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6)
- 2023(11956)
- 2022(10606)
- 2021(9966)
- 2020(8360)
- 2019(19434)
- 2018(19400)
- 2017(38038)
- 2016(20772)
- 2015(23324)
- 2014(23468)
- 2013(23192)
- 2012(21160)
- 2011(18849)
- 2010(18768)
- 2009(17476)
- 2008(16929)
- 2007(14776)
- 2006(12978)
- 2005(11569)
- 学科
- 济(81363)
- 经济(81242)
- 管理(63642)
- 业(58870)
- 企(49633)
- 企业(49633)
- 方法(37884)
- 数学(32848)
- 数学方法(32506)
- 财(23577)
- 农(21406)
- 中国(20362)
- 制(18722)
- 业经(18298)
- 学(17368)
- 地方(16320)
- 务(14602)
- 财务(14535)
- 财务管理(14506)
- 农业(14219)
- 贸(13787)
- 贸易(13779)
- 企业财务(13728)
- 易(13385)
- 理论(13374)
- 环境(13188)
- 和(13002)
- 体(12980)
- 技术(12822)
- 银(12741)
- 机构
- 大学(294527)
- 学院(291620)
- 管理(117306)
- 济(116231)
- 经济(113704)
- 理学(101948)
- 理学院(100835)
- 管理学(99203)
- 管理学院(98677)
- 研究(96974)
- 中国(70668)
- 京(62533)
- 科学(59556)
- 财(55944)
- 所(48571)
- 农(47008)
- 业大(44349)
- 财经(44339)
- 研究所(44101)
- 中心(43326)
- 江(42571)
- 经(40232)
- 北京(39118)
- 范(37154)
- 农业(36955)
- 师范(36815)
- 经济学(34891)
- 院(34890)
- 州(33963)
- 财经大学(33001)
- 基金
- 项目(201897)
- 科学(158490)
- 研究(147951)
- 基金(146876)
- 家(127751)
- 国家(126735)
- 科学基金(108813)
- 社会(93024)
- 社会科(88161)
- 社会科学(88141)
- 省(78681)
- 基金项目(78473)
- 自然(70842)
- 自然科(69150)
- 自然科学(69136)
- 自然科学基金(67892)
- 教育(67642)
- 划(65992)
- 编号(60287)
- 资助(60257)
- 成果(49383)
- 重点(44960)
- 部(44922)
- 发(42283)
- 创(42109)
- 课题(41191)
- 制(39830)
- 创新(39346)
- 教育部(38648)
- 科研(38489)
- 期刊
- 济(126688)
- 经济(126688)
- 研究(87607)
- 中国(54680)
- 学报(47228)
- 财(43529)
- 管理(43460)
- 农(43368)
- 科学(42454)
- 大学(35894)
- 学学(33833)
- 教育(31434)
- 农业(30384)
- 技术(24530)
- 融(23967)
- 金融(23967)
- 财经(21749)
- 业经(19951)
- 经济研究(19822)
- 经(18441)
- 问题(16423)
- 理论(15092)
- 业(14898)
- 图书(14698)
- 科技(14210)
- 技术经济(13887)
- 实践(13810)
- 践(13810)
- 版(13596)
- 现代(13310)
共检索到423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盼 夏胜格 兰莹 周彤 梁友 赵弘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对dsRNA抑制稻瘟病的增强效果。[方法]比较LDH与不同比例dsRNA混合的负载效率,筛选合适的负载比。用不同浓度LDH处理稻瘟病菌孢子,考察LDH对稻瘟病菌孢子发育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dsRNA-LDH处理稻瘟病菌孢子,检测dsRNA-LDH对稻瘟病菌孢子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使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考察LDH增强dsRNA防治稻瘟病的效果。[结果]在100 ng·μL~(-1)浓度条件下LDH不仅不影响稻瘟病菌孢子发育还可以增强dsRNA稳定性及其对稻瘟病菌孢子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dsRNA-LDH处理组的水稻发病症状明显减弱。[结论] LDH可以明显增强dsRNA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dsRNA-LDH具有开发成为高效绿色环保RNAi药剂的潜力和价值。
关键词:
稻瘟病 LDH SIGS RNAi药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奇 王芳权 王军 范方军 朱金燕 杨杰 邵敏 仲维功
【目的】分析水稻细胞色素P450基因Oscyp71Z2在稻瘟病抗性中的作用,并解析其介导的水稻抗稻瘟病机制。【方法】根据高抗稻瘟病转hrf1水稻NJH12表达谱结果,筛选到一个表达量高达114.6倍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Oscyp71Z2(NCBI登录号:Os07g0217600)。根据Oscyp71Z2全长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以水稻模式粳稻品种日本晴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Oscyp71Z2全长编码区序列。将所得的cDNA序列经测序后,与双元表达载体pVec8连接,构建超量表达载体pVec8::Oscyp71Z2。采用冻融法将构建的超量表达载体pVec8::Oscyp71Z2质粒转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晓晓 陈瑞 彭一文 张善学 王国荣 王教瑜 郑永利
为明确高效低毒低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香草硫缩病醚在水稻上的应用,使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初步探明该小分子药剂在水稻上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5%香草硫缩病醚原药(XCLSBM)及2.5%香草硫缩病醚2.5%寡糖复配剂原药(XCLSBMO)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生长有抑制作用,25μg·mL~(-1)XCLSBM和25μg·mL~(-1)XCLSBMO对稻瘟病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8.1%和82.2%;2.5μg·mL~(-1)XCLSBM、25μg·mL~(-1)XCLSBM、2.5μg·mL~(-1)XCLSBO和25μg·mL~(-1)XCLSBO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产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均有显著影响;12%香草硫缩病醚·寡糖微乳剂(XCLSBMOME)50g·ha~(-1)在田间对稻瘟病防效可达到85.92%±0.20%,水稻增产6%~6.3%。表明生产中可利用香草硫缩病醚防治水稻稻瘟病并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晗晞 丁绍晨 陈盼 圣聪 李绚 徐乐 赵弘巍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体外施加靶向细胞色素b(Cytb)的小分子RNA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稻瘟病菌与双链小分子RNA(ds-sRNA~(MoCytb-21))共同孵育,通过测定孢子萌发效率和形态,确定小分子RNA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有抑制作用。在分别施加溶剂(对照组)或dsRNA~(MoCytb-500)(处理组)的情况下,使用稻瘟病菌菌株Guy11侵染水稻‘日本晴’,明确体外施加小分子RNA是否可以降低稻瘟病菌的致病能力。[结果]与对照相比,与小分子RNA共同孵育的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显著降低。2′-O-甲基修饰(OMe)和硫代甲氧基修饰(SOMe)能够延长小分子RNA的抑制效果。用Guy11和dsCytb混合喷施的水稻病斑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体外施加特异性靶向稻瘟病菌Cytb的小分子RNA能够抑制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具有开发成为高效绿色环保RNAi药剂的潜力和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霞 王振中 纪春艳 李云锋 董章勇
采用平板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诱导处理水稻后产生的小分子的抗菌物质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处理后的水稻叶片提取物质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水杨酸诱导处理后,水稻的2个品系CO39和CA101A51产生了分支酸、丁子香酚、稻壳酮A(Momilactone A,MA)、稻壳酮B(Momilactone B,MB)4种化合物,且水杨酸甲酯、苯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2种酯类物质、十一碳烷等化合物含量均发生变化。水杨酸诱导处理可以调动抗病相关的次生代谢...
关键词:
水杨酸 抗菌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纪明山 于志国
从印楝叶片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对稻瘟病菌具有优异拮抗效果的内生放线菌YL-2。采用不同溶媒萃取法获得粗提物,试验结果表明:由乙酸乙酯萃取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可达24.2mm;以此粗提物作为抑菌剂,采用悬滴法和抑制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时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粗提物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浓度为0.8g·L-1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而在浓度为1.6g·L-1时,对菌丝抑制率为92.2%。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明显下降,室温时抑菌直径达到最大值(27.5mm);在弱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比较稳定,pH值为4.0条件下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斌 陈传远 钟杰 高必达
应用纤维素吸附法对6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真菌病毒筛选,发现14个菌株含有ds RNA病毒。对带毒菌株GD45通过利巴韦林–高温结合方法得到衍生脱毒菌株GD45–4,与带毒菌株相比,其菌丝更为饱满、菌丝较直,在PDA平板上菌落形态显得更为蓬松,颜色偏白。推测菌株GD45 ds RNA病毒消除后会对其表现型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稻瘟病菌 dsRNA 弱毒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毅 陈小强 王文杰 李晴 关宏 安晓荣 陈永福
为提高肌肉抑制素(Myostatin,MSTN)免疫原性,进行了乙肝核心抗原(HBcAg)作为分子佐剂可能性的研究。利用PCR方法获得了MSTN的C端片段,并分别在乙肝核心抗原的N端、C端及中间位点融合,构建了3个融合表达克隆:pET-30a-MSTN/HBcAg(N)、pET-30a-MSTN/HBcAg(C)和pET-30a-MSTN/HBcAg(M),转化大肠杆菌后IPTG诱导表达,然后利用Ni2+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应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免疫效果要显著优于MSTN(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娇 圣聪 李涛 喻唅晞 李绚 赵弘巍
[目的]水稻乙醇酸氧化酶1(OsGLO1)是光呼吸中的关键酶,能调控植物免疫信号分子过氧化氢(H_(2)O_(2))的产生。本研究旨在分析OsGLO1在稻瘟病抗性中的功能,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稻瘟病菌株Guy11分别侵染水稻野生型和OsGLO1基因过表达(OsGLO1-OE)以及沉默(cas9-glo1)的转基因水稻,观察抗病性表型,确定OsGLO1对抗病性的影响。使用稻瘟病菌GZ1(GFP标记)侵染水稻,比较菌丝扩增差异,明确OsGLO1抑制稻瘟病菌侵染后扩展的能力。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试验观察和分析H_(2)O_(2)的积累位点和积累量,研究OsGLO1在PTI途径中的作用;通过RT-PCR检测SA和JA信号通路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水平,探明OsGLO1对激素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受Guy11侵染的OsGLO1-OE水稻病斑更小,相对真菌生长量显著降低,附着胞以及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增多,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升高;而cas9-glo1在病斑面积和真菌生物量等方面明显高于野生型,被侵染叶片表面附着胞周围活性氧积累无显著变化,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减少,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降低。GZ1侵染48 h后,荧光显微观察显示,OsGLO1-OE水稻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减弱,而cas9-glo1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增强。OsGLO1过表达能显著提高SA信号途径的防卫基因如OsPR1a和OsEDS1的表达水平,但是对JA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OsGLO1可以通过激活SA信号通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生 吴云雨 鲍永美
水稻-稻瘟病菌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本文从稻瘟病菌侵入机制、效应分子功能、水稻抗稻瘟病免疫系统及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等方面对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互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有勇 陈海如 范静华 王云月 李炎 范金祥 杨仕生 马光亮 陈建斌 李作森 卢宝荣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措施 净栽 品种多样性 稻瘟病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宫琴 饶诚 郑硕
在复杂声音场景,尤其是多人对话交谈的情况中,人工耳蜗佩戴者的言语可懂度会显著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近距离双麦克风的语音增强算法,通过提取采集信号的延迟参数,并根据该参数设置掩蔽矩阵,进而区分不同方位的声源,抑制竞争性语音噪声。同时还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为核心,搭建调试平台,对算法进行了工程实现。实际测试表明,算法提升了前端信号的信噪比,鲁棒性强,并且算法单帧运行时间短,可以和常用的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相融合,满足人工耳蜗的实时计算需求。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竞争性语音噪声 数字信号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房辉 周江鸿 王云月 周惠萍 何霞红 孙雁 杨黎华 朱有勇
【目的】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最佳种植模式,探讨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对稻瘟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汕优63与黄壳糯,采用混合间栽法,研究不同种群结构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结果】不同种群结构对黄壳糯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不同,相对防治效果随杂交稻群体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种群结构为1﹕15.01时对叶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种群结构为1﹕12.40时对穗颈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混合间栽的不同群体结构的复合产量都比净栽有所增加,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结论】黄壳糯与汕优63的群体比例为1﹕12.40~18.88是最优化的群体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燕 周明国 王建新 张安莉 章文华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水稻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用木聚糖酶激发子处理水稻悬浮细胞,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迅速升高。木聚糖酶和稻瘟病菌提取物处理水稻悬浮细胞1 h后,编码几丁质酶的基因Cht-1表达明显增加,而编码病程相关蛋白的PR10基因没有表达,但处理12 h,后者表达明显增加。用稻瘟病菌提取物和激发子木聚糖酶处理水稻悬浮细胞,均诱导水稻细胞合成樱花素——专抗稻瘟病的抗毒素。若用它们处理水稻愈伤组织,则引起组织褐化、生长量降低、密度下降。初步结果表明:水稻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是研究水稻抗稻瘟病机制方便、合适的实验材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木星 刘昕宇 张海峰 张正光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水稻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此其安全生产是全球极其重要的民生问题。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威胁全球的粮食安全。施用杀菌剂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常用策略。然而,杀菌剂的不合理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病原菌抗药性等问题;并且,病原菌田间致病型复杂、群体组成变化快,导致抗病品种种植几年后丧失抗病性。因此,深入揭示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解析病原菌突破寄主防御、实现侵染致病的机制,可望为新型低毒高效防稻瘟菌剂靶标的发掘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应用基因编辑等方法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总结了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过程中识别水稻表面信号,经胞吞作用和胞内级联途径将寄主信号传导至胞内,并放大信号,进而调控侵染必需的附着胞的形成机制;同时也介绍了病菌效应子与水稻抗病相关蛋白互作过程中“攻”与“防”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附着胞 效应子 致病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