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9)
2023(3715)
2022(2174)
2021(1455)
2020(800)
2019(1438)
2018(1339)
2017(2334)
2016(1190)
2015(1397)
2014(1382)
2013(1457)
2012(1427)
2011(1400)
2010(1536)
2009(1148)
2008(1075)
2007(980)
2006(931)
2005(911)
作者
(5187)
(4125)
(4103)
(3886)
(2633)
(2028)
(1914)
(1682)
(1603)
(1470)
(1456)
(1344)
(1307)
(1284)
(1268)
(1261)
(1241)
(1231)
(1178)
(1178)
(1055)
(1014)
(984)
(919)
(912)
(910)
(864)
(855)
(832)
(813)
学科
(10377)
经济(10375)
业经(7886)
信息(7417)
产业(7369)
总论(7287)
信息产业(7275)
管理(4746)
(4477)
(3757)
企业(3757)
中国(3139)
图书(2650)
(2381)
银行(2378)
书馆(2336)
图书馆(2336)
(2323)
(2260)
金融(2260)
(2033)
(1760)
电子(1598)
农业(1556)
中国金融(1520)
(1501)
工作(1453)
(1426)
贸易(1425)
(1398)
机构
大学(25204)
学院(23877)
(9534)
经济(9324)
管理(9269)
研究(8695)
理学(7772)
理学院(7646)
管理学(7548)
管理学院(7466)
中国(6637)
(5462)
科学(4838)
(4529)
图书(4254)
书馆(4159)
图书馆(4158)
(4092)
(4014)
师范(3980)
中心(3944)
(3816)
研究所(3678)
财经(3532)
北京(3403)
(3389)
(3335)
师范大学(3295)
(3244)
(3202)
基金
项目(16823)
科学(13463)
研究(13375)
基金(12201)
(10618)
国家(10520)
社会(9405)
科学基金(9179)
社会科(9014)
社会科学(9009)
(6101)
编号(5983)
基金项目(5594)
成果(5193)
(5155)
教育(5043)
国家社会(4651)
自然(4458)
自然科(4368)
自然科学(4367)
自然科学基金(4290)
(4226)
项目编号(4186)
资助(3933)
(3778)
(3666)
(3523)
重点(3520)
课题(3464)
创新(3398)
期刊
(10426)
经济(10426)
研究(7253)
图书(6418)
中国(5376)
书馆(5152)
图书馆(5152)
学报(4106)
(3481)
管理(3425)
教育(3087)
大学(3080)
(2899)
科学(2857)
(2721)
金融(2721)
学学(2395)
情报(1958)
(1940)
论坛(1940)
经济研究(1933)
农业(1889)
技术(1763)
业经(1681)
财经(1673)
国际(1446)
(1446)
理论(1388)
实践(1322)
(1322)
共检索到3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武  吴赟  张云  翁子扬  许洁  
论数字阅读的互动性李武人类的阅读进化史也是一部媒介迭代史,这其中最大的跃迁就是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转变。从概念上来看,数字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相对应,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为客体的阅读行为,具体包括利用桌面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数字设备开展的阅读活动。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06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随着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当今已进入数字化阅读的新时代,阅读资源随着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入数字化的转型。阅读资源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纸质图书,为了方便存储,通过影印技术将纸质图书数字化存储,再到后来的数字文本的普及,如今的阅读资源几乎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变革,几乎所有发布的阅读物都有数字化技术的参与。随着阅读资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也随之进行着数字化的演变,阅读资源的数字化如果是信息发展的根本,那么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人类接收信息方式的革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超平  
数字阅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关于数字阅读的争论至今仍不绝于耳。在国内,争论的主题似乎一直不变,即数字阅读到底算不算一种好的阅读方式?这个问题的起点源于一个命题:数字阅读属于浅阅读。那么,什么是浅阅读呢?是指快速阅读以至于不求甚解,使阅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接收停留在信息层次而非思考层次?还是指读物内容本身就是一些浅显的东西而无须阅读者进入思考层次?抑或是二者的结合,即快速而浅层次地阅读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张蕾  罗世华  
随着阅读模式的改变,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对于传统高校图书馆而言,为满足这一转变,物理空间再造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以"亚马逊Kindle阅读模式"为突破口,探讨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诸多可能与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菊红  王丽贤  罗新  
文摘以美国图书馆开展的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Kindle电子阅读器试借阅项目的运行情况、具体操作方式、相关的政策法规、读者的反响和态度及对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Kindle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图书馆出借Kindle电子阅读器面临的障碍,为其它图书馆开展电子阅读器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如何界定数字阅读时代的一些数据和事实,从多个维度论述了数字阅读对纸本阅读的颠覆,分析了数字阅读具有前沿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数字阅读的伦理和道德及其显性与潜在功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秋禾  
一直想要求了解书籍与网络、网络与书籍对于世人阅读的影响关系,直到看到《阅读的风貌》(现代出版社2005年5月版),尤其是郝明义先生那篇美文《密林里寻找一片树叶的探险》以后:网络发展以后,阅读开始重新定义。网络与书籍,成为一体两面。电子界面的阅览,和纸张界面的披读,成为相辅相成的途径与工具。我们正由“读书”的时代,进入“阅读”的时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树青  
随着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建立在互联网、电信网基础上的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的"三合一",已经宣告"数字阅读时代"已全面到来[1]。那么,在这个数字阅读时代,云计算又将给数字阅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礼志   洪星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曦临  王骏  刘禄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图2。表3。参考文献12。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婷  史滋福  尹霖  谢云天  
文章探讨不同媒介条件下阅读效果差异的产生原因,以认知地图理论为指导,寻求提升数字阅读效果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方法,选取110名大学生读者,设计纸本书阅读及其等效电子书阅读、弱化背景信息线索的Word数字阅读,对比3种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效果和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纸本书组和等效电子书组的阅读理解成绩、沉浸感得分均显著高于Word组,疲劳感均低于Word组;男女生在3种阅读条件下表现无显著差异。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非使用何种媒介,而是文本呈现形式能否促进认知地图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阅读是一个对于文字和语言的信息加工与反馈活动。阅读脑即指"阅读中的大脑"。在网络数字阅读过程中伴随阅读行为的持续改变,脑的神经结构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重塑,产生新的神经联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数字阅读过程中大量的网络检索、屏幕阅读和快速浏览等阅读行为,会导致阅读加工模式发生一定改变,产生碎片化知识加工和非线性协同思维模式。进而,对于认知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1)网络数字阅读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负荷;(2)发展出一种快速浏览、降低记忆量和记忆强度的"浅阅读"形态,以降低认知成本;(3)对读者的元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数字阅读行为正在改变"阅读脑",导致读者逐渐从书本知识的耕耘者向网络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鹏  
西方古典时期谈及的"阅读",多半与"发声朗读"密不可分:雍容的贵族在阅览室中或端坐或侧躺,大约要十万赛斯特斯(sesterces,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种银币)才能买下来的识字奴隶在一旁打开莎草纸卷轴,为主人朗诵阿勒克西斯的诗作或柏拉图的演讲词。这一场景,自然与我们今日所理解的"阅读"大相迥异。事实上,历千百年至今,人类的阅读行为千差万别,"阅读"这一词语在文明的周转与迁徙中不可能独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英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