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6)
- 2023(12101)
- 2022(10075)
- 2021(9116)
- 2020(7309)
- 2019(16511)
- 2018(16327)
- 2017(30280)
- 2016(16401)
- 2015(17635)
- 2014(17542)
- 2013(17165)
- 2012(16161)
- 2011(15101)
- 2010(15369)
- 2009(14254)
- 2008(13853)
- 2007(12189)
- 2006(11461)
- 2005(10727)
- 学科
- 济(89270)
- 经济(89182)
- 管理(41523)
- 业(39151)
- 企(29264)
- 企业(29264)
- 地方(25789)
- 方法(25536)
- 中国(24843)
- 数学(22388)
- 数学方法(22254)
- 农(21431)
- 业经(18995)
- 学(16428)
- 制(16158)
- 地方经济(15919)
- 财(15376)
- 农业(14928)
- 融(14277)
- 金融(14276)
- 贸(14009)
- 贸易(13999)
- 银(13741)
- 银行(13702)
- 易(13468)
- 行(13362)
- 发(12911)
- 环境(12695)
- 体(12123)
- 技术(10649)
- 机构
- 学院(236502)
- 大学(235476)
- 济(110026)
- 经济(108068)
- 研究(94240)
- 管理(83885)
- 理学(70947)
- 中国(70384)
- 理学院(70044)
- 管理学(69008)
- 管理学院(68565)
- 科学(56002)
- 京(50709)
- 所(49192)
- 财(48269)
- 农(46062)
- 研究所(44451)
- 中心(40520)
- 财经(36987)
- 江(36826)
- 业大(36091)
- 农业(35901)
- 经济学(34732)
- 经(33558)
- 院(33386)
- 北京(32927)
- 范(32439)
- 师范(32028)
- 经济学院(30914)
- 省(29350)
- 基金
- 项目(151708)
- 科学(118572)
- 基金(108799)
- 研究(108705)
- 家(96932)
- 国家(96066)
- 科学基金(80314)
- 社会(71827)
- 社会科(68171)
- 社会科学(68156)
- 省(59813)
- 基金项目(57235)
- 划(50431)
- 自然(50104)
- 自然科(48883)
- 自然科学(48868)
- 教育(48651)
- 自然科学基金(47997)
- 资助(43209)
- 编号(41740)
- 发(39518)
- 重点(35001)
- 成果(33862)
- 部(32913)
- 创(31656)
- 发展(31565)
- 展(31079)
- 课题(30670)
- 国家社会(30357)
- 创新(29724)
- 期刊
- 济(135244)
- 经济(135244)
- 研究(79464)
- 中国(54010)
- 农(42997)
- 学报(39543)
- 科学(36168)
- 财(35052)
- 管理(33009)
- 大学(29587)
- 农业(28867)
- 学学(28072)
- 融(26210)
- 金融(26210)
- 教育(26002)
- 经济研究(23264)
- 业经(21269)
- 技术(20000)
- 财经(19217)
- 问题(17414)
- 经(16801)
- 业(15260)
- 贸(13503)
- 世界(13243)
- 技术经济(12941)
- 国际(12763)
- 商业(12153)
- 经济问题(10937)
- 科技(10851)
- 现代(10586)
共检索到38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鞠海龙,徐萍
当代IT革命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技术革命的范畴并具备了产业革命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且创造出新经济,同时还对世界市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IT革命在东北亚地区的深入发展,IT革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东北亚的经济增长,同时为东北亚各国新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促进东北亚各国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地位的提高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因而,IT革命对东北亚经济的影响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效应、促进经济深层的基础效应和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间接效应等三大方面。
关键词:
IT革命 东北亚经济 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桂发
近年来,在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对外投资增多等作用下,在各国经济日益趋向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许多学者提出建立包括日本、朝鲜南北双方、中国东北及北部沿海地区、苏联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的构想。 一、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1.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凤彬
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的讨论已进行多年,在许多问题上已取得各国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当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化。其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全面认识东北亚的区情,正确把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审视区情,把握主流,仍然是我们东北亚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首先,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加强,也随着亚太局势逐步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世宝 张永学
东北亚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东北三省通过不断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将为东北振兴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东北亚有关国家也会从中受益,这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莫成凡
同在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日、韩、俄、蒙、中5个国家有着相同的儒学文化和相近的地理文化这种宏观文化氛围,而各国间不同的语言所引起的文化因素的微观差异使这一地区呈现出国家和区域特色。文化背景不同,其价值观、道德观就不一样,而由此所产生的不同发展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东北亚5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汉字文化和儒学、佛教的影响,使各方在沟通和理解上比较容易,这种文化同质性是东北亚各民族进一步发展固有文化传统,建设和平共处、文化交融、互利互助、经济合作、繁荣共享的区域构架的基础。
关键词:
东北亚 语言 文化 经济 儒学 特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季崇威
一、中国在跨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已经和将要成为世界上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从本世纪末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欧洲由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虽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上的动荡,经济上的倒退下降,使整个欧洲经济很不景气。唯有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称为东亚地区)处于政治社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庞德良,张建政
东北亚金融合作的滞后已经成为导致区域经济不稳定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日、韩金融合作 ,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更多的开发资金 ,有效地防范区域金融危机 ,十分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 ,中、日、韩金融合作既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有适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是要解决合作途径的选择和操作问题。从当前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条件来看 ,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应积极开展中、日、韩之间的功能性金融合作。从成立东北亚国际开发银行、建立中、日、韩之间的清算支付体系和中、日、韩 3边货币互换机制等方面实施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广林
跨国公司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它加速了生产国际化进程,加快了科技进步的步伐,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增长。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应当采取鼓励与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即允许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并限制其消极影响,也支持本国跨国公司向外扩大投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力创办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势在必行,它在东北亚必将大有作为。为此,要采取在本地区进行投资、发展小型海外子公司、投资以合营形式为主的对策,来促进我国跨国公司较快地进入东北亚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鲁成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黄鲁成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应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确定了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阐述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鲁成
经济发展区域化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演化的一种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正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界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类型入手,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为依据,对东北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架进行阐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华 王莲琴
严格的东北亚地区范围,包括中国的东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日本和朝鲜半岛。根据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东北亚地区又有其狭义的范围,即指日本海周围地域,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亦即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以花彩列岛北段为其外界(如图1所示)。这一地区将是2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鲁慧,孟云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宏
本文认为,东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东北亚地区在经济合作方面实行的是自主自愿的渐进原则和不排斥区域外国家的开放性地区主义,没有在制度化和机制建设方面努力,已不能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主要取决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只要东北亚地区各国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政经分离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加强对话,求同存异,搁置主导权之争,增信释疑,坦诚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就一定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与欧洲、美洲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宏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贸易规模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缺乏产品的品牌意识、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进口比重大,对外资源依赖性强、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对此,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亚国家合作的模式需进一步从互补型提升至战略型,主要包括科技合作、环境合作、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政治互信机制的建立、推动合作制度安排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