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8)
2023(13969)
2022(11997)
2021(11175)
2020(9725)
2019(22729)
2018(22685)
2017(43354)
2016(23066)
2015(25871)
2014(25992)
2013(25508)
2012(23509)
2011(21274)
2010(21621)
2009(20626)
2008(19640)
2007(17132)
2006(14879)
2005(13417)
作者
(67149)
(56204)
(55868)
(53643)
(35583)
(27191)
(25600)
(21925)
(21516)
(20172)
(19058)
(19036)
(18002)
(17827)
(17724)
(17677)
(16876)
(16696)
(16316)
(16277)
(13985)
(13950)
(13929)
(13034)
(12759)
(12620)
(12608)
(12294)
(11546)
(11168)
学科
(95766)
经济(95650)
管理(63681)
(60383)
(51270)
企业(51270)
方法(45841)
数学(39853)
数学方法(39290)
(25713)
中国(24278)
(24201)
(21539)
业经(20105)
(19836)
(17200)
贸易(17194)
理论(16910)
地方(16752)
(16696)
农业(15801)
(15704)
金融(15698)
(15378)
财务(15329)
财务管理(15285)
(15226)
银行(15174)
(14511)
企业财务(14505)
机构
大学(331285)
学院(326979)
(134990)
经济(132261)
管理(124388)
研究(112712)
理学(107038)
理学院(105867)
管理学(103829)
管理学院(103220)
中国(86878)
(70048)
科学(69260)
(64197)
(59038)
(57574)
中心(52620)
研究所(52273)
业大(50413)
财经(50396)
(50067)
农业(46623)
(45813)
北京(44055)
(42932)
师范(42394)
经济学(42354)
(40485)
(38982)
经济学院(38105)
基金
项目(219213)
科学(171957)
基金(159854)
研究(156954)
(140863)
国家(139720)
科学基金(119147)
社会(99250)
社会科(94018)
社会科学(93988)
(85302)
基金项目(83699)
自然(78560)
自然科(76771)
自然科学(76741)
自然科学基金(75357)
教育(74050)
(72530)
资助(66239)
编号(62834)
成果(51590)
重点(50318)
(49283)
(46587)
(45704)
课题(43633)
科研(42989)
创新(42735)
教育部(42320)
大学(41522)
期刊
(145768)
经济(145768)
研究(98254)
中国(65466)
学报(55585)
(52100)
(51587)
科学(49269)
管理(46174)
大学(42298)
学学(39549)
教育(38072)
农业(34028)
(33883)
金融(33883)
技术(29455)
财经(25483)
经济研究(24015)
业经(22705)
(21989)
问题(19141)
(18739)
(16601)
统计(16288)
技术经济(16056)
(15773)
理论(15636)
图书(14879)
(14444)
商业(14234)
共检索到490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本文依据马克思危机理论,指出此次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美国IT革命后技术创新难以为继,资本深化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西方国家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才能彻底走出这次危机。这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过度依靠财税等手段刺激经济,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增长时间的作用,长期中必须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找到利润增长的源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琳华  吕艳红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现代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反过来拉动了住房抵押贷款发放规模与速度的双重扩张。由于住房有效需求的增长无法与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扩张相同步,使得虚拟资本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隐含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国  
马克思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如果能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说,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宏观经济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则经济可维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政府预防经济危机和反危机的长效机制应该在这个思路基础上展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中景  周玲玲  
从马克思理论视域来解读美国次贷危机,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通过不断扩大信用规模来掩盖生产过剩的现实,使虚拟经济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逐渐金融化、虚拟化,导致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内部的"失衡"问题也使得国民经济的真正复苏尚需时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应帅  
肇始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使全球社会再次处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渊薮,至今仍徘徊在复苏边缘。面对危机,各类学者从金融投机、市场供求、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等不同立场和角度对其爆发的根源、本质等进行了解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路径。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解读,就会发现,在市场和现代社会依据资本的逻辑和逐利的本性出发,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就不仅具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是由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生矛盾所决定的,因而不改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就不但不会避免危机,而且危机将会连续地周期性出现。那么,下一次危机在何时,能否预测和应对?马克思曾经对1825年以来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茂魁  陈丰  吴应宁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学者认为次贷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笔者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将虚拟资本细分为两大类,通过深入探寻这两类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次贷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结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钱箭星  肖巍  
美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克莱曼的《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一本分析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专著。他论证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马克思揭示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了这个规律的存在,分析了利润率下降的原因。通过低盈利能力和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利润率下降规律才会导致危机;而资本消灭是企业盈利能力恢复和利润率回调的重要环节。克莱曼的研究从学术上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虽然马克思没有系统地对经济危机作过专门分析,但其文本中的相关论述却是非常丰富的。马克思的这些零散且角度不同的分析,被后人所发展、引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早期发展中,曾出现"消费不足论"和"生产过剩论"之间的争论。争论的本质在于,危机究竟只是偏离市场均衡常态的现象,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力图证明,危机不是供给和需求的暂时失衡,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一种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维度,放在当代经济学的语境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是在假设再生产均衡的前提下讨论的。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流行的"置盐定理"(OkishiO TheOrem)也建立在该假设之上。本文则从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再生产失衡的立场出发,构建了一个新的解释平均利润率变动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平均利润率变化是由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产品实现率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如果在计量分析中能有效地解决这三个因素(尤其是产品实现率)的经验度量问题,则该模型也可为解释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经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伟  徐玉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虚拟资本的概念、产生、形式、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构成了比较系统的虚拟资本理论。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泡沫的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称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公齐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采取措施减少金融海啸的冲击。小国金融危机是大国与小国间的经济失衡及大国利用优势货币转嫁和分散风险的结果,具有外生性;大国金融危机是内部经济风险累积不可调和的产物,具有内生性。因而在拯救金融危机的策略上大国利用其国际货币地位和完善金融体系转嫁风险或分散危机;小国则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摆脱金融危机及其冲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承叔  
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它有二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拟性,即"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二是它的投机性,因而一旦"支付锁链""整个被打乱的时候",危机就必然发生,其本质是对金融泡沫的一次强制清除,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取得某种平衡。金融泡沫形成的根源,一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依然横行世界,强制性的金融危机就必然要发生;二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限制地制造金融泡沫。面对强大的美元霸权,中国必须实行有限的金融开放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