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7)
2023(5641)
2022(4823)
2021(4287)
2020(3729)
2019(8207)
2018(8122)
2017(15549)
2016(8495)
2015(9316)
2014(9420)
2013(9227)
2012(8482)
2011(7227)
2010(7891)
2009(7881)
2008(7812)
2007(7077)
2006(6330)
2005(6115)
作者
(23493)
(19701)
(19321)
(18822)
(12670)
(9210)
(8886)
(7264)
(7245)
(7126)
(6616)
(6516)
(6379)
(6242)
(6227)
(5869)
(5721)
(5676)
(5607)
(5522)
(4841)
(4757)
(4670)
(4432)
(4431)
(4409)
(4298)
(4298)
(3900)
(3800)
学科
管理(34402)
(33442)
经济(33375)
(29728)
(27229)
企业(27229)
(16489)
方法(13762)
(13147)
审计(12196)
(11345)
财务(11324)
数学(11317)
财务管理(11254)
数学方法(11237)
企业财务(10867)
(8676)
中国(8529)
业经(7831)
体制(7677)
(7020)
金融(7018)
(6995)
(6848)
银行(6843)
(6455)
技术(5998)
各类(5920)
(5873)
(5781)
机构
大学(122081)
学院(120563)
(53263)
经济(52140)
管理(47090)
理学(40022)
理学院(39670)
管理学(39250)
管理学院(39011)
研究(37901)
(32155)
中国(31468)
(25857)
财经(24294)
(21887)
(19465)
科学(18886)
(18604)
财经大学(18046)
中心(17644)
经济学(16834)
北京(15717)
研究所(15595)
经济学院(15088)
(14820)
(14678)
商学(14419)
商学院(14307)
业大(13871)
(13815)
基金
项目(74729)
科学(60143)
基金(56510)
研究(56481)
(47941)
国家(47550)
科学基金(41992)
社会(38119)
社会科(36301)
社会科学(36293)
基金项目(29680)
(28057)
教育(26277)
自然(26216)
自然科(25563)
自然科学(25558)
自然科学基金(25128)
(23291)
资助(22921)
编号(22091)
(21112)
成果(19273)
(18055)
重点(16884)
教育部(16294)
国家社会(16163)
(16057)
(15905)
人文(15704)
课题(15633)
期刊
(61728)
经济(61728)
研究(40692)
中国(30471)
(30045)
管理(19363)
学报(14882)
(14436)
金融(14436)
科学(14072)
(13283)
财经(12979)
大学(12520)
学学(11938)
(10998)
审计(10079)
经济研究(10053)
教育(9732)
财会(9546)
技术(9434)
会计(9091)
农业(8255)
业经(7990)
问题(7967)
(7135)
国际(6753)
通讯(6345)
会通(6332)
(5955)
理论(5742)
共检索到194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晓雁  韩一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IT投资不断增加,对审计环境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IT投资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IT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选取了2014—2019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表明:IT软、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IT风险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在应对额外增加的IT风险时,会选择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帮助完成审计工作,或者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学习应对该类风险的专业知识,或者两种方法兼而有之。不论注册会计师采用以上何种方式,最终因控制IT风险而付出的人力、时间等成本都会反映在收取的审计费用中。IT投资与审计费用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在IT投资与审计费用间发挥了调节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抑制IT投资导致的审计费用增加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成   代王娟  
会税差异蕴含着企业实施规避税务以及盈余操纵等相关信息,是审计师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本文以2013—2020年国内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会税差异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是会税差异的存在使得审计师增加工作量控制风险,增加审计费用。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此外,在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下,会税差异和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毛珊  杨鹏  
本文基于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利用2009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股市379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讨论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情况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及上市公司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文涛  平瑷嘉  熊欢欢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工作量,而审计工作量与企业内控质量有很大关联。与此同时,管理层权力又会影响内控质量。基于此,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审计费用,但管理层权力越大会导致审计费用上升。进一步,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作用,管理层权力会弱化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的负相关关系,而内部控制会弱化管理层权力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和平  黄约  董育军  林勇军  
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为背景,使用2012年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研究在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下,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不管是一般缺陷还是重大重要缺陷)其审计费用并没有显著提高。由此认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不管是重大、重要缺陷,还是缺陷),可能并不能准确衡量企业真实的内部控制水平,即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并不一定就比披露了缺陷的公司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月玲  赵晓静  唐正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加入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内部控制质量显著促进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在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下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以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文献,为上市公司是否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管星  
本文以2012至2021年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从诉讼风险角度探究了内部控制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异常审计费用越低,并且该关系在会计师事务所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诉讼风险在内部控制与异常审计费用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能够降低诉讼风险,还有助于降低审计人员对风险的感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肃昌  马亚红  
本文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说明审计师能够识别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导致的审计风险的上升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并通过增加审计费用的方式予以补偿;且此差异不因产权性质和企业所在地市场化水平而异;采用改变样本量、PSM及多时点DID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控制风险水平较低,则对外直接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会弱化,表明控制风险在对外直接投资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且此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及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艳文  余德慧  
文章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执行前后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市场收费的影响,同时将样本公司按照不同板块及规模进行分类,研究不同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执行后相对于执行前,小型公司的审计费用显著增加;大型公司中,只有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的审计费用显著上升,而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的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变化。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执行后,中小板和创业板小型公司无论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差异;而大型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审计费用显著更高。此外,主板公司无论大型还是小型,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其审计费用均显著更高。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丽蓉  毛珊  
文章以内部控制审计为视角,利用2008年和2009年深沪两市的A股2 590家上市公司为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阶段,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晓建  张俊生  
关于审计费用的披露能否提高审计独立性,理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Dye(1991)认为审计费用披露有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在此情景下没有准租金去影响审计意见,而且公众可以评估审计师的独立性。然而,DeAngelo(1981a)认为审计费用披露并不会影响准租金,进而审计费用披露与审计意见无关。之前虽有档案式研究(Lai,2009)表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披露有助于提高财报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但是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对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随着是否国际"四大"提供内部控制审计的差异而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并且这种影响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中更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晓建  张俊生  
关于审计费用的披露能否提高审计独立性,理论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Dye(1991)认为审计费用披露有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在此情景下没有准租金去影响审计意见,而且公众可以评估审计师的独立性。然而,DeAngelo(1981a)认为审计费用披露并不会影响准租金,进而审计费用披露与审计意见无关。之前虽有档案式研究(Lai,2009)表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披露有助于提高财报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但是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与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实施内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洪金明  李志伟  
企业风险承担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剧整体层面风险。作为审计决策的重要内容,审计费用是否受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良好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否起到治理作用尚未深入研究。文章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审计费用越高,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能够缓解这种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的企业导致审计师加大投入从而产生更高的审计费用,为此建议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要平衡好与外部相关者间的利益关系,着力加强和完善自身内部控制。文章从审计视角拓宽企业风险承担的相关研究,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佘晓燕  王姮民  
本文以20122014年强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宏观法律环境及违规和诉讼仲裁次数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相比法律环境差的地区,法律环境好的地区内部控制审计收费较高;上市公司违规和受到诉讼仲裁次数越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研究结论表明,风险是内部控制审计定价的决定因素,注册会计师在面临较高的内部控制风险时通常会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以降低风险,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增加。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汤晓建  杜东英  
统计表明,2011-2015年,48.4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公司仅占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总数的3.8%。Dye(1991)认为,当企业披露审计费用时,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会提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是否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