学龄前子女对男性和女性工作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自然实验 倍差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进
个人所得税与劳动供给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对劳动结构的影响。替代效应包括正激励替代效应和负激励替代效应。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相对比较少,纳税所得覆盖纳税人的实际收入也有较大差距,使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和对劳动结构的影响很难在现实中体现出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梅 聂佃忠
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是整个负所得税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负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劳动供给削减论"、"劳动供给削减质疑论或增加论"、"负所得税修正论"的角度,对与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有关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作了七点评论。文章填补了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国内研究的空白,可为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负所得税 劳动供给 效应 评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炜 任昶宇 周羿
本文基于2010—2012年和2014—2016年的中国城镇家户调查月度数据,用事件分析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劳动参与、收入消费以及不平等在退休年龄前后的季度动态变化。首先,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的前三年,约14%的男性和约22%的女性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会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这种“退而不休”的现象在养老金收入较低的群体中更为普遍。其次,家庭收入在退休年龄前后并未减少,在女性样本中还上升了7%。家户消费在退休年龄后上升了4%,消费扩张主要集中在医疗和食品等类别。最后,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同一出生队列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有所缓解,消费不平等则进一步加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退休政策改革的机制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预判改革的福利后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楠 韩树煜 陈治国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会提高中老年劳动者的劳动参与率,但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影响较弱。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减税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在是否参与劳动方面,西部地区中老年劳动供给意愿要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劳动供给时间方面,东部地区要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政府应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利用税收政策扶持中老年群体就业,同时要推动完善区域差别化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发挥个税调节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劳动供给 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