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2)
2023(12282)
2022(10442)
2021(9587)
2020(8049)
2019(18015)
2018(17583)
2017(33765)
2016(18474)
2015(20308)
2014(19959)
2013(19570)
2012(17925)
2011(16204)
2010(15940)
2009(14726)
2008(14603)
2007(12901)
2006(11196)
2005(10080)
作者
(54430)
(45511)
(45165)
(42840)
(28898)
(22118)
(20400)
(17524)
(17170)
(16065)
(15574)
(15147)
(14807)
(14250)
(14122)
(13959)
(13825)
(13313)
(13016)
(13009)
(11405)
(11043)
(10921)
(10296)
(10222)
(10216)
(9996)
(9956)
(9177)
(9115)
学科
(69068)
经济(68958)
管理(57331)
(54979)
(46331)
企业(46331)
方法(29529)
数学(25137)
数学方法(24889)
(22086)
(19674)
(19191)
中国(18006)
业经(17354)
(14672)
(14533)
贸易(14529)
(14141)
(13786)
财务(13754)
财务管理(13724)
地方(13572)
(13203)
企业财务(13058)
农业(13022)
(12822)
银行(12779)
技术(12750)
(12098)
(12024)
机构
大学(259686)
学院(259439)
(105336)
经济(103143)
管理(98040)
研究(89405)
理学(85354)
理学院(84325)
管理学(82980)
管理学院(82485)
中国(66711)
科学(55730)
(54146)
(50717)
(50029)
(45547)
业大(42557)
研究所(41510)
中心(41030)
财经(40126)
农业(39664)
(39002)
(36477)
北京(33186)
(32541)
经济学(32349)
(32311)
师范(31845)
(30453)
财经大学(29922)
基金
项目(180464)
科学(142140)
基金(132424)
研究(126638)
(118215)
国家(117246)
科学基金(99782)
社会(82158)
社会科(77963)
社会科学(77944)
基金项目(71052)
(70842)
自然(66144)
自然科(64655)
自然科学(64633)
自然科学基金(63535)
(60068)
教育(58061)
资助(52698)
编号(48801)
重点(41051)
(39920)
成果(39177)
(38696)
(37976)
(36534)
创新(36213)
科研(35008)
国家社会(34643)
课题(34467)
期刊
(113245)
经济(113245)
研究(73623)
中国(51947)
学报(46869)
(44628)
科学(41370)
(40865)
管理(36240)
大学(35003)
学学(33372)
农业(29518)
教育(24742)
(24232)
金融(24232)
财经(20242)
技术(19765)
经济研究(18589)
业经(18497)
(17342)
(16138)
问题(15398)
(13963)
科技(13074)
(12466)
业大(12364)
技术经济(11486)
理论(11349)
现代(11254)
商业(11199)
共检索到37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谢卫红  王永健  成晓超  
为研究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以制造柔性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来源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381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制造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制造柔性在IT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并且IT能力通过制造柔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44.3%。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启斌  熊曦  宋婷婷  焦妍  
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是制造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既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探讨智能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此,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信息处理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2261家制造型企业相关数据为初始样本,实证检验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制造型企业竞争优势,即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越高,对于构建新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虽然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建设有助于带来经济效益,但制造装备升级改造、数字化人才引进或商业模式变革等投入增加,使得智能化的绿色价值提升、经营成本降低、外部融资增多等积极影响未能在短期内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呈现出促进态势;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艳红  卢艳秋  叶英平  
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相互影响形成匹配,对企业战略选择而言,匹配模式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匹配及战略管理理论,构建知识管理战略与能力柔性匹配模式,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匹配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存在两种一致性匹配模式,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匹配对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能够增强企业灵活性、提升顾客优势、增强创新优势,而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更有利于提升顾客优势及创新优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茹  刘娟  
运用双元性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将双元性绿色创新分为探索性绿色创新和利用性绿色创新,探讨探索性和利用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技术优势和财务优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22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探索性和利用性绿色创新均对企业客户优势、技术优势和财务优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技术动荡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和技术优势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利用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和财务优势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大龙  
文章实证分析了1990~2011年德国的贸易和技术专业化,采用单位值方法来确定德国制造产品的竞争优势是源于价格还是质量。同时,文章也对德国出口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估计,对德国、韩国、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相应指标进行了计算,用以衡量全球价值链在提升德国制造业地位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德国专业化生产中等技术产品,质量是德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而研发是德国制造业产品取得并保持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长娟  徐建中  
对现代制造企业而言,服务营销应贯彻全过程:在接受订货之前顾客服务也是必要的,并且必须把服务一直延续到产品安装、使用之后很长时间,以确保顾客在享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感到满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永容  陈圻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数据,通过ARIMA相关理论来构建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型ARIMA(p,d,q),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志权  
文章通过介绍战略柔性的内涵及类型,阐述了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和文化柔性的构成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三者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帮助我国企业如何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极调整企业战略、扩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柔性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次革命性超越。随着21世纪环境曰益复杂与快速多变,企业柔性管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所以实施柔性化管理对于打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基础在于以网络式、扁平化的组织取代层级组织和创建学习型组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江若尘  曹光明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即时协同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组织柔性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意图创造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江若尘  曹光明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即时协同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组织柔性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意图创造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跃  王图展  刘莉  
当前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份额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增减变化,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区域制造业转移表现出东出西进、就近转移和空间集聚等诸多特征。以往有关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争论往往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对立起来,本文则从理论上指出两者是分别代表区域内相对优势、区域外绝对优势的互补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显示性和潜在性比较优势对区域制造业转移均有影响,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要素和2个变数也同样发挥作用,只是某些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细分行业中略有差异。本文不仅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非此即彼的理论争鸣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经验证据,而且对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分工、增强行业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葛宝山  王毅  于渤  吴伟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1世纪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必须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葛宝山  王毅  于渤  吴伟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1世纪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必须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