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5)
2023(2059)
2022(1685)
2021(1599)
2020(1354)
2019(2875)
2018(2934)
2017(4793)
2016(3006)
2015(3446)
2014(3302)
2013(3154)
2012(3142)
2011(2748)
2010(2762)
2009(2450)
2008(2527)
2007(2416)
2006(2049)
2005(1721)
作者
(12138)
(10343)
(10330)
(9761)
(6642)
(5032)
(4685)
(4165)
(3780)
(3753)
(3616)
(3567)
(3434)
(3411)
(3261)
(3227)
(3185)
(3113)
(3010)
(2978)
(2950)
(2475)
(2465)
(2454)
(2433)
(2369)
(2368)
(2267)
(2223)
(2215)
学科
管理(9305)
(8185)
(7186)
企业(7186)
(7031)
经济(7016)
(5105)
(3184)
人事(2894)
人事管理(2894)
方法(2847)
水产(2531)
(2372)
技术(2261)
动物(2246)
数学(2173)
数学方法(2138)
(2088)
财务(2087)
财务管理(2082)
(2067)
企业财务(2028)
业经(2006)
动物学(1991)
中国(1928)
税收(1888)
(1886)
(1885)
(1771)
农业(1718)
机构
大学(44645)
学院(43982)
研究(18461)
(17614)
科学(16539)
农业(14662)
中国(12962)
管理(12518)
业大(12388)
(11683)
(11675)
经济(11362)
理学(11299)
理学院(11040)
研究所(11004)
管理学(10585)
管理学院(10532)
(10120)
(9881)
实验(9664)
实验室(9412)
农业大学(9391)
重点(8899)
(8456)
(8212)
中心(8032)
技术(7842)
(7519)
科学院(6684)
(6536)
基金
项目(33390)
科学(25601)
基金(24777)
(24436)
国家(24261)
科学基金(19646)
研究(17483)
自然(16333)
自然科(15987)
自然科学(15983)
自然科学基金(15692)
(14453)
基金项目(13262)
(12709)
资助(9794)
计划(9632)
社会(9308)
科技(9024)
社会科(8704)
社会科学(8702)
教育(8217)
重点(8153)
专项(7661)
(7600)
(7357)
(7355)
科研(7237)
(7123)
创新(6942)
(6313)
期刊
学报(17428)
(16506)
科学(12592)
(12396)
经济(12396)
中国(11576)
大学(11264)
学学(11042)
农业(11000)
研究(9306)
(5887)
业大(5801)
(5759)
管理(5208)
农业大学(5071)
中国农业(4103)
(4088)
教育(3815)
科技(3284)
自然(3159)
水产(2972)
自然科(2962)
自然科学(2962)
农业科学(2858)
(2822)
金融(2822)
林业(2798)
技术(2457)
农林(2432)
(2432)
共检索到65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昕  夏西超  宁黔冀  
为探讨咪唑类物质KK-42可能的作用机制,首次克隆了热激蛋白90(HSP90)部分mRNA序列,研究了HSP90以及HSP70基因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结果显示,HSP90和HSP70在凡纳滨对虾大颚器官、眼柄、肌肉和肝胰腺都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实验期间,肝胰腺中两种HSPmRNA水平虽有一定波动,但含量相对较低;KK-42处理可显著诱导肝胰腺HSP的表达,在处理后第1、2、3天,HSP70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西超  王雪参  李昕  吕黎  宁黔冀  
保幼激素拮抗物KK-42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schmitti)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已在大塘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给今后科学合理地使用KK-42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直接调节甲壳动物生长的重要激素甲基法呢酯(MF)合成的关键酶——法呢酸O-甲基转移酶(FAMeT)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同组织中FAMeT mRNA水平定量分析采用real-timePCR,血淋巴中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西超  王文锋  李昕  宁黔冀  
为研究保幼激素拮抗物KK-42促生长的分子机制,实验克隆出甲基法呢酯(MF)合成的关键酶——3-羟-3-甲基-戊二酰还原酶A(HMGR)部分mRNA序列,并研究该基因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的影响。将体长3.5~5.0cm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或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min,之后在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同组织中HMGR mRNA水平定量分析采用real-timePCR,血淋巴中MF滴度测定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HMGR mRNA水平在大颚器官(MO)最高,其次是眼柄,肌肉和肝胰腺水平最低。在实验观察期间,眼柄与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苗泽龙  黄亚龙  吕艳杰  宁黔冀  
为探讨KK-42显著缩短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蜕皮周期的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头胸甲中获得了一个含几丁质结合-4(chitin_bind_4)结构域的表皮蛋白(cuticle proteins,CPs)c DNA基因全长,命名为Mn CP-1。该序列全长604 bp,可编码12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Mn CP-1与普通黄道蟹(Cancer pagurus,P81576.1)相似性最高(61%)。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n CP-1与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聚类为一支。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头胸甲中Mn CP-1在蜕皮前期晚期(D3-4期)和蜕皮后期(A期)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蜕皮间期(C期)和蜕皮前期早期(D0-2期)的表达量较低。KK-42处理能显著上调C期和D0-2期Mn CP-1的表达,在处理后6、24和48 h,其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3倍以上。结果表明,头胸甲上皮细胞Mn CP-1的表达与蜕皮周期有关,KK-42可显著上调C期和D0-2期Mn CP-1的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佩  吕黎  张哲亮  吕艳杰  杨洪  宁黔冀  
为探讨KK-42提高感染嗜水气单孢菌的日本沼虾幼虾成活率的机制,实验首次克隆了α2M部分序列,研究了α2M基因的时空表达以及KK-42对其表达和活力的影响。将体长3.5~5.0 cm的日本沼虾幼虾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1.95×10-4mol/L的KK-42溶液和不含KK-42的溶液浸泡处理1 min,12 h后,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向虾腹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悬液(菌攻毒实验组和菌攻毒对照组)或生理盐水(实验组-1和对照组-1),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幼虾的成活率、α2M基因表达水平和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KK-42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日本沼虾幼虾成活率。经BLAST比对,克隆的α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欣军  张伟伟  孙伟英  王硕  
根据相近物种的同类基因设计引物,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组织中克隆获得原肌球蛋白基因(TPMS),长度为901bp,其中包含长度为85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原肌球蛋白分子量为32.8kDa;RT-PCR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在心、肝胰腺、胃、鳃、肠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在鳃中表达量最低;将原肌球蛋白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TPMS-pET30a,转化受体菌株BL21(DE3)并利用IPTG诱导后能够大量表达,蛋白分子量为38.2kDa;经优化,IPTG的最适诱导浓度为0.05mmol/L,最适诱导时间为4h;经过亲和纯化后,能够得到纯度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任  谢数涛  孙勇  完颜小青  张其中  
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热休克蛋白7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c中,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宿主BL21(DE3),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经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并用软件Bandscan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含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c/HSP70,表达的目标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72 kD,并能与小鼠抗人HSP70抗体特异性结合。37℃诱导5 h目标蛋白表达量最高;但25℃诱导目标蛋白的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邹枘峰  李丹蕾  张亦陈  刘逸尘  耿绪云  孙金生  
含溴结构域蛋白(bromodomain/BRD-containing protein, BC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属于含溴结构域和额外终端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BET)蛋白超家族成员。该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通过募集不同的染色体修饰蛋白,达到了广泛调控基因复制及转录的作用,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常与肿瘤及炎症的发生相关联。本研究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结果提示信息,首次获得了凡纳滨对虾2 229 bp的BCP基因cDNA序列(LvBRD, GenBank注册号:MH638256),利用在线软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和其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苏云金芽孢杆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显示,LvBRD编码的蛋白质有一个保守的可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过程的溴结构域(bromodomain,BRD);组织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肝胰腺和鳃组织中表达;在WSSV和病原菌感染后早期(0.5~12 hours past infection,hpi),Lv-BRD的表达可以被显著诱导,在血细胞中呈明显上调的表达趋势,表明该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对虾体内由病原引发的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v-BRD基因在对虾抗病毒免疫及干扰素调控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婕  刘红  方昱  蔡生力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 bp,其中包括92 bp 5′端非编码区,147 bp 3′端非编码区及2019 bp开放阅读区,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 k D。该序列已提交至GeN bANk,序列号为kt274811。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NAsp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与肝胰腺中NAsp 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sp在卵巢中的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兰  盛小伟  高永华  陈晓汉  马宁  熊建华  
以生长性状分离凡纳滨对虾家系的肌肉组织,构建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差减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获得MLC基因,克隆获得全长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序列包含462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53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17.5ku,等电点为4.67。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MLC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和不同生长期的肌肉组织中表达情况,显示MLC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的心脏、肝胰腺、肌肉、胃、肠、眼柄、鳃和血等组织或器官中都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日龄为45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日龄为10 d的对虾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黎铭  王建平  杨琼  陈晓汉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黎铭  王建平  杨琼  陈晓汉  
microrNAs(mirNAs)在调节动物的获得性和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病毒感染对凡纳滨对虾mirNA表达的影响,构建了桃拉综合症病毒感染和对照的凡纳滨对虾的小rNA文库,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rNA文库进行测序,分别得到61854276和65320117条小rNA序列,其中有2864337条序列被注释为保守的mirNA,对应87种已知的mirNA。对高表达量的mirNA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得到了2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8个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对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了预测,其中预测得分最高的靶基因大多数涉及到动物的免疫或细胞凋亡功能,说明mirN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  傅一鸣  李响  柳峰松  刘利平  
蓝藻水华可产生大量藻毒素,其中以微囊藻毒素危害最大。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可影响包括虾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亦可导致虾类免疫系统受损。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在微囊藻毒素MC-LR作用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液免疫中3种主要的抗菌肽基因(Penaeidin 3、Crustin和ALF)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发现Penaeidin 3和ALF受到MC-LR影响较大,Crustin基因表达量虽有所上调,但变化不大。同时,通过再次注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3种抗菌肽在MC-LR影响下抗菌能力的检测,发现...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金利华  骆晶晶  林圣彩  叶志云  
根据G蛋白Gβ1亚基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简并PCR和RACE技术,克隆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Gβ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Blast、DNAstar和Genedoc软件分析,发现该Gβ1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已知的Gβ1序列具有相当高的保守性,将它命名为pvGβ1。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pvGβ1能在体外适当条件下与对虾Gαs或Gαq相互结合。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pvGβ1在对虾身体各部位都有广泛分布,尤其在脑神经、眼和眼柄有大量表达。说明了Gβ1在对虾的神经系统和光信号传导等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彪  王芳  侯纯强  董双林  孙皓  
研究了水温从17℃突变为27℃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突变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己糖激酶活力逐渐增大,温度突变后3h达到最高,是温度突变前的2.54倍(P<0.05)。随后,对虾己糖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72h酶活力基本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2)温度突变后1h,凡纳滨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大;6h达到最高,随后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并在72h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3)温度突变0.5h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HSP70的表达量迅速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